古墓反盜難住考古,專家爬進盜洞,挖出一堆「逆天文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古人是非常注重後事的,特別是富貴人家,人死後必須進行厚葬。

厚葬的表現形式就是將大量的稀世珍寶送入古墓中作為陪葬品,但又擔心盜墓賊貪戀這些財物,會破壞古墓,盜掘財物;因此反盜墓成為了古墓重要的措施;古人的反盜墓措施也對考古產生了一定影響。

南京市江寧縣東善橋附近有一周長170米,高出地面12米的小山包「太子墩」;在沒有考古前很多人會有這個疑問「為何在平原會突然出現一個山包呢」,也有著很多的傳說。

但考古家在1968年對這古墓產生了興趣,因為根據探測結果來看這個小山包的年代並不是很久,而且是人工壘成的。

經過仔細的探測研究,專家確定這是一座隋唐五代時期的古墓,而且古墓規模不小,至少是王侯級別的。

獲得批准後,考古家對古墓進行了研究發掘。

但古墓的防盜措施卻難道了考古家。

墓門都是用大石條封砌,非常的牢固,就算是現代機器也很難挖開,而且只要挪開一塊其他石條就會掉落再次掩埋墓門。

那為啥不直接將古墓搬掉呢?因為考古是一門科學,要在不破壞古墓乃至要最大程度上保持古墓的原狀,不能雖古墓「動武」,只能通過墓道進入墓室。

但這防盜技術太厲害了,考古家在絞盡腦汁時在山包頂部發現了一盜墓洞。

考古家心想既然不能破壞古墓,那就從盜洞爬進去。

這雖然有點像摸金校尉,是最沒有辦法的辦法,也是最好的辦法。

一群考古家從盜洞爬進古墓墓室後,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墓室非常的豪華,有著各種守衛,在棺木上面是彩繪了一百多顆日、月、北斗星座等圖案的「天象圖」。

而且專家發現這不是一個普通的王侯墓,而是南唐李昪之墓。

看可惜的是墓中很多珍貴文物都被盜墓賊盜掘,但也留下了不少逆天文物。

其中最珍貴的逆天文物是「欽陵玉哀冊」,盜墓賊之所以不敢要這件珍寶是因為覺得它晦氣。

但在考古家挖掘出土後,這件文物成為了我國的國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詳解中國古代盜墓歷史

盜墓,是淵源古遠的社會文化現象。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資料已經可以看到有意識的墓葬破壞現象的遺存。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會變化之後,厚葬之風興起,於是盜墓行為益為盛行。

詳解中國古代盜墓歷史

盜墓,是淵源古遠的社會文化現象。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資料已經可以看到有意識的墓葬破壞現象的遺存。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會變化之後,厚葬之風興起,於是盜墓行為益為盛行。

古人怎麼防盜墓

《尋龍訣》的熱映,使盜墓和反盜墓成為熱門話題。雖然說「十墓九空」,很多古墓被考古專家發現時,往往被盜墓賊「捷足先登」,遭到洗劫,但歷史上,古人也的確想過不少防盜措施。最近,石頭君又請教了不少專家...

真實盜墓是怎樣的?

最近《鬼吹燈系列》在網上熱播,講述了圍繞盜墓過程當中的奇人異事,真假參半。這次讓我們來進一步體會真實的盜墓是怎樣的。一、盜墓前的準備探墓:1、查看地面的封土形狀以判斷墓葬的級別年代等粗略信息,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