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的「全球化」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元青花盤大英博物館藏

佘盆梅海特木乃伊內棺大英博物館藏

霍克森胡椒瓶大英博物館藏

「大洪水」泥版大英博物館藏

羅浮宮正在用館藏講述法國800年的歷史變遷,大英博物館又帶來100件館藏文物,為中國觀眾呈現英國視角下人類的發展歷程。

3月2日至5月31日,「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與觀眾見面,與此前開展的「羅浮宮的創想」展覽展廳相鄰。

這一由英國政府贊助支持,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大英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展覽因在此前巡展多國已經創下了口碑,也讓中國觀眾格外期待。

「大英展」緣起於2010年大英博物館與英國BBC廣播公司的合作項目——用100件館藏文物講述世界歷史。

由於廣播節目在英國廣受好評,創下1100萬人同時收聽的紀錄,大英博物館又與企鵝出版公司出版了《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一書。

在此書的基礎上,大英博物館經過對文物進行調整後,從800多萬件藏品中精選出100件(組)展品,推出了同名的展覽項目,在世界範圍內進行巡展。

這些展品從奧杜威峽谷出土的石質砍砸器到當代人工製品,縱橫200萬年,橫跨五大洲。

這一展覽項目已經在日本、阿聯、澳大利亞等國家和我國台灣的多家博物館展出,成為近年來國際博物館界的熱門話題。

中國大陸是「大英展」世界巡迴展覽的重要一站,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後,還將於6月至9月移師上海博物館。

展覽共分為9個單元,雖然時間跨度巨大,但每一部分都在試圖告訴觀者同樣一件事,即人類是如何在交流融合中發展至今的。

如展覽序言部分只有一件展品——一套屬於古埃及女貴族佘盆梅海特的木棺。

這個製作於公元前600年的木棺初看起來和人們常見的古埃及木棺並無二致,但是經過分析研究人們發現,它的全部材料都來自埃及以外的地區:木料來自於黎巴嫩,黃金來自努比亞,青金石來自阿富汗,瀝青來自兩河流域。

在公元前7世紀的「大洪水」記錄板上,用楔形文字書寫了人類最早的史詩《吉爾伽美什》的部分篇章,其內容與《聖經》中諾亞方舟的故事極為相近,而時代則比後者早400年左右。

在公元前700年左右的亞述浮雕上,征服了埃及的古實王國奉行文化拿來主義政策,吸收了許多埃及傳統,包括建築、宗教和喪葬習俗。

公元4世紀製作的霍克森胡椒瓶,其珍貴的材質和奢華的裝飾表明香料在中世紀西方有著極高的價值,而其背後則是絲綢之路上火熱的貿易活動。

而燒造於中國元代的青花瓷主要用於出口中東市場,之後才逐漸成為代表中國文化的藝術品……

在「我們創造的世界(1800年至今)」單元,一件2005年中國深圳生產的太陽能充電電燈代表了當下人們應對環境惡化的努力。

而一件名為「仿冒足球衣」的展品雖然看起來也十分簡單,但卻涉及英國、俄國、韓國、法國、象牙海岸、印度尼西亞等多個國家,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

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希·費舍爾介紹,展覽每巡展至一地,都會邀請當地博物館精選一件自己館藏的文物作為第101組展品,與大英博物館的100件展品一同展示。

而中國國家博物館此次選擇的藏品是「宣布中國重返世貿組織的木槌與簽字筆」,與大英館的藏品形成了很好的呼應。

從歷史到當下,一個展覽所能講述的不僅僅是過往的故事,也預示著世界的未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看到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了,感動中!

英國國家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