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展覽:百件文物 一部濃縮的世界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羅塞塔石碑。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最近在上海博物館啟幕。
展覽按照時間線索,從人類文明鴻蒙初開,直到我們創造的當今世界,來自大英博物館的100件難得一見的藏品,講述了人類如何改造世界、世界又是如何塑造人類的漫長曆程,濃縮了一部悠久而豐富的別樣「世界簡史」。
這100件珍貴文物來自世界各地,小到硬幣,大到紀念性雕塑,有的距今200多萬年前,有的就在我們身邊。
它們穿越時空齊聚上海,正與今人進行著一場別具一格的歷史對話。
百萬年的燦爛歷史長河中,曾有多少璀璨的文明星辰?那些遺落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器物又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推進了人類的發展進程?文明間的交流和融合從何時開始,又是如何進行的?7月11日,記者走進展覽現場,感受了一次別樣的文明洗禮。
100件文物 講述人類故事
奧杜威手斧120萬年~140萬年前
不出意料,「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自6月底開展後便出現火爆場面,博物館門口排起里三層外三層的長隊。
這種在烈日下排上幾個小時只為看一場展覽的景象讓人動容。
展覽分為開端、最初的城市、貿易與侵略、適應與創新、邂逅與聯結、我們製造的世界等9個部分,作為大英博物館世界巡展的第9站,此次展覽免費向公眾開放,將持續至10月8日。
這100件文物,未必都是精美的藝術品,卻涵蓋了世界所有地區的文明,堪稱是濃縮的文物世界史:從奧杜威峽谷出土的石質砍砸器到中國深圳生產的太陽能燈具,縱貫200萬年,來自人類發展的各個時段、各個地區、各種材質,共同詮釋著人類如何改造世界,世界又是如何塑造人類的漫長曆程,展現了文明創造的軌跡,共同述說著通過資源、技術、思想、文化的傳播與共享。
步入序廳,來自古埃及的「佘盆梅海特內棺」靜靜安放在展廳中央的玻璃櫃內,無聲述說著距今2600多年前關於生命的秘密。
這是一件能述說多種故事的特殊展品:製作材料全部來自埃及以外的地區,黃金來自努比亞,瀝青來自兩河流域,木料來自於黎巴嫩,青金石來自阿富汗。
在早期文明時代,世界範圍內的交流合作已成為普遍現象。
此外,考古人員通過最新技術掃描顯示,棺中安放的木乃伊並不是女貴族佘盆梅海特,而是一個25歲至40歲的成年男子,箇中緣由仍是未解之謎。
古埃及木乃伊也是大英博物館最具分量的藏品之一。
沿著時光的軌跡往後走,人類文明的更多華彩篇章緩緩展開:
在「開端」篇,來自坦尚尼亞的「奧杜威手斧」,距今約120萬至140萬年前,是人類祖先有意識製造的最古老工具;「克洛維斯矛頭」展現著一萬年前,克洛維斯人的祖先可能通過大陸橋穿越白令海峽進入北美洲的歷史……這些具美觀和功能性於一體的工具,幫助人類祖先走出非洲,開拓新的世界版圖。
隨著最初的城市出現,公元前700年至前600年的「大洪水記錄板」,用楔形文字記錄了類似於「諾亞方舟」的故事,時間上卻比後者早了約400年。
依靠威權和軍事力量,城市和國家越來越強大,逐漸膨脹成帝國。
約公元前1280年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再現了古埃及法老王的黃金時代;公元前700年左右的亞述浮雕,刻畫了兩位近衛軍士兵,是亞述帝國軍事擴張的寫照。
再看「創新與適應」篇,從經濟學到天文學等諸多方面的進步,催生了世界各地製作精巧的人工製品。
德國版畫家丟勒製作的木版畫《犀牛》,描繪了1515年印度吉吉拉特邦蘇丹獻給葡萄牙國王的犀牛;可以用來導航、計算、占星和判定時間的「希伯來星盤」體現了當時最先進的科技;「印加金羊駝」是曾經輝煌的印加帝國消亡的見證,文明的興衰在歷史塵埃中浮現……
最後的二維碼作為本次展覽的第101件展品,續寫人類歷史。
它是當下信息化時代的結晶,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仔細觀察,展廳內這方巨型的二維碼是由此次展示的100件展品圖像組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品中,除二維碼外,共有8件來自中國,包括良渚文化的玉琮、西周早期的康侯簋、商周時期的青銅鎛、東漢釉陶六博俑、唐三彩文官俑、元青花瓷盤等,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在世界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貫穿人類文明進程。
大英博物館 藏品萬里挑一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這個展覽其實脫胎於英國的一檔廣播節目,而且,這個展覽在來中國之前已經火爆很多年了。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館之一,在800萬件藏品中選出100件文物來講述200萬年的人類歷史——這個創意源自BBC(英國廣播公司)一檔系列廣播節目。
2008年,大英博物館與BBC合作錄製了一檔廣播節目——世界歷史百物,節目共100集,每集為大家介紹大英博物館的一件藏品,通過這件展品,展示相關的歷史事件。
2010年,時任大英博物館館長的尼爾·麥格雷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在節目中以100件文物講述跨越200萬年的世界歷史,並且儘可能地涵蓋地球上所有地區出現過的文明。
此後,以節目為基礎,尼爾·麥格雷戈帶領100多名館員、400多名專家,歷時4年,撰寫出版了《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一書,並在此基礎上,於2014年起推出了世界巡展,先後到達阿聯、日本、澳大利亞等國,上博的上一站是在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
不過,數件在節目中出現的展品,最後被評估為不適合「出巡」,而不得不遺憾地被留下。
比如,節目中有一件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重達7噸,別說帶出去巡展了,就連運出博物館的門都有難度。
於是,博物館找了他的另一件雕像,雖說「體重」減到了半噸,但實際上為了運輸這件展品,博物館還是費了很大勁。
這100件文物何以代表了世界歷史?選擇的標準是什麼呢?
大英博物館策展人貝琳達·克里勒表示,它們組合在一起,要能代表人類在全球的分布和人類存在於世界的時間跨度。
所以,這百件文物包括了來自所有歷史時期和所有大陸、見證了人類棲居的物品。
許多展品展現了人類如何使用物品來克服障礙、發展自己的文明。
例如,「開端」單元中的鳥形杵,展現了巴布亞紐幾內亞早期農民解決獲取農作物難題的方式,他們用這類工具來處理原本不可食用的食物。
又如,16世紀是地理大發現時代,歐洲探險家成功環繞地球,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此前沒有聯繫的區域文化被緊密聯結在一起。
彼此陌生的文化不期而遇,既有成果,也有衝突。
「貝寧飾板:奧馬與歐洲人」記錄的就是這種成果:貝寧王國在16世紀晚期,國力和財富達到巔峰。
飾板上有國王、隨從和兩個葡萄牙商人。
當時,貝寧用象牙等物交換葡萄牙的黃銅,一部分黃銅就被用於製作飾板了。
太陽能燈和充電器公元2005年
展覽的第100件展品,是2005年中國深圳生產的太陽能充電電燈,代表了當下人們應對環境惡化的努力、對清潔能源的渴望。
這是一部和而不同、以物敘史的世界史,而非一個面面俱到的展覽。
貝琳達表示,展覽的初衷是創造一個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觀眾都容易理解、包含不同文化知識的展覽,希望觀眾通過展覽形成一個總體性的關於人類歷史的概念。
一部世界史 共享人類文明
希伯來星盤公元1345年~1355年
文字的誕生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對於文明的傳承和交流具有深遠意義。
本次展覽沿著文字這條線,為人類的發展做了縱向梳理。
貝琳達提醒大家,百物展中的很多展品上面都是有文字的。
事實上,文字充滿著我們的世界:它可以成為權威的法律,也可以變成影響他人的思想,或者變成給人帶來愉悅的藝術。
展品中有目前保留下來的最早的文字——蘇美爾人的泥板,但這並不能排除在同一時期或更早的時期,埃及、中國或其他地方沒有文字,只是,他們的文字可能因為寫在植物做成的材料上而被歲月分解了。
大洪水記錄泥板公元前700年~前600年
早期的書寫缺少趣味,多用來記錄貨物的交換,相當於帳簿。
但很快人們就不只是用文字來記錄已發生的事情,而開始用來寫詩了。
展品中有一件是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碑,是《吉爾伽美什史詩》的第11塊石板。
15世紀,一項重要的發明問世:德國人古騰堡發明的印刷機。
有了印刷機,文字的傳播變得更為便捷,文明間的交流和融合變得更為頻繁。
而今天,電腦、網際網路、大數據……世界被更為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人類文明的形成原本就是一個互相借鑑、互相補充的發展過程,這個展覽不是表現各文明之間的差異、特徵,而是強調人類文明之間的共性——文明的交流和互動。
序篇里古埃及木乃伊的用材來自世界各地,來自伊拉克北部的「公牛頭紋碗」和來自埃及的牛形「化妝品調色板」,述說著黃牛的馴養如何從中東地區傳到北非的過程,還有那普遍存在於我們當下生活中的小小信用卡、二維碼……從古至今,它們都用各自的方式聯通著全世界。
從這些文物身上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創新。
創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就拿中華民族來說,在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在中國古代輝煌的科技成就中,對人類歷史進程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四大發明。
毋庸置疑,發現與創新在一個民族的昌盛繁榮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100件文物,講述200萬年的人類歷史。
每一件物品,一旦被意外發現,便仿佛從千年的沉睡中甦醒,如一粒種子,開始生根、發芽、生長。
它們歷經了歲月的沖刷、時間的沉澱得以保留至今,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或用身上的文字和紋飾,或通過技術上的進步,講述人類的故事,展現著人類的智慧。
文物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其最重要的價值就在於為後人保留了文明的現場。
通過它們,我們看到了散落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明,它們共同構成了今天多樣的世界。
它們是歷史的再現和延續,這些文明的產物有的還能在當下覓得蹤影,有的則承載了我們偉大祖先乘風破浪、開闢新世界的勇氣和精神,是我們可以學習的難得的歷史教科書。
交流與融合推動了人類進步的進程,它們承載的歷史讓我們肅然起敬。
【浙江新聞+】歷史畫卷在此呈現
元青花盤公元1330年~1350年
大英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大英博物館最初的收藏包括文物、錢幣、獎章、自然歷史標本和一個大圖書館的藏書,如今大英博物館的藏品由跨越世界文化史的800多萬件文物組成:從原始人類的石器到20世紀的版畫。
由於空間的限制,還有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
館藏品最初來源於英王喬治二世的御醫、古玩家漢斯·斯隆爵士收藏的8萬餘件文物和標本。
1823年,英王喬治九世捐贈了他父親的大量藏書。
開館以後的200多年間,繼續收集了英國本國及埃及、巴比倫、希臘、羅馬、印度、中國等古老國家的文物。
大英博物館目前分為10個分館:古近東館、硬幣和紀念幣館、埃及館、民族館、希臘和羅馬館、日本館、東方館、史前及歐洲館、版畫和素描館以及西亞館。
古埃及藝術品是英國國家博物館最負盛名的收藏。
埃及文物館分為木乃伊和埃及建築兩個館,是博物館中最大的專題陳列館之一,這裡展有大型的人獸石雕、廟宇建築、為數眾多的木乃伊、碑文壁畫、鐫石器皿及金銀首飾。
其展品的年代可上溯到5000多年以前,藏品數量達10萬多件,其中包括19世紀英國海軍統帥納爾遜從法國國王拿破崙手中奪取的古埃及藝術品。
古代希臘和羅馬館,展出有古羅馬歷代皇帝的半身雕像,雅典衛城出土的雕塑、黏土板文書、陶壺、金器,以及額爾金雕刻群內的一組帕特農神廟雕刻。
帕特農神廟雕刻是該院展品中的佼佼者,神廟原是古希臘雅典衛城中的一座主廟,是歐洲古典主義建築的典範,19世紀初,博物館以3.5萬英鎊把雕刻買了過來。
古代西亞館展出有烏爾王墓出土的金製品、豎琴,亞述時期的浮雕、尼姆魯王宮的城門、人面獸身有翼像以及工藝品等。
英國國家博物館裡最引人注目的要數東方藝術文物館。
該館有來自中國、日本、印度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文物10多萬件。
其中,中國陳列室就占了好幾個大廳,展品從商周的青銅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製品。
僅來自中國的歷代稀世珍寶就達2萬多件,其中絕大多數為無價之寶。
如中國各朝代的繪畫、刺繡,各個時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書畫、明清的瓷器等等,其中最名貴的為《女史箴圖》、宋羅漢三彩像、敦煌經卷和宋、明名畫等。
商朝銅尊為兩隻連體的綿羊,中間馱著一個圓形的尊筒,造型非常美觀、精巧。
還有一隻宋朝的瓷酒壺,底座和周圍是一朵荷花,壺蓋上坐著一隻獅子,更是難得的珍品。
博物館後門的兩隻大石獅也是從中國運去的。
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有羅塞塔石碑、薩頓胡船葬的頭盔、Katebet木乃伊、雙頭蛇等。
大英博物館秉持著實用原則——藏品向公眾開放並可免費入場參觀。
這種原則也基於一種啟蒙思想,即儘管人類文化間存在著差異,但是通過彼此的交流,它們是可以互相了解的。
而博物館就曾是這種人類跨文化研究的平台,現在它也仍是這樣的平台。
(俞吉吉 整理)
200萬年里人類有一個共同渴望
從800萬件百科全書式的收藏中遴選出100件展品,從不同角度來講述世界的歷史,這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戰,而要將如此多種多樣的故事串聯成一段統一的歷史,也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任務。記者|闕 政這些天,「...
大英博物館,一部濃縮的世界歷史畫卷
對於愛好歷史的朋友們來說,有這樣的一個好消息:「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展覽將從6月29日至10月8日在上海博物館免費對公眾開放。這可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可以近距離去欣賞那些珍貴的歷史文物。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移師上海,第101件「神秘」展品選定「二維碼」
新華社上海6月28日電(記者孫麗萍)近年來在全球巡展屢屢引發轟動效應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28日移師上海博物館展出。此前,上海博物館究竟會選擇什麼展品作為展覽的「第101件神秘展...
「H5」大英博物館百件展品中的人類信息史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將於6月29日起在上海博物館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本次展覽中上海博物館選取了二維碼作為第101件展品。 人類發展的歷史伴隨著信息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從末次冰河時代末...
濃縮世界史的「大英百物展」在上海有何不同,布展現場看究竟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即將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剛剛結束在國博的展示,來自大英博物館的100件組文物自京抵滬並開始布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今天在現場發現,...
這可能是今年暑期含金量最高的一堂「世界史通識課」
看點 近日,上海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成為了暑期最熱門的去處之一。整個展覽由濃縮了世界200萬年曆史的100件文物構成,帶孩子逛一圈,可謂上了一堂今年暑期含金量最高的「世界史通...
博物館奇妙夜:帶你解密大英博物館埃及館
大英博物館最大的展館無疑是埃及館——曾經被英國占領的埃及,有5千年以上的光輝文明史,最珍貴莫過於成打的木乃伊和著名的埃及豔后克里奧佩特拉同名的一具女性木乃伊。身份重要的木乃伊都不能打開,只有通過...
第101件展品揭曉!大英博物館百物展29日起免費開放
東方網記者毛麗君、劉昊6月28日報導:二維碼!今天下午,大英博物館百物展第101件展品揭開了神秘面紗,一方蘊藏了無盡信息的二維碼壓軸亮相。東方網記者獲悉,作為大英博物館世界巡展的第9站,來自大英...
環遊世界-英國篇-英國國家博物館(8)
作者:W_xian第1天 2016-11-16翹首以盼的英倫之行轉眼已經結束,回味這八天的行程,總感到沒有過癮,還有很多值得回味和深思。 英國給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倫敦的霧氣和大本鐘的鐘聲;迄今...
在100件大英博物館展品中讀懂世界歷史
6月28日,在上海博物館舉辦的「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開幕。包括木乃伊棺、砍砸器、王后的七弦琴等在內的大英博物館精選百件藏品將和公眾見面。澎湃新聞帶你走進大英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