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消落區7年出土文物2.1萬件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長江三峽工程庫區曾是古代先民們勞動耕作、休養生息的重要地區,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文物資源。

消落區地下文物保護是三峽後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前,重慶時報記者從重慶市文物局獲得數據,自2011年以來,經國家文物局、國務院三峽辦批准,重慶市文物局組織相關力量對重慶三峽庫區消落區地下文物進行了考古發掘。

目前,已完成巫山古城遺址、萬州大坪墓地、忠縣臨江二隊煉鋅遺址、豐都匯南墓地等55項、117處文物點的考古工作,發掘面積74500平方米,出土文物標本約2.1萬件/套,涵蓋三峽消落區新石器時代、商周、兩漢、魏晉南北朝、宋及明清等時期的最新考古發現,為進一步挖掘、研究、闡發庫區豐富文物資源中蘊含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動員全社會保護三峽珍貴歷史遺產、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重慶時報記者 李文彬 cqtimes172872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重慶切割搬遷我國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煉鋅遺址

新華網重慶2月25日電(記者張琴)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近日對三峽庫區的我國時代最早規模最大的煉鋅遺址進行了切割搬遷,以更好地保護這一位於消落帶的珍貴遺址。 重慶三峽庫區忠縣洋渡鎮明代煉鋅遺址是我...

三峽庫區文物盜竊頻發 文物保護任重道遠

中新社重慶1月15日電 (記者 劉相琳)經過「前三峽」時期搬遷、原地保護、留取資料等保護方式,三峽庫區內大量文物得到保護。然而隨著江水多年沖刷,庫區消落帶內時有文物被發現,這些文物被盜新聞屢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