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灣遺址群的重要遺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泥河灣遺址位於河北陽原縣東部桑乾河畔,是國際標定的第四紀地層代表地點,其研究價值可與世界公認的人類起源地——東非的奧杜維峽谷相媲美,素被國內外地質和古生物工作者所公認,成為中國以至其他大陸進行地層對比的標準剖面。
泥河灣標準地層記錄了第三紀晚期至第四紀地球演化和生物、人類進化的歷史,受到國內外地質、古生物、古人類及史前考古專家的極大關注。
1924年9月,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和桑志華在考察內蒙古薩拉烏蘇的返回途中來到張家口,會同美國地質學家巴爾博在泥河灣進行了短暫的地質考察。
在科學報告中,巴爾博將盆地內的河湖沉積物命名為泥河灣層,從而拉開了泥河灣盆地科學研究的帷幕。
到目前為止,泥河灣已發現舊石器遺址140餘處,其中100萬年前的舊石器遺址30餘處。
2001年10月,我國考古學家在泥河灣盆地馬圈溝遺址挖掘出800多件文物,將中國乃至亞洲的人類歷史推進到距今200萬年左右,它是目前唯一能與東非奧杜維峽谷相媲美的世界級人類文化寶庫,對「人類非洲單一起源論」提出了有力挑戰。
這些遠古的文化遺址分布面廣、內容豐富,囊括了古人類學、舊石器考古學、古生物學、第四紀地質、古地磁學、古氣候學和年代測定等多個學科,幾乎記錄了人類的起源和演變的全過程,是一個天然博物館,對探索世界早期人類的發展及其文化的演變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小長梁遺址作為人類活動最北端的見證和中華大地古人類早期發祥地之一,被鐫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270米長的青銅甬道的第一個台階上。
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
馬圈溝遺址
馬圈溝遺址,位於大田窪鄉岑家灣村西南約1000米處,2001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遺址發現於1992年,距今200萬年左右。
該遺址分為3個文化層。
I文化層發掘於1993年,在I文化層以下3米和7米處,分別是Ⅱ、Ⅲ文化層。
第Ⅱ、Ⅲ文化層發現於2000年春季,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進行發掘,發現了大量古人類活動的文化遺蹟。
該遺址發現的石製品種類有石核、石片、石錘、刮削器等。
動物骨骼可鑑定的種類有象、犀、鹿、馬、齧齒等。
整個發掘面散落著一組以象的骨骼為主,間有石製品、動物遺骨和天然石塊構成的古人類進餐場景,多數動物遺骨有十分清晰的被砍砸和刮削痕跡。
其情景讓考古學家激動不已——骨骼分布集中而無序,之間散落著一些石核、石片、刮削器等「餐具」,外圍發現三件石錘,在多數動物遺骨上有清晰的砍砸和刮削痕跡,特別是其中一件燧石刮削器恰巧置於一根大象的肋骨上。
一幅我們祖先當時敲骨吸髓、餐食動物的聚餐的宏大場景活生生再現眼前。
在這麼久遠的時代,有這麼完整的人類行為遺蹟,這在目前全世界的舊石器考古發掘中是唯一的一例。
該遺址的發現將泥河灣盆地舊石器遺址的年代向前推進了數十萬年,達到200萬年左右。
這是迄今為止在我國以及東亞地區具有確切地層的遺址之一。
小長梁文化遺址
小長梁遺址,位於大田窪鄉官廳村西北500米處,馬圈溝遺址西南方向。
其文化層是厚0.5-0,8米厚的灰色粉砂持砂層,上面有54米的泥河灣層,再向上還有14米厚孤黃土層。
1978年秋季,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尤玉柱、湯英俊、李毅等人發現了小長梁遺址。
發掘獲石器1000餘件,打擊骨片6件。
距今136萬年。
該遺址的文化遺物埋藏於下泥河灣組頂部的中粒砂層中,並有哺乳動物化石與之共生。
是研究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原始社會的產生和發展、舊石器時代文化分期、第四紀下限等問題的珍貴史料。
該遺址為南北走向,遺址有A、B兩點,A點在小長梁的中部,B點在小長梁最北端。
A點遺物比較多,發掘出土的石製品有石核、石片、石器、同時還有打擊骨片。
可鑑定的動物有鬣狗、古菱齒象、三趾馬、三門馬、羚羊、鹿、腔齒犀、嚙齒類等。
在我國,所有的舊石器遺址中,出現三趾馬與真馬(現代馬)共存的僅有小長梁遺址、東谷坨遺址和山西芮城西侯度遺址。
(因為三趾馬是第三紀的代表動物)。
該遺址的發現,意味著在泥河灣地區尋找古人類早期活動遺蹟的努力獲得重大突破,證實了泥河灣盆地一帶曾經生活過早期人類的推測。
小長梁作為人類活動最北端的見證和中華大地古人類早期發祥地之一,被鐫刻在北京世紀270米長的青銅甬道的第一台階上。
2001年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谷砣遺址
東谷坨位於大田窪鄉東谷坨村西北側許家坡。
1981年,土生土長的虎頭梁村技工王文全首先發現。
同年曾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員衛奇主持發掘,1991年、1992年賈蘭坡院士和美國加州大學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克拉克教授為總顧問,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及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組成聯合考古隊起先了大規模發掘,成為繼周口店發掘之後,我國舊石器考古首次開放,進行國際間的合交流合作項目,這次合作使我國舊石器考古界比較全面地了解到當時國際上舊石器考古的發掘和研究方法。
東谷坨遺址所在地層比小長梁文化層高出10米左右,接近泥河灣組頂部。
經測定,其年代約在距今100萬年前。
文化遺物主要是石製品和有人工痕跡的碎骨片。
通過多年的發掘已發現10000多件石製品。
其石器製作水平列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時代早期諸遺址之冠。
發掘出很多哺乳動物化石,但比較破碎,極少量的骨骼帶有食肉類動物的咬痕和磕點,也有少量帶有石製品切割的痕跡。
動物各類主要有中華鼢鼠、三門馬、披毛犀、狼、熊、古菱齒象、野牛、羚羊。
飛梁遺址
飛梁遺址位於泥河灣盆地東部、桑乾河南岸的大田窪台地北緣。
在東谷坨遺址和小長梁遺址之間。
大田窪台地北緣溝壑縱橫,許多溝溝坎坎並無名字,上世紀80年代考古學者謝飛發現了該遺址,1990年在中美泥河灣考古隊考察時,根據衛奇先生的建議將該處遺址命名為飛梁遺址。
飛梁遺址的地質年代為早更新世晚期,文化年代為舊石器時代早期,與東谷坨遺址年代相當。
文化層厚約50厘米。
石製品和動物化石埋藏在泥河灣層灰綠色粘土和灰黃色粉砂層中。
1990年首次發掘,1996年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組成中美泥河灣考察隊,進行第二發掘。
發掘面積近100平方米。
在整體上了解並把握了遺址的分布範圍、結構與堆積情況,同時,對所有發掘材料進行統計分析,獲得了部位體積內遺物的數量,進而得知整個遺址規模等多項有用信息。
飛梁遺址的發掘思路和方法,不僅在泥河灣盆地,就是在整個中國舊石器考古界也是一個全新的、成功範例。
半山遺址
位於陽原縣大田窪鄉岑家灣西南約900米處的馬圈溝南頭東側。
半山遺址是1990年在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衛奇組織的泥河
灣盆地舊石器考古調查中發現的,因遺址暴露在泥河灣層的陡壁上,故命名為半山遺址.半山遺址發掘出石製品95件、動物化石140件,除了瓣鰓類和魚類的少量標本外,其他都是哺乳動物的牙齒和骨骼標本,化石的材料除幾枚完整的牙齒外都很破碎,較大的標本數量很少,絕大多數是小型的碎骨片。
可以鑑定的有直隸狼、象類、披毛犀、三門馬和鹿類。
該遺址地層層位屬於下更新統泥河灣組上部,其地質時代應為早更新世後期。
岑家灣遺址
位於大田窪鄉岑家灣村西南。
在1984年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謝飛組織的泥河灣盆地舊石器考古調查中,該遺址被技工王文全發現, 古地磁年代測定結果顯示,該遺址地層距今97-90萬年。
岑家灣遺址是我國舊石器時代遺址石製品拼合研究的首例,同時也是一個成功的範例,拼合率高達33.
4%。
直到現在,還沒有發現哪箇舊石器遺址有如此高的拼合率。
其中最典型的一個拼合組是由35件石製品(石片、斷片、斷塊)拼合在一起,復原了一件石核的大部分。
在早更新世初期,由於氣候炎熱乾燥,泥河灣湖的水位下降,湖岸線退縮,岑家灣附近的部分基岩脫離水體漸變為陸地環境,從而成為哺乳動物汲水覓食的地方。
由於動物的自然死亡或動物之間的互相殘殺,常有動物遺體屍拋荒野。
這時,在泥河灣湖周圍活動的一支有幾人或十幾人組成的小型人類群體在覓食活動中來到了岑家灣,發現了這些動物遺體,其上
,仍留著可食之物,於是他們就在南邊的山坡上採集了一些天然石塊來打制石器,用鋒利的石片或刮削器刮取殘肉食之,用較大的石塊或石核敲砸骨頭吸食腔髓。
這些活動就在今天所發掘的遺物密集分布區內進行的,當餐食活動結束後,他們所使用的石製品和動物遺骨多數被丟棄在原地。
後來,當他們在附近又發現動物遺體時,有時就又將其搬運到這裡餐食。
食肉動物同樣在這裡出沒,它們在動物骨骼上也留下了啃咬的痕。
最後,地質作用將殘存的遺蹟、遺物掩埋。
舊石器時代中期遺址
侯家窯遺址
侯家窯遺址位於東井集鎮侯家窯村和山西省陽高縣許家窯村之間的桑乾河支流梨益溝西岸。
2001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考察小組在陽原進行考察時發現了該遺址。
1974年進行了發掘。
參加人員有:賈蘭坡、衛奇、李超榮等。
該遺址發現的石器有石核、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石鑽、石球、石片等。
動物化石有:駝鳥、鼠、兔、中華鼢鼠,似步氏田鼠、狼、古棱齒象、披毛犀、蒙古馬、野驢、河套大角鹿、赤鹿、葛氏梅花鹿、裴氏扭角羊、普氏原羚、羚羊、原始牛、野豬。
該遺址最重要的收穫是發現了古人類化石16件,大部分為兒童頭骨。
侯家窯人頂骨化石腦殼很厚,可達一厘米以上,牙齒粗大,冠面溝紋和「北京人」具有相似之處,但頭骨進步,屬「北京人」後裔。
根據化石骨縫的癒合程度,牙齒萌出和磨損情況來判斷,侯家窯人的壽命大都比較短,平均年齡一般只有20多歲。
板井子遺址
板井村位於泥河灣盆地東緣,村南桑乾河自西向東流過,經石匣山口入懷來盆地。
板井遺址位於泥河灣村東約2000米的板井村北。
該處遺址是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謝飛組織的泥河灣盆地舊石器考古調查隊在1984年發現的,此後進行了多次發掘。
198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謝飛為賈蘭坡院士的研究生石金鳴提供該遺址作為發掘、研究及做論文的地點.
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李炎賢研究員的參與下,發掘了9平方米,揭露了23個水平層,共發現石製品3383件,同時篩選出數干件小於20毫米的碎屑。
由於板井石製品的原料主要是各種顏色的燧石,所以,其石製品也是色彩斑斕,繽紛耀眼,令人愛不釋手。
遺址中大最的殘片和斷塊表明石製品生產的連續過程,同時顯示遺址具有石器加工場的性質.動物化石的保存情況、動物群組合以及巨厚的文化層反映出入類曾經在這裡有過較長期的生活。
鈾系法測定該遺址為距今7.4-10.8萬年,屬舊石器時代中期。
雀兒溝遺址
位於泥河灣盆地中部、桑乾河北岸,在陽原縣東城鎮西水地村東約5000米,虎頭梁南側,距離桑乾河300米。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技工高文太於1990年發現該遺址。
1995年8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謝飛帶領梅惠傑等隊員對該遺址進行了試發掘,試掘面積16平方米,共發現了40件石製品、76件動物遺骨。
北京大學夏正楷教授對這一帶的疊層石做了年代測定,得出的結果是,可以將文化層的年代限定在距今13-9萬年之間。
雀兒溝遺址的地質時代應為晚更新世早期,文化時代為舊石器時代中期。
雀兒溝遺址的意義在於首次在泥河灣盆地中部發現了舊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遺存,因文化遺物發現於泥河灣層,這又為湖晚期更新世早期階段的演變及當古地理環境的探討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新廟莊遺址
在陽原縣浮圖講鄉新廟莊村西北150米的干河西溝,北距桑乾河12公里,南臨近蔚縣縣境。
在1984年的調查中,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技工王文全在舊石器考古調查中發現了該遺址,1 986年謝飛帶隊對其進行了發掘。
發掘證實,該處遺址有灰燼層、燒土和燒骨,石製品和動物化石都非常豐富,遺物總共有萬餘件。
新廟莊遺址出土的石製品個體稍大,有大量的類似石葉的石片從而構成該石器文化的一個鮮明特徵。
大量石葉狀石片的出現,可能是石葉技術的萌芽。
本遺址的動物遺骨很多,保存也比較好,它們有鴕鳥蛋、野馬、披毛犀、羚羊和馬鹿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野馬的遺骨。
眾多的馬牙說明野馬是新廟莊人的主要食物來源。
根據遺址所在的地層分析,新廟莊遺址的時代處於舊石器時代中期偏晚階段,可能接近4-5萬年。
搬好小板凳,坐在谷堆邊(呃,沙發也行哈),聽聽我們的老祖宗與石頭的那些故事
8月26日,沅江市赤山島虎鬚山遺址考古發掘工作進入尾聲,考古工作人員準備撤離。至此,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市文物管理處、沅江市文物管理所組成的考古隊對赤山島舊石器歷時一年多的考古工作已完成。舊石器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