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建南崖墓群現漢代岩畫,有兩個謎團待解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比利時考古學博士 Avelile(音魏麗雅)與利川文物局組成的科考隊對利川市建南鎮的崖墓進行了文物考察。

當地除了著名的「七孔子」崖墓群之外,還在白羊渡、踏水橋、大王壩、破石板等13處遺存崖墓43座,以白石溪大王壩和破石板墓葬群最為集中。

其中在破石板墓葬群中的一孔崖墓內,發現了兩組壁畫,一組為單出闕,旁有一人站立,似為守城將士;另一組令人印象深刻,為駿馬浮雕,正在奮蹄疾馳。

據專家分析,從宮闕樣式、駿馬造型推斷,很可能為漢代壁畫。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建南鎮多崖墓,與武陵山區大多發布石灰岩地貌不同,這裡多是由紅褐色石英砂岩構成的丹霞地貌,質地較軟而且適宜斧鑿,古代當地土著常常鑿取崖壁,用來放置族內先輩棺槨。

至今,利川建南崖墓尚有兩個重要謎團有待解開:其一,古代人為何要將墓地建在難以攀援的崖壁之上?此地崖墓都在墓在崖上,崖下非溪即河,墓門高離水面十數米或者數十米不等,石英砂岩陡峭光滑,多數難以登臨,少數至今無法登臨,居高、臨水、憑險是它們的顯著特點。

其二,墓室為何多為正方體而且面積狹小?建南崖墓型制非常規則,在同一墓群中大部分為正方形墓室,墓室長、高、寬各為1.2米左右,極少數墓室長度達1.5米左右,形近正方體。

如此狹小且不符合人體結構的墓室又是如何進行安葬的?難道古代土家人祖先天生矮小?據文物局專家介紹,白石溪大王壩崖墓群曾發現楠木棺材一具,長1.45米,高0.34米,寬0.39米;內空長1.24米,高0.23米,寬0.28米。

無棺床設置,棺底腐朽嚴重,內有人類骨殖多件,經清理為頭、肋、脊椎、股、脛、骨盆等大骨,無小骨,股骨最長者40厘米,經初步鑑定,墓主生前為一身高1.8米左右的男性壯漢。

從骨殖並無折斷痕跡而且不規則碼放判斷,應該為後人撿拾骨殖將其放置到狹小棺槨之中。

利川建南崖墓內駿馬岩畫

根據《隋書地理志》記載:清江(古恩施地區)諸郡,多雜蠻左,「其死喪之紀,雖無被發袒踴,亦知號叫哭泣。

始死,即出屍於中庭,不留室內。

殮畢送至山中,以十三年為限。

先擇吉日,改入小棺,謂之拾骨,拾骨必須女婿,蠻重女婿,故以委之。

拾骨者,除肉取骨,棄小取大」。

因此,崖墓應該是當地的「二次葬」習俗,第一次入土為安,以十三年為期,第二次則由後人女媳放入小棺之中,葬於崖壁開鑿的墓室之上。

Avelile博士曾考察過長江中上流的墓葬習俗,尤其是古代巴蜀之地,多是此種風俗。

史書記載詩人李白曾為好友吳指南剔肉取骨,然後再次安葬,想必深受此地風俗影響。

崖墓多半非常簡陋,從已有的發掘來看,基本沒有隨葬品,只是將少量油桐果核放置頭顱兩側,並且掩蓋在樹葉之下。

墓室之內乾燥通風,墓壁平坦,極少發現壁畫、岩畫之類,僅在白石溪一孔墓葬之內發現過「太陽鳥」岩畫,該岩畫以墓室正壁、右側壁及頂壁為底,一律單線陰刻。

正壁上方刻一圓圈,形似太陽,正中刻一大鳥,昂頭前伸,雙翅展開,有如仙鶴起舞。

此次考察是在建南崖墓群中第二次發現岩畫,對於專家了解崖墓歷史具有重要意義——此前根據史書記載和實物,曾普遍認為:利川建南崖墓其具體年代應始於晉隋,止於唐宋,然而此次岩畫的發現很可能將崖墓歷史追溯到漢代。

經過認真比對,無論是頭頸的鬃毛樣式,還是束尾方式,不太同於魏晉時期的駿馬形象,「晉馬」瀟洒飄逸,且頭飾豐富,更與「唐馬」不同,唐馬尾巴短小,身形壯碩,反而同東漢「漢馬」有著極高相似度,表現為質樸簡單,頸長彎曲,腰圍寬厚,軀幹粗實,墓葬內駿馬形象雖然簡陋粗狂,但是神韻已現,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來源:騰訊大楚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重慶三峽庫區發現漢至六朝時期崖墓群

新華網重慶2月12日電(記者張琴)重慶三峽庫區近日發現一處漢至六朝時期崖墓群,對研究當時的崖墓喪葬習俗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據重慶市文化遺產院專家介紹,三塘崖墓群位於三峽庫區奉節縣,地勢陡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