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末鹽業遺址現身壽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壽光市雙王城生態經濟園區牛頭鎮村田地里出現一些碎陶片,引起了村民馬長亭和馬樂村的好奇,3月21日兩人對土層進行了挖掘,不僅挖出了更多的碎陶片,並且還發現古代煮鹽的痕跡。

22日,壽光市博物館的專家對現場和挖出的碎陶片進行了查看、鑑定,斷定這裡是一處商代末期製鹽遺址,比之前發現的雙王城鹽業遺址略早一些,這對研究古代製鹽文化、分布區域有重要意義。

現場發現的長條形或圓柱形紅燒土。

遺址現場出土的煮鹽盔形器。

兩名村民聊往事,引起「尋寶」興趣

3月24日,壽光市雙王城生態經濟園區牛頭鎮村村民馬樂村向記者講述了發現此古代鹽業遺址的經過。

18年前,他的一名朋友在給農作物澆水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地里有七個形狀完好的陶罐,可是沒有當回事,將陶罐扔在了棉花地里,後來在耕地時被打碎。

「前幾天,我和村裡的馬長亭聊天時,提起了此事,引起了他的興趣。

」馬樂村告訴記者,當時他們想,出現陶罐的地方,會不會是古代文化遺址?

馬長亭雖然是名普通農民,但特別喜歡研究歷史文化。

兩人越說越起勁,便決定到現場查看一番。

「前幾年,我們這裡曾發現了雙王城鹽業遺址,那麼我們村裡會不會也有鹽業遺址?」馬長亭猜測著。

3月21日,馬樂村和馬長亭一起來到當時朋友發現陶罐的地方,也就是現在洰淀湖以北約500米的田地里。

「這個地方現在是種植玉米的區域,土地已經被旋耕了。

」馬長亭說,兩人走了幾百米,雖然沒有發現完整的陶罐,但是地里有不少碎陶片。

「碎陶片的存在說明了什麼?這讓我們感到非常好奇。

在田間挖仨深坑,發現不少碎陶片

為了進一步找到這些碎陶片的來歷,馬長亭和馬樂村兩人在這塊地上選出三個點,各挖出一個深約1米的土坑。

「三個土坑挖出來後,出現了燒火灰層,並且還有一些破碎的土陶片。

」看到眼前的這些東西,兩人非常興奮,感覺離解開謎底越來越近了。

隨後,兩人取出部分破碎陶片,看到上面有繩形形狀,很像雙王城鹽業遺址出土的陶片。

另外,兩人發現碎陶片上層有淡水湖貝殼片,土坑底層還有藍色海底泥,很可能就是煮鹽用的煙道。

「這些發現,更讓我們堅信,這裡就是古代一個製鹽的地方,但具體是什麼時期的,我們還不確定。

」兩人對記者表示。

為了驗證猜測,兩人圍繞著三個土坑進行了挖掘,同樣發現了很多碎陶片,還有被燒過的紅土層,已經石化。

「從發現的這些痕跡看,此處很可能就是古代一處煮鹽遺址,但還需要專業人員進行考察,才能作出判斷。

」馬長亭對記者說。

距海較遠處發現,在壽光是第一次

為了進一步研究,3月22日上午,壽光市博物館副館長王德明和幾名專業人員來到牛頭鎮村,對發掘的碎陶片進行了鑑別,然後又來到了發掘現場。

根據出土的碎陶片紋飾、燒過的紅土、煮鹽盔形器等,他們斷定,這是一處古代煮鹽遺址,年代大約在商代晚期,比之前發現雙王城鹽業遺址略早一些。

「這處煮鹽遺址周邊很可能還存在其他規模的煮鹽遺址。

」王德明說。

另外,王德明告訴記者,以前發現的古代鹽業遺址,多靠近海邊,而在距海較遠的洰淀湖區內發現年代久遠的鹽業遺址,在壽光還是第一次,具有重要意義。

「這處鹽業遺址的發現,對於認識古代製鹽分布具有重要作用,為研究製鹽文化提供了事物佐證,同時還能幫助人們了解古今滷水分布變化。

」王德明說。

記者 鄧永傑 李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北黃驊發現一處唐代煮鹽遺址

11月23日,記者從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獲悉,繼去年12月發現一口古代鹽井後,日前考古工作者在對黃驊市羊二莊鎮東部一處面積近1500平方米的唐代煮鹽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過程中,再次發現兩口大口徑鹽井。...

壽光劉家官莊古墓遺址發掘完成 文物五十多件

近日,壽光侯鎮劉家官莊村發現古墓的消息傳遍了網絡,不少人也都非常關注古墓的情況。昨天記者聯繫了壽光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了解到了事情的最新進展。在省文物局組織的黃水東調應急工程考古發掘工作中,壽光侯...

河北黃驊發現唐代煮鹽遺址

新華社石家莊11月23日專電(記者王民 孫丁)考古人員日前在「長蘆鹽」主產地之一、河北黃驊發現唐代煮鹽遺址,其中多處古鹽灶保存較好。新發現的古代煮鹽遺址位於黃驊市沿海西側羊二莊鎮東部,距離全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