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探源|踏咸陽古道 尋西漢陵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唐代詩人李白《憶秦娥》中有「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這是對西漢帝王陵的寫照。

殘破的漢家陵闕與蕭瑟的西風殘陽,成為中國古典詩詞一幅悽美的意象。

從2015年8月到今年盛夏,本報記者從西安出發,繞杜陵,登霸陵,經「涇渭分明」的涇渭交匯處,一路向西,沿渭河踏遍咸陽古道,探尋西漢11座帝陵的歷史滄桑。

  • 漢武帝茂陵


渭水橋邊不見人摩挲高冢臥麒麟

地勢高敞平坦的咸陽原上,西漢帝王陵和陪葬墓群星羅棋布。

西漢十一位皇帝的陵墓中,除漢文帝劉恆的霸陵和漢宣帝劉詢的杜陵在渭河南岸,其餘九位皇帝的陵墓在渭河北岸由東向西一線排開,綿延近百里。

金代學者趙秉文有詩云:「渭水橋邊不見人,摩挲高冢臥麒麟。

千秋萬古功名骨,化作咸陽原上塵。

」沿渭河北望,一個個覆斗形的墓冢上小下大,沉穩莊重。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劉軍民說:「西漢帝陵的建造形式與布局風格,使人工建築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形成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奇妙布局樣式,是中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具體實踐。

這種形式以超乎一般的體量與規模,將帝陵放置在天地之間,與自然融為一體,表現出漢文化的宏大,以及相較之下人自身精神的渺小。

西漢帝陵的形制比較規整。

據《漢舊儀》與《皇覽》等書記載,西漢帝陵一般占地7頃,墓冢修築於陵園中心,高12丈。

地下墓室為方形,深13丈,墓宮四方中央開門(稱羨門),由此四門通往地面四條道路(稱羨道),四條羨道又向墓冢四周延伸出四條道路,道路直通四周圍牆正中的司馬門,門外有巍峨的雙闕。

文獻記載已為近年來的考古發掘所證實。

漢代帝陵的形制為中國古代皇帝的陵墓制度奠定了基礎,對後世的帝陵制度有很大的影響。

從空中俯瞰埋葬在陝西關中地區的唐朝帝陵,以唐長安(今西安)為基點,西連最西的乾陵,東連最東的泰陵,形成一個102度的扇面,蔚為壯觀。

離開閻良機場,從長安到咸陽,渭河大堤兩邊,一座座高大的封冢和遺蹟上鐫刻著歷史的滄桑。


巍峨陵闕今安在漢家雄風起咸陽

漢班固《西都賦》中說:「南望杜霸,北眺五陵。

」漢文帝的霸陵、漢宣帝的杜陵在咸陽東南;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昭帝平陵和武帝茂陵,這五座大陵分布在咸陽北原,又因曾設邑建縣,這一地區被稱為「五陵原」。

五陵原上,最東面的一座是漢景帝劉啟的陽陵。

記者看到,這裡城垣頹毀無存,李白描繪的帝、後陵四邊那凌空巍峨的門闕也早已坍塌瓦解,只有陵周的夯土台基還略顯當年的模樣。

漢陽陵博物館主要由南闕門遺址保護展示廳、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考古陳列館、宗廟遺址四部分組成。

博物館在部分陪葬坑上鋪設了高強度鋼化玻璃,遊人可直接觀看到陪葬坑內的考古現場。

漢陽陵博物館原館長、研究員曹發展介紹,西漢皇帝的陵墓,唯有這裡的南闕門遺址保護最好,夯土最大。

站在南闕門夯土之下向上觀望,闕台遺蹟足有七八米高。

西漢的闕門多為雙柱雙亭的長方形或者正方形建築。

漢陵考古隊最新的考古勘探發現,陽陵陵園四面中央各闢一門,門外有雙闕對稱分布。

四對門闕的大小、形狀基本相同。

曹發展說,南門闕整體結構是以門道為南北主軸,兩側分別有內、外塾,再連接主闕台和副闕台;外周以環繞迴廊,廊檐下有鵝卵石鋪砌的散水。

曹發展說,景帝陵南門闕為研究提供了皇帝獨用「三出闕」的考古實證。

其整體宏偉、布局嚴謹、大小相次、高低有度,又闕門洞開,闕台對稱,具有建築藝術之美。

最早的闕門是立在門外兩側的獨立建築,「闕」與「觀」不分。

而陽陵闕與城陵城垣相連,當是我國時代最早、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墓闕遺址。

「門闕建立於景帝修陵的年代,而四塾則造於武帝年間,不但從基礎夯土和出土遺物上取得斷代證據,也為中國古代建築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曹發展介紹,西漢帝陵不局限於史學界的研究,還可以作為社會學、建築學、美學等等諸多學科研究的對象。

「事死如事生」是中國古人的基本觀念。

墓主生前日常生活的場景,被完整地複製到地下。

以陶俑作陪葬,是漢代喪葬禮儀的重要體現。

陵園之中,圍繞地宮的81條陪葬坑內,一應人馬,被認為是漢家王朝公卿官署的再現。

穿過南闕門神道,前面幾方歷代碑刻後面就是高大的景帝陵。

圍繞著陵墓修有參觀的木製便道東行,赫然發現東闕門夯土台基。

門闕遺址上的一對夯土台基儘管遭受歲月的銷蝕,顯現著幾分荒涼,但在夕陽的餘暉中更顯蒼勁,如果把雄偉的陵冢、為數眾多的陪葬墓群、園內重重疊疊破敗的禮制建築與參天林木、蕭瑟西風中穿行於神道的詩人李白聯繫起來,不難想像出當年「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的悲壯畫面。


大風起兮雲飛揚陵丘荒草野茫茫

《三輔黃圖》稱漢高祖劉邦的長陵為「長陵山」。

長陵陵園平面呈方形,高祖陵和呂后陵在同一個陵園內。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原院長、漢陵考古隊原隊長焦南峰介紹說,漢代帝後合葬同塋而不同陵,後陵大多在帝陵的東面,墳丘亦較帝陵為小,唯呂后墳丘大小几乎與高祖長陵墳丘相等。

從陽陵開始,才在帝後墳丘的四周築平面方形的夯土垣牆,每面垣牆的中央各闢一門,門外立雙闕。

焦南峰說,這種圍墳丘一周的方形陵園,是西漢帝後陵園的通制。

漢陵考古隊探測發現,高祖陵和呂后陵的北部,東西並列分布著兩處建築遺址;在陵園外呂后陵正南,發現一處大型建築遺址,遺址內有巨大的柱礎石,紅色牆皮,大量磚瓦堆積;另一處較大型遺址,遺址內縱橫分布著截面為圓形和五角形的水管道。

這些建築遺址均在長陵南、北兩面。

長陵方位坐西朝東,東為前,西為後,南北為左右。

西漢時代帝陵的寢、廟等禮制建築,均在陵墓旁、側。

因此,這些建築遺址應屬於長陵的禮制建築。

焦南峰說,在這些建築遺址中出土過許多西漢時代的遺物,其中建築遺物較多,如各種形式的捲雲紋瓦當,戳印有「宮平」、「宮二」、「宮三」、「宮十四」、「宮廿」、「大三十」、「右三十」和「右校」等陶文的瓦片等。

寢殿、陵廟與帝陵密不可分,因而其位置一般距帝陵很近。

焦南峰介紹,考古勘探與文獻記載基本相符。

作為西漢帝陵的一整套禮制建築,寢殿、便殿、陵廟等非常重要。

西漢奉行「日祭於寢,月祭於廟,四時祭於便殿」的陵寢制度。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魚小輝說,史書記載,寢殿擺放亡者的神座,「宮人隨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陳嚴具」,要像奉生者一樣,「日四上食」。

便殿里存放皇帝生前的「衣冠几杖象生之具」,四時於此祭祀。

陵廟放亡者牌位,每月要從便殿中取出皇帝生前的衣冠,到陵廟中祭祀一番。

此外,陵廟每年還要舉行25次祭祀,其中有一次特別隆重的太牢祭祀。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李化成說:「漢初高祖依秦制,將寢殿、便殿建於陵園之內,惠帝以後,將之移於陵園牆垣之外,但距離不遠。

除高祖、惠帝建陵廟於長安城,文帝陵廟建在長安城南外,自景帝開始,便改為在陵旁立廟了。

「長陵高闕此安劉,附葬累累盡列侯。

」西漢諸陵的陪葬墓都在帝陵之東,長陵陪葬墓規模最大。

這些帝陵加上皇親國戚、權臣列侯的陪葬墓自東而西綿延百里。

記者此次考察發現,長陵陪葬者蕭何、曹參、周勃、周亞夫、王陵、張耳、紀信、戚夫人等至今仍保留封土堆和碑石,陵丘荒草野茫茫,分布於涇河與渭河中間的狹長地域。

  • 茂陵出土的鎏金馬


銀台金闕如夢中茂陵松柏雨蕭蕭

西漢11座帝陵中,最大的當數漢武帝茂陵。

據文獻記載,漢武帝茂陵所在地原屬漢代槐里縣之茂鄉,漢武帝劉徹選陵於此,故稱茂陵。

茂陵北面遠依九嵕山,南面遙屏終南山,東西為橫亘百里的「五陵原」。

漢陵考古隊考古勘探表明,茂陵陵園由外牆和壕溝環繞而成,其內包括帝陵陵園、李夫人陵陵園、9座中型陪葬墓、多座建築遺蹟和大量外葬坑。

帝陵陵園近乎正方形,四牆中間位置各開有一門並建有門闕,現地面尚存東、西、北三個方向門闕遺蹟。

陵園四角建有角樓或角闕之類建築,陵園中間位置為帝陵封土。

「茂陵是西漢帝陵中的代表,也是西漢帝陵之冠,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其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茂陵博物館館長王志傑介紹說,西漢時期是中國科學技術的重要發展與繁榮時期,茂陵建造中運用了許多當時先進的科技成果,其選址、分布、建造方法等都體現了地理學、建築學、工學等學科的綜合發展。

漢武帝為紀念霍去病的戰功,在茂陵東北修建了大型墳墓,封土上堆放巨石,形狀似祁連山,以表彰霍去病在祁連山一帶抗擊匈奴的豐功偉績。

茂陵博物館圍霍去病墓而建,霍去病墓前陳列著大型石雕。

現存16座,有馬踏匈奴、怪獸食羊、人抱獸、躍馬、臥馬、伏虎、臥象等。

全部利用天然巨石分別以線雕、圓雕、浮雕技法稍加雕鑿而成,手法簡練、自然。

這些石雕對以後歷代陵墓前配置石刻有深遠影響。

茂陵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

茂陵陵園內除在帝陵陵園和李夫人陵園內分布有外葬坑外,在兩陵園於外城牆之間尚分布有244座外葬坑,長者299米,短者僅16米。

焦南峰試圖從西漢帝陵外葬坑的數量和布局發展變化中尋找歷史答案。

在茂陵東側陪葬墓之一陽信長公主墓從葬坑曾出土2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鎏金銅馬、鎏金鎏銀竹節熏爐被列為了國寶文物,有力地證明其陪葬品的極高價值。

王志傑說,西漢帝陵的地下墓室至今未正式發掘。

但從河北滿城發掘的西漢中山王劉勝墓中的金縷玉衣、鑲玉漆棺,以及在北京大葆台發現的由15000多根柏木堆壘而成的「黃腸題湊」漢墓,可以推知帝陵的金縷玉衣、「黃腸題湊」之奢華。

但目前考古界比較憂慮的是,茂陵內的豐富陪葬品是否還完好地保存在地宮中。

茂陵曾多次被盜。

據《後漢書》記載,西漢末,赤眉軍入長安,除文帝霸陵因傳說皆以瓦器隨葬而未被破壞外,其餘西漢帝陵全被盜掘。

東漢末年,董卓脅持漢獻帝遷入長安,又使呂布發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寶。

西晉末年,長安饑民又挖開了長安城東南的霸、杜二陵。

因此,今日人們所見西漢帝陵,墓冢仍高大雄偉,地下的墓室中恐怕已是面目全非了。

時至今日,茂陵已沒有了往昔的輝煌與喧囂,2000年前的奢華景象已成夢影。

懷古漢家陵 學者話滄桑

「文獻對西漢帝陵的形制記載,已有不少被考古發掘所證實。

」焦南峰介紹,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隊曾對宣帝杜陵進行鑽探,發現其陵墓各有四條墓道、每條墓道正居每面中央。

漢陵考古隊曾對高祖長陵、景帝陽陵、昭帝平陵、元帝渭陵等陵園進行測量,發現其平面均為正方形,門闕在四面牆垣正中。

西漢時代是我國封建社會前期的鼎盛時代。

焦南峰認為,由於秦代僅存在了15年,因而封建社會各種典章制度的完善、確立和鞏固,應該是完成於西漢。

西漢帝陵是整個西漢時期方方面面的縮影,保留了西漢時期珍貴的歷史信息。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段清波表示,任何時期為維持社會的有序運轉,管理階層需要創造出一套能反映主要社會成員意志、具有相當約束力,且行之有效的社會治理體系(政治體制);為使這套體系具有合法性與合理性,需要形成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較為完備的認識有關天、地、人之間相互關係的理論體系,為之提供法理依據(宇宙觀);為使這套社會治理體系獲得全社會成員的普遍認可,還需要構建出一套能夠達到約束全社會成員行為處事方式的文化價值體系(核心文化價值觀)。

「作為與羅馬遙遙相峙、雄踞世界東方的大國,西漢是公元前後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高峰。

漢文化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哲學、史學等多個方面,這些在西漢帝陵中都或多或少地展現出來,西漢帝陵作為世界帝王陵墓研究的寶貴資料,在陵墓營建和思想上的差異性方面,反映出東西方文化與價值觀的不同。

西漢帝陵考古是我國漢文化研究的重要基礎。

」段清波說。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記者:陸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