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十大名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位於鄂爾多斯市中部伊金霍洛旗境內,距東勝區65公里,座落在高高的甘德爾山崗上。

相傳,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率軍遠征西夏途經鄂爾多斯高原,目睹這裡水草豐美,花鹿出沒,心裡特別高興,陶醉之際,失手將馬鞭掉在了地上。

部將剛要拾起馬鞭,卻被成吉思汗制止了,並即興吟詩一首:「梅花幼鹿棲息之所,戴勝鳥兒孵化之鄉,衰亡之朝復興之地,白髮吾翁安息之邦。

」成吉思汗死後,人們就遵囑將他葬在這裡。

15世紀中葉,守護成吉思汗陵的蒙古鄂爾多斯部落進入「河套」,成吉思汗的陵寢-「八白室」也隨之遷來。

17世紀初,八白室供奉在今達拉特旗王愛召。

清順治六年(1649),又將八白室移至今伊金霍洛旗,從此,成吉思汗的靈柩就長期供奉在甘德爾山崗。

1939年,日本侵略者企圖搶劫成吉思汗陵,為避免遭劫,成陵被暫時遷移到甘肅興隆山。

1949年,成陵又被遷往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

1954年,成吉思汗靈柩遷回伊金霍洛旗。

兩年後,在甘德爾山崗上新建起陵宮,成吉思汗靈柩被安放在其中。

成吉思汗陵規模不算大,占地約5.5公頃,但頗有特色。

成吉思汗陵的主體是由三個蒙古包式的宮殿一字排開構成。

三個殿之間有走廊連接,在三個蒙古包式宮殿的圓頂上鑲嵌著藍、黃兩色琉璃瓦,組成傳統的雲勾浪紋圖案。



圓頂上部有用藍色琉璃瓦砌成的雲頭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顏色和圖案。

正殿高26米,雙層屋檐;東西殿高23米,單層屋檐;後殿和走廊高20米;從高處下望,整個大殿像一隻雄鷹,正殿像鷹的頭和身子,兩個側殿則似在雄鷹展開的雙翼。

正殿正中擺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著盔甲戰袍,腰佩寶劍,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

後殿為寢宮,安放四個黃緞罩著的靈包,包內分別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靈樞,靈包的前面擺著一個大供台,台上放置著香爐和酥油燈,還擺放成吉思汗生前用過的馬鞍等珍貴文物。

在通連東西兩個側殿的走廊里,繪有壁畫。

西走廊壁畫描繪了成吉思汗的畢生功勳和當時蒙古族的社會情況、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等,東走廊壁畫反映了忽必烈統一中國後蒙元帝國工、農、商、航海等各方面的盛況,臣民與朝廷的關係,以及與鄰國的通商往來。

在成吉思汗陵東南角,有金頂大帳、側殿、選汗高台、草原市場、文物陳列館、射擊場、賽馬場、摔跤場等設施。

成吉思汗行宮位於陵園東南角約l公里處,由直徑18米、高13米的金頂大帳、側殿、高8米的選汗台、射獵場、賽馬場、3輛車輪高2米的巨大戰車等組成。

殿內有成吉思汗寶座和畫像,殿外有8輛戰車,車輪高2米。

選汗高台高8米,是歷史上牧民推選可汗時的仿古建築。

在陵區內:

蘇魯德:形似黑纛,狀如長矛,是蒙古汗國時期軍隊的象徵和勇猛無畏的戰神標誌。

傳說,一次成吉思汗在土拉河戰敗後,祈求「長生天」保佑。

突然,一隻又黑又大的神矛-蘇魯德從天而降,落入他手中,成為他日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兵器。

神馬:在陵區,還奉養著據說是成吉思汗的兩匹愛騎的後代-兩匹白色神馬,它格外地受到蒙古人的尊崇。

相傳,它的祖先受過成吉思汗的禪封,是天神霍爾穆斯德神駿薩爾勒的化身。

這裡的牧民把它作為偶像供奉著。

神馬從成吉思汗時代到現在代代相傳,從未間斷。

當老白馬死去時,要挑選新的白馬來代替,挑選的標準是:眼睛烏亮,蹄子漆黑,全身毛色純白,不能有一綹雜毛,還要帶一點粉白、閃光,通體不能有傷痕瘡疤。

成吉思汗於1227年病逝至今700多年來,對他的祭奠活動在草原上一代接一代地始終進行著。

據記載,成吉思汗的各種祭奠活動每年要進行30多次,這些祭奠都有不同的時間、方式和祭品。

過去,由於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所限,加之由於成吉思汗陵是經常流動的,所以,祭奠活動因地制宜分散在各地進行。

1955年,當地政府徵得守陵的達爾扈特人和蒙漢同胞的同意,將分散在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各旗的成吉思汗畫像、蘇魯德、寶劍、馬鞍等物集中到成吉思汗陵所在地,並把各種祭奠活動適當集中,分別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一、五月十五、八月十二和十月初三,為一年的四次大祭。

2.皇帝陵

黃帝陵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玄遠黃帝的陵園,它位於黃陵縣城北的橋山頂上。

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出生於母系氏族社會。

母親名叫附寶,據史書上載;農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黃陵縣沮水河)沮源關的降龍峽生下黃帝,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吉祥之說。

司馬遷在《史記》里對黃帝是這樣描寫的:「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可見,黃帝從出生到成長就不是一般人物。

他15歲就被群民擁戴當上軒轅聞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於歷經五十三戰,打敗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

人類文明從此開始了。

所以後世人都尊稱軒轅黃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

黃帝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一位偉大的部落首領,是開創中華民族文明的祖先。

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車弓矢。

他的妻子能養蠶,其史官倉頡創造了文字,其臣大撓創造了干支曆法,其樂官伶倫製作了樂器。

我國後來能巍然屹立於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列,這與黃帝的赫赫殊勛是分不開的。

據說黃帝活了118歲。

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間,突然晴天一聲霹靂,一條黃龍自天而降。

它對黃帝說:「你的使命已經完成,請你和我一起歸天吧。

」黃帝自知天命難違,便上了龍背。

當黃龍飛越陝西橋山時,黃帝請求下駕安撫臣民。

黎民百姓聞訊從四面八方趕來,個個痛哭流涕。

在黃龍的再三催促下,黃帝又跨上了龍背,人們拽住黃帝的衣襟一再挽留。

黃龍帶走了黃帝之後,只剩下了黃帝的衣冠了。

人們把黃帝的衣冠葬於橋山,起冢為陵。

這就是傳說中的黃帝陵的由來。

但是也有人說,黃帝死後就安葬在橋山。

黃帝陵區約4平方公里,山水環抱,林木蔥鬱。

參觀者到達橋山山頂,首先看見路立的一塊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馬」。

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黃帝陵」3個大字。

祭亭後面又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4字。

再後面便是黃帝陵。

黃帝陵位於山頂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約4米,周長約50米,陵前40米處有一約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書有「漢武仙台」四字。

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巡遊朔方歸來時,祭奠黃帝,祈仙求神時所築。

黃陵下的軒轅廟裡面尚有一些建築、古柏和石碑等文物。

陵、廟所在地橋山現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群。

廟內有相傳黃帝親手植柏,高20餘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是我國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樹。

有諺語稱它「七樓八紮半,圪里圪塔不上算」,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

廟門北有一過廳和一碑亭,碑亭里陳放著47塊石碑。

最北邊坐落著大殿,大殿前還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掛甲柏」,又名「將軍柏」。

據傳,這是漢武帝掛金甲印烙所致。

大殿雄偉壯麗,門額上懸掛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

自唐代宗大曆五年建廟祀典以來,這裡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

新中國建立後,每年清明、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特別是清明節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聖地,海外僑胞將其譽為「東方麥加」。

1962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 郭沫若題「黃帝陵」三個大字。

孫中山的祭黃帝陵詞開首就是「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黃帝陵區景色迷人,山麓有建於漢代的軒轅廟,廟東側碑廊珍藏曆代帝王御製祭文碑57通,現又新增香港、澳門「回歸紀念碑」。

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象徵,華夏兒女的「根」,已成為炎黃子孫舉辦盛大文化活動的中心之一。

3.茂陵

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位於今興平縣南位鄉茂陵村,距興平縣城東15千米。

西漢時,茂陵地屬槐里縣之茂鄉,武帝在此建陵,故稱茂陵。

公元前87年,71歲的漢武帝病死,葬於茂陵。

據《關中記》載:「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唯茂陵高十四丈,方一百四十步。

」現封土高465米。

周長240米,與書中所記數字基本相符。

茂陵不僅在西漢帝陵中規模最大,修建時間也最長。

從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39年)開始,到他死前後共用了53年。

《漢書?武帝紀》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初置茂陵邑」,茂陵營建,共歷時五十三年。

據史書記載,把全國每年賦稅收入的三分之一,花費在陵墓的修建上,因此,陵體高大宏偉,形為方錐,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茂陵陪葬的珍寶在漢帝陵中也是最多的,「武帝棄天下,帝幼弱,霍光專事,不知禮正,妄多藏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展藏之」。

由於陪葬物品多,許多物品放不進墓,只好放入陵園內,以致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打開茂陵園羨門,成千上萬的農民俑入陵園搬取陪葬物,搬了幾十天,園中物品還「不能減半」。

198年在茂陵東側出土2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鎏金銅馬,鎏金鎏銀竹節熏爐均為稀世珍品。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在位54年。

他的雄才大略,使西漢王朝達到了強盛的頂點。

武帝即位後的第二年(前139年),開始修建茂陵園,在漢諸陵中建築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埋藏珍奇寶物最多。

《漢書。

貢禹傳》載:「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

」相傳武帝身穿的金縷玉衣、玉箱、玉杖和武帝生前所讀的雜經30餘卷,盛於金箱,也一併埋入。

茂陵外部全用夯土築成,形似覆斗,顯得莊嚴穩重。

今實測,陵高46.5米,頂部東西長39.5米,南北寬35.5;墓冢邊長240米,陵園呈方形,東西牆垣430.87米,南北牆垣414.87米,城基寬5.8米。

當時陵園有許多殿堂、房屋等建築,僅陵園管理人員就達5000人。

茂陵東南營建軍了茂陵縣城有27.7萬多人居住,當時較繁華。

茂陵周圍有陪葬墓,有李夫人、衛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禪等20多座,皆朝之勛臣貴戚。

李夫人墓俗稱英陵,又名「習仙台」,當地百姓稱為「磨子陵」。

《三輔黃圖》載:」李夫人墓東西五十步,南北六十步,高八丈。

」今李夫人墓呈長方形封土,在距墓頂13米處內收成台,台東西各邊寬3.5米、南北各邊寬4.5米,與文獻記載基本相符。

衛青(?-前106),曾先後7次率軍出擊匈奴,斬敵5萬餘。

霍去病(前140-前117),是衛青的外甥。

前119年,兩人經東西兩路大軍深入北方大沙滇,尋找匈奴主力決戰。

衛青在漠北擊敗匈奴單于,漢兵北至完顏山趙信城(今蒙古杭愛山以南)而還。

霍去病軍出塞2000餘里,與匈奴左屠耆王接戰獲勝,至狼居胥山(今蒙古烏蘭巴托以東)、臨瀚海(今貝加爾湖)而還。

兩路遠征軍的巨大勝利,迫使占據河西走廊的混邪王、休屠王投降,立下了赫赫戰功。

百餘年來,漢朝北方所受匈奴的威脅,至此基本解除。

為褒獎衛青、霍去病的赫赫戰功,武帝特設大司馬位,拜衛青為大司馬大將軍,霍去病為大司馬膘騎將軍。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僅二十四歲的霍去病歿於軍中。

武帝甚為傷感,為了表彰他的戰功,出殯之日舉行了隆重的送葬儀式,「發屬國玄甲,軍陣自長安至茂陵」,從長安到茂陵四十公里的路上旌旗蔽日。

軍隊整齊地排列道路兩旁,文臣武將身著喪服,恭候迎送。

為永遠銘記他們的功德,衛青墓修成廬山(完顏山亦名廬山)狀,霍去病墓修成祁連山(霍去病曾出擊匈奴於祁連山)狀。

帝霍去病墓的封土上還堆放著巨石,墓前陳列著石人、石馬、石虎、石象、石牛,石魚等。

現冢前有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所立「霍去病墓」石碑一通。

封土上還堆放著巨石,墓前陳列著石人、石馬、石虎、石象、石牛,石魚等14件。

其中「馬踏匈奴」石雕通高168厘米,長190厘米,是霍去病墓石刻群的主像。

它以一人一馬的形象,概括了霍去病抗擊匈奴的偉績。

石馬昂首站立,馬腹下邊仰臥一人,手持武器,拚命掙扎。

造型簡潔,寓意無窮。

有的注意形式,有的突出表象,有形有態,生動活潑,是難得的西漢石雕珍品。

4.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位於北京西北約40多公里處的一個著名的陵墓區。

這裡青山環抱,風景美麗,在方圓約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里,錯落有致地分布著明代13個皇帝的陵墓,後人稱為明十三陵。

十三陵是明代皇陵,位於昌平縣天壽山下的盆地中。

其中包括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共13處,統稱十三陵。

十三陵廣達40平方公里,建造用時長達200多年(1409-1644),工程極為浩大。

陵區三面環山,蟒山、虎峪雄踞兩側;北京平原橫陳於前。

神路長達20餘里。

十三座陵墓呈整體布局,各陵又自成體系。

陵寢建築具有規模宏大、體系完備和保存較為完整的特點。

陵內計養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貴妃1人以及數十名殉葬皇妃。

除皇帝陵外,陵寢區域內還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監墓1座,以及行宮、神宮監、祠祭署等若干附屬建築。

明朝崇尚"事死如事生"的禮制,認為人死後,靈魂猶在,還有飲食起居的需求。

因此,這十三座皇帝的陵寢建築比擬皇宮,紅牆黃瓦,樓、殿參差,顯示了真龍天子的尊崇地位和君臨天下的浩大氣勢。

大宮門是十三陵的正門,大宮門左右各有龍、虎二山把門。

門右側立有「下馬碑」,從前不論帝後、大臣等,到此必須下馬步行進入陵區,以體現皇祖們的崇高與尊嚴。

長陵建成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

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之一。

明樓匾額上寫有「長陵」二字,碑上刻有「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字樣。

高聳的明樓,是長陵的標誌。

獻陵是明仁宗朱高熾的陵墓,建於公元1426年。

仁宗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不足九個月。

獻陵分為前後兩組建築,前部分建陵門,棱恩殿自成一院落,後一院落則由三座門起始,由二柱門、石供案、明樓、寶城等組成。

在中國傳統風水學說的指導下,十三陵從選址到規劃設計,都十分注重陵寢建築與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

明十三陵作為中國古代帝陵的傑出代表,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其中,景陵是宣宗皇帝朱瞻基(1399-1435)與繼後孫氏的合葬陵,建於公元1435年。

朱瞻基在位十年,三十八歲病逝。

裕陵是英宗朱祁鎮(1427-1464)的陵墓。

英宗九歲即位,1449年親征瓦剌被俘,史稱「土木之變」,一年後返回北京,七年後利用「奪門」復辟,重登帝位。

茂陵是憲宗朱見深與三個皇后的合葬墓。

朱見深(1447-1487)是英宗長子,在位二十二年。

定陵是萬曆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皇后的陵墓。

建於1584-1590年,占地18萬平方米,耗銀800多萬兩。

明樓檐下石榜刻有「定陵」二字,四角及台階都用巨石拼砌而成。

明樓內石碑上刻有「大明」和「神宗顯皇帝之陵」字樣。

地宮是陵墓的主體,位於明樓的正後部。

十三陵中以長陵建築最為宏偉,它與定陵一起,同為主要參觀對象。

長陵:是明成祖朱慷的陵寢建築,橫恩殿亦稱獻殿、享殿,是長陵的主體建築,是舉行祭祖的重要場所。

長陵被恩殿建於1427年,十分雄偉壯觀,它聳立在三層漢白玉台基之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總面積為1956平方米,殿內有32恨金絲柄木明柱,最大的直徑1.17米,高14.30米。

梁、柱、擦、椽、斗拱等構件,皆用橢木製作,雖歷時五百餘年,仍牢固如舊,香氣襲人。

它是我國最大的一座柄木殿堂。

定陵:是明神宗帝朱謝鈞的陵寢,他10歲即位,年號萬曆,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48年)。

陵園規制仿照長陵。

定陵地宮己於1956一1958年被科學發掘,現已修建成定陵地下博物館。

地下宮殿由前、中、後及左、右五座高大寬闊的殿堂連結而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結構建築。

在這些殿堂間共有石門七座。

石門設計非常科學,由於其重心集中在軸部,雖重達4噸,但開啟十分靈活輕巧。

比較中國歷代皇帝陵墓,明十三陵具有三個明顯特色: 第一,陵區建築的整體性特別突出。

中國古代帝王陵寢區域的設置,早在戰國中期隨著陵墓的建造就已出現。

其制導源於我國古代以宗族為單位,按貴族的等級和宗法禮制關係布葬的"公墓"制度。

各個時代陵區規模的大小及建築的設置各不相同,給其他時代帝陵留條後路,不加褒貶,只說不同之處。

在唐代和北宋,每座陵園都有各自的門闕、神道和石刻群,均自成體系。

它們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一個整體,但在建築的設置上彼此不講究統屬和整體聯繫。

明十三陵則不同,各陵雖各有自己的享殿、明樓、寶城,自成獨立單位,但陵區之內,長陵神道作為各陵共用的"總神道"出現,共用的石牌坊、石刻群,加上各陵尊卑有序的布葬方式,使陵區的建築緊密相聯,各陵總合形成了一個整體。

第二,陵寢建築制度獨具風貌。

中國古代的帝陵從秦漢到唐宋,其地上陵寢建築大以覆斗形的陵台(陵冢)為中心,前設寢殿,周以方垣並四面設門,前開神道,構成大體均衡對稱的方陵體制。

至明太祖朱元璋建孝陵始變更古制,創新為前方(方形院落)後圓(圓形寶城)。

寶頂、明樓、享殿沿中軸線縱向排列的嶄新的陵園布局方式,陵前的神道採用多次轉折的曲路形制。

明十三陵的陵寢建築布局基本繼承了孝陵制度,但又有所改變。

如:十三陵台陵明樓內聖號碑的設置,更突出了該建築的標示作用,欞星、寶城馬道之設較之孝陵更便於陵園的巡守,方城前石供案及欞星門的設置,則增加了陵寢的紀念氣氛,也為空曠的方城前院補充了點綴物。

在明長陵幽深曲折的神道上,排列的陵寢兆域門(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等墓儀設施,源自孝陵制度。

但兆域門前石牌坊的設置,石望柱改置石像生前,石像生中增加功臣像等,則為新創。

明十三陵的墓室形制也很有特色,它既不同於秦漢時期黃腸題湊的木槨室制度,也與唐代鑿山為穴的做法有別,而是深埋地下的有琉璃構件的真正的宮殿式建築。

第三,自然環境幽雅壯觀。

中國古代帝王陵寢的選址,大多受堪輿風水術的影響。

由於明朝時皇家陵地卜選採用的是盛行於當時的江西之法,亦即形勢宗風水術,注重龍、穴、砂、水的相配關係,而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壽山吉地又是永樂年間江西著名的風水術士廖均卿等人所選,因而明十三陵自然環境具有四面青山環抱,中間明堂開闊.水流屈曲橫過的特點,而各陵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面水,處於左右護山的環抱之中。

這一陵址位置的經營方式與建在平原之上的陵墓相比,其自然景觀顯得更為賞心悅目,豐富多彩,更能顯示皇帝陵寢肅穆莊嚴和恢宏的氣勢。

十三陵一覽:陵名 廟名 姓名 年號 長陵 成祖 朱 棣 永樂 獻陵 仁宗 朱高熾 洪熙 景陵 孝宗 朱瞻基 宣德 裕陵 英宗 朱祁鎮 正統 茂陵 憲宗 朱見深 成化 泰陵 孝宗 朱佑堂 弘治 康陵 武宗 朱厚照 正德 永陵 世宗 朱厚? 嘉靖 昭陵 穆宗 朱載? 降慶 定陵 神宗 朱翊鈞 萬曆 慶陵 光宗 朱常洛 泰昌 德陵 喜宗 朱由校 天啟 思陵 思宗 朱由檢 崇禎

5.明孝

陵明孝陵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茅山西側,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合葬於此。

獨龍阜北依鐘山主峰,阜高150米,林壑幽深,紫氣蒸騰,雲靄山色,變幻無窮,自古就有「發地多奇嶺,千雲非一狀」的說法。

山南是開闊的平原和幽渺的前湖,陽光融融,和風習習,生機勃勃。

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的確堪稱是風水寶地。

明孝陵修建工程從洪武十四年動工,於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體工程,到永樂十一年整個陵園建築才告結束,前後歷時32年,動用10萬軍工。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建陵。

第二年8月,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為「孝陵」。

孝陵之名,取意於諡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說是馬皇后諡「孝慈」,故名。

6.乾陵

乾陵位於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東距西安市約80公里。

它是唐代第三個皇帝高宗李治和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

二者既是夫妻,又先後稱帝,甚至一度更換國號。

這種情況不僅在中國歷史上,即使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也是目前已知保存最完整、文物儲藏十分豐富、而且沒有被盜的帝王陵墓,被稱為埋在地下的「世界第九大奇蹟」。

據史料記載,在武則天的棺槨安放好之後,墓道再全部用長方形石條黏砌封死,石條共封了39層4100塊。

石條空隙之間先灑少量石質粉末,以熔化錫鐵漿灌注,發生氣化,與石條成為一個整體。

最後,再在上面夯打灰土,從而使4100塊石條連成一體,堅固異常。

在墓道與過道之間,設置有一道重達百噸的漢白玉門,門後布滿各類致命的奇巧機關和暗器。

在前後通道內,陷阱密布,機關重重。

雖然如此,仍有各類盜墓者意欲盜掘,僅史書有記載的大型盜掘乾陵事件便有26起。

五代時期,連盜12座唐陵而富可敵國的刺史溫韜,曾率5萬餘眾,大規模盜掘乾陵。

但歷經數月挖掘,卻始終找不到墓道,最後因溫韜暴病而亡,乾陵幸免於難。

唐朝末年,黃巢率領的農民起義軍也曾盜掘乾陵。

幾十萬軍士在梁山主峰西側不分晝夜,輪番挖山,但始終找不到墓口,後官軍追剿,黃巢才不得不悻悻撤兵,離開乾陵。

至今,梁山主峰西側仍留有一溝-「黃巢溝」。

民國初期,軍閥孫連仲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下駐守乾陵,動用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

但士兵們用炸藥炸了多處地方,卻怎麼也找不到墓道入口。

7 清東、西陵


清東陵位於北京以東125公里的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南麓,昌瑞山主峰兩側向東西伸展,層層降低,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清東陵始建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帝后妃陵寢,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清代皇家陵寢。

東陵內建有順治皇帝孝陵、康熙皇帝景陵、乾隆皇帝裕陵、咸豐皇帝定陵、同治皇帝惠陵,以及孝莊文皇后昭西陵、孝惠章皇后孝東陵、孝貞顯皇后(慈安)的普祥峪定東陵、孝欽顯皇后(慈禧)的菩陀峪定陵,還建有五座妃園寢。

從1663年起至1935年止,先後葬入清朝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5位皇帝,包括孝莊文皇后和慈禧在內的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皇子、2位公主,共161人。

東陵建築,以孝陵為中心,左右排列在昌瑞山下。

東側為景陵、惠陵,西側為裕陵、定陵,整個布局井然有序,氣氛莊重,肅穆和諧。

各后妃園寢,大多數按照各墓主生前侍奉皇帝的關係環繞排列在各帝陵周圍,形成了以帝陵為中心的相對獨立系統。

清東陵的建築布局,體現了中國的傳統美學觀點和宗法制度等級。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里處,距北京120餘公里。

陵區東起梁格莊,西至紫荊關,南到大雁橋,北止奇峰嶺,周界約100公里,面積達800餘平方公里。

清西陵北依層巒疊嶂的永寧山,南傍蜿蜒東流的易水河,青草萋萋,古樹參天,風景雄偉而幽美。

清西陵陵區內有帝陵四座:泰陵、昌陵、慕陵、崇陵,後陵三座,妃陵三座,此外還有懷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爺陵等共14座,共葬有4個皇帝、9個皇后、56個妃嬪以及王公、公主等76人。

西陵的陵園建築達5萬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餘間,石建築和石雕百餘座,其中規模最大的是雍正的泰陵。

泰陵居於陵區的中心位置,是西陵中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其餘各陵分布其東西兩側。

嘉慶的昌陵和泰陵並列,其規模與泰陵不相上下。

道光的慕陵工藝精巧,規模雖小,但其工程質量之堅固超過了泰、昌二陵。

崇陵是光緒的陵墓,在泰陵東5公里,是我國現存帝陵中最後建造的一座。

8.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里的臨潼區驪山北麓,南依驪山,北臨渭水。

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

秦俑雕塑和製作的工藝,是中國和世界雕塑史上的瑰寶,宣示著我泱泱中華的古老文明。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於公元前221年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王朝。

秦始皇陵於公元前246年至208年營建,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

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

據史載,前後歷時38年,動用徭役、刑徒72萬餘人。

這位叱吒風雲的曠世君主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千秋偉業,還留有這座神秘莫測的皇家陵園。

陵園建制仿都邑,陵墓周圍呈回字型,築有內、外兩重城垣,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築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基址。

秦始皇陵陵區分陵園區和從葬區兩部分。

陵園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

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約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狀如覆斗。

頂部平坦,腰略呈階梯形。

現存高76米,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的陵墓及大量地面建築遺蹟和陪葬物。

陵墓地宮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範圍廣及56.25平方公里。

主要賠葬坑有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以及兵馬俑坑等,歷年來已有5萬多件重要歷史文物出土。

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1.5公里處發現從葬兵馬俑坑三處,成品字形排列,面積共達2萬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 其中一號坑為「右軍」,埋葬著和真人真馬同大的陶俑、陶馬約6千件;二號坑為「左軍」,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9輛,是一個由步兵、騎兵、戰車等三個兵種混合編組的曲陣,也是秦俑坑的精華所在;三號坑有武士俑68個,戰車1輛,陶馬4匹,是統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

這個軍陣是秦國軍隊編組的縮影。

9.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蹟保存最為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是我國最大的西夏文化遺址。

在我國119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西夏王陵風景名勝區是惟一的以單一的帝王陵墓構成的景區。

由於八九百年來自然和人為的原因,地面建築遭到破壞,但遺蹟尚存,尤其是9座王陵陵台和已探明的140多座陪葬墓交錯有序、星羅棋布地散落在賀蘭山麓的沖積扇上,仍可見昔日的輝煌。

西夏王陵陵區總面積50多平方公里,東西寬約4.5公里,南北長約10公里,西傍賀蘭山,東臨銀川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平坦開闊,海拔在1130米至1200米之間。

其規模與北京的明十三陵相當。

初建時每個陵園均有地下陵寢、墓室、地面建築和園林,獨立占地都在10萬平方米左右,形制與布局大體相同。

由於西夏與內地的關係相當密切,因此其陵園平面總體布局,按照我國傳統的以南北為中軸線、左右對稱的格局排列,兼容了唐代和宋代帝陵形制的建築布局和基本特點,而在陵台、墓室、碑亭、角台方面,又具備西夏獨有的建築風格,形成了漢族文化、党項族文化和佛教文化兼容並蓄的特色。

昔日的王陵,根據文獻記載,從南到北分布著門煩、碑亭、月城和宮城,宮城內有獻陵和塔狀陵台等建築。

陵台以夯土築成,七層八角,逐層內收,每層收分處為檐木結構,並掛有瓦當、滴水和屋脊獸;夯土台外部有砌磚包裹,陵台外形呈塔狀。

而如今僅存夯土陵台、殘垣斷壁和一片瓦礫。

西夏王朝是11世紀至13世紀党項族建立的統轄我國西部的地方民族政權。

從元吳建國,共傳10帝,歷時190年,直到1227年為蒙古所滅。

西夏的9座王陵分別是太祖李繼遷裕陵、太宗李德明嘉陵、景宗李元吳泰陵、毅宗李諒祚安陵、惠宗李秉常獻陵、祟宗李乾順顯陵、仁宗李仁孝壽陵、桓宗李純?莊陵和襄宗李安全康陵。

西夏自景帝李元吳稱帝至末帝李硯亡國共傳10帝,若加景帝追尊的其祖父李繼遷、父親李德明,共計12帝。

西夏只有9座王陵,後三代皇帝因死於成吉思汗滅西夏期間,故未能造陵。

陵園分成三個區域:南區、中區和北區,其中以南區的裕陵和嘉陵最大,俗稱"雙陵"。

10.昭陵

李世民(公元599-649年),李淵次子,母竇皇后。

封秦王,通過玄武門之變,被立為太子,而後繼位,在位24年(公元626-649年),後中毒死,葬昭陵,年號貞觀。

昭陵位於陝西省禮泉縣東北22公里九?山的主峰上。

九?山,山勢突兀,峰巒挺拔,溝壑縱橫,山環水繞,有涇水環繞其後,渭水縈帶其前,海拔1888米,南隔關中平原,與太白、終南諸峰遙相對峙。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雄才大略,頗有作為的皇帝,他為建立統一強盛的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高祖李淵立嫡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嫉妒太宗之功,屢次陷害,欲置於死地而後快。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唐太宗先發制人,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爾虞我詐、嗜酒色如命、畋獵成性的兄長李建成,並同時殺死了謀害他的弟弟齊王元吉,迫使李淵讓位,自己當了皇帝。

第二年改元「貞觀」。

他繼位後,勵精圖治,任用賢良,勇於納諫,發展經濟,國力昌盛,出現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為盛唐經濟、文化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

昭陵依九峻山峰,鑿山建陵,開創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

據說是因貞觀十年文德皇后臨死時給唐太宗說要儉薄,「請因山而葬,不需起墳」。

(《舊唐書》卷五)文德皇后死後葬於昭陵。

關於以山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後,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寫著:「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

今因九?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好盜息心,存沒無累。

」這裡所說因山為陵,不藏金玉,與其說是為了儉薄,不如說是為了「好盜息心」更恰當些;虞世南上書唐太宗時就說過:「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

」因此,唐初以山為陵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利用山嶽雄偉形勢和防盜掘而已。

今昭陵下宮遺址未作清理,其規模不可知。

昭陵還分布有功臣貴戚等陪葬墓167座,已知墓主姓名的有57座,形成一個龐大的陵園。

這是援引漢代的制度,唐代從獻陵開始。

起初只限於賜葬,隨後允許申請陪葬,漸次擴到子孫亦可從葬陪陵。

據昭陵有碑及出土墓誌記載:陪葬者或享受國葬,喪葬所需概由官府;或官為立碑;或贈米粟布帛;或賜衣物;或給羽葆鼓吹等。

還有預賜塋地,以便生前就修造墳墓。

也有為紀念戰功而起冢者,如李靖墓起冢象陰山、積石山;李績(徐懋功)墓起冢象陰山、鐵山、烏德犍山(即郁都斤山);阿史那社爾墓起冢象蔥山;李思摩起冢象白道山等。

再還有皇帝親為撰書碑文者:如魏徵碑為唐太宗撰書;李勛碑為高宗撰書,更足以說明他們所受的寵榮。

陪葬墓的石刻也極為精美,溫顏博墓前的石人,魏徵墓碑首的蟠桃花飾、尉遲敬德墓誌十二生肖圖案和石槨,的仕女線刻圖等,皆為當時藝術精品。

從墓內還發現大量的精緻的工藝品,例如李績墓中出土的「三梁進德冠」,花飾俊美,據說唐太宗親自設計了三頂,賜予最有功之臣,李勛得了一頂。

眾多陪葬墓襯託了陵園的宏偉氣勢,加之各墓之前又多有石人、石羊、石虎、石望柱、石碑之屬,更能點綴陵園繁華景象。

同時也反映了唐太宗時君臣之間『義深舟楫」的關係。

有「榮辱與共,生死不忘」之意。

唐太宗能與功臣「相依為命」,既不濫殺功臣,且妥善安置,使能保持晚節,死後還能安葬在一起,這種做法在帝王中實屬罕見。

昭陵地面建築雖被毀壞了,又屢遭戰亂的破壞,但陵園遍布著豐富的古蹟和文物,還藏有大量的古代美術工藝品及其他文物,有待發現。

昭陵博物館裡展示了許多墓碑和墓誌,保存了大量的有關唐代的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史料,為我們展示了初唐書法藝術的高度水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埋葬皇帝最多、規模最大的三大皇家陵墓群

中國古代大小王朝上百,每代帝王死後都會修建大型帝王陵寢,大型帝陵自秦朝開始起,主要分布在陝西、河南、江蘇、浙江、北京和河北六省市,這六個省的帝王陵墓基本占了古代帝王陵寢的八成以上。但是古代不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