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秦漢考古專家聚焦南昌西漢大墓:發掘展現先進技術與理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古專家齊聚探討漢代海昏侯墓地考古及其意義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王樊、張思楠報導:12月23日,數十位秦漢考古專家齊聚南昌,共同探討南昌西漢大墓考古發掘的重大成果與意義。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專家組組長、國內知名秦漢考古專家信立祥在致辭中提到,"在南昌西漢大墓的發掘過程中,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展現了先進的考古技術與先進的考古理念。

"

工作歷時5年,在南昌西漢大墓周圍5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凝聚了眾多文物考古人員的心血,也匯集了無數科研人員的智慧。

作為同廣州南海一號沉船考古項目並列的、近年來我國文物考古領域最重要的兩大項目之一,南昌西漢大墓考古發掘工作,隨著主棺的發掘即將迎來新的篇章。

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古專家探討漢代海昏侯墓地考古及其意義

歷時5年

考古「國家工程」在南昌起步

2011年4月15日後,文物考古人員開始對南昌西漢大墓周圍5平方公里的區域進行全面、系統的考古調查,並對南昌西漢大墓及其墓園進行重點調查和探查,2012年對車馬坑進行了發掘。

2015年1月6日,國家文物局將南昌西漢大墓的考古與保護提升到「國家工程」的高度,並從全國調集一流專家組成南昌西漢大墓考古發掘專家組,指導開展各項工作。

23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介紹,在南昌西漢大墓的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嚴格遵循考古發掘的科學規範,以科學的方法,進行發掘。

考古人員還對其周邊地區進行了實地考古調查,調查面積超過5平方公里,發現了以紫金城城址、鐵河墓群等為核心的海昏侯國的一系列重要遺存,並證實紫金城址即為漢代海昏侯都城。

這些遺存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是重要的國家級歷史文化遺產,具有獨一無二的重大研究和展示利用價值。

先進技術

掀起南昌西漢大墓神秘面紗

徐長青介紹,通過地球物理探測、GPS定位、電子全站儀布網測控、全球地理信息系統(GLS)記錄等科技手段的使用,調查資料完整信息化,初步建立起海昏侯國遺址的地理信息系統。

在發掘過程的每一個時間節點,都採用三維掃描技術測繪和記錄,不但對墓地進行了無人機雷射掃描,在主墓室還採取逐層清理,逐層掃描的方式,全程跟蹤發掘,全程記錄。

另據了解,在發掘現場,還有一個20平方米大小、採用「低氧氣調鏈技術」對出土重要文物進行保護及修復的低氧工作間,這是文物保護技術的一種新的防護手段。

參與本次發掘工作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及科研機構。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全國十餘家科研單位展開了合作,強強聯手,以保證發掘保護研究的權威和規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專家: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發掘意義重大

本報訊 (駐江西記者柯中華 實習記者伍文珺)隨著主棺柩進入清理髮掘階段,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工作進入最關鍵階段。近日,中國考古學會秦漢考古專業委員會等單位在南昌舉行「秦漢考古視野下的漢代...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內棺將與棺床整體提取

16日,南昌西漢大墓主槨室發掘清理工作仍在繼續,考古發掘人員清理出了最後殘存的一些竹簡,而一旁的臨時文物庫房裡,文物修復專家也在緊張忙碌。16日,南昌西漢大墓主槨室發掘清理工作仍在繼續,考古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