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裡看榆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榆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榆林境內就有先民生息繁衍。

歷史上,榆林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九邊鎮」之稱。

民風民俗古色古香

榆林民俗博物館

榆林民俗博物館位於榆林古城大街田豐年巷3號院,北倚建於明成化年後期的鼓樓,南傍明武宗曾下榻兩月有餘的凱歌樓。

民俗博物館是榆林古城現存較為完好的僅存的八處四合院之一,建築布局為名宅獨院式四合院,由大門、二門、照壁、房屋組成,全院建築為硬山式「人」字頂磚木結構,是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

民俗博物館依託和利用現有古建築,以榆林城老四合院民居擺設為基本脈絡,陳列為反映榆林當地民風民俗的展覽,分為:榆林城歷史民宅展、陝北婚俗展、古商賈文化展,新增凱歌樓紅色文化展。

館內現有藏品500餘件,紙品千餘件,展出藏品400多件。

歷史寫真藝術瑰寶

榆林漢畫像石博物館

榆林漢畫像石博物館位於榆林世紀廣場北,2008年正式建成對外開放,是榆林市第一座專題性博物館。

博物館展廳面積1619平方米,博物館分為序廳、復原下沉漢畫像石墓葬廳、漢畫像石展廳、幻影成像演播室四部分。

展出的200多塊畫像石均為榆林東漢畫像石中的精品,集中反映了陝北漢代人的信仰和社會生活畫面。

榆林漢畫像石流行於東漢中晚期,大約延續了一百年左右的時間,其發展歷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陝北的漢代文明。

榆林漢畫像石從數量、內容到風格在全國都具有特殊地位,中國乃至世界漢畫學者均對榆林畫像石特別關注,屢有專家親臨榆林市考察觀摩、研究論證。

作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尋根,漢代畫像石的研究是一種直觀的方式和可靠的形式,它直觀地展示了漢代的政治、社會關係、生產力、精神信仰等方方面面的社會面貌,被學者看做是研究漢代歷史的畫卷。

中華瑰寶民族驕傲

鎮北台長城博物館

鎮北台長城博物館,是陝西省唯一一座展示中國長城、陝西長城,尤其是延綏鎮長城的主題博物館。

博物館分為「序廳」和「長城兩千年,飄渺立人間」、「朔風卷大漠,黃土壘九邊」、「下隔耕牧地,上連南北天」、「土頹磚石毀,復作更憑添」四個陳列部分及「結束語」共六部分。

館內通過現代高科技手段,運用沙盤、模型、圖片、文物、文字等多種陳列形式展示長城、鎮北台和款貢城的歷史風貌以及變遷的基本脈絡,長城的結構和布局,長城與地方經濟發展和外部文化交流,長城的軍事功能、歷史名勝、人文景觀等。

邊塞雄風朔色長青

神木縣博物館

神木縣博物館位於神木縣麟州街北段,於2010年2月建成正式對外開放,是目前陝北縣級博物館中規模和館藏量最大的一座博物館。

博物館廣場雕塑取材於最具代表性的出土於神木縣大保當鎮納林高兔村的鷹嘴金怪獸,為匈奴貴族的冠飾,是漢民族農耕文化和遊牧民族草原文化交融的產物,是難得的珍品。

博物館建築面積8600平方米,展廳面積3200多平方米,分為基本陳列和專題陳列兩部分。

基本陳列按先秦時期、秦漢時期、唐宋元明清時期建立三大展廳,展示三個時段的各種器物。

專題陳列有:恐龍展廳、楊家將文化專題展廳、漢畫像石專題展廳、縣情展廳以及科技館。

現有館藏文物8000多件(組)。

陳列以神木境內出土文物為主,通過多形式的展覽,從多角度、多方位展示神木及陝北歷史文物的豐富內涵,展現神木農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交融共進、層疊興替的發展歷程。

闖王行宮藏古納今

米脂縣博物館

米脂縣博物館位於米脂縣李自成行宮內,1982年7月成立,1985年更名為米脂縣博物館。

博物館依託李自成行宮而建,陳列分為李自成生平事跡展廳、米脂婆姨史跡展廳、東漢畫像石展廳、李自成評述館等。

現有館藏文物1000多件(組),均為本縣出土和民間徵集的文物。

其中,東漢墓葬畫像石最為珍貴,內容豐富,題材多樣,藝術表現力強,地域特色鮮明,在全國同類文物中占突出地位,被專家們稱之為「漢代社會生活的實錄」,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的奇葩。

窯洞莊園迎接曙光

楊家溝革命紀念館

楊家溝革命紀念館(楊家溝革命舊址)位於米脂縣城東南20公里處,於1972年12月建立,1978年12月正式對外開放。

楊家溝過去是陝北最大的地主家族——楊家溝馬氏地主家族莊園的所在地。

黨中央、毛主席轉戰陝北時期,在楊家溝馬氏莊園居住了四個月零兩天時間。

在這裡,毛澤東作了題為《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重要報告,確定了中國革命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重大決策,制定了「十大軍事原則」,向全黨發出了偉大的號召:「曙光就在這裡,我們應當努力。

」楊家溝革命舊址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楊家溝村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楊家溝革命紀念館由會議舊址、毛主席及周恩來舊居、毛主席轉戰陝北紀念館和勞動人民翻身紀念碑四部分組成,陳列主要以歷史原貌實物、照片、地圖、圖版等真實、全面反映毛主席和黨中央機關在轉戰陝北期間生活及重大歷史事件。

運籌帷幄走向勝利

神泉堡革命紀念館

神泉堡革命紀念館(神泉堡中共中央駐地舊址),位於佳縣佳蘆鎮神泉村,於2001年1月正式建成對外開放。

神泉堡革命紀念館由上、中、下三院組成,上院是封閉的四合院,是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舊居,中院和下院是中共中央辦公廳舊址。

1947年,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率領黨的中央機關轉戰陝北,在佳縣生活、戰鬥過100天,在神泉堡就度過57天。

這期間毛澤東起草並發表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於重新頒布三大紀律八項主意的訓令》《中國土地法大綱》等一系列重要革命文獻,發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偉大號召;毛澤東、周恩來還進行了包括動員、講話、指示、題詞、視察等大量活動,留下了供後人學習、參觀、瞻仰的大量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黃土文明邊塞風情

榆林上尚古博物館

榆林尚古博物館2011年8月建成正式對外開放,是一座綜合類民營博物館。

榆林尚古博物館占地面積20餘畝,現有館藏文物20000餘件,展館面積3000平方米,分為三個展區:古陶器展區,展示了半坡文化、龍山文化等重要的文化遺存,集中反映了榆林以及周邊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的流變過程;青銅器和瓷器展區;佛造像展區,展示了從唐代早期到清代光緒年間的各個歷史時期形象各異的佛造像。

榆林上郡博物館位於榆林市人民中路45號,於2012年4月建成正式對外開放,屬於綜合類民營博物館。

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近4000件,展品均為榆林本地出土的文物,體現了濃厚的陝北本土文化特色。

博物館展廳面積6000平方米,分為陶器展廳和青銅器展廳。

陶器展廳主要分為新時期時代陶器、石峁類陶器、秦漢時期陶器三個主題,展出文物1700餘件。

青銅器展廳主要展出銅鏡、銅印、帶鉤、冷兵器等青銅器1000餘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臨澤縣推動博物館建設 彰顯棗鄉歷史文化

棗鄉風韻 文化臨澤——臨澤縣推動博物館建設記者 宋鑫 近年來,臨澤縣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堅持把文化建設作為提升縣域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強力推手,把博物館建設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