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皇屯 山坡上的七星巨棺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人們來說,這天只是一個平常的日子。

然而,就是這一天,在距上思縣城東面約5公里的思陽鎮廣元村東北面約800米處,當地人稱之為「官皇屯」的山坡上,卻因為一個正在這裡進行挖山取土的施工隊,從山坡處挖出一塊外殼十分堅硬而又類似石頭的長方形「石塊」,由此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地紛紛湧來觀看這個大「怪石」。

在對這個「石塊」的勘測過程中,發現這個類似「石塊」呈長方形,頂部分呈「人」字形,長2.40米,高1.16米,寬0.96米。

而在山坡上,另一個也類似的「石塊」,其頭端已露出地面。

經測量,這兩塊「石塊」的排向相互距離0.5米。

在過後發掘這大「石塊」出土後,測量其長2.50米,高1.45米,寬1.15米。

這兩大「石塊」的形狀,類似棺材的形狀。

經對兩大「石塊」進行勘測,結論為:這兩大「石塊」並不是普通的「石塊」,而是兩座系「三合土」夯制的墓葬。

隨後,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覃芳、何安益、楊清平等文物考古專家,根據這兩座「三合土」墓葬製作的形狀,初步推斷,屬明代時期的墓葬。

並還斷定,以「三合土」為外槨的這兩個墓葬,在「三合土」槨內必然存在有棺木。

這種以「三合土」 夯制的棺槨,也就是當地人所俗稱的「七星巨棺」

而所謂七星巨棺的「三合土」,這也僅是一種考古專業上的俗稱術語。

「三合土」它是由多種成分組成,只不過它其中的主要成分是黏土、石灰和沙子。

而其中的石灰成分比較多,黏土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沙子的比例相對少一點。

壯族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就是夯制這類「三合土」棺槨,有時為了增加其黏性,會在「三合土」中加進適量比例的糯米漿或糯米飯進行攪拌。

另外,有時為了增加其硬度,也會在「三合土」中加進適量的桐油進行攪拌。

經 考證,採用「三合土」夯制棺槨,在我國自宋、元時期就時有出現,至明、清時期,在山東、福建、廣東的沿海一帶就盛行了。

其原因,沿海一帶土地濕潤且酸鹼性 較強,如埋在土中的棺槨受到酸鹼性的長年侵蝕,棺槨就容易腐爛。

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護棺槨及棺內屍體、物品,就採用了「三合土」混攪,並在木質棺槨四周夯 築,形成一種「三合土」外槨,以達到長久保護木質棺槨的作用。

以後,這一帶不斷有沿海的移民遷移內地,就把「三合土」夯制棺槨的喪葬習俗沿襲到各地。

專家推斷,這次在上思發現如此完整的呈六面密封形狀的七星巨棺「三合土」棺槨,在廣西屬於首次發現,在國內也屬罕見。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梁宏剛博士,根據中國傳統的喪葬習俗推斷,這應該是一處夫妻合葬墓。

因為,不僅在壯族或是其他民族的喪葬習俗里,父子葬或者母子葬它們是不能平排葬的,只有夫妻合葬,才能平排葬。

根據有關文獻記載,在我國的西周時期就已經開始存在夫妻合葬的習俗,即夫妻分別葬在兩個相互緊造的墓穴中。

到春秋戰國時代,這種夫妻異穴合葬的制度更加趨於普遍。

也不知道從何時起,從「風水」學的角度說,凡家族的墓葬,長輩墓一定在墓地的上方,而晚輩墓只能在墓地的下方,否則,那就是「騎祖」,就是人倫顛倒的表現。

這是喪葬習俗中的一種禁忌。

自從出現了夫妻異穴合葬的習俗,幾千年來,人們還一直在遵循著這樣的喪葬「風水」規則,並一直延續至今。

經過完全發掘出土後,發現這兩座七星巨棺「三合土」棺槨呈一大一小狀。

經體積推算,大棺槨的重量應在5噸左右,小棺槨的重量也在4噸上下。

按照墓葬所呈的坐北朝南向排列,大棺槨位於墓地東面,小棺槨位於墓地西面。

在壯族的喪葬習俗里,墓地的安葬,排列均為男左女右。

因此推斷:大棺槨里的墓主人為男性,小棺槨里的墓主人為女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七星巨棺揭秘 龐大的棺材居然藏著失蹤之謎

防城港市上思縣距縣城5公里處一個名叫 「官皇屯」的山坡上,人們挖山取土時,挖出了兩具七星巨棺——「三合土」棺槨。嗣後,在自治區文物局的主持下,聯合故宮博物院、北京大學、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以及有...

中國出土神秘七星巨棺 震撼世界

光明網09-01 21:12顯示圖片年10月15日,防城港市上思縣距縣城5公里處一個名叫 「官皇屯」的山坡上,人們挖山取土時,挖出了兩具巨棺——「三合土」棺槨。嗣後,在自治區文物局的主持下,聯合...

七星巨棺驚天出世 開關之日讓群眾們驚呆

七星巨棺驚天出世,開關之日令群眾震驚。七星巨棺聽起來就非常具有神秘感,尤其是神秘的七星巨棺開棺指示更是嚇壞了群眾,我們來一起看看七星巨棺的神秘之處吧。防城港市上思縣距縣城5公里處一個名叫 「官皇...

七星巨棺之謎 七星巨棺的主人是誰

防城港市上思縣距縣城5公里處一個名叫 「官皇屯」的山坡上,人們挖山取土時,挖出了兩具七星巨棺——「三合土」棺槨。嗣後,在自治區文物局的主持下,聯合故宮博物院、北京大學、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以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