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致命毒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毒氣,在秦漢時已被發現,被毒氣所殺,古人稱為「入井死」,這種毒氣早期以墓穴、深井中多見。

西漢時,廣川王劉去盜掘戰國時代魏襄王墓的時候,黃色的煙氣像霧一樣,聞到鼻子眼睛都很難受,誰都不敢下墓。

於是廣川王劉去命令士兵守在墓穴周圍,七天之後,毒氣才散去。

「入井死」相當恐怖,盜墓者如果遇到就別想活著出來。

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如何迴避?

盜墓者多採取「活口驗」,讓家畜等動物進去測試,沒問題再進入墓穴。

而在進入墓穴後,使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毒吸人。

東晉永嘉年間,有人在盜春秋時代的齊桓公的墓時,有毒氣不能進入墓穴,這伙盜墓者對付「入井死」頗有經驗。

先把洞口打開,把毒氣放出來。

等過幾天後,再牽了一條狗進去,過段時間看狗死了沒有。

覺得沒有問題後,才進入墓穴,避免了「入井死」。

井下死的毒氣是怎麼產生的?原因至今並不十分清楚,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下葬時,古人使用水銀、藥石等防腐原料所致,也可能是屍體分解後形成的。

現在考古中已出現採集古墓氣體的現象,但對毒氣的成分有不同說法。

「井下死」這種中毒現象,在古代較鮮見,但偵察難度大,如果盜墓者出於「黑吃黑」目的,謀害同夥,推下盜洞即完成謀殺。

但如果作為常規手段來謀殺,受限於條件,還是不大好辦的。

到明清時,毒氣殺人多了起來——煤氣被運用於自殺或他殺,尤其是古代的滅門犯罪,煤氣是最理想的手法,而且容易隱蔽。

因為當時京城人有條件燒煤的多了。

明醫學家張景岳對煤氣中毒有詳細觀察和紀錄,說京城冬天很寒冷,房屋的窗戶都是紙糊的,密封很好,家裡採暖方式多是火炕,煤炭在室內燃燒,非常容易產生煤氣而致人死亡。

張景岳還對煤氣中毒規律作了總結,凡煤氣中毒的事,多在夜半之後,煤氣漸漸充盈整個屋子,睡夢中的人吸人煤氣,在睡夢中就去世了。

古人防煤氣中毒的方法是,房頂要留一個排氣的口子,或者把窗戶紙揭開幾張,煤氣可以排出去。

而古代下毒者正是利用煤氣殺人時「人不知神不覺」的特點,將被害對象燒爐子的居住房間窗口封堵起來,不讓其透氣。

煤氣中毒而亡,在驗屍時比較明顯,屍體柔軟而且沒有傷痕。

而到了清朝,古代毒藥的新品種繼續出現,如鴉片。

鴉片即罌粟,在早期並沒有被視為毒物,到清朝才被利用。

鴉片中毒多是急性中毒,易假死。

清朝人已經認識到,如果吞下大量的鴉片,則身冷氣絕,似乎已死。

倘若肢體柔軟,說明臟腑經絡之氣尚在流通,人並沒有死,是鴉片之毒將人迷醉。

三,四日後,鴉片的毒性退去,人就又活過來了。

官府審理相關案件時,如果懷疑是鴉片中毒,開棺驗屍時最易分辨——看屍體不是背向上或側身,就能知道個大概,因為將人埋人土中,鴉片毒性退盡,人復活後輾轉棺中不能復出,時間一長就會真死,屍骨呈垂死掙扎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代盜墓者怎樣避開神秘的墓葬「入井死」

朝鮮籍中男年子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遭新型毒藥VX毒殺,引起全球譁然。這類新型毒藥和方式,古代有嗎?當然有。與今天一樣,在使用常規毒殺手段同時,古代犯罪分子也會千方百計地不斷使用最新的手段,謀害對...

史上最變態的盜墓賊-廣川王劉去

春秋戰國時代,諸國割據,群雄爭霸,弱肉強食。經歷幾番征戰,在華北一帶就分布有燕、齊、晉、魏、趙等諸國,這些諸侯國的王公將相死後都建有龐大的皇家墓地群,至今仍能在華北一帶發現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群。...

應急知識:如何進行有毒氣體的防護?

有毒氣體中毒的特點機體組織器官受到有毒氣體的作用後,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現紊亂,叫做中毒,所出現的現象叫中毒症狀。有毒氣體使人員中毒有以下特點:(一)有毒氣體中毒途徑多有毒氣體可以通過吸入、接觸黏膜...

他是最邪盜墓者,沒有之一

掘墓是個有膽量的活,夜黑風高,荒僻無人,自己拿著鐵鍬,鐵鎬,也不敢左右看,只敢悶著頭,吭吭哧哧的挖著土。如果有人在背後拍了你一下,五魂也得跑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