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博會高峰會議系列論壇精彩紛呈專家暢談敦煌文化當代價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博會論壇上樊錦詩在做演講

中國甘肅網9月21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特派記者 高宏梅 文/圖)9月20日下午,首屆敦煌文博會高峰會議的5個分論壇和5個專項論壇同時在敦煌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堅持『和平合作』,完善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文化合作新機制」、「敦煌文化的當代價值」等10個不同主題各抒己見,為甘肅未來文化建設以及「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勾畫出美好藍圖。

在主題為「敦煌文化的當代價值」中,15位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一堂,圍繞絲綢之路談中西方文化融合。

文化共通的話題讓專家們有了共鳴,也有了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讓敦煌學屬於世界,共同挖掘其價值和藝術生命。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非遺中心主任連輯

敦煌文化包容開放

敦煌學發展100多年,人們更多地是從宗教、文物保護、考古、繪畫、書法、服飾、舞蹈等領域,選擇相對微觀的角度來研究敦煌,但是面對敦煌文化這樣一個龐大的體系,這些研究似可歸入「小學敦煌」的研究範疇。

其實,敦煌之大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如果我們拉開些距離,從文化體系上整體把握敦煌,也許我們會找到更寬闊的研究視角和領域,我權且把它納入「大學敦煌」的研究範疇。

從宏觀的角度看,敦煌文化有幾個特點值得一提。

第一,敦煌文化是一種百科全書式的文化。

敦煌莫高窟被稱為東方世界的藝術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藝術寶庫和歷史畫卷,是世界最頂級的文化遺產。

第二,敦煌文化是一種高度理性的精神性文化。

古絲綢之路的東西方交往雖有千年之久,但概而括之,無非是精神交往和物質交往兩大類。

與其他文化相比,明顯地富於理性和精神性。

第三,敦煌文化是一種崇高唯美的文化。

敦煌文化居高臨下,法象莊嚴,雍容高貴。

無論是壁畫、彩塑,還是舞劇《大夢敦煌》、《絲路花雨》的現代藝術造型,無不氣勢恢宏,形態婀娜多姿,氣質端莊大方。

第四,敦煌文化是一種包容開放的文化。

絲綢之路開闢於公元前二世紀末,是歷史上橫貫亞歐大陸的貿易交通線。

不同民族、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在這個舞台上進行著經濟、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共同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

第五,敦煌文化是一種向善守正的文化。

西方的世俗繪畫中也有很多消極主題。

在延續了1000多年的敦煌壁畫中很少看到痛苦、邪惡、血腥等悲劇性題材的東西。

健康向善、從容樂觀、積極向上成為其最大的特點。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員樊錦詩

多元文化兼容並蓄

中國有一句成語說「鑑古知今」。

敦煌文化遺產在絲綢之路上一千餘年的歷史成就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歷史經驗和啟示,我想至少有兩點是非常重要的:

一、任何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要繼承自己的傳統文化,要不斷吸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使多元文化兼容並蓄,並不斷加以創新,才能使本國、本民族的文化不斷得到發展。

二、對於不同國家和民族來說,文化交流是長期的、和平的,並可增進各國人民的互相了解與互相信任,促進不同文明的和諧對話,共存共榮。

古老的絲綢之路曾經為人類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發揮過巨大的作用。

當今時代,世界各國共同面臨著謀求和平發展的任務。

我們祝願世界各國借鑑古代絲綢之路千餘年貿易和文化交流的歷史經驗,共同攜手,積極開展文化交流,促進絲綢之路新經濟帶建設,促進世界各國文化、經濟的繁榮發展。

中國藝術設計教育家和藝術設計家常沙娜

敦煌裝飾圖案藝術要發揚光大

裝飾圖案在敦煌石窟藝術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一個不可缺少的主要組成部分。

歷代的裝飾圖案有機而協調地豐富了壁畫的主題內容,通過裝飾的手法把歷代的壁畫和彩塑、整個洞窟裝點得更加精彩而完美。

透過各類裝飾圖案,真實地再現了敦煌藝術一千多年的歷程,同時也再現了古代建築、染織、服飾、佩飾等方面的裝飾風格及製作工藝的發展變化,其中也反映了當時的中國與西域各國通過絲綢之路進行的一系列經濟、文化、宗教的交往,反映了中西文化藝術上相互的影響以及融合發展的關係。

中國當前的藝術設計要引領當代人的審美需求,體現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脈絡,就必須以傳統藝術文化作為基石。

敦煌裝飾圖案藝術的造型元素、色彩配置、圖案內涵等都是現代設計可以充分借鑑並發揚光大的。

對年輕一代來說,敦煌圖案的研究和繼承工作任重而道遠,希望更多的年輕學者、設計師、藝術家、學子們,能夠繼續前行、繼續努力,做出更多的成績。

英國王儲傳統藝術學院主席大衛·格林

敦煌可以成為不同文化和諧共存的典範

我在2015年夏天應敦煌文化弘揚基金會的創始人王胤博士之邀來到敦煌莫高窟參觀,洞窟的精彩程度遠超出了我的想像。

莫高窟和榆林窟是驚世駭俗的,是非凡的文化遺產,並且令人欣慰的是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現在被很好地保護、展示,並與越來越多的人們分享。

在敦煌,我們現在正與侯黎明教授,也就是敦煌研究院美術所所長,共同研究這些神秘的,保存完整的莫高窟壁畫。

通過一系列的研習班,我們會共同開發,或者可以說是重新發掘中國古代傳統藝術的「文法」。

這些研究成果不僅有利於專業研究員和學者的學習使用,也有利於眾多同樣對中國傳統文化著迷的設計師和藝術家進行創作。

從美麗的敦煌壁畫和雕塑中我們發現,在歷史上曾經有一個時期,世界上許多不同的文化,古希臘、古伊朗、古印度……當然還有古中國文化,在絲綢之路上的一座綠洲小城敦煌和諧共存。

或許敦煌可以再次成為不同文化和諧共存的典範。

美國敦煌基金會理事會主席倪咪·蓋茨

敦煌學屬於世界

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對美國廣大觀眾意味著什麼?2016年對敦煌而言是重要的一年,大型敦煌展覽2016年首次在美國舉辦。

敦煌不僅使美國公眾認識到中國藝術與文化的燦爛和深厚,同時也讓他們注意到,早在1000多年前,中國已然與世界接軌。

正如中國學者所指出的:這是一個使希臘、羅馬、波斯、中東、印度和中國文化交匯的地方。

誠如斯言:敦煌在中國,但是,敦煌學屬於世界。

美國敦煌基金會將繼續與敦煌研究院合作,造就跨文化、跨學科的新一代學者,以促進今日敦煌藝術的活潑生機,同時協助保護莫高窟的古樸風貌,由於敦煌研究院高度負責且充滿智慧的管理方式,敦煌已經成為文化遺址的楷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施力改變「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局面

新華社蘭州8月25日電 題:施力改變「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局面——追記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長段文杰先生新華社記者 張玉潔今年是敦煌學研究集大成者、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長段文杰先生誕辰100周年。段...

敦煌文化,愈開放愈自信

呼濤整整25年前的正月十七這天,年輕的水利技術員王旭東第一次來到敦煌莫高窟。傍晚,他在靜謐的窟區轉了一圈,「還沒進洞窟,就喜歡上了」。這個從小就夢想著做水利工程師的工科生在那一刻決定:放下剛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