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時代的中原學術會議專家考察鄭州西山基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杭侃、賈連敏等考察鄭州西山基地 王蔚波 攝影

據中國考古網等媒體報導:2017年11月12至15日,「龍山時代的中原--以墓葬為視角」學術研討會在鄭州舉行。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參觀考察了鄭州西山遺址和整理基地的「河南龍山墓葬出土器物學術展」,以及淅川馬嶺、淅川下寨、平頂山蒲城店、鄭州小雙橋、滎陽關帝廟等遺址出土文物標本工作室。

鄭州西山基地(含工作站),前身為鄭州西山工作站,是遵照國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意見,為做好對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州西山仰韶文化古城遺址的保護和利用工作,於1999年10月設立的。

西山基地2006年開始動工,2010年竣工投入使用,建築面積6000㎡,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重要整理研究基地。

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原院長趙輝,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副院長吳小紅,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院長陳洪海,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韓建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趙春青等全國諸多教授、研究員蒞臨考察,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會長、河南省文物局副巡視員孫英民,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賈連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副院長魏興濤、西山基地主任王蔚波等參會或陪同考察。

此次會議,由中國考古學會新石器時代考古專業委員會、河南省文物局主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承辦。

趙輝、陳洪海、劉海旺、魏興濤等考察鄭州西山遺址 王蔚波 攝影

相關資料: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山遺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山基地主任 王蔚波

西山遺址,位於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孫莊村西,北依邙嶺余脈西山,距離黃河約4公里,是一處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晚期城址。

西山遺址發現於1984年,總面積約34500平方米。

1987 年,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9至11月,河南省文物局在西山遺址舉辦首屆考古鑽探領隊培訓班,從此揭開了西山遺址大規模科學考古發掘的序幕。

1993年9月至1996年春,國家文物局在西山遺址又先後舉辦了三期全國考古領隊培訓班,並進行了考古發掘實習。

西山遺址整個發掘工作歷時5年,因西山仰韶時期城址的發現和確認,入選95』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996 年 11 月,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山城址平面近於圓形,直徑約180米,城址南部早已不存,現存面積約19000餘平方米。

城牆採用先進的方塊版築法建造,全部埋藏於今地表以下。

牆外四周有壕溝環繞。

發現北門和西門兩座城門遺蹟,兩座城門的形制、結構有較大區別。

城內發掘出大量的房基、窖穴、灰坑、墓葬、瓮棺及奠基和祭祀等遺蹟,出土大批陶器、石器、骨器、角蚌器等遺物,以及獸骨、種子等動植物遺骸數千件。

據放射性碳素年代斷代結果,鄭州西山古城遺址,約當距今4800~5300年間,是我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建築技術最為先進的古城遺址,是仰韶時期鄭州及其附近地區的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西山遺址的發現,在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它開啟了後代大規模城垣建築規制的先河,其建築方法、形制結構無疑對中國古代城址的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顯示了巨大的進步和創造力。

不僅對於探討中國早期城市的形成和發展,而且對於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以及中原地區在其中所起的歷史作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西山古城的出現,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

它宣告了一個長期穩定、繁榮、統一的氏族社會的結束,開啟了以後持續千年的那種萬國林立、風雲激盪的大變革時代的龍山文化的先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淄博考古有了專業技術外援

淄博新聞網訊 (記者趙瑞雪 通訊員李胄)「山大與淄博文物事業的淵源自70年代就有,那時是參與了齊故城考古發掘,後來包括參與高青陳莊遺址發掘保護、與齊文化博物院共建實習基地等合作更加密切。」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