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龍山古城,點亮古越文明之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龍山墓群1號墩出土小玉人。
龍山墓群出土原始瓷。
與良渚、上林湖等入圍國家《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的大遺址相比,安吉龍山古城遺址多少有點陌生。
這是一處什麼樣的大遺址,又有怎樣的價值,讓它從省內眾多大遺址中脫穎而出,入圍我國最高等級的遺址序列,與周口店、秦始皇陵、大運河等處於同等的保護地位?它的背後又有怎樣的發掘故事?下一步的保護計劃又是什麼?記者第一時間與安吉縣文物局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龍山遺址考古領隊田正標取得了聯繫。
從東周到兩晉時期
「安吉龍山古城遺址是江南地區保存完好的郡縣級城址,由中心城址、外圍護衛的小型城址、人口稠密的大型聚落、普通中小型遺址、窯址、古墓群等眾多相關聯的要素組成,覆蓋面積30多平方公里。
」田正標介紹說,正是這份難得的大遺址格局,讓他自2001年開始參加古城考古工作以來,在當地一待就是15年。
龍山古城遺址分兩部分:古城遺址和龍山越國貴族墓群。
城址位於安吉縣城以北約15公里的遞鋪鎮古城村,背靠龍山山脈,面向筆架山山脈之間的平川之上。
城址平面近方形,四周有底寬20多米、殘高3米至6米的土築城牆;城牆外一周有護城河;城內東西600米、南北550米,城內部分面積33萬平方米。
遺址處於東有苕溪,西北有沙河的優越地理環境中,是早期越國的重鎮和秦鄣郡郡治,系長江下游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迄今已知太湖南岸及浙江地區同時期保存最好的越國城址。
如今,城址地表尚能清晰地辨認出城址、城牆、護城河等遺蹟。
龍山越國貴族墓群位於城址南側。
在9.2平方公里範圍內,現存明顯隆起的土墩268座,其中土墩底徑在30米以上的大型墓20餘座。
根據區域內部分遭盜挖的古墓及搶救性發掘情況顯示,該墓葬群的年代為春秋戰國至兩漢時期。
龍山古城遺址歷經東周、秦朝、兩漢、兩晉,跨度長達六七百年,已考古出土印紋陶器、原始瓷及建築構件板瓦、銅瓦、瓦當等大量春秋戰國至兩晉時期的珍貴文物,文化更迭頻繁、內涵豐富。
浙江古越文明之光
安吉龍山古城遺址是繼良渚遺址之後,浙北西苕溪流域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被譽為浙江古越文明之光。
這裡可考據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2300多年前,是國內除紹興外,另一個研究越文化的重要基地。
2013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第七批雙「國保」單位。
2016年3月,國家文物局在安吉召開高層次專家考察論證會,認為安吉龍山古城遺址、良渚遺址是浙江省古羅馬時期(春秋戰國)和古埃及時期(新石器時代)兩個世界文化時代的重要遺址代表,其歷史地位具備國家級大遺址條件。
古城四周是土築城牆,水的沖刷影響很大。
「在水土流失嚴重的江南地區,能保存完整是非常難得的。
」田正標說。
籌建考古遺址公園
安吉龍山古城城址的發現並非偶然,在清同治版《安吉縣誌》的縣域圖中就有記載,縣誌稱之為晏子城。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地文物部門根據縣誌調查並發現了這個遺址。
「2001年,我們在城址內小面積發掘200平方米,主要了解城內文化堆積,發現堆積厚度有2米左右。
根據各地層內的出土文物判斷,遺址經歷了從戰國至漢晉長達六七百年。
」田正標介紹說,2002年對城牆進行解剖,了解城牆堆築情況。
根據兩次發掘,基本判斷城址始建於戰國,沿用至漢晉,早期為越國西境一座邊城,秦漢時期是鄣郡的郡治,漢武帝元封二年後為故鄣縣縣治……至於這座越國城址在當時承擔什麼樣的功能,現在還不好說。
2006年開始安吉五福楚墓發掘,2007年上馬山墓群發掘,2011年開始,安吉古城考古研究開始作為國家文物局批覆的課題項目系統開展工作……
從一個城址、幾個墓群,到發現城外還有配套的其他遺址,包括用以護衛的小城、人口密集的聚落、官府營建的夯土建築、普通的村落、燒造陶瓷器的窯址……驚喜連連。
但也有遺憾。
讓田正標至今難忘的是2006年12月五福楚墓發掘到底時,發現大墓被盜,墓內的絲織品腐爛成泥,讓他痛心疾首。
目前,針對安吉龍山古城遺址範圍內的八畝墩大墓的考古發掘正在進行,這是我省近20年來繼紹興印山大墓後的重大考古發掘項目。
據悉,八畝墩及其周邊地區近8平方公里範圍是安吉歷史文化遺存等級最高、分布最集中的區域,也是太湖以南區域商周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探索古越文化起源和發展最具潛力的區塊。
未來,這裡將建成集展陳、保護和越文化學術研究於一體的安吉古城考古遺址公園和安吉古城考古保護中心。
安吉縣文物局副局長程永軍說:「將來,我省各時期的考古發現都可以在這個保護中心內得到集中展示。
」
至於本次入圍國家大遺址保護規劃的意義,安吉縣文物局局長王靈君表示:「對系統的考古工作,對遺址的研究、保護和利用都能提供更好的保障,也能提升遺址的知名度,擴大社會影響,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和保護。
」
(浙江日報)
四川新發現4座漢晉城址 渠縣宕渠城首次發現「賨人」蹤跡
扼守交通要道、深入巴蜀核心區域,在漢晉時期,一場大規模的城鎮化運動在蜀地展開。隨著王朝更迭,不少城址都消失在歷史煙雲之中。為進一步釐清四川漢晉古城的保存狀況,2014年以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重新定位明鐵佩古城歷史地位
2016年6月,對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烏髮表題為《譜寫中烏友好新華章》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中國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西北大學等單位積極同烏方開展聯合考...
夏商重邑——望京樓遺址
望京樓遺址(曾稱孟家溝遺址)北距鄭州商城約25千米,南距鄭韓故城約4千米。早在20世紀60年代,該遺址就出土過青銅器。據郝本性先生言,其中有一件大型青銅鉞,1972年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
石城子古城遺址揭示出新疆與祖國內地的密切關係
□文/圖本報記者曹新玲金秋八月,瓜果飄香,正是收穫的時節。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吳勇研究員、田小紅副研究員來說,也是辛苦了多半年,最放鬆、最欣慰的時刻,由兩人主持的奇台石城子考古發掘工作有重大突...
淮陽平糧台遺址考古發掘成果——第一單元發掘研究
前言「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詩經》中曾記載了當時陳國都城近郊有一個名為「宛丘」的高台地,今稱「平糧台」。兩千多年前的人們在這裡幽會、遊樂、吟詩歌詠,兩千年後的考古人在這裡...
浙江省考古所召開安吉古城大遺址考古工作專家諮詢會
安吉古城遺址、龍山古墓群位於安吉縣遞鋪街道古城村,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城址平面近方形,四周的土築城牆及護城河保存較好,城內面積約33萬平方米。龍山古墓群位於城址南側九龍山脈的山崗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