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歲交大和600歲故宮相遇,讓中華優秀文化遺產「活」起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北京簽約儀式現場

當121歲的百年老校和600多歲的故宮相遇,到底會產生怎樣的神奇反應?

5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學與故宮博物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聘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為上海交大兼職教授。

雙方將在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文化傳播與創新、文博育人等領域開展合作,促使高校科技、人才深度參與文物保護和博物館建設,多學科、多領域協同推動文化遺產保護的創新與發展。

高校、博物館「對對碰」,交大和故宮既古典又年輕的魅力不僅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對中華文化「路轉粉」,也能讓更多優秀歷史遺產真正「活」起來。

上海交大依託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分析測試中心、大數據中心、檔案館等各領域強勢學科和優勢單位,與故宮博物院的發展需求對接,使得文物保護理念和技術緊跟國際前沿,也為學校學科發展提供支撐,使高校的科學研究有了具體的實踐對象。

如上海交大建築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團隊,他們多年來在歷史建築調查與測繪、歷史建築保護與修繕、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文化景觀遺產研究、歷史建築保護技術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和實踐。

故宮博物院擁有特色優勢資源,與上海交大合作會更加有效地將上海交大的科技成果運用到文物保護的實踐中,也為上海交大建築、創意設計、文化研究等領域學科發展提供實踐探索空間。

「700歲」文創「腦洞」聯合打造文化超級IP

嬪妃娘娘的VR眼鏡、朝珠耳機……近年來故宮文創產品「腦洞大開」,借著中華優秀歷史文化這個超級IP「潮」到了一大批年輕人。

說起文創「腦洞」來,交大也有貢獻:交通大學曾培養出文化藝術大師李叔同、好萊塢華裔影星盧燕、戲劇家洪深、畫壇宗師朱屺瞻等知名校友,文化積澱深厚。

2015年,上海交大聯合美國南加州大學成立文化創意產業學院,依託兩校在影視、管理、藝術、傳媒等文化創意領域的積澱,以創新創意創業為核心,致力於培養具有創意精神、創新思想的複合型產業領袖人才。

121歲的交大和600歲的故宮「牽手」,將聯手打造一個更加宏大的中華文化超級IP,合力貢獻出「700歲」的文創「腦洞」。

根據合作協議,故宮文化服務中心將與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媒體與設計學院等機構配合參與故宮文化的數字化、普及化、全球化傳播等領域工作,研究開發以雙方品牌、文化為主題的特色文化創意產品,從而推動文化領域的創新創業活動。

同時,雙方還將聯合開展國際國內合作與交流,依託高校學生和年輕群體的集中優勢,面向中國青年和大學生組織相關活動,向世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講述中國故事,傾聽世界迴響

上海現場播放視頻資料,專家分析雙方合作的意義所在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社會服務是上海交大與故宮博物院合作的初衷,也是雙方合作的目標,其中的核心就是「育人」。

據了解,中國最早一批參與故宮文物保護的文物保護專家馬衡曾就讀於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1925年10月故宮博物院成立後,馬衡曾兼任故宮博物院臨時理事會理事、古物館副館長,1933年至1952年先後任故宮博物院代院長、院長。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故宮與交大聯手,將如何打造這間文博育人的校園課堂呢?上海交大在2012年牽頭成立了由教育部指導的全國高校博物館育人聯盟,目前會員單位達200家,累計面向社會公眾開放萬餘場,覆蓋受眾數百萬人次,積極推動高校博物館『走出深閨』,面向社會開展文博服務。

「這些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不應該只躺在博物館裡,而應真正走到每個年輕人心裡。

」上海交大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博物館育人方面,故宮博物院將支持上海交大文博、歷史檔案管理人才培訓基地和創新研究基地創建,共同推進博物館育人培訓、科研學術等工作;上海交大也將支持故宮博物院建立覆蓋全部館藏文化和歷史檔案的物聯網、文物材料等領域專業資料庫,加強文物的有序、實時管理和監測工作,使更多歷史文化遺產得到整理和保護,越來越多地面向公眾開放、跨越時空與年輕人平等對話。

在後續合作中,雙方還將互聘人才擔任兼職教授、研究員,聯合培養藝術設計、傳播推廣和數位技術、文化產業管理的創新型人才,並共同舉辦學術交流、文化推廣活動。

與此同時,為打造大學校園與社會博物館之間的文化橋樑,上海交大首創了堂·世界博物館館長文博講堂,首講與故宮博物院聯合,推出院長單霽翔的《故宮博物院的表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