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發現從漢代至清代古井群 出土陶罐頗具「揚州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年5月初,泰州一工地發現古井群,記者昨連線參與考古發掘的人員得知,古井的考古發掘工作還在進行中,揚州考古專家看過現場後認為,這些古井具有揚州特色。

同時,考古專家表示,可對比揚州地區發現的古井群加以綜合研究,勾勒出古人的生活場景。

前段時間在邗江方巷發現的漢代陶井

泰州一工地發現古井群

考古發掘工作尚未結束

此次發現古井群的區域,位於泰州市海陵區,這裡原本規劃建設一座地下停車場,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

據周邊居民介紹,該區域改造前原本是一所醫院,並非群眾聚居地。

但是,今年5月4日,施工方意外發現第一口古井後,隨即向所屬的稻河古街區建設工程指揮部報告。

該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在第一時間上報給當地文物部門,並採取措施對古井進行圍擋。

當地考古人員隨後也開始了考古發掘工作。

昨天,記者連線參與考古發掘的人員得知,古井的考古發掘工作還在進行中,對方稱,該區域到底有多少古井,目前還沒有最終的統計數據。

出土的古井時代不同

2010年考古人員在揚州城北考古發掘古井的場景

這些古井具有揚州特色

據介紹,5月4日發現的第一口古井,是漢代的古井,這口古井的井圈材料、樣式、繩紋、乳丁紋完全符合漢代水井的建築特徵。

隨後,來自南京博物院、揚州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業隊伍也來到現場進行了多次勘察。

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束家平前段時間去過考古現場,他稱,當時已經陸續出土了十幾口古井,時代最早的就是漢代的,時代跨度從漢代到清代,有2000年之久。

這些井,形制主要為圓形,井圈有陶質、磚質等,部分為土坑井。

束家平認為,泰州這次發現的不同時代的古井的形制,和揚州地區這些年來出土的差不多,尤其是漢代的古井,具有揚州特色,此外,還清理出具有老百姓日常生活氣息的陶罐等,也和揚州地區出土的非常相似。

因為這次古井群所處的泰州市海陵區,歷史上曾屬於揚州,所以,這些古井以及古代日常生活用具有著揚州特色,也不足為奇了。

古井群帶有生活氣息

可對比揚州古井群加以綜合研究

對於這次泰州發現了古井群,束家平認為,說明了在不同時期,這一帶都是人口密集的地方,當時的人在家門口打一口井,方便了生活,也說明了老百姓願意長期居住在這裡,這些古井裡的水,曾哺育了一代代當地老百姓。

泰州古井群的發現,無論規模和數量都在江蘇近年城市考古中罕見,束家平表示,揚州地區前幾年也曾發現過古井群,但是分布得相對分散一些,例如在瘦西湖新苑工地就曾發現古井群,以漢代為主,也有極少數唐宋時期的古井。

當然,泰州發現的古井群,對研究歷史上泰州地區的城市布局、古井修造技術的發展等方面,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同時,也可以對比揚州地區古井群的考古發掘資料,加以綜合研究,更為翔實地反映揚州古井的發展演變,勾勒出古人的生活場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膠東3000歲古村落重見天日

昨天,記者從膠州博物館了解到,為了配合膠東國際機場建設,市考古所與他們正式對原位於膠東街道周王莊村建設區域一處周代古村落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據悉,經前期勘探,遺址內共有多處周代灰坑和10多處不同...

束家平揭秘隋煬帝墓發掘始末

昨天,揚州市文物局、揚州市博物館協會、揚州博物館等與本報共同策劃的「揚博大講堂」——揚州2500周年城慶系列講座迎來第12講,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束家平為大家揭秘隋煬帝墓的發掘過程,並介紹目前的...

膠州古村落挖出商代青銅器

昨天,記者從膠州博物館獲悉,歷經50多天的膠東國際機場周王莊遺址搶救性發掘項目現已全部結束。從此次出土石器、陶器、釉陶器和各類銅器等器物來看,這個古村落遺址主要集中在商晚期至漢代,這對研究膠東半...

阜陽再次發現古井群 分別是北宋和漢代

今年5月份,潁州晚報連續報導了阜城「四方井」附近工地挖出古井群的重大發現。近日,在該工地南側不遠處一工地,又發現古井群,出土有珍貴文物。經文物部門初步判斷,古井群中年代最早的古井為漢代古井。

稻河古街區古井群挖掘工作啟動

中國江蘇網訊 5月份以來,市第四人民醫院地下停車場工地施工過程中,陸續發現古井(本報曾連續報導)。6月11日,市文廣新局聯合稻河古街區改造復興工程建設指揮部正式對外發布信息: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