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故城宮殿遺址首次亮相,揭開兩千年前世界最大城市秘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4月2日上午,臨淄區文化出版局局長畢國鵬、文物管理局局長韓偉東一行視察了齊故城10號宮殿遺址,詳細了解了考古發掘進展情況。
在考古現場,畢國鵬局長認真聽取了10號宮殿遺址考古發掘情況的介紹,實地參觀了考古發掘的10號宮殿遺蹟,並就後續遺址保護規劃、遺址公園建設等問題與現場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探討。
臨淄齊故城10號宮殿遺址發掘簡況齊國故城遺址位於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中部,是周代至漢代著名的臨淄城所在地。
城分大城和小城,大城東臨淄河,小城位於大城西南部,是戰國時代齊國的宮城。
10號宮殿遺址位於小城的東北部,東距小城東牆約300米,西南為著名的桓公台宮殿建築遺址區,南部為11號遺址保護區,北距小城北牆約200餘米。
20世紀60年代通過系統勘探工作得知此地為一處重要的夯土建築基址,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上,依據工作順序命名為齊故城10號遺址。
遺址整體地勢較高,當地俗稱「金鑾殿」;周邊地形平坦,為種植小麥、玉米的農田。
遺址中心100×100米範圍內為文物部門徵用地。
燃燒後的木頭,過了2000多年變成了帶有歷史記憶的木炭
2011年,臨淄區政府擬對10號宮殿遺址進行展示規劃,根據國家關於文物保護工作的有關規定,臨淄區文化局向省文物主管部門申請對該遺址進行考古勘探。
2011年6
-7月,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根據省文物局的工作安排,對10號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和勘探,對遺址面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2012年4-7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當地文物部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米,對遺址中心的戰國夯土台基進行了局部揭露,同時發現和清理了戰國至漢代修補夯土一處、漢代水井2處、漢代墓葬2座以及宋代墓葬7座。
戰國夯土台基從結構上可分為中心夯土台基與外圍夯土兩部分。
兩部分同時於生土上起夯,由局部觀察,二者底部穿以圓木,中間隔以木板;至一定高度,外圍夯土做平,中心夯土繼續向上夯築成為台基。
外圍夯土探得主體部分大致為方形,邊長約130米,厚度為1
米左右,夯層厚6-20厘米 ,夯土面平整,距現地表1.9-2.4米
。
除南端較整齊地鋪以大型石板外,發掘區內其他部位外圍夯土平面上未見與建築相關的遺蹟現象。
中心夯土台基形狀較複雜,主體為長方形,南部凸出,北部內凹,東、西兩側北部各向外延伸。
台基邊緣皆為直邊,各凹凸轉折部位均為直角。
台基主體部分南北長約64米,東西寬約80米。
南部中間略偏西處凸出寬約11米、長約23.5米的「通道」;北部凹進部分大體居中,凹進深約20、寬約27米;東、西兩側自北邊緣起至向南寬約30米處向外延伸,台基總體寬約118米。
由於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歷次平整土地的活動中,夯土台基上部遭到嚴重破壞,因此本次發掘未發現任何與台上建築有關的跡象。
現存檯面上可觀察到較明顯夯窩,夯窩形制為圓形圜底,直徑6-9厘米;經局部解剖知夯層厚6-12厘米。
中心夯土台基周邊、外圍夯土面上普遍發現厚度達30厘米以上的淤泥層,應是較長時間積水所致。
本次發掘中發現貼近中心夯土台基邊緣處發現長條狀溝9條,多數一側溝壁緊貼夯土台基外壁,另一側打破含紅燒土夯土、墊土及外圍夯土,溝深度不一致,多處下挖至生土面。
夯土台基外壁大多未經破壞,立柱、橫板痕跡清晰,柱痕剖面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者寬22-30厘米,圓形者直徑30-40厘米,柱距90-103厘米,板痕寬24-32厘米。
推測挖溝時台基外壁尚存留有板、柱,據此我們可以推測,台基周圍立以木柱,柱間加裝橫板,既起到保護夯土壁面的作用,同時也作為一種裝飾手段。
發現的數條人工溝,則應是台上建築毀棄後為獲取木材所挖。
清理人工溝後發現,多數柱痕下方對應的生土面上鋪有柱礎石或枕木,其中,鋪設礎石的情況只見於台基向南凸出部分的三條邊外緣,礎石向上一面平整,平面形狀多不規則。
實測台基現存高度最高達3.04米。
戰國至漢代夯土分布於戰國夯土台基北部凹進範圍內,推測為對戰國夯土台基再次利用而進行的補夯。
夯窩較大,夯築質量不高,西部被西漢晚期水井打破。
夯土下的墊土層自戰國夯土台基邊緣向斜下方傾斜,其中夾雜大量瓦片、燒紅牆體、炭化木塊及數量較多的銅鋪首,推測與戰國夯土台基上的建築有關。
墊土層下部發現保存狀況較好的大型彩繪木門遺蹟一處,門為對開,現存一扇,木製門板已腐朽殆盡,僅存彩繪痕跡。
門高278(不含門軸)、寬155厘米,據遺留痕跡推測厚度約為10厘米。
彩繪圖案分為邊框、門板兩部分,邊框寬約20厘米,白地紅彩,紋飾為兩行相對的捲雲紋;門板飾黑紅相間紋飾,惜已漶漫不清。
戰國至漢代夯土下的墊土層及人工溝中出土了大量遺物,以陶質建築材料為主,包括板瓦、筒瓦、瓦當等。
出土板瓦中,最大的長度達80厘米,寬36厘米。
筒瓦一般長約44、寬約16厘米。
筒瓦、板瓦瓦背皆飾以繩紋。
出土瓦當幾乎全部為半圓形素麵瓦當,當面寬15.6-17.2厘米,僅見一件半圓形壓印席文瓦當。
出土遺物中未見磚。
出土銅器包括鋪首銜環和節約。
鋪首銜環發現數量較多,形制可辨者共40件,另有部分單獨出土的銅環及銅環殘件。
工藝均為模製澆築。
大部分鏽蝕嚴重,另有一部分經高溫溶化,發生變形;少數保存完整,圖案清晰,鋪首正面均飾由繁複的蟠螭紋構成的獸面。
根據外形特徵不同,可分為4型,其中彩繪木門下發現的一件D型鋪首形體較大,寬21、高16.5厘米,與門的規格相符。
出土銅節約有直筒形和拐角形兩種,截面均為半圓,弧形一面飾鏤空紋飾,平直一面素麵無紋,設有長方形孔。
另外,墊土層下的淤土層中出土了數量較多的戰國時期的圜底陶罐。
本次發掘內發現漢代水井3個,其中2個有陶制井圈,井圈直徑分別為100和112厘米。
J2清理至底,深5.8米;J3於隔樑上未清理,剖面不見井圈,自下而上以碎磚層層壘起。
J1、J2出土大量磚、瓦及陶質井圈殘塊,磚有鋪地磚、空心磚、拐角形磚等,絕大多數帶有紋飾。
J2下部存有7節完整的井圈,其上蓋有大型空心磚3塊,上飾柿蒂紋與四「S」形環繞圓點紋相間分布的圖案。
出土瓦當數量較多,形制多為圓形,紋飾主要為雲紋和葵紋。
此次還發掘清理漢代土坑墓1座,瓮棺葬1座,宋代磚槨4座,土坑墓3座。
無隨葬品或僅有一件陶罐。
本次發掘的收穫主要是:對戰國夯土台基進行了局部揭露,結合鑽探情況基本了解了中心夯土台基的形狀與尺寸;重點揭露幾處台基邊緣及拐角部分,並且對與台基相關的遺蹟進行了清理,以此為依據,基本掌握了台基的結構和建造方法,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較為詳細和準確的信息。
10號宮殿遺址位於戰國齊國宮城東北部,應為戰國時期齊國的一處重要宮殿遺存。
通過發掘,我們基本掌握了10號宮殿建築遺址的大致情況:遺址中央為戰國時期修築的夯土台基建築,台基僅一層,高度在3米以上,周圍壁面立柱鑲板;平面上總體南北長達87.5米,東西寬113米,可謂規模宏大;台上建築已無法復原,但出土的高大精美的彩繪木門以及精緻華麗的銅構件,反映了建築具有相當高的規格。
台下建築垃圾堆積中發現大量的素麵半圓瓦當,而未見齊故城內以往發現較多的帶有樹木、雙獸、箭頭等圖案的戰國紋飾瓦當,是值得注意的現象。
台基周圍堆積的大量燒紅夯土牆體、瓦片、木炭及溶化變形的銅構件表明,台上建築曾經歷大火乃至完全燒毀廢棄。
蒲州故城城牆遺址首次發現
晨報訊 在日前召開的山西2016年隋唐宋金重要考古發現專家會上,蒲州故城遺址與晉陽古城、河津固鎮瓷窯址三大遺址考古成果集體亮相,其中,首次發現的蒲州故城城牆遺址,初步證實了唐代蒲州城的存在。蒲州...
2016山東五大考古發現揭曉:山東首現漢代公文木牘
我省2016年度五項重要考古發現於8月31日投票產生。它們分別是:泰安大汶口遺址、章丘焦家遺址、臨淄齊國故城10號宮殿建築遺址、濟南市鮑山樑二村墓葬、黃島區土山屯墓群。「五大考古發現」時代跨度長...
甘肅禮縣再次出土驚世文物
2004年以來,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國家博物館田野考古部、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文博學院聯合組成共作組赴禮縣進行早期秦文化研究和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
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發現大量戰國遺存
「要動土,先考古。」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文物部門從全國挑選了2000餘人參與此次考古勘探,共完成100多萬平方米的勘探任務,相當於142個足球場。昨天,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北京市文物...
2016年山東「五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齊國故城10號宮殿建築遺址上榜
記者 伊巍報導晨報淄博9月3日訊 今天,記者從山東省文物局獲悉,山東省2016年度五項重要考古發現近日出爐,其中臨淄齊國故城10號宮殿建築遺址上榜。 8月30日—31日,山東省文物局委託山東省考...
王巍:2015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成果綜述
在過去的 2015 年,我所認真貫徹落實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實施計劃,在所黨委的領導下,堅持正確的學術導向,不斷強化和推進田野考古工作,實施「走出去」考古戰略。在全所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田野考古...
鄒城嶧山南麓曾是邾國都城
根據現有資料,王莽時期的度量衡銅器以前發現很少,只在甘肅定西市和合水縣等地發現了不足10件,而且多為村民偶然挖出。邾國故城這次出土的8件銅器是迄今為止首次經過正式科學發掘出土的,也是一次性集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