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平方公里的魯國故城將重展「新貌」已通過驗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新網山東1月14日電(曾潔 梅花)坐落於曲阜的「魯國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宮城區暨東北角遺址展示區工程項目」,日前已通過山東省文物局專家組驗收。

10.45平方公里的魯國故城漸漸重展「新貌」。

在魯國故城東北角城牆遺址保護展示區現場,記者看到繪有「曲阜魯國故城保護總體規劃」的魯國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標誌牌高高聳立,公園內結合魯國歷史文化、周代禮樂制度、孔子儒家文化、遺產保護及考古知識等,設有全景牌示、歷史文化牌示、遺址背景環境牌示。

據魯國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副主任田樹標介紹,魯國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共開工東北角、東南角、北中段、北西段城牆遺址及宮城遺址(周公廟區)、望父台墓葬區、南東門遺址7個區域31個子工程,目前已完工15個,完成考古勘探面積22.4萬平方米,考古發掘7000平方米。

在遺址公園宮城區,記者看到區域內已完成考古勘探,部分區域經過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不同時期的建築構件及生活器物。

「遺址公園建設的前提是文物保護。

」田樹標說,項目建設以來,以魯國故城範圍內的三孔、顏廟、周公廟等已開放的文物旅遊區為核心,以少昊陵、壽丘、洙泗書院等周邊文物景點為延伸,遺址公園內所有的文物旅遊資源經過統一布局後,已有效地把散布在各處的重要文化遺址串聯起來,10。

45平方公里的魯國故城將重展「新貌」。

「大遺產保護、大景區、大旅遊的格局已經基本構成,極大改善了遺址保護區內的生態環境和發展環境,擴大了民眾城市公共文化空間。

」據曲阜市文物局主要負責人介紹,該遺址保護區將把國家工商局批准註冊的16類「魯國故城」商標運用在公園衍生旅遊商品、旅遊服務、生態農產品、文化傳播等方面;同時還將藉助學術力量加大魯國故城保護、展示、研究和宣傳力度,真正講好千載歷史文化故事,實現對魯國故城遺產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可持續發展。

據悉,魯國故城是周代魯國的都城遺址,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魯國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重點項目。

《魯國故城總體保護規劃》經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項目建設規劃周期為20年(2011—2030),其中,宮城區遺址、望父台墓葬區、洙河疏浚遺址、舞雩台遺址、立新聯中冶鐵遺址等是最有突出價值的重要遺址點。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臨淄力爭兩年內建成齊國故城遺址公園

推進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田齊王陵遺址公園、齊都文化城聯動開放,組織實施齊國故城遺址、陳莊—唐口遺址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抓好「齊國故都與齊王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繁榮背後有隱憂

■半月談記者劉雅鳴 桂娟近年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速度不斷加快,目前全國已批准建成20多處,總面積達900平方公里,另有44家立項單位擬建設考古遺址公園。考古遺址公園走向公眾如何適度進行大遺址...

方新生、孫根林視察大堡子山考古發掘工作

近日,縣委書記方新生,縣長孫根林,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王安全,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趙雙龍,縣委常委、副縣長盧連法,副縣長劉忠福一行在縣文物局負責人陪同下深入大堡子山考古工地視察考古發掘工作。早期秦文...

魯國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展公眾考古活動

內容摘要:□記者高曉雷報導本報曲阜訊在第十個國家「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曲阜魯國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與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魯國故城考古隊聯合舉辦公眾考古活動,營造公眾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良好社會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