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製火槍拍賣,這十件絕世國寶流落海外你不一定知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0月9日,在倫敦蘇富比拍賣上一桿乾隆御製火槍受到海內外大量注目,這是大清著名收藏家乾隆爺眾多的私家珍藏火槍之一,估價高達150萬英鎊,按當前匯率摺合人民幣近1238萬。

眼看自家國寶在別國拍賣,不禁眼紅起那一批一批流落海外的文物。

事實上,我國的文物主要有四大流失時期:鴉片戰爭後、二戰、建國前三十年、改革開放後。

我國文物流失不僅時間跨越了一個多世紀,數量也很驚人。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港澳台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100余萬件,精品達幾十萬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7萬件,而民間藏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

像世界有名的大英帝國博物館、羅浮宮等,都收藏有大量我國文物。

那麼,究竟我們有哪些國寶級文物流失海外呢?且一一道來。

一,《女史箴圖》

簡介:中國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的名作,歷代宮廷收藏珍寶。

是針對當時張華收集的歷史上各代先賢聖女事跡寫成的九段《女史箴》而分段作出的畫,原畫12段,現存9段。

價值:顧愷之筆法精妙,本人是六朝四大家、中國古代著名畫家。

此圖描寫了古代宮廷婦女的節義行為,是標榜封建"女德"的作品,對研究東晉的重要參考文物,也是傳世孤本,價值不可估量。

故宮現存宋代摹本,水平遠遜原本。

流失:1900年,八國聯軍焚燒頤和園之際被英軍大尉基勇松盜往英國,後存大英博物館。

二,《喪亂貼》

簡介: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作品的摹本。

價值:最接近王羲之真跡的唐代摹本;「書聖」王羲之書法享譽古今,受到歷代書法大家和文人墨客及收藏家的無限推崇。

流失:相傳是唐代日本鑒真大師東渡回國帶回日本,事在唐玄宗時期。

三,敦煌壁畫

簡介:是我國乃至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佛教文化傳入中國後在壁畫上的反映。

價值:研究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佛教、繪畫藝術的重要參考。

流失:19世紀末20世紀初,爭奪中國新疆和西藏的英國和俄國派出探險隊,足跡遍布新疆、西藏、甘肅、蒙古,這些探險隊員發現了敦煌石窟,利誘當地人協助偷盜、轉運這些文物,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說的就是這些事兒。

四,曜變天目茶碗

簡介:南宋時期福建建安水吉窯出品的一種黑釉建盞。

價值:兩宋發達瓷窯製品的傑作,傳世孤品。

流失:南宋晚期或者元朝、明朝中前期傳入日本,據說只有兩隻,一隻被織田信長所得,後毀於本能寺之變;另一隻被德川家康所得,現珍藏於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

五,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簡介:唐朝的一種鑲嵌質地樂器。

價值:傳世唯一的五弦琵琶,一般都是四弦琵琶;傳入日本後成為天皇的御用物品。

流失:唐玄宗時期流入日本,成為聖武天皇御用寶物,他死後將它進獻給了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現收藏於日本奈良市宮內廳正倉院北院。

六,昭陵六駿之颯露紫

簡介:唐太宗李世民陵寢昭陵前的浮雕,颯露紫是唐太宗有名的六大坐騎之一,當時李世民與王世充在洛陽大戰,颯露紫身中敵箭不倒,把李世民馱回本營後倒斃,石屏刻的就是帳下大將丘行恭為颯露紫拔下身上的箭的情景。

昭陵六駿由六塊高約 170 厘米、寬 200 厘米的長方形石灰岩雕刻而成。

六駿是:拳毛媧、颯露紫與丘行恭、什伐赤、特勒驃、青騅、白蹄烏。

價值:颯露是突厥語,是領袖的榮譽性稱號,既彰顯了唐太宗的豐功偉績,又顯示了當時唐帝國深得周邊少數民族擁護;也是中國古代著名帝王傳世故事的反映;相傳為當時充當營山陵使的工部尚書、著名畫家閻立本起稿,由築陵石工中的高手雕刻。

流失:1914年,美國人畢士博勾結北京古董商趙鶴舫將「颯露紫」以15萬美元(按購買力摺合當今大約一億美元左右)盜賣出國,現藏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七,《五色鸚鵡圖》

簡介:北宋著名書法家、畫家、詞人徽宗皇帝代表作之一。

圖繪折枝杏花兩枝,枝頭棲五色鸚鵡一隻。

價值:畫技高超,徽宗皇帝花鳥畫水平的反映,畫幅的右側有徽宗皇帝瘦金體書詩序並詩,乾隆皇帝珍藏品。

流失: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併流失海外,1933年為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收藏,現藏此館。

八,《金剛經》

簡介:印度大乘佛教傳入中國的譯本。

價值:唐咸通九年即868年版精美印刷的版本,現存最早、最精準的《金剛經》。

流失:《金剛經》後收藏於敦煌第17窟藏經洞中,1907年被英國人斯坦因騙取,曾藏於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現藏大英圖書館。

九,《永樂大典》

簡介:明朝永樂年間內閣首輔解縉總編的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叢書。

價值: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937卷(目錄占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是中國文化的集大成。

流失:《永樂大典》國內正本或說毀於明末戰亂,或說成為殉葬品,下落不明。

副本流散不定,現存較多的是大英博物館收藏的45卷正本《永樂大典》。

十,清乾隆青玉雕仿古獸面紋提梁卣[yǒu]

簡介:清朝皇家酒器,青玉雕成。

價值:皇家玉質御物;雕刻技藝精湛。

按香港拍賣的西周青銅卣2300萬港元來看,青玉雕仿古獸面紋提梁卣價值應是它的十倍以上。

流失:原收藏於圓明園,1860年10月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被英軍第六十七兵團的上尉軍官阿瑟·朱爾斯·羅伯森從圓明園中搶走。

1863年,羅伯森因為霍亂病死在 上海的駐地孔子軍營。

兩件文物後來一直為他的家庭收藏至今。

原定於2012年11月8日在英國邦瀚斯拍賣,後因負面效應取消。

看著這些流失的國寶,是讓每個國人倍感痛心的事。

那麼怎麼才能讓這些國寶歸國呢,目前國際上可借鑑的最好經驗就是通過交涉、談判追回。

最後,希望這些國寶最後都能回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流失在外的國寶有哪些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中國流失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多達2萬3千件,長期陳列展出的約2000件。但其實自鴉片戰爭以來,中...

「以史為鑑」細數那些存留在國外的文物

我國是文物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也正是因為這樣,多年來,文物流失也成為了國人心中的痛。...

遺失海外的中國文物 你們何時才能「回家」

《天下鑒寶》訊:150多年來,中國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現存何處?確切的數字恐怕永遠是個謎。我國政府、學者和有識之士一直致力於流失海外文物的調查工作,但由於受條件的限制,這項調查工作還遠未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