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用「上帝」的視角看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月8日-9日,由山東大學全球史與跨國史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全球史與跨國史研究論壇」舉行。

來自海內外的眾多歷史學家齊聚一堂,以更廣闊的視角來討論全球歷史的聯繫與發展。

事實上,古代人遠比現代人想像的要聰明和堅韌得多。

因為從眾多的史料和考古發現來看,人類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只是限於受教育程度、書寫工具和文字載體的限制,能夠流傳下來的文獻資料非常少。

但是考古發現越來越能夠證明,古人的活動範圍比我們現在想像的要廣大得多。

誠如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方輝所說,儘管他已經見過了無數考古發現,但是在某次陝西考古發現的東西中,有的是國內發現的史料中從未出現過的東西。

而這,就不得不從全球史的角度上去考量。

「或者可以這樣說,自從有人類以來,全球史就已經存在了。

」方輝說。

但是從另一方面,自19世紀民族主義出現以來,絕大多數的學者治史都是依賴檔案資料和局限於民族國家。

因此,雖然有「世界史」這樣的說法和著作,但大多都是以歐洲、美國、伊斯蘭、中國等中心論為主,並且簡單地將歷史羅列在一起,缺乏更客觀和深入的發掘。

以德國搶占青島為例,若以中國為中心書寫歷史,這是帝國主義殖民侵略的罪證;若以歐洲、德國為中心書寫,則是德國搶占海外市場、爭奪世界霸權的過程中,在遠東尋找的一個補給港,並且為當地進行了一番建設。

再比如,關於日本炮製的所謂「大東亞共榮圈」「黃種人團結起來抵抗白種人」的說辭,在部分日本人看來,當年他們所作所為是為了拯救整個亞洲,過程中出現流血犧牲是無法避免的;但在中國、韓國看來,這無疑是日本為暴虐的侵略所做的低劣粉飾;但是在東南亞某些國家,不少人發自內心的認為,日軍通過二戰「從白人主子手裡解放了我們」。

關於同一個歷史問題,到底是殖民還是開發、掠奪還是交易、侵略還是親善、偉大還是邪惡……不同的民族、政治團體去書寫歷史,答案永遠不一樣。

那麼,到底歷史該怎樣書寫?

歷史的書寫要看是為誰而寫。

「全球史的研究最希望能衝破學科、民族、國家、意識形態的束縛。

」北京大學教授羅新說。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全球史」的出現時間並不長。

但因為對整個人類的廣泛聯繫做出了更好的註腳和詮釋,全球史越來越受到各個國家、研究機構的重視。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一切發生過的歷史,總能為當下提供更多解決問題的路徑,讓人類社會走得更遠更好。

」用一種近於「上帝」的視角去治史,把歷史事件產生的影響和廣泛的聯繫呈現在人們面前,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或許,這才是這門學科對普通人最好的饋贈。

記者竇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