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專家方輝: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應與全民共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考古學專家方輝接受中國山東網專訪

中國山東網6月13日訊(記者 姜瑞麗)「我們現在面臨一個工業化快速發展的階段,工業化當然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由工業革命帶來的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對文化遺產保護提出了一個從來沒有如此嚴峻的一個問題——很多遺產可能會在城鎮化和工業化中被剷除殆盡。

6月13日是第十個中國「文化遺產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成果 全民共享」。

在第十個中國「文化遺產日」來臨前夕,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方輝在接受中國山東網記者專訪時不無擔憂地做出上述表示。

「保護文化遺產,高校義不容辭」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是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還是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

在方輝看來,過去因為受限於國家財力和人們的保護意識,文化遺產的保護一直處於不被重視的狀態。

包括考古學家在內的專家學者,也往往將目光聚焦於學術研究,而忽視了文化遺產能為公眾帶來什麼。

不過,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無論是國家層面、學者層面還是普通公眾,對於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正日益越強,「這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必然,也是保護意識的覺醒」。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研究文化遺產價值的基礎之上,通過展示、公眾參與等手段讓社會共享其價值,就成為擺在方輝等專家學者面前的一道課題。

早在1935年,我國出台了第一部《古物保護法》,這是中國文化遺產主權意識覺醒的一個標誌。

方輝表示,無論是否有這樣的一個標誌,文化遺產作為一種與人類文化共存的概念或實體,一直存在。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屬於我們也屬於子孫後代。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對於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遺產保護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方輝感觸頗深。

「我覺得這個高度是非常高的,國家最高領導人到各地參觀、考察,對當地的遺產保護格外關注,以自己的親身實踐來引導遺產的保護,足以說明國家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

」方輝說,中央提出「四個全面」,第一個全面是建成小康社會,小康社會的建設不僅是經濟的需求,還包括社會的發展、精神的需求、文化的需求。

在方輝看來,隨著人們精神需求的日益增加,國家對文化遺產保護投入日益加大,文化遺產保護的任務也日益加重,對於占據了文化高地的高等院校而言,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遺產的管理是政府、學術界和公眾三方的博弈」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新時期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提出了明確要求。

作為中華文化的內核與底蘊,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普及弘揚,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基礎和有生力量,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

文化繁榮離不開文化遺產的豐富滋養,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離不開文化繁榮的強勁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遺產事業在推動文化繁榮的過程中,必須著眼於以人為本、惠及民生,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使人民群眾感受教育啟迪、陶冶思想情操、充實精神世界。

唯有如此,文化繁榮才能真正實現,文化強國才能變為現實。

然而,如何著眼於以人為本,惠及民生?如何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其實,早在十幾年前,我國的考古學界就已經開始了對這一問題的探究,考古學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也應運而生——公眾考古學。

簡單來說,公眾考古學主要研究考古研究與公眾之間的關係與溝通、文化遺產保護、「古為今用」、考古發現對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及影響等諸多方面。

方輝告訴記者,十幾年之前,隨著考古學研究範圍的擴大,尤其是公眾需求的增加,公眾考古學出現在學術界。

在方輝看來,考古研究不是純粹的學術研究,文化遺產也不能停留在象牙塔里,而應該走向社會,讓公眾共享研究和保護成果,在這一方面,公眾考古學的理念與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不謀而合。

不過,相對於公眾考古學,方輝更傾向於用「公共考古學」這一詞彙。

「文化遺產是使公眾受益,公眾考古側重於專家講,公眾被動地聽,實際上,公眾首先是遺產所在地的親歷者,他們也應該有發言權,而不是被動的聽眾和旁觀者,這方面我們國家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方輝表示,公共考古包括管理部門、專家學者和公共民眾三個層次,其中,國家和行政管理等掌握資源的部門是國家大政方針制定者和實施者,學術界是可資參考的意見和建議的提供者,公眾則是遺產所在地的親歷者,也應該是文化遺產的受益者,三個測人那層次形成相互博弈的三方,每個群體都有自身的利益,公共考古學可以很好地反映三者的關係。

「政府管理層和學術界的互動還是比較好的,政府往往比較重視專家的意見,通過開展各個層次的專家論證會聽取意見,公眾對於遺產保護的參與熱情也很高,如何讓學術界和政府能夠聽見公眾的聲音並且體現到規劃當中,這是很值得研究的一門學問。

」方輝說。

「每個人身邊都有文化遺產」

在很多人心目中,文化遺產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文化遺產保護也是國家的事情,與己無關。

在方輝看來,每個人身邊都有文化遺產,不論你是來自鄉村還是城市

方輝說,不管是遺落在廣大村落的鄉土文化遺產,還是城市裡的工業遺產和現代文明遺產,都屬於文化遺產的一部分,這些遺產每天都在和我們的生活發生著聯繫。

「比如說山東大學,著名的趵突泉校區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山東大學這個百年老校百年積澱的集中體現,比如說廣大農村,可能一個橋樑、一座古建築、一棵古樹,一個傳統手藝,這些都是遺產。

」方輝說,在當今的城市建設中,也有一些文化遺產被破壞案例,比如被拆除的濟南老火車站,就是一個很慘痛的教訓。

「遺產是無處不在的,尤其在我們這個有著古老文明的國度,但是很多公眾甚至是城市管理者往往對遺產視而不見,認為保護是國家的事,跟自己關係不大。

」方輝表示,隨著城鎮化的大規模推進,一些古老的村落消失殆盡,實際上,消失的不只是村落,一些依附於村落而生的傳統的生活方式也跟著一起消失了,包括傳統的文化信仰。

「我們信仰的缺失,說到底實際上是我們對於祖先取得的成就的敬畏感沒了,人們覺得現在的人類無所不能。

沒有敬畏感帶來的後果,便是自然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這些後果都是有形可見的,並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方輝看來,遺產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不可再生,文化遺產遭到破壞之後,人們喪失了對傳統文化的信仰,從長遠來看是很可怕的。

因此,提高公眾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呼籲大家保護自己身邊的遺產,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讓更多的遺產能夠傳至後世,也就至關重要。

(記者 姜瑞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繁榮背後有隱憂

■半月談記者劉雅鳴 桂娟近年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速度不斷加快,目前全國已批准建成20多處,總面積達900平方公里,另有44家立項單位擬建設考古遺址公園。考古遺址公園走向公眾如何適度進行大遺址...

考古學如何親近大眾

公眾考古是近年出現的熱門詞彙。目前我國一些重大考古發現,對公眾開放考古現場,實時宣布考古發掘進展等,將專業技術轉化為文化傳播—— @長汀:中國老一輩考古學者很早就意識到考古通俗化的問題,比如夏鼐...

中國公共考古發展的歷程、前景及社會意義

10月11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常務副主任劉國祥研究員在湖北省圖書館長江報告廳作題為「中國公共考古發展的歷程、前景及社會意義」的主題講座,介紹我國公共考古的現狀及今後的發展...

考古學的學科屬性

考古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極其複雜,這種現象難免也會影響到人們對考古學的理解。所以,關於考古學的學科性質問題,國際考古學界也存在著不同的認識。比較普遍的認識就是把考古學歸入人文社會科學的範疇,或者...

文化遺產活態傳承需要普及和人才

文化遺產的保護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尤其是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來,保護文化多樣性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識。文化遺產並非完全「客觀」,就如同英國學者哈里森在...

文化遺產時代的考古學

作 者:曹兵武作者簡介:曹兵武,中國文物報社原文出處:《南方文物》(南昌)2014年第20142期 第10-14頁 考古學、博物館學、文化遺產學幾門學科分別從發現與研究、保護、展示、利用等不同角...

促進文化交流與文化多樣性的考古學

為加強國際考古學界的交流,推動世界範圍內考古資源、文化遺產的調查、研究、保護和利用,使之更好地為當今國際社會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12月13—18日,第二屆「世界考古論壇·上海」在滬召開,主題為「...

讓文物「飛」進機場——法國如何開展公眾考古

【公共考古·讓考古走進大眾】光明日報駐巴黎記者 黃昊法國非常重視自身的文化遺產保護。法國眾多的文化遺產保護機構,在預防性考古、文物保護修復、人才培養、國際援助等考古領域均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法國考...

公共考古學推動考古學發展

考古學是文理兼容、魅力獨具的一門學科,它通過研究古代人類活動留下來的遺蹟、遺物復原人類歷史,讓我們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人類起源、發展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考古學與公眾之間有著緊密關係,它是人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