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看過這個博物館,讀再多《盜墓筆記》也是文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了不起的城市#

到了洛陽,突然就明白了為什麼這裡盛產「摸金校尉」。

號稱十三朝古都的洛陽,經歷了太多的王朝更迭與歷史變遷,地底下埋藏了無數歷朝歷代的寶藏。

難怪洛陽人說,我們站的地方隨便一挖下去就是文物。

從唐代詩人王建的詩也可以看出洛陽墓葬之多:「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

」中國考古鑽探的獨門絕技洛陽鏟,就出自洛陽「摸金校尉」們的發明。

在洛陽民間,人們的理想是「生居蘇杭,死葬北邙」。

洛陽城北郊的邙山地勢雄偉,水深土厚,南面有伊、洛之水流經洛陽,從風水的角度講,正好是個「枕山蹬河」的風水寶地。

自古以來,帝王將相、達官貴人們多把邙山作為死後安眠之所。

就連唐朝時從朝鮮半島來的百濟國義慈王以及後代,也遵俗葬於邙山。

然而,很多人看慣了《鬼吹燈》、《盜墓筆記》,腦子裡充滿了關於古墓的各種玄幻描繪,對真正的墓葬文化卻並不了解。

如果你想要真正了解古人的墓葬文化,位於洛陽邙山的古墓博物館就是個好地方。

這裡是中國第一座最大最專業的古墓博物館,集中了25座從兩漢到宋金搬遷過來的古墓葬,古壁畫,還有一個北魏皇帝的陵址,這裡所展現的墓葬文化遠比《鬼吹燈》、《盜墓筆記》更加有即視感和歷史感。

穿過一溜仿古建築,古墓陳列廳建在地下,當你走進那幽深的地下甬道,鑽進一座座或典雅古樸,或豪華堂皇,或深邃宏大的古墓,仿佛穿梭到了遙遠的古代,去到另一個世界與千百年前的先人會面。

在古人眼裡,死生都是大事。

古人認為死亡是另一重生活世界,只有讓死者的靈魂在陰間安寧幸福,才能庇佑生者。

尤其是在事死如生的觀念影響下,古人對墓葬極其看重,每個朝代的墓葬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

從墓葬來看,漢朝人活得挺仙兒挺享受的。

漢代墓葬里的畫像極富神話色彩,多數是伏羲女媧、朱雀白虎、日月星宿、羽化升仙、儺戲打鬼、封禪祭神等內容,除此之外,要麼打獵出行,要麼宴飲娛樂。

其中,最有名的壁畫是「卜千秋夫婦升仙圖」。

壁畫上一對夫婦死後飛升仙界的場景堪稱最高大上的秀恩愛,這幅距今兩千多年的壁畫是國內發現最完整的西漢壁畫,被譽為「國寶級文物」。

魏晉時期的墓葬開始出現多子槅,有學者說它是死者家屬用來祭祀的,我卻懷疑多子二字也代表了多子多福的期許。

魏晉時期,因為戰亂頻仍,人命如草,即便是王公貴族也有不少死於非命。

比如元暐墓誌顯示,貴為太祖道武皇帝六世孫的元暐,被封南平王,卻被蕭寶夤殺害。

還有大司農、關中侯裴祇一家四口老少三代同時死亡埋葬,很可能就是「八王之亂」時的犧牲品。

到了唐代,開放包容的大國氣象在葬俗中也霸氣側漏。

墓室的陪葬少不了華麗麗萌萌噠的唐三彩,通常都是幾十個列隊排列,很有陣仗,老外(胡人)的形象在唐三彩和壁畫里也頻頻出現。

在唐代做女人應該是比較幸福的,墓中陪葬的各式做工精緻的銅鏡、妝奩顯示了唐代女人的高品質生活。

著名的安菩墓埋葬了安菩夫婦。

安氏家族是西域安國人,世代為安國大首領。

唐太宗貞觀年間,安菩隨父親率眾歸附唐朝,被封為定遠將軍。

他參加了唐朝的對外戰爭,墓誌記載他以一擋千,表現極為神勇。

他的墓室有129件陪葬品,除了精美的唐三彩,還有羅馬金幣。

到了宋代,人們的生活更加接地氣了,把墓室修得跟家裡房子一樣繁複,朱門假窗、 斗拱飛檐統統用上,儼然一座座地下的「營造法式」。

有趣的是,宋四郎墓的門上,還刻下了磚作工匠劉博士、賈博士和畫墓人楊彪的名字,這3個聰明的工匠用這種方式穿越千年,在後人面前刷了一把存在感。

從畫像內容來看,墓中畫像基本都是家居和社會生活場景,有不少夫妻對飲、賞花、會客、觀戲的內容,二十四孝的主題也開始粉墨登場。

宋朝時洛陽牡丹非常出名,牡丹雍容華貴,這種富貴花也成了墓主們的新寵。

有個花痴墓主居然在墓中鑲砌了近30幅牡丹磚雕,各種形態的牡丹在墓室里爭奇鬥豔,弄得跟個牡丹花園一樣。

在地下古墓廳的一角,還有一個另外收費的神秘之所。

交了五元錢的參觀費走進一道鐵門,原來是復原的皇帝用的龍洗。

龍洗也稱聚寶盆,用青銅鑄成,盆底有四條龍紋圖案,盆沿有兩隻盆耳,盛上水後雙手摩擦盆耳,銅盆便會嗡嗡作響,其中的水紋先是呈圓形方孔錢的樣子,隨著摩擦加劇,盆底四條龍嘴可噴出高達一兩尺的水花,如此巧妙地利用聲波共振原理激起水花,讓人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

從地下古墓展廳出來,還可以去參觀北魏帝王陵展區。

北魏宣武帝景陵,直徑達110米,高24米,歷經1500多年,封土堆依然如一座小山,高大巍峨,氣勢壯觀。

從那近百米長的甬道下到陵墓底部,只覺冷氣逼人,再仰望那數十米高的陵墓穹頂,一種威壓感油然而生,這時候你就能真實體會到帝王的威儀即便死後也如此莊嚴肅穆。

然而,頗有反諷意味的是,摸金校尉們可不怕帝王之威,這個墓屢遭盜掘,僅僅出土了十餘件不太值錢的文物。

看完古墓博物館,會油然生出一種蒼涼感,人死不過一抔黃土,無論貴賤。

對於當代的無神論者來說,死亡是更為空虛恐怖的存在。

因為,我們無法向古人那樣去想像一個跟活著一樣的世界。

這個博物館,也許就是教會我們直面死亡的最好體驗。

不過,對這樣「重口味」的古墓博物館,有人喜歡有人怕。

因為重生惡死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這個博物館曾經兩度改名。

以前當地人都叫它古墓博物館,後來改名為河南古代藝術博物館,等我們去的時候則變成了河南古代壁畫館。

然而,儘管不少人忌言死亡,卻也有年輕人喜歡找刺激。

前幾天才看到新聞報導,說有年輕人在古墓上刻字秀恩愛,難道這真的是要上演生死不渝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洛陽古墓博物館——千年神都依北邙

生在蘇杭,葬在北邙,北邙山自東漢以來就是洛陽人的墓地。北邙山山勢雄偉,水深土厚,伊、洛之水自西而東貫洛陽城而過。立墓於此,即圓了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風水之說。而且在北邙山地表以下5—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