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創新獎獲獎項目專家點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考古發掘現場臨時固型材料研究

該項目基於考古發掘現場脆弱遺蹟提取的技術難點,科學提出了脆弱遺蹟提取臨時固型材料的性能指標要求,研發篩選出薄荷醇及其衍生物作為脆弱遺蹟臨時固型材料,併科學表征了該材料現場應用中臨時固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該項目系統研究了臨時固型材料與脆弱遺蹟提取的相互關係,建立了臨時固型材料薄荷醇類物質性能的科學表征及應用效果綜合評價方法,研發出考古發掘現場脆弱遺蹟臨時保存的微環境控制裝置,研製了考古發掘現場脆弱遺蹟臨時固型的工作流程及操作規範。

對不同質地和形態的脆弱遺蹟提取應用和工藝比較表明,該固型材料對脆弱遺蹟形態具有良好的固型性,對脆弱遺蹟本體無不良影響,容易去除,使用安全。

該項目研發成果在我國多處重要考古發掘現場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示範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該項目可為我國考古發掘現場脆弱遺蹟提取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對提高我國考古發掘現場脆弱遺蹟提取的技術與裝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2.石質文物保護關鍵技術研究該項目

針對石質文物保護中的技術難點和瓶頸問題,以雲岡石窟為例,緊緊圍繞我國石質文物保護中存在的關鍵共性問題,應用多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開展了無損及微損探測技術應用、水分來源探測及評估、岩體穩定性評估、危岩體加固治理技術、防風化加固材料與工藝、表面污染物清洗等方面的技術攻關,完善了不可移動石質文物保護的技術和工藝流程;形成了一批石質文物檢測、監測、評估及重點病害治理方面的關鍵技術、保護新材料及實施工藝;研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石質文物風化表層的微損鑽芯取樣裝置、石窟岩體表面凝結水定量測定裝置、石質文物表面污垢雷射清洗設備、鑽孔新型粉塵疏導裝置等文物保護專用裝備,填補了我國在石質文物保護技術方面的諸多空白。

該項目的系列研究成果在雲岡石窟保護等石質文物保護研究或工程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成果及應用示範效果表明,該項目對提高我國石質文物保護技術和裝備的水平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3.基於絲肽-胺基酸的脆弱絲織品接枝加固技術研究與示範應用

絲綢文物因其有機材質特性易受環境影響,發生脆弱糟朽等劣化,其加固保護是一個難題。

項目組針對絲蛋白已發生嚴重變性的脆弱絲織品,提出同源加固的技術路線,利用絲蛋白多肽的成膜特性,以絲肽-胺基酸為加固材料,選擇合適的助劑,在常溫、常壓、無催化劑的條件下對脆弱絲織品進行有效加固,且不影響織品的特性和外觀。

這種基於絲肽-胺基酸的脆弱絲織品接枝加固技術是一項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創新成果,為館藏絲織品提供了適用性好、可低成本簡便實施的安全保護手段。

該技術應用於丹麥博物館女王漆器用品上綠色絲帶的加固保護、南宋史嵩之墓出土的糟朽飽水絲織品的搶救性保護、北京故宮博物院乾隆花園內檐裝修絲織品等的加固保護,取得了非常好的保護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4.博物館文物防震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

博物館防震是一項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該項目組借鑑國內外已有技術,針對我國博物館防震的實際需求,進行了從理論到應用的學科交叉研究,在全系統防震設計和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創新成果。

項目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博物館全系統防震設計方法,為設計博物館文物防震保護系統提供了依據;研發出文物全系統防震關鍵技術和設備,為館藏文物防震提供了技術手段,可為用戶提供替代進口設備的產品;率先編制《館藏文物防震規範》和《博物館文物預防性保護防震裝置技術要求》行業標準,獲得國內有關機構的認證和使用。

研究成果示範應用於上海博物館、雅安博物館和成都博物館等用戶,並使雅安博物館文物經受住2015 年1 月14 日樂山地震的考驗,這也驗證了創新成果的有效性和先進性。

5.干縮變形木質文物潤脹復原關鍵技術研究

該項目針對木質文物因干縮變形嚴重改變器物原始形貌,影響文物價值的技術難題,從干縮木材的成分、微觀結構分析著手,闡明木質文物干縮變形機理。

該項目根據木材纖維素所具有的潤脹特性,研製出了適宜不同種類的干縮木質文物的「活性鹼」潤脹材料;初步建立了干縮木質文物的脹縮模型;形成了不同種類干縮木質文物的潤脹復原工藝。

採用此項技術進行的試驗表明,干縮變形木質文物的最大潤脹度可達420%,干縮木質文物外觀形態復原度在98%以上,基本恢復了木質文物的原有形態。

有效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文物保護研究領域的干縮變形木質文物的復原難題。

該項目技是一項具有創新性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多家單位得到了較好的應用,獲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

該項目拓展了木質文物保護技術和應用基礎研究,對提高木質文物保護技術的整體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6.敦煌莫高窟風沙災害預防性保護體系構建與示範

該項目針對敦煌莫高窟風沙災害治理的難點,研究了莫高窟地區風沙活動規律,揭示了風沙塵及水-鹽運移對石窟文物的損害機制,構建了莫高窟風沙災害與脆弱生態環境預防性保護體系。

構建了工程、生物和化學措施組成的敦煌莫高窟風沙危害綜合體系。

分析了莫高窟沙塵氣溶膠的變化特徵,揭示了莫高窟洞窟內外大氣顆粒物中微生物群落組成和結構特徵,界定了風沙塵和遊客活動對於大氣顆粒物質量濃度、易溶鹽含量、微生物類群的影響。

判斷了洞窟水分來源及其對壁畫的影響。

研發了拱棚-空調凝結法封閉測定系統,設計了洞窟空調-冷凝除濕系統,確定了洞窟蒸發水分來源及數量變化特徵,發明了一種利用地下潛水回復荒漠土地生態的新方法,解決了遺產地風沙防護林帶建殖和生態環境恢復中需水問題。

該研究成果運用多學科深度融合交叉的研究理論與方法,科學地構建了莫高窟風沙災害預防性保護體系,項目研究成果在敦煌莫高窟的保護與利用表明,該項目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7.高句麗墓葬壁畫微生物病害防治研究

該項目運用優化克隆文庫、變性梯度凝膠電泳、宏基因組、ATP 生物發光法等生物技術,檢測了高句麗墓葬壁畫的微生物,結合宏基因組技術和文物環境條件、微生物代謝途徑等綜合分析了菌害原因。

項目組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國內均屬首創,其結論確有新意。

研究團隊確定了高句麗五盔墳5 號墓壁畫微生物種屬、優勢菌群和病害治理方法;發現以前用的高分子材料能為菌群生長提供養分;指出墓葬中的微生物與硃砂、含銅顏料有密切關係,優勢菌群對Ag 和Cu 有較強的抵抗作用,從而解釋了為什麼菌群容易在這兩種顏料表面存活生長;強調墓葬壁畫菌害的有效防治不可依賴抑菌劑,防治菌害的根本途徑是研究維繫壁畫所在生態系統的平衡,須採取集病害清除、環境控制、長期監測、規範管理、基礎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方法。

該項目提出的研究方法和重要結論有應用價值,對我國開展墓葬壁畫微生物的科學防治具有指導意義。

8.遺址博物館環境監測與調控關鍵技術研究

該項目針對我國遺址類博物館環境監測與控制的技術難點,系統研究梳理了我國現有遺址博物館修建保護棚後的保存環境,首次提出了幾種類型的博物館保存環境,研究了我國遺址博物館影響遺址保存和文物保護的水-土-氣的能量交換問題。

研究發現高濕度下遺址博物館仍存在水氣單向移動從而造成遺址土乾裂和可溶鹽破壞等問題,並據此研發了空氣幕隔絕和遺址土補水等保護方法。

該項目研發了監測遺址水氣變化的無線環境監測系統和用於遺址博物館環境變化模擬的多場耦合實驗艙,並提出了遺址博物館建築導則。

許多成果具有創新性和先進性。

該項目研究成果在我國兩處遺址博物館進行了現場示範,取得了良好的應用示範效果。

該成果對研究我國遺址博物館文物的保存、開展具體的保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該項目的研究與示範有效提高了我國遺址類博物館環境監控和文物保護的技術和裝備水平。

9.古代建築營造傳統工藝科學化研究

該項目以江浙地區古建築為研究對象,對傳統建築及其營造工藝做了系統的調查和科學認知,成果具有創新性。

項目組對江浙地區古建築設計和施工一體化營造的整體做法、工藝特徵和技術要點等做了科學分析與闡釋,將經驗性的技藝提煉為科學表達的文本知識,建立了營造工藝資料庫,開發了三維模型軟體,其中包括對瀕於失傳的營造工藝的搶救性科學記錄。

這為保護和傳承古建築遺產、解決其中的核心技術問題建立了知識基礎。

研究成果較以往的經驗研究先進,可提高江浙地區傳統建築修繕的設計、施工和質量管理的水平,克服工藝失真失傳的修繕性破壞。

調研過程中形成的工藝規程和評估規範可以作為地方性的操作標準,對其他地區的古建築營建工藝研究和修繕工作也具有借鑑意義。

10.中國古代車輿價值挖掘及復原研究

該項目組對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陪葬車的遺蹟進行了發掘,利用新技術全面提取車輿及其裝飾件的形制、結構和尺寸等信息,提高了田野考古發掘操作水平;藉助科技實驗手段,對木材、表面髹漆、金屬構件和珠飾等進行材質和製作工藝的檢測分析;分析各種信息及信息之間的關聯,進而做出車輿的數字模擬復原;結合傳統工藝調查,按原來的材料和工藝,完成兩輛車輿的實物復原,並且製作了用於展示的三維視頻。

這是一項學科交叉的創新研究。

通過跨學科合作,成功地將田野考古、科學檢測分析、文物保護和展覽展示等結合起來,深入挖掘了古代車輿的製作技術和文化價值,這對今後古車發掘、信息提取、研究和保護具有指導和借鑑意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石質文物保護關鍵技術研究

主要完成單位:雲岡石窟研究院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 中南大學主要完成人:黃繼忠 王金華 王逢睿 高峰 齊揚 劉紹軍 方建生 周偉強 劉建輝獲獎等級...

從技術受援到輸出 我國文物科技水平顯著提升

從技術受援到技術輸出我國文物科技水平顯著提升牙膏和文物保護,這對原本毫無關聯的事物,竟然因為一種叫「左旋薄荷醇」的化合物,完美地「聯姻」了。在文保科技者的手中,它居然成了考古現場保護文物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