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看秦代壁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秦,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政權,也是中國藝術發展的極為重要的時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政治、文化、經濟領域的一系列改革使得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為了宣揚功業,顯示王權而進行的藝術活動,在事實上促進了繪畫的發展。

然而秦朝距離現在已經二千多年了,始皇帝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僅僅存在了37年,統治時間較短,距現在時間也久遠。

關於秦代的藝術遺蹟,過去一向較少發現。

秦時代的宮殿衙署,普遍繪製有壁畫,但隨著建築物的陸續消亡,壁畫歷經幾千年的歲月造成現在存世量非常稀少,幾乎喪失殆盡。

因為千年的歲月,壁畫已經漫漶不清

在1974年至1975年發現的秦都咸陽宮壁畫遺蹟第一次使我們領略到了秦代繪畫的輝煌,一睹當年「秦時明月」的風采。

在秦宮遺址3號殿的長廊殘存部分上,發現了一支有七輛馬車組成的行進隊列,每輛車由四匹奔馬牽引;另一處殘存的壁畫則表現的是一位宮女。

這些形象都是直接彩繪在牆上的,並沒有事先勾畫輪廓,可以被認為是中國傳統繪畫中「沒骨」法的最早範例。

駟馬圖,四匹戰馬拉著一輛戰車飛奔前進。

圖中戰馬和戰車雖看不清模樣,不過用線粗壯,間用黑、紅、藍、黃等色,具有一種瑰麗肅穆的風格。

整體感覺是勇往直前,所向無敵,蕩平六國,勢不可擋。

它的細節處雖然已經分辨不出,但從兵馬俑完美的雕塑中就可以知道,繪畫中馬和人物形象會更加生動,因為筆跡會比刀痕更加細緻。

秦《駟馬圖》

狩獵圖,藉助於貝壁的自然形狀,組成凹陷地貌的圍獵場面。

小小的貝殼上,可容天地之大,奔馬馳騁,圍追堵截,造成了空間,對獵物任意追殺。

鞍馬的矯健,騎士的勇武,都能感受到來自那個遙遠時代的氣息,與兵車圖如此相似。

秦狩獵圖

秦代的建築相當可觀,建築的結構和裝飾非常華美,如名振千百年的阿房宮,其間雕樑畫棟,壁畫、壁飾充滿各個角落。

陝西咸陽故城建築基址,出土的部分壁畫殘片,圖案以紅、黃、藍、黑等顏色繪成,色彩鮮艷,變化豐富,風格雄健。

顏色使用礦物質材料,能夠保持很長的時間。

從現存的秦宮壁畫殘跡中,可以看到人物、車馬、樓台以及樹木、植物等等,線條運筆流暢、平塗設色,豪放大氣。

壁畫的另一大類,墓室壁畫,因為迄今尚未發現相關遺蹟,這個種類也沒有相關的記載。

但是秦陵的兵馬俑卻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

在1974年於秦始皇陵東側出土的大批兵馬俑,具有高度的藝術水平。

身高180厘米左右的武士,體高160厘米左右的戰馬,造型準確洗鍊,氣勢威武雄壯。

它使我們看到了秦始皇以強大武力統一中國的景象,這些珍貴的雕塑作品是秦代美術高度成就的標誌。

秦 陶跪射俑

也不難想像秦始皇陵中又有怎樣豐富瑰麗的寶藏。

不要說墓室壁畫,任何一點發現也許都能震動歷史。

但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說,留待技術條件成熟時才發掘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從考古與科技角度 學者揭秘兵馬俑大軍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殘暴形象,可從目前發現的墓葬得到實證:有一批年青女性為始皇從死,而且數量比較大,與歷史記載相符。中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部主任、研究員張衛星博士(46歲)接受《聯合早...

秦俑:氣勢磅礴的陣容

陶塑始於秦漢時期,它的出現為我國雕塑史和陶藝史上譜寫了光輝燦爛的一頁。秦俑在藝術表現上運用嚴格的寫實手段,製作上採用模、塑結合的手法,運用塑、捏、堆、貼、刻、畫等多種技法製作而成。它的發現被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