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世界意義的中國玉文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春秋戰國時期,和田玉大量輸入中原,王室諸侯競相選用和田玉,故宮珍藏的勾連紋玉燈,是標準的和田玉,此時儒生們把禮學與和田玉結合起來研究,用和田玉來體現禮學思想。
為適應統治者喜愛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等傳統觀念,比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學性能上的各種特點,隨之「君子比德於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學說應運而生。
「抽繹玉之屬性,賦以哲學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賦以陰陽思想而宗教化;比較玉之尺度,賦以爵位等級而政治化。
」(郭寶鈞《古玉新詮》)是當時禮學與玉器研究的高度理論概括。
這是中國玉雕藝術經久不衰的理論依據,是中國人七千年愛玉風尚的精神支柱。
秦代雖有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觀的兵馬俑,但出土秦玉寥寥可數。
秦玉藝術面貌還有賴於地下考古的新發現。
漢代玉器繼承戰國玉雕的精華,繼續有所發展,並奠定了中國玉文化的基本格局。
漢代玉器可分為禮玉、葬玉、飾玉、陳設玉四大類,最能體現漢代玉器特色和雕琢工藝水平的,是葬玉和陳設玉。
為祈求屍體不朽而製造的葬玉,有玉衣、丸竅塞、玉琀和握玉四種。
玉衣因死者身份、官銜高低有別,又有金、銀、銅縷之分。
九竅塞是填塞或遮蓋死者的耳、目、口、鼻、肛門和生殖器九個竅孔之用的,目的是防止人體內的「精氣」由九竅逸出,以達屍骨不腐。
漢代葬玉很多,但工藝水平不高。
反映漢代玉器工藝水平的是陳設玉。
這些寫實主義的陳設玉有玉奔馬、玉熊、玉鷹、玉辟邪等,多為圓雕或高浮雕作品,凝聚著漢代渾厚豪放的藝術風格。
漢皇室裝飾玉有衰落的趨勢,多見小型的心形玉佩、玉剛卯、玉觹(xi希)等。
近年,偏居嶺南的漢代南越王國出土大批裝飾玉,以龍虎井體玉帶鉤、鏤空龍鳳紋玉套環最為精美,堪稱稀世珍寶。
漢代玉器飾紋除沿用戰國的勾連谷紋外,還大量使用饕餮紋和螭虎紋。
東漢時,陰線刻紋又復甦盛行,繪畫趣味有所加強。
河北定遠出土玉屏上的陰線刻東王公、西王母,即是一幅白描線畫。
在中國玉器工藝史上,長達三個半世紀的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高度發達的漢唐玉雕間的一個低潮,出土玉器極少,而且都具漢代遺韻,有所創新者,唯有玉杯和玉盞。
這與當時風靡一時的佛教美術和陵墓石刻藝術極不相稱。
究其原委,當時不愛好琢玉,而盛行吃玉。
在神仙思想和道教煉丹術的影響下,覓玉、吃玉達到了瘋狂的程度。
「玉亦仙藥,但難得耳。
」「服金者,壽如金;服玉者,壽如玉。
」早期玉器的美術價值和禮儀觀念,這時消失殆盡。
隋代著名的玉器有李靜訓墓出土的金扣白玉盞,琢磨精細,質地溫潤,光澤柔和,金玉互為襯托,富麗高雅。
唐代玉器數量雖不多,但所見玉器件件都是珍品,碾琢工藝極佳。
唐代玉匠從繪畫、雕塑及西域藝術中汲取藝術營養,琢磨出具有盛唐風格的玉器。
八瓣花紋玉杯,獸首形瑪瑙杯,既是唐代玉雕藝術的真實寫照,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實物見證。
公元960至1234年的274年間,是中國歷史上宋、遼、金的對峙分裂時期。
宋代承五代大亂之餘,雖不是一個強盛的王朝,而在中國文化史上卻是一個重要時期。
宋、遼、金既互相撻伐又互通貿易,經濟、文化交往十分密切,玉器藝術共同繁榮。
宋徽宗趙佶的嗜玉成癮,金石學的興起,工筆繪畫的發展,城市經濟的繁榮,寫實主義和世俗化的傾向,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宋、遼、金玉器的空前發展。
宋、遼、金玉器實用裝飾玉占重要地位,「禮」性大減,「玩」味大增,玉器更接近現實生活。
南宋的玉荷葉杯,北宋的花形鏤雕玉佩,女真、契丹的「春水玉」、「秋山玉」,是代表這一時期琢玉水平的佳作。
元代玉器承延宋、金時期的藝術風格,採取起突手法,其典型器物是瀆山大玉海,隨形施藝,海神獸暢遊於驚濤駭浪之中,頗具元人雄健豪邁之氣魄。
明清時期是中國玉器的鼎盛時期,其玉質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豐,作品之多,使用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
明清皇室都愛玉成風,乾隆皇帝更是不遺餘力地加以提倡,並試圖從理論上為他愛玉如命尋找依據。
定陵出土的明代玉囗、清代的菊瓣形玉盤、桐蔭仕女圖玉雕,都是皇室用玉。
其時民間玉肆十分興隆,蘇州專諸巷是明代的琢玉中心,「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
明清玉器干姿百態,茶酒具盛行,仿古玉器層出不窮。
爐、薰、瓶、鼎、簋仿古玉器,器型仿三代青銅彝器,而其紋飾則反映了玉匠的見解,工藝更是典型的明清時作。
玉器與社會文化生活關係日臻密切,文人在書齋作畫、書寫,往往也用玉做洗、注、筆筒、墨床、鎮紙、臂擱等文具,或以玉作陳設裝飾。
玉山子是清代新式玉器,大禹治水圖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玉山子。
清代兼蓄西域痕都斯但玉器的琢玉成就,琢制了一批胎薄如紙,輕巧雋秀的「番作」玉器。
明清玉器惜鑒繪畫、雕刻、工藝的表現手法,汲取傳統的陽線、陰線、平凸、隱起、起突、鏤空、立體、俏色、燒古等多種琢玉工藝,融合貫通,綜合應用,使其作品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
中國玉器經過七千年的持續發展,經過無數能工巧匠的精雕細琢,經過歷代統治者和鑑賞家的使用賞玩,經過禮學家的詮釋美化,最後成為一種具有超自然力的物品,無所不能,無處不用玉,玉成了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寄託。
在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自新石器時代綿延七千年經久不衰者,是玉器;與人們生活關係最密切者,也是玉器。
玉已深深地融合在中國傳統文化與禮俗之中,充當著特殊的角色,發揮著其他工藝美術品不能替代的作用,並打上了政治的、宗教的、道德的、價值的烙印,蒙上了一層使人難以揭開的神秘面紗。
軟玉,英文寫作Nephrite,它源於希臘語,有「腎臟」之意。
古代歐洲人和美洲人與中國人一樣,都迷信玉,認為佩戴玉石可以辟邪,可以治癒腎病。
然而,在用玉歷史、碾琢技藝和用途方面,無論是日本古玉,紐西蘭毛利族玉器,印第安人玉器,還是阿拉伯玉器,西伯利亞古玉,歐洲古玉,都無法與中國玉器相提並論,它們或是曇花一現,或源流無緒,或玉質粗劣,或碾琢草率,或種類單調,或用途狹隘。
中國玉器在世界琢玉工藝史上占有絕對優勢,中國既是產玉大國,又是琢玉大國。
中國玉器在世界文化寶庫中獨樹一幟,閃耀著迷人的光輝。
-
古玩鑑別、出手、保養、收藏、投資、購買,您的專屬藝術品經紀人。
-
如果您是收藏愛好者,請聯繫郭總 微信號:237070814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漫談中國玉文化發展史
中國玉器文化源遠流長,如果按照考古發現歷史來計算的話,已有近萬年的輝煌歷史。 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玉的解釋是:「玉、石之美者」。在國人心目中,玉是石頭中最精華的部分。佛教文化中,玉被譽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