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類本草》唐慎微妙計集藥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中醫藥發展史上有許多劃時代的經典著作,其中《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已經於2011年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成為人類共同的寶貴文化財富。
另外還有大家熟知的《難經》《傷賽雜病論》《神農本草經》《證類本草》等。
囿於當時資料稀缺、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門派觀念等客觀因素,每一本書成書都非常不易,背後都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證類本草》同樣如此。
《證類本草》是《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一書的簡稱,成書於北宋,由四川知名藥學家唐慎微編著。
兩宋不少皇帝都知醫懂藥,北宋建國之初朝廷即著手安排相關人員編寫了《開寶本草》。
宋仁宗嘉祐年間(1056年-1063年),政府又組織醫官編寫了《嘉祐本草》《本草圖經》。
這兩本書對以往藥方等進行了選擇整理,保存了前代許多有價值的內容,但也遺落了部分有價值的資料、藥方,出身藥學世家的唐慎微就想彌補這個缺憾。
唐慎微(1056-1136年),字審元,成都人,北宋著名藥學家。
收集藥方這件事對他而言困難很大,因當時信息閉塞,參考資料較少,加上當時藥典或藥方都是手抄或家傳,因而難以獲得。
唐慎微的辦法是在求助於藥典古籍的同時,求助於讀書人。
簡單來說就是讀書人或帶家屬來治病時,只需提供1~2個名方,古籍中的或地方上常用的都可以,他就免費治療。
此消息傳出去後,許多病人就想法設法搜集名方,讀書人在讀諸子百家時也會注意記錄藥方,許多外地病人也帶著方子慕名而來。
就這樣,通過自己整理和多方提供,幾年之後他終於收集到了大量醫藥資料,於元豐五年(1082年)形成初稿。
時年,唐慎微僅28歲。
此後10餘年間,唐慎微又對其進行陸續修改增補,於慶元符元年至大觀二年(1098-1108年)間正式定稿,由艾晟校補刊行時命名為《大觀經史證類備急本草》(三十一卷)。
政和六年(1116年),醫官曹孝忠對其進行校正,刪減成30卷,取名為《政和新修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後人簡稱《證類本草》。
該書被譽為「中國現存年代最早、內容最完整的一部劃時代本草學名著」。
此書系北宋以前諸多本草的集大成,並首創了「方藥對照」的編寫方法,後世藥書多仿照此法編撰。
書中收載的1558種藥物大多附有藥圖,並附有採集經過、炮製方法和主治功能。
該書對後世影響極大,後世歷朝均將其作為法定本草頒行,直到清初。
值得一提的是,李時珍編撰的《本草綱目》便以《證類本草》為藍本,李時珍對其評價為「使諸家本草及各藥單方,垂之千古,不致淪沒者,皆其功也」。
關註明醫頭條號,私信「學習」,醫案、課程、中醫專屬工作室等著你~~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獲取更多中醫相關知識!!!
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醫藥書,天下第一藥典非它莫屬
在中國古代中醫藥領域有不少重要著作,而《本草綱目》則更是中醫藥物學中登峰造極的著作,這部書是明代最偉大的科學成就,天下第一藥典,展示5000年中華文明獨特風采,影響中國的經典著作,影響歷史進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