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遊京都古書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京都古書店風景》作者:蘇枕書版本:中華書局2015年8月

「和《神保町書蟲》里otaku式的書店情報大匯集不同,《京都古書店風景》偏重書店與讀者之間互依互存的關係,摻糅了幾代人的典故,平淡如水,卻甘之如飴。

今年上海書展依舊全場八折,算下來,和網店其實差不了太多,但總覺得新瓶裝舊酒。

而幾個特價攤位,今年卻明顯誠意不足。

一圈下來,依舊兩手空空。

朋友發消息說,中華書局的展位有售《京都古書店風景》,別處無。

我自詡愛書之人,浸淫書店好多年,對於被譽為書之國的鄰國,也常常心嚮往之。

早些年,三聯書店推過一部奇書《神保町書蟲》,描寫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東京書店街;這幾年口碑甚好的知日,也推出過一本《書之國》專輯,專講日本書業,從古書店到新式Bookoff,一冊盡可了解個大概。

後來走了趟東京眼見為實,可謂震撼人心。

關於京都古書店和舊書攤的印象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幾年前京都作家森見登美彥的虛構小說《四疊半神話大系》,暗幽幽積滿了灰塵並遊蕩著舊書之神;京都老店鋪的人情世故則是來自於壽岳章子的京都三部曲,長屋、手藝與交情;蘇枕書久居京都多年,關於他寫京都書店的文章,過去也曾在《萬象》《外灘畫報》上見過,限於篇幅,杯水車薪並不算過癮。

這次結集出版,想必也讓蘇老師伸展了拳腳,算是讀者之福。

和《神保町書蟲》里otaku(御宅)式的書店情報大匯集不同,《京都古書店風景》偏重書店與讀者之間互依互存的關係,摻糅了幾代人的典故,平淡如水,卻甘之如飴。

書中介紹了好幾家書店,名字都古樸雅致有我漢家韻味,竹苞樓、匯文堂、紫陽書院,一眼望去仿佛孫殿起《琉璃廠小志》中的舊時光景。

京都高校林立,從學科設置上看,也是文史哲藝類占了上風,加之京都是傳統上的日本中國學重鎮,佛學重地,外加曾經的京都學派的幾位掌門人,也個個精通漢學,故而書店對於漢籍、佛典也較別處來得重視(想必也是讓作者感到親切的緣故吧)。

因此作者也格外關注幾家老店與京都學派老一輩學者之間的交往。

書中還額外講述津田書店的店主20世紀90年代在中國書店訪書的經過,以今日之眼光看來,簡直是阿里巴巴進了滿是財寶的山洞。

當然,作者還寫到多次低價購進寶書若干,心中竊喜又滿懷感激,想必這是書迷書痴所共有的樂趣吧。

又想起有次在東京神保町一街角書店門口,看到擺著一套完整十冊品相極佳的中華書局版《太平廣記》,標價僅1000日元(當時摺合約80元人民幣),猶豫間,就被一女大學生拎走,不勝唏噓此間臥虎藏龍手慢無。

書里還放著作者拍攝的大量照片,書店裡依舊擺得整整齊齊滿滿當當,可言語間依然流露出些許好時光一去不復返的憂愁,舊書店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讀書的人少了、網店的業務分流、古籍善本收購價大幅提升等等,我想,這樣的情形,全球如此,不單京都一地。

回過頭來看國內,熟悉的書店早已關門歇業。

我在上海某片大學聚集的區域居住了近二十年,也算見過大小書店的興衰起伏,直至今日,只有寥寥幾家在堅持;福州路與文廟,也遠不如往昔精彩;早年在北京上學時,尚有規模浩大的地壇書市,而眼下上海並無彼文化中心那般便利。

前兩年去了趟南大,青島路一帶舊書店之多,令人欣喜。

當然了,世上還有孔夫子(舊書網)在。

恰巧友人從京都回來,帶給我一張前些日子剛舉辦的下鴨糾之森古本祭海報。

正如書中所描述的那樣,書店門口多擺著一箱一箱百元文庫本,內容五花八門,從休閒到嚴肅應有盡有,花一個鋼鏰兒買本小書想來也多愜意,好比80年代風靡一時的五毛錢一本的五角叢書。

很多人都覺得我國沒有這種廉價便攜的文庫本挺可惜,其實早些年很多大出版社都做過,三聯做過三聯新知文庫,包攬文史哲,估計是模仿岩波文庫;商務印書館解放前出過「萬有文庫」,洋洋洒洒大名鼎鼎近世無可比擬,前幾年還引進過法國的「我知道什麼」;中華書局還有小開本的古典文學名著;還有野心最大「走向未來叢書」以及走大眾路線的「五角叢書」。

但最後,似乎都沒有堅持下去,三聯新知還在出,可惜已是大開本,定價也不低了。

以前看過一篇舊書店的文章,店老闆有句話:一個發達的舊書業要靠幾代人的積澱,舊書店的未來依靠於當下。

真是需要細細品味一番。

□張老漢(書評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