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座古墓中,出土了一件怪物「韘」,它竟是老祖宗級別的文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40年前,我考古專家在安陽發現了一座古墓,在這座古墓中,出土了一件奇怪的文物——「韘」,專家們一開始看到它的時候,覺得非常奇怪,因為它的模樣有些奇怪。

後來經過專家的考證,這件古老、古怪的寶貝,竟是清代一件文物的老祖宗。

「韘」究竟是什麼,您想要知道具體的情況,那就讓小編給您從頭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75年冬天,殷墟遺址附近的安陽小屯村西北角,有一片高地準備進行土地平整,為了做好這片土地的探查和確定工作,一位姓鄭的女專家領著考古工作者,來到了現場。

當時,十多名考古工作者,對這次探查和確定工作,並沒有報什麼太大的信心,這道理很簡單,他們探查古墓的經驗十分豐富,像這樣的普通高地,並不是埋有古墓的樣子。

姓鄭的專家確實是高手,她在高地上一座廢棄的現代房屋的灰坑中,發現在了紅色的夯土痕跡,當時,有不少人都認為,那是房基的夯土,跟古墓的封土一點邊都不沾。

在鄭專家的堅持下,考古工作者用洛陽鏟一直打到了8米深的地下,讓人想不到的是,探頭竟穿透了棺木,混合著泥土,竟帶上來一枚玉墜。

8米深的地下,竟是商朝的「穆桂英」婦好的古墓。

這座沉睡了3000多年的殷商大墓,終於完整地被挖了出來,這次考古,共出土了隨葬品1928件,其中就有如鴞尊、圈足觥、三聯甗、偶方彝和大銅鉞,這些重量級的文物,件件都是一級國寶。

可是這位姓鄭的專家在清理墓穴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中間帶孔的玉器,這件玉器上面不僅有孔,還有凹槽,做工精美,神韻十足,很顯然,是出自當時的刻玉名家之手。

這件玉器出土後,當時考古專家,都認為這是一件普通的玉器,屬於一件冥器,絕非實用器,後來,一位北京來的文物專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為,這件玉器是一件實用器,它就是清朝常見的飾品——扳指的老祖先。

一句話,就好像閃電一樣,劈開了這件怪器上籠罩的迷霧。

專家們經過集體討論,最後確定,這就是一枚射箭時候用的古扳指,而且是中國第一枚扳指,堪稱扳指「老祖宗」。

清朝的時候,老北京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王爺三件寶:扳指、核桃、籠中鳥。

當時社會上有身份的人,出門不戴上一個好扳指,根本沒法見人,可是清朝的扳指,完全就是一種丟失了使用功能的裝飾品,而婦好墓的扳指,卻完全是一件實用器。

在婦好活動的商周時代,在出土的甲骨文字中,經常可以見到婦好的名字,她雖然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可是她不僅領兵定了鬼方、羌方、土方等地,成為商王朝的「穆桂英」,而且又任占卜之官,成為商王朝的大祭師。

可以這樣說:人+神=婦好。

我們從出土的大銅鉞(婦好的兵刃),還有這件扳指上看來,可以非常明白地推斷出——婦好真的不是銀樣鑞槍頭,而是位真真正正的女將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千年古墓出土雞蛋,為何考古專家不敢去碰?

最近盜墓類的小說可謂是狠狠的火了一把,出於對中華五千年文化的敬仰,人們對於古墓里的東西是十分的感興趣,特別是每次考古工作者爆出某所古墓開挖的時候,定會引起人們的關注。但是由於國家也是有所相關規定...

考古就是國營盜墓?無知者的惡意揣摩!

一部熱播網劇的調侃,讓一些別有用心的分子將「國營盜墓」的帽子永遠的戴在了考古工作者的身上,仿佛考古工作者只是一些持證上崗的盜墓賊一般。這種試圖通過拉取考古工作者下馬而為盜墓賊洗地的做法不僅拙劣,...

榆次貓兒嶺事件,晉中人永遠的恥

2007年6月9日,山西省文物局通報了十起違反文物保護法的警示案例,希望通過公布這些案例,使全社會更加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其中第一起就是「榆次市貓兒嶺古墓葬損毀事件」—— 1983年,原榆次市政府...

長沙主城區發現5座西漢古墓和3口宋代古井

新華社長沙1月13日電(記者劉良恆)記者13日從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去年下半年以來,長沙考古工作者在芙蓉區都正街地下車庫工程工地發掘出5座西漢古墓和3口宋代古井,出土隨葬品30余件。 據悉...

長沙營盤西路一基建工地發現3座戰國古墓

基建工地發現3座戰國古墓華聲在線長沙訊 近日,長沙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營盤西路市一醫院新住院大樓基建工地陸續發現27口古井及3座戰國古墓。目前,考古工作已結束,考古工作者對此出具考古報告。長沙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