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的墓都挖了 為什麼不挖秦始皇的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自稱始皇帝,據《史記》中記載可知:秦始皇十三歲(公元前246年)即秦王位,即位後不久,就在酈山開始營建陵墓。

統一天下後,又從全國徵發來七十多萬人參加修築。

直至秦始皇五十歲死葬時(公元前210年)還未峻工,秦二世時又接著進行了兩年,前後費時近39年,真可謂工程浩大。

70多萬人修建了39年,這肯定是一個超級超級大的工程,那麼有多大呢?

相當於78個故宮,經考古勘探,秦始皇陵可分為陵園區和從葬區兩大部分。

陵園區占地近8平方公里, 有內城和外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現存高76米,周圍有大量地面建築遺蹟和陪葬物。

陵墓是安放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個。

整體面積相當於78個故宮大小。

秦始皇陵在1974時被發現,歷經幾十年的探測和考古,目前已經基本掌握了秦始皇陵的大體結構。

那麼這座歷史第一帝的陵墓兩千年來為什麼一直沒有被挖呢?

1.地宮極深,如何垂直勘察?

假如地宮間隔如今的地表35米深,那就相當於15層左右的高樓,這樣的立壁,假如是石或哪怕是土石分離的還算結實,假如像兵馬俑坑那樣只是板壁和土壁,會不會招致塌方?

2.需要多長時間能挖完?

假如不論墳的立方面積,不計深度,只算秦陵的地宮面積:南北170米×南北145米≈25000平方米,那麼就是秦公大墓面積的4倍多,要挖40年;是兵馬俑坑實踐發掘面積的5倍多,也要挖150年。

前兩年經濟學家張五常說一挖開秦始皇陵,馬上就能出幾十個億的經濟效益。

他可能只算了經濟帳,壓根兒沒想到要挖這麼多年的吧?!

3.裡邊的秦朝文物能不能維護?

這一個問題實踐上是分離上述問題綜合構成的。

即使不是絲織品等有機物,就是兵馬俑這樣的無機物,天長日久,暴露在外,還生出了幾十種病菌。

中國考古學家們1974年春季就曾經發現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處也曾經找到,但是簡直整整40年過去了,卻一直沒有要開棺的意思。

4、相關國際組織可能干預

秦陵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國際著名遺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是不是會幹預秦陵的發掘?怎麼幹預?這也是未知數。

即便我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人家最後同意了,那會不會像當年埃及修建亞斯文新水壩時,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集20多個國家參與進來呢?

如果真的如此國際化了,國內外的考古發掘標準發生了衝突怎麼辦呢?假如那些外國學者以秦陵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的名義,非要把發掘資料拿回去做研究,我們又如何應對呢?看來,挖秦陵不但有涉外問題,還有科學化與否的行業標準問題,甚至還不乏中國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否可以讓所有參加發掘的國家共享的難題。

這恐怕是不少主張挖秦陵的人沒想到的。

歸根結底,我們這一代是把像秦陵這樣的文物都挖完,還是留給能力肯定超過我們的子孫們去挖?這裡有感性和理性的較量,有短期行為和長期規劃的考量,有本位與全局的抗衡,還有業績與政績的對決。

秦陵面臨的危機不僅是地震、滲水、風化、黴菌等自然破壞,還有我們急功近利的思維模式,把自己的智能最大化,對自己能力的時代局限性缺乏清醒的自省。

在條件不成熟時急於發掘秦陵,透射出我們考慮問題的缺陷和自我認知的困局。

其實,懷著對祖先的敬畏之心,盡我們的「文化孝道」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何嘗不是政績,留給子孫何嘗不是發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秦始皇陵為什麼不能挖,有這麼幾個原因!

秦始皇帝陵是中國第一位皇帝,即始皇帝的陵寢,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以東31公里臨潼區的驪山,本稱麗山園。建於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布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

探秘秦始皇陵:神秘地下帝國的考古難題

隨著秦兵馬俑在沉寂24年後的再次發掘,一些人士甚至媒體再次關注「秦始皇陵地宮何時開掘」的話題。秦始皇陵墓:挖還是不挖?護陵人稱主動挖秦始皇陵屬破壞,殺雞取卵不可學。勘探秦陵的考古隊認為,秦陵很可...

秦始皇陵為何暫不發掘?

秦始皇帝陵是中國第一座皇家陵園,在中國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規模宏大,埋藏豐富著稱於世。專家稱,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中國歷史上大多數帝王的皇陵...

秦始皇的墓為什麼不能挖?

第一,地上景觀保護難度大。挖掉了秦陵地面以上的墳,最直接的問題就是秦始皇陵的地面景觀就會消失。秦始皇陵沒有了墳堆,如何能讓人感受秦陵恢弘的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