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出土的五件神秘珍寶,其用途專家都百思不得其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因此,在考古發掘時,很多古人的陪葬品令專家也是一頭霧水,搞不清這些奇怪物品的真實用途。

下面我們列舉出幾種神秘的出土文物,大家打開腦洞看能不能給專家們科普下。

1、神秘的石底鞋

古人都有喜愛玉石的習俗,但是在秦漢時期玉石是非常稀少的。

所那時候的人們就用滑石或者其它的石頭雕刻成隨葬品陪葬,如秦景公的一號大墓中,考古人員就發現了很多的碎石塊,拼湊完整後竟是一雙石底鞋,鞋底還塗滿了辟邪的硃砂,這雙石鞋又大又重,其作用到底是保護墓主的腳底板還是踢鬼辟邪或是限制墓主人快步走路,究竟是何作用,文物專家現在也不得而知。

2、慈禧棺底的黑色鋸末

清東陵的慈禧棺槨曾經遭到大軍閥孫殿英的盜掘,棺槨內的什麼翡翠西瓜、夜明珠、玲瓏寶塔等稀世珍寶都被盜掘一空,卻忘記了把極有價值的金絲楠木棺材板盜走,直到解放後我國文保所在清理東陵時,才發現在慈禧金絲楠木的棺底鋪有一層黑色鋸末狀物。

哪些黑色的鋸末狀物究竟是什麼東西,至今也沒有一個確鑿的答案。

3、叫不上名字的西漢金獸

南京市曾是六個朝代的首都,當地一個農民在挖水渠之時,竟然掘出來了一尊重達18.2斤的西漢時期的純金神獸。

這尊金獸如今存放在南京博物館作為鎮館之寶,每逢專家們看見它時,都會陷入深深的沉思,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動物,似虎非虎,似豹非豹,說它不是狗,又有那麼一點像。

難道是古代的一種動物,早就滅絕了?這個三不像金獸,著實為難了專家。

4、曾侯乙墓金彈簧

曾國曾經作為一個不知名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小國,差點被歷史所忽視掉,直到曾侯乙大墓的出土,我們才意識到這個國家的存在。

而曾侯乙墓內的大量珍貴文物更是讓人牙碎了一地,先不談什麼大型編鐘,越王勾踐劍,光是一個案坐紡錘形器上纏繞著的金彈簧,就讓考古學者大跌眼鏡直呼神奇,這條二尺多長的金彈簧用直徑不足一毫米的金絲纏繞而成,到了今天,仍然彈性十足。

真是不敢想像,在當時那個時代,工匠們做金彈簧用途是什麼?是起裝飾作用,還是拿這東西當鏈子錘用,反正金彈簧的後面存在這大量的想像空間以及無限的可能。

5、三星堆的青銅面具

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銅文物中,大家所熟知的應該就是那件青銅面具,由於眼睛突起,耳朵肥大,被專家們命名為千里眼順風耳。

這個面具根本就看不出是以地球人為模特的跡象,以至於很多文物界的學者們都稱這是一件外星文明留下的神物。

歷史就是這麼的神秘,同時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面對這五大謎團,與其等待專家為我們揭秘,不如先打開自己的腦洞探討神秘所在,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高談大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太神秘,專家想破腦袋也想不出用途的文物

西周雲紋五柱器斷代為西周,通高31厘米,其中柱高16.5厘米。「雲紋銅五柱器」,器上有五根圓柱,分列於長方形的脊基上,距離互等;下為空腔方座,四角圓無棱隅,四壁微鼓。考古報告稱該文物「器形奇異,...

盤點那些讓我們自豪的國寶

〈十〉曾侯乙編鐘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

人大歷史學院講師曹斌帶網友腦洞大開

光明網訊(記者劉朝)9月14日,光明網光明雲媒在今日頭條上進行了《呆萌文物大起底 一枚青銅面具月餅引爆的吐槽》的圖文直播,邀請到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講師曹斌,在直播間中和網友一起漫談博物館中深藏...

曾侯乙尊盤為何無法複製

湖北日報訊 圖為:曾侯乙尊盤記者 海冰 實習生 韓笛 通訊員 連紅 吳建剛 王晶■編者按我省是文物大省,館藏文物總量超178萬件(套),其中,在上世紀90年代被認定為國寶級文物的有19件,1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