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縣岔河口環壕聚落遺址首次對外公布考古新進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呼和浩特新聞網12月29日訊(記者 張秀娟)12月29日,內蒙古清水河文物考古新發現新聞發布會召開,首次對外公布了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岔河口環壕聚落遺址重大考古新發現的相關情況。

據了解,清水河縣岔河口環壕聚落遺址,是南流黃河中段最重要的史前聚落遺存,也是截止目前發現的距今6500—5500年前,規格和等級十分講究的一處仰韶中期的「中心聚落」或「酋幫中心」。

1997年、1998年,為配合萬家寨水利樞紐建設,曾對這處仰韶時期的大型聚落遺址進行過兩次搶救性發掘。

當時的發掘報告記述「環壕南門溝頭底部沿溝體走向,挖掘形成高1.5米,呈幾何形的『凸台階』,形成大小不一的若干長方形『溝槽』。

『凸台階』與『溝槽』連接,構成條狀的類似動物造型,其形狀酷似『俯臥盤踞狀的蟲或魚(龍)』的動物造型」。

據內蒙古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吉平介紹,2016年9月至12月,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重新組織實施科學發掘工作,岔河口環壕遺址的發掘面積達2450平方米,發掘揭露了這處環壕聚落的南門和東門,同時出土仰韶時期的遺物。

發掘結果表明,這是一處被巨大環形壕溝環繞的史前聚落遺址,環形壕溝內清理出大型土塑動物造型,這在以往的考古發掘工作中還是第一次發現,其科研和學術意義巨大。

清水河縣岔河口環壕聚落遺址外圍環壕發現門址四處,分別為東、南、西、北各有一門址。

2016年僅在南門和東門局部進行了清理工作。

結果顯示,環壕的門址溝頭兩端相對,按順時針方向,左側溝內土塑動物造型一般為首部,右側溝內土塑動物造型一般為尾部。

四個門址將圓形環壕分為四段,每一段溝底土塑一個逆時針方向俯臥的動物造型,形成首尾相連整體圖案,蔚為壯觀。

內蒙古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吉平說,呼和浩特清水河縣岔河口環壕聚落遺址是內蒙古草原文物考古工作的新發現、新成果。

這處環壕聚落揭示了在探索中華草原文明形成過程中,其動物式 「圖騰」的形狀和規模,充分展示了獨特的具有高級宗教或權利意義的象徵。

我們將在積極保護的基礎上,申報「201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並開展文物展覽、博物館建設,以及與黃河、長城、古遺址有關的文物旅遊工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西安考古發現6000年前大型公共墓地葬2000餘人

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學家在著名的史前巨型聚落遺址——楊官寨遺址旁邊,首次發現一處距今6000年的大型公共墓地,其埋葬2000餘人的規模堪稱史無前例。楊官寨遺址位於陝西省高陵縣姬家鄉楊...

楊官寨遺址完美展現聚落布局

楊官寨遺址位於陝西省高陵縣姬家鄉楊官寨村四組東側,面積80餘萬平方米,為關中地區仰韶時代中晚期的超大型聚落,主要由廟底溝文化和半坡四期文化組成。廟底溝文化時期最大的環壕聚落2004年,在涇渭工業...

內蒙古考古首次發現大型土塑動物造型

29日,在自治區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對外公布了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岔河口環壕聚落遺址發現大型土塑動物造型,在考古發掘工作中尚屬首次,意義重大。 據內蒙古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吉平介紹:9月至12月,...

內蒙古史前聚落遺址首次發現土塑動物造型

中新網呼和浩特12月29日電 (張瑾嫻)29日,內蒙古文物局發布消息稱,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岔河口環壕聚落遺址,發現了大型土塑動物造型,同時出土大量仰韶時期的遺物。呼和浩特清水河縣岔河口環壕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