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比孜里墓地考古有新發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首次發現和田玉 出現頭戴花環、面對面葬、多次葬等奇特葬式

當看到打開的木棺里那枚和田羊脂玉掛件時,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胡興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雖說新疆和田地區自古就是和田玉的主要產地,內地眾多的考古發掘中也多次出土來自和田的和田玉製品,但在新疆多少年的考古發掘中,從來沒有發現和田玉。

新疆比孜里墓地出土的精美奩盒。

胡興軍供圖

「最初我也不敢相信。

」胡興軍激動地說,「這在新疆的考古發掘中是首次發現。

今年3月到4月間,為了配合和田墨玉高速公路的建設,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和田地區洛浦縣比孜里墓地進行搶救性發掘,一批考古發現讓人既驚喜又迷惑,各種謎團有待人們破解。

比孜里墓地的驚喜

比孜里墓地位於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山普拉鄉比孜里村東南側的二、三級台地上,墓地南北長約6000米,東西寬約1000米。

墓地保護範圍內有著名的比孜里佛寺。

在這裡發現了人類最早的毛毯——氍毹。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德國漢堡大學伊朗學博士段晴斷定,氍毹上的字符是婆羅米字母,為于闐文字。

胡興軍他們此次僅在地面,就發現了一塊長20厘米、寬4厘米且雙面寫滿于闐文字的木簡。

可惜的是,這片墓地遭到了嚴重的盜挖。

一些被盜墓葬還有縱火痕跡,墓內木製物和紡織物均被燒毀。

從破壞的墓葬觀察,此處墓地應與山普拉古墓群同為戰國至漢晉時期的墓葬。

打開一座木棺後,他們看到一位安詳沉睡的女人頭上戴著一串花環。

這串花環用樹枝作龍骨,串上密密麻麻的沙漠植物花朵,歷經近2000年的歲月,這些花朵仍清晰可辨。

「我們第一次看到這種特殊的葬制時,很激動也很奇怪,這在我們所了解的考古發掘中從來沒有出現過。

後來當我們再發掘其他墓葬時,發現這種形式很多,集中在女人墓里,有用花朵串起來的花環,也有用胡楊樹葉捆綁的花環。

」胡興軍說。

在一些墓室里,他們還發現了一些女人頭部左上方放置有精美奩盒的習俗。

奩盒裡除有粉餅外,還有線和其他物品。

胡興軍說:「除此之外,我們還發現了眾多成套的石眉筆、木梳,說明當時這裡的人很愛漂亮,注重自己的形象。

一座彩棺出現在胡興軍眼前,彩棺上用紅色顏料畫出方格,方格內用白色顏料打底,用靛青描繪團花,一頭卻畫了一位大眼睛的女人。

而她的嘴,是露出牙齒的齜牙狀。

彩棺木縫間,有石膏填充。

最令胡興軍他們興奮的是,這些木棺許多都採用了榫卯結構,與現代筆記本電腦的形制一模一樣,式樣也一樣。

一座長6米,寬4.5米,深2.8米的刀形墓里,竟然有108個的屍骨。

墓內還有屍床,墓頂有木製的棚蓋。

比孜里墓地的迷惑

為什麼在一座刀形墓里埋葬了108人?這還是目前僅從骨頭上判斷出的人數,因為墓被盜過,當時到底埋了多少人已無法查清。

雖說這種葬式在山普拉墓地也曾出現過,但如此多人集中在一座墓內,還是較為少見和不可思議的。

從現有的骨頭看,其中有男性,更多的是女性和孩子。

是家族墓,還是什麼墓?是一次葬,還是多次葬?

屍體葬式有俯身直肢,仰身屈肢和側身直肢等。

最令人奇怪是一座木棺內,竟然有兩位中年男性葬在一起,而且是下面的仰面,上面的俯面,形成了面對面的葬式。

另外,胡興軍他們發現了多座墓室內是多次葬。

後一次葬將前一次葬的屍體壓住,甚至讓前一次葬者身首異處,或者只剩半截身等。

同一座木棺內的屍體,有的頭在一個方向,有的卻不在一個方向,層層疊壓在一起。

甚至發現了一座木棺內有三個嬰兒疊壓在一起埋葬的。

「最讓我們感到奇怪的是,我們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覆面,幾乎所有墓內屍體上都有覆面。

而且覆面與屍體上衣領口處是縫在一起的。

覆面有毛織物、刺繡品,還有兩個皮覆面,而且覆面下方還有一層覆面,均用大塊布料覆蓋在人面部,有些在頭後綑紮成結,有些僅僅覆蓋著。

」胡興軍說。

讓他更不解的是,所發掘的48座墓葬里,所有人都戴了一種護頜罩。

形制像現代的口罩,卻沒戴在嘴上,而是托住了下巴。

用料也是有刺繡、布料等,用帶子在頭頂處系好。

「比孜里墓地離比孜里佛寺幾十米,這些埋葬在此的人與佛寺有什麼關係?他們為什麼將墓地放在佛寺附近?」

山普拉墓地是20世紀80年代新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比孜里墓地是山普拉古墓群的一部分。

其中發現的眾多被稱為蜻蜓眼的料珠,說明當時這裡與外界的交流很多,還是表明它們來自本地?

胡興軍最後說:「許多木棺是用整個胡楊樹挖空後製成的,一個人無法合抱住。

墓室內還有許多木料、蘆葦,說明當時這裡生態環境很好。

據《漢書》記載,于闐國當時只有1.9萬人,原始胡楊很茂密,蘆葦很多,這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也才有了墓葬里對這些材料的使用。

但現在我們看到的沙礫戈壁,是什麼造成的呢?」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千年的中國文化——羊脂玉

在中國古代,人們崇尚玉石,往往用玉來形容人的品質,擁有玉石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早在5000年前,王宮貴族就開始使用玉石。隨後的各個朝代中,玉器雖然都有其獨特的意義或形制,但玉器的發展卻從來沒有中斷...

新疆考古首現羊脂玉

近日,據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的消息,考古人員在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比孜里墓地發掘時,發現了一枚拇指大小的和田羊脂玉掛件。「最初我也不敢相信。」比孜里墓地領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胡興軍說,「這...

新疆考古首次出土和田羊脂玉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1日電(記者劉傑)新疆和田地區自古以產玉聞名,國內眾多考古多次出土和田玉製品,但在新疆的考古發掘中,從未發現和田玉。在近日舉行的2016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匯報會上,考古人員...

新疆和田發現2000年前羊脂玉

新疆和田地區自古以產玉聞名,和田玉更是享譽國內外的寶玉,但多年來新疆的考古發掘卻鮮有和田玉出土。近日,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傳來消息:考古人員在和田地區洛浦縣比孜里墓地發掘時,發現一枚拇指大小的和...

新疆發現2000前人面像彩棺 乾屍戴花環蒙口罩

新疆和田地區自古以產玉聞名,和田玉更是享譽國內外的寶玉,但多年來新疆的考古發掘卻鮮有和田玉出土。近日,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傳來消息:考古人員在和田地區洛浦縣比孜里墓地發掘時,發現一枚拇指大小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