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不敢碰的墓葬里他卻輕而易舉的做到了,出土寶藏被嚴重破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國歷史上一般發生盜墓行為都是在一個朝代低落另外一個朝代興起的時候,當然也有例外,在近代史上最瘋狂的盜墓者就是孫殿英了,他在盜取了慈禧墓葬後又把眼光投向了乾隆墓。
可能在中國歷史上流失文物最多的年代就是清朝末年了,但是只是流失,但是損失最嚴重的卻發生在近代。
到了近代我們就不得不說一個人,他就是郭沫若。
咱客觀理性點來看的話,文物如果流失了,我們可以追回,甚至可以花大價錢買回來,最差的情況我們至少能看到他們還留存在這個世界上。
但是損失的文物,就再也找不回來了,再也看不到了。
孫殿英是可惡,也對一些文物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但是那些國寶級的文物還是被保存了下來,不管在中國還是在國外,我們看到了自己的文明,即使沒有流回國內,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我們自己的文化。
但是最可怕的就是郭沫若這樣的以考古為名義進行古墓發掘,有些珍貴的寶藏到了現在我們都看不到了。
明知道技術不成熟,明知道中國自古以來的文化祭奠不允許有任何的盜墓行為。
他依然選擇了發掘定陵,並且在很多歷史的記載中,郭沫若還想挖掘秦始皇陵和武則天陵,就是因為乾陵里可能有他喜歡的《蘭亭序》
在郭沫若的世界裡有一幅巨大的考古圖,如果不是定陵的失敗,明十三陵可能也會不保。
如果不是周恩來果斷的拒絕,秦始皇陵和乾陵現在都不知道是什麼樣的。
現在我們倒是要問一句,考古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歷史和文化已經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血脈中流淌,最起碼的我們不允許任何打著考古旗幟的人來挖自己文化的祖墳。
不論怎麼辯解,郭沫若的考古就是盜墓行為。
孫殿英固然可惡,但是郭沫若也不能逃避自己的責任。
孫殿英挖掘的大部分珍寶現在都還在,但是郭沫若考古的大部分文物都已經被破壞,這是整個民族的創傷。
就像問一句,如果這樣,考古的意義到底在什麼地方?
考古史上八大考古發掘中的考古和盜墓的相愛相殺
中國地大物博孕育了五千年文明史,時間見證了歷史的滄桑。歷史的車輪還在繼續前行,今天的人們正在創造歷史,當我們回首望去歷史留下的印記卻不清晰。一個時期一個朝代的興衰更迭,都沒有跟我們留下太多記憶,...
郭沫若提議要挖掘秦始皇陵,惹領導大怒,並定下一個規矩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定陵也就是萬曆皇帝的陵墓。1956年,時任中國歷史研究所所長的郭沫若等人向國家建議挖掘定陵。剛開始遭到了很多考古學家的反對。但是郭沫若一意孤行,...
目前最具價值的陵墓,比秦始皇陵更具價值
秦始皇的兵馬俑是世界的奇蹟,這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是中國最著名的陵墓,廣為人知,如今的兵馬俑已經開發了一部分,並且以多全世界所有人開發參觀,據不完全統計,單單兵馬俑一年的門票收入,可以為西安市交...
定陵後郭沫若再提開秦始皇陵,上級定下規矩不能再碰皇帝墓!
「一夕廬山宿美廬,美其合二而一乎!」此乃我國近現代歷史上著名的詩人郭沫若的作品,他不僅僅是詩人,而且在歷史、考古、戲劇等方面也頗有建樹,是聞名遐邇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等。
定陵後郭沫若提議再開秦始皇陵,上級定下規矩不准再碰皇帝墓!
「一夕廬山宿美廬,美其合二而一乎!」此乃我國近現代歷史上著名的詩人郭沫若的作品,他不僅僅是詩人,而且在歷史、考古、戲劇等方面也頗有建樹,是聞名遐邇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等。
郭沫若再次提議挖掘秦皇陵,惹得領導憤怒,定下這一考古國策
考古是人們對歷史探索的一種手段,雖然不雅,但是也沒有辦法。現在的考古在古代叫做盜墓,是淵源古遠的犯罪行為。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資料已經可以看到有意識的墓葬破壞現象的遺存。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
郭沫若本是一文人,為何熱衷於挖墳掘墓,終極夢想是秦陵
早年的郭沫若確實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稱「孔夫子掛腰刀」,寫過很多不錯的文集,然而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卻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
定陵之後郭沫若再提開秦始皇陵,領導定下規矩不能再碰皇帝墓!
郭沫若是我國近現代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詩人,他對考古尤為熱衷,曾先後提出挖掘長陵(永樂皇帝陵)、定陵(萬曆皇帝陵)、乾陵(武則天陵)和秦始皇陵等,其中定陵的挖掘得到了真正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