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走出「象牙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若問近年最火的考古項目是哪個,恐怕很多人都會說是南昌西漢海昏侯墓。

9日、10日,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項目領隊楊軍前往河南,參加中原國學講壇和開封文化客廳的兩場講座活動,以「驚世大發現」「探秘海昏國」「事死如事生」「傳奇帝王侯」為主要內容,帶領大家認識真實的西漢海昏侯劉賀,吸引眾多河南市民到場聆聽。

在講座上,楊軍不僅詳細講述了劉賀的一生,還通過漢代的「火鍋」、冬蟲夏草、青銅蒸餾器等精美文物圖片為大家還原西漢時期高等級貴族的生活。

在楊軍看來,海昏侯墓為考古人員帶來許多值得解剖的謎團,比如劉賀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竹簡裡面會不會發現改變我們目前歷史認知的東西、內棺是否還能發現劉賀的金印等問題。

楊軍透露,他最關心的其實是海昏侯國的都城紫金城的內部方位關係,以及紫金城是何時因何故而廢,是因為洪水、地震還是瘟疫,他認為這些問題要通過幾年的努力才可以搞清楚。

目前內棺清理工作還在著手進行。

楊軍透露,內棺中可能還會有很多的驚喜。

進入實驗室考古以後,工作人員在溫度、濕度可控的情況下進行清理工作,對內棺中每一件文物的提取,都要先進行三維、X光、紅外線、能譜掃描,並提取殘留物檢測材質,心中有數才能進一步提取,這個過程不僅耗時長,而且工作量非常大。

楊軍表示,通過長達五年時間的考古發掘,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園的整體面貌初露端倪,但很多細節還沒有進行研究整理,下一步考古人員還要繼續精工細雕,徹底解釋清楚。

「當代的考古學能走出學者的象牙塔,邁向『公共考古』的範疇,這也是考古學發展到今天的另一項使命。

」楊軍認為,對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如何保護和研究,是考古團隊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

從田野考古向實驗室考古過渡,去揭開圍繞在海昏侯身上的重重迷霧,是未來幾年、幾十年甚至幾代考古人的使命。

在楊軍看來,考古研究活動不能待在「象牙塔」里,必須把研究成果讓公眾知道,公眾有參與權,通過參與也可以更好地促進文物保護,達到良性互動。

「考古人要習慣在鎂光燈和攝像頭下工作,不能因為對工作有一定影響就不向公眾公布,讓公眾在欣賞文物的過程和互動中不知不覺地了解考古了解文化,這恐怕是考古學真正要做的一件事。

」此外,大量簡牘的釋讀工作也備受關注,楊軍透露,這項工作量非常大,可能要花十幾年才能完成,但一定會有驚人的發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海昏侯墓又一墓懸疑 「棺人」或為劉賀之子

5號墓主是劉賀之子?●出土的文物中有一把玉劍,在古代是男性的象徵●專家稱需等清理主棺內的遺存後才能確認身份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內棺清理工作一直備受市民關注,目前內棺已經基本清理完畢,外棺、棺床等都...

揭秘劉賀墓內棺清理:半米高內棺成「薄片」

新華社南昌3月19日專電(記者袁慧晶、余賢紅)此前,海昏侯墓內棺中發現有「劉賀」二字的玉印成為最直接揭示墓主身份的實物證明。但記者從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專家組獲悉,劉賀內棺雖已被打開,但內棺被壓「扁...

專家揭秘海昏侯生前愛吃瓜子

本報訊(記者鐘磬如 通訊員孫夏)昨天,為期兩天的全國考古工作會議在武昌舉行,會議對2012年以來的考古工作進行了總結,並對「十三五」期間的文物考古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會議還首次安排了面向公眾的系...

海昏侯墓發掘展現考古新理念

近日,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發掘保護利用情況新聞發布會的舉行,標誌著海昏侯國遺址的核心部分劉賀墓的考古發掘工作基本結束。圍繞劉賀墓的發掘、展示、研究等相關問題,記者採訪了有關學者。引入聚落考古學理...

海昏侯考古發掘工作結束 內棺發現100枚金餅

新華網南昌10月9日電(吳亞芬)10月9日,本網從「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發掘保護利用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歷經五年多時間,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的考古發掘工作已經圓滿結束,迄今出土各類珍貴文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