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陶瓷演變 通曉時代變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今天小編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從古至今陶瓷的演變歷史和特徵
陶器與瓷器的區別:
1.陶器的原料是黏土,黏土隨處可取,不受地理條件的限制。
2.陶器燒制的溫度比較低一般是800攝士度。
3.陶器的密度小,吸水率較高。
4.陶器一般單純由陶胎組成,到後來才在陶器上塗釉。
我國在新石器時代的早期就發明了陶器。
最早發現的是仰韶文化。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從陶質區分,有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從工藝上區分,有手制、模製、慢輪、快輪;從紋飾上區分,有壓印、拍印、刻劃、彩繪、附加堆紋、鏤孔;從陶窯結構區分,有橫穴窯與豎穴窯。
正是這些風格迥異,不同的類別,創造了新石器時代絢麗多姿的陶器文化。
紅陶: 紅陶在中國出現最早,紅陶燒成溫度在900度左右,根據考古發掘資料,黃河流域距今8000千年的裴李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時期,都以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褚陶為主。
彩陶: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項卓越成就,是用赭、紅、黑和的等色繪飾的陶器。
彩陶藝術,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它是在陶器未燒以前就畫在陶坯上,燒成後彩紋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脫落。
有的在彩繪之前,先塗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繪節紋之前,先塗上一層白色陶衣,使彩繪花紋更為鮮明。
彩陶花紋主要是花卉圖案和幾何形圖案,也有少數動物紋。
幾何形圖案主要有:弦紋、網紋、鋸齒紋、三角紋、方格紋、垂幛紋、旋渦紋、圓圈紋、波折紋、寬頻紋,並有月亮、太陽、北斗星等紋樣。
動物紋樣,常見的有魚紋、鳥紋、蛙紋等。
獸紋較多的是豬紋、狗紋和鹿紋,有的奔馳,有的站立。
這些動物形象的出現,反映出當時的漁獵在原始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人物紋樣較少見,1973年在青海大通縣出一件陶缽,其口沿內壁上畫有三組跳舞的人群,五人一組,舞人動作整齊,姿態優美,精美異常。
植物紋樣,在距今68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陶器上,發現有稻麥粒、枝葉、花瓣,甚至有些已概括成為幾何形體,並和幾何形紋混和在一起構成紋樣,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別有一番情趣。
黑陶: 黑陶出現於龍山文化時期。
黑陶的燒成溫度達1000度左右,黑陶有細泥、泥質和夾砂三種,其中以細泥薄壁黑陶製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紙」的美稱。
這種黑陶的陶土經過淘洗,輪制,胎壁厚僅0.5-1毫米,再經打磨,燒成漆黑光亮,有「蛋殼陶」之稱,表現出驚人的技巧,飲譽中外。
這時期的黑陶以素麵磨光的最多,帶紋飾的較少,有弦紋、劃紋、鏤孔等幾種。
灰陶: 灰陶在新石器時代早期斐李崗文化遺址中已經出現,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時期都有一定數量的灰陶,特別是用於蒸煮的器皿,多為夾砂灰陶。
到夏代(二里頭文化早期)以灰陶和夾砂陶則占據主要位置。
白陶:白陶是指表里和胎質都呈白色的一種陶器。
它是用瓷土或高嶺土燒製成的,燒成溫度在1000度左右。
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後也逐步採用泥條盤制和輪制。
白陶器出現於龍山文化晚期,商代為鼎盛時期。
商代後期白陶大量發燕尾服,安陽殷墟出土數量最多,並且製作相當精緻。
到了西周,由於印紋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較多燒制與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燒造了。
硬陶:硬陶的胎質比一般泥質或夾砂陶器細膩堅硬,燒成溫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幾何形圖案為主的紋飾,所以統稱為「印紋硬陶」。
西周是印紋硬陶發展的興盛時期,其胎質原料根據化學組成分析,基本接近原始青瓷。
因印紋硬陶所用原料含鐵量較高,胎色較深,多呈紫褐、紅褐、黃褐和灰褐色。
印紋硬陶堅固耐用,絕大多數是貯盛器。
商代印紋硬陶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都有發現。
西周至戰國時期印紋硬陶主要盛行於長江中下游地區及南方的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地。
釉陶:漢代出現了一種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劑——鉛的釉陶,又稱「鉛釉陶」。
鉛釉陶的製作成功,是漢代制陶工藝的傑出成就。
釉料中加入鉛,可以降低釉的熔點,還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鐵、銅著色劑呈現美麗的綠、黃、褐等色,但經綠釉為最多,綠如翡翠,光彩照人。
墓葬中出土的鉛釉陶器表面,有時了現層銀白色光澤,有人誤稱為「銀釉」。
根據考古工作者的科學研究發現,「銀釉」形成的原因是由於釉面長期受潮,釉層表面析出多層次的沉積物,在光線的折射下,產生的銀白光澤。
商朝中期出現原始青瓷
原始青瓷出現於約3000年前的商代,歷經西周、春秋、戰國、漢代,它是從陶向瓷過渡時期的產物,系從印紋硬陶發展而來。
其製法是用瓷石制胎,器表施石灰釉,經1200℃高溫焙燒而成。
胎體燒結後呈灰白或褐色,器表有玻璃質釉層。
胎體吸水率低,敲擊時能發出清脆的聲音。
原始青瓷上的釉都呈青色,這是由於釉中含有適量氧化鐵所致。
與東漢以後成熟的瓷器相比較,原始青瓷具有以下特點:燒成溫度比瓷器低,器物成型多採用泥條盤築法,器物造型不甚規整,胎體厚薄不均,器表釉層不均勻,釉層較薄,釉色不穩定。
它與陶器雖已有本質的區別,但在燒造工藝上與真正的瓷器相比還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稱「原始青瓷」。
瓷器是從陶器發展而來的。
儘管原始瓷器出現很早,但是長時期內,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中仍然以陶器占主要地位。
直到瓷器生產的技術得到很大提高和普及,具體說,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瓷器才在許多方面代替了陶器,而且逐步代替了金屬器和漆器,成為一種重要的生活用具。
陶器與瓷器有什麼區別呢?陶器的胎是一般黏土,瓷器主要是高嶺土;陶器的燒成溫度不超過1000℃,而瓷器則要1200℃至1300℃;陶器有吸水性,瓷器一般沒有吸水性或吸水性很弱;瓷器敲擊有金屬聲,陶器則沒有。
東漢開始的早期青瓷,一般施青黃或黃綠色釉,所以統稱為「青瓷」。
其燒成溫度在1260℃至1310℃的高溫,器表通體施釉,釉層較厚,光澤度較強,胎釉結合緊密。
東漢瓷器的造型,常見的有碗、盞、盤、缽、盆、洗、壺、罐、鍾、硯、唾壺及五聯罐等。
最常見的為四系罐,直口圓唇、鼓腹平底、肩部圓鼓。
肩腹之間有等距離的四系或六系。
東漢瓷器的釉色有青瓷與黑瓷兩種。
青瓷器的胎質較細膩,吸水率低,有一定透光度。
其釉層透明,釉面淡雅有光澤。
其裝飾紋飾有弦紋、水波紋和貼印鋪首。
三國兩晉南北朝,長達三百六十餘年,這是一個社會大動盪的時代。
除西晉有過短期的統一外,我國南北方長期處於分裂和對峙的局面。
在江南地區,由於戰亂較少,經濟開發較快,因此,東漢晚期成熟的瓷器,有了迅速發展,制瓷業的中心在今浙江一帶。
至於黃河流域的北方地區,由於戰亂頻仍,社會經濟破壞嚴重,瓷器生產發展較慢。
直到北魏時期,在南方瓷器生產工藝的影響下,才燒製成功青瓷。
這一時期江浙地區的青瓷製造業已很發達,常見器物較前增加,造型上都是由肥矮變成瘦高。
釉色變化很大,東漢至三國多為青綠色,光亮度較差,到吳末和西晉漸漸變黃,西晉末出現了褐色斑狀裝飾,東晉時釉色複雜化,有的更加變淡,有的變褐,深褐色的斑痕也更加豐富多彩。
在紋飾方面,早期多捺印的方格帶紋或雲氣帶紋,吳末出現捺印的貼花裝飾,西晉、東晉紋飾逐漸更趨簡化。
東晉以後,器身流行蓮花紋裝飾,先是刻畫,後來變成淺浮式。
廣泛的社會信仰的變化,宗教的流行,在瓷器生產工藝上的反應十分強烈。
從漢代流行的雲氣紋、神仙和道教內容的裝飾,逐步改變為普遍採用蓮花紋和佛教內容的裝飾,是整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裝飾藝術的共同特徵。
北魏時期,北方青瓷業迅速發展,關中窯(在今西安)、洛京窯(在今洛陽)出了很多精美的瓷器。
河北景縣出土的青釉大瓷尊,器形高大,滿身凸雕仰復蓮花瓣,腹部及足部蓮瓣尖端高翹,耳系上雕刻著精緻細膩的花鳥雲龍,造型精美,氣魄雄偉。
隋唐時期是我國瓷器生產的繁榮階段,制瓷業逐漸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窯場在全國分布很廣,瓷器品種更加豐富精美。
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是白瓷。
白瓷在北朝晚期已經出現,北齊以前,中國的陶瓷器基本是青瓷,北齊時出現了最早的白瓷,經過隋代的發展,至唐代時陶瓷已形成「南青北白」的分布局面。
白瓷的出現是制瓷技術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
燒制白瓷比青瓷困難得多,必須是白胎白釉。
由於瓷土中普遍含有鐵的成分,而鐵成分呈色性能很強,含量超出百分之一,燒出的瓷器就呈灰白色。
所以,要使胎、釉潔白,必須將其中鐵的成分提煉出去,控制在百分之一以下。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唐三彩是一種盛行於唐代的陶器,以黃、白、綠為基本釉色,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上繁榮興盛,文化藝術上群芳爭艷,唐三彩就是這一時期產生的一種彩陶工藝品,它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
唐三彩的誕生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採用堆貼、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獷有力。
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經過焙燒,便形成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多種色彩,但多以黃、褐、綠三色為主。
它主要是陶坯上塗上的彩釉,在烘製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色釉濃淡變化、互相浸潤、斑駁淋漓、色彩自然協調,花紋流暢,是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
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輝映中,顯出堂皇富麗的藝術魅力。
唐三彩用於隨葬,做為明器,因為它的胎質鬆脆,防水性能差,實用性遠不如當時已經出現的青瓷和白瓷。
特點
唐三彩的特點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首先是造型。
從造型方面來講,它的造型與一般的工藝品的造型不同,與其他時代出土的馬也不同。
唐三彩的造型豐富多彩,一般可以分為動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類,而其中尤以動物居多。
出土的唐三彩,從現在分類來看主要也是分為動物、器皿和人物三類,尤其以動物居多,這個可能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在我國古代馬是人們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戰場上也是需要馬,農民耕田也需要馬,交通運輸也需要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馬比較多,其次就是駱駝也比較多,這可能和當時中外貿易有關,駱駝是長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那麼人們經商可能就是從東往西,從西往絲綢之路沿途需要駱駝作為交通工具。
所以說,匠人們把它反映在工藝品上。
人物一般以宮廷侍女比較多,這個反映就是當時的宮廷生活有關。
馬的造型比較肥碩,這個馬的品種,據說是從當時西域那邊進貢過來的,所以和我們現在看到的馬的形狀有點不大相同,馬的臀部比較肥,頸部比較寬。
唐馬的造型特點,它是以靜為主,但是靜中帶動,你們看到這是一匹靜立的馬。
但是它通過馬的眼部的刻畫,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圓睜的,然後馬的耳朵是貼著的,它好像在靜聽或者聽到有什麼動靜一樣,它通過這樣的細部刻畫來顯示出來唐馬的內在精神和內在的韻律。
唐三彩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釉色。
作為一件器物上同時使用紅綠白三種釉色,這在唐代本來就是首創,但是匠人們又巧妙地運用施釉的方法,紅、綠、白三色,讓它交錯、間錯地使用,然後在高溫下經過高溫燒制以後,釉色又澆融流溜形成獨特的流竄工藝,出窯以後,三彩就變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複色、有兼色,人們能夠看到的就是斑駁淋漓的多種彩色,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點。
唐三彩器物形體圓潤、飽滿,與唐代藝術的豐滿、健美、闊碩的特徵是一致的。
唐三彩的造型豐富多彩,一般可以分為動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類,而其中尤以動物居多。
三彩人物和動物的比例適度,形態自然,線條流暢,生動活潑。
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發達,怒目圓睜,劍拔弩張;女俑則高髻廣袖,亭亭立玉,悠然嫻雅,十分豐滿。
動物以馬和駱駝為多。
唐三彩這一種工藝品的特點,它有中西文化的交流特點在裡面,這個造型是雞頭器皿,從現在的考證它當時是西域國家甚至中東國家的一種盛酒用的器皿,但是作為中原地區把它作為一種工藝品來製作,並且人們的使用可以看到當時中西文化的交流。
唐三彩陶:
唐代工藝美術作品中成就最為卓著的手推唐三彩,唐三彩傭的出現將陶塑藝術的發展推向頂峰。
三彩的塑造以其豐富多采的變化、生動感人的形象成為唐代雕塑藝術及工藝美術中重要的一個類別。
三彩陶器燒胎後塗以黃綠、褐、藍、白等釉燒制而成,由於掌握了大量金屬釉的特點,使其成為絢麗奪目、鮮艷多彩的藝術品。
遼三彩
遼三彩遼代生產的低溫彩色釉陶製品。
受唐三彩影響,遼代也燒這類品種。
遼三彩多用黃、綠、褐三色釉,器型中的方碟、海棠花式長盤、雞冠壺、筒式瓶等,富有契丹民族的風格。
其中赤峰缸瓦窯燒造量相對大一些,所燒三彩釉陶器胎質細軟,呈淡紅色,釉色嬌艷光潔,可與唐三彩媲美。
裝飾手法有印花、劃花兩種,大凡盤、碟採用陽文印花,琢器採用劃花。
與唐三彩的區別除胎土不同外,主要是遼三彩中無藍色,施釉不交融,釉面少流淌。
契丹民族於公元916年,在我國北方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政權,創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燦爛文化,在我國陶器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人們把這種陶瓷器稱之為「遼瓷」。
它繼承了「唐三彩」的傳統,故又稱之為「遼三彩」。
遼瓷最早燒制年代到底始於何時,尚無確切證據可考。
但從有確切年代的墓葬出土的器物中,發現在遼穆宗應歷年(951-969)以前就已有了黃、綠單色釉陶器,可以斷定這時已經有三彩陶器。
遼代三彩承襲了唐代傳統,是接受唐三彩傳統的一種低溫瓷式釉陶,胎質粗而較硬,呈灰黃白色或淡紅色。
但質量不如唐三彩,但也有自己鮮明的時代特色。
遼三彩在承襲了唐三彩傳統手法的基礎上,有了自己特點的發展,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金三彩
金代時期生產的低溫彩色釉陶製品。
陶質胎體主要用刻劃方法進行裝飾。
過去傳統觀念認為宋、金時期生產的三彩統稱為宋三彩,近年來根據新的考古資料研究,有金三彩之說,其特點為施有較厚的化妝土;釉色厚而鮮艷、純正、潤澤,填色規整;裝飾手法以劃花為主,刻、剔為次;線條粗壯勻稱,流暢自如;多為生活實用器;燒成溫度高。
燒制窯口有河南鞏縣、登封、魯山、禹縣扒村、寶豐和磁州窯等。
元初三彩葉紋枕雖是三彩的延續,但其質量明顯下降,已漸趨衰落。
至明、清時期,三彩逐漸轉向了建築材料方面。
宋三彩
北宋三彩瓷是繼承唐三彩瓷工藝而成之名貴瓷品。
在宋代,由於磁石礦土使到部分窯址產品之中,增強了其耐用性,而三彩瓷在缺乏磁土之情況下,削弱了競爭性。
但其可塑性卻大大超過了其他瓷品,因此而發展出獨特之泥塑藝術,使其由唐末以來之實用性更結合了藝術性。
宋三彩是宋、金時期生產的低溫彩色釉陶製品,為仿唐三彩工藝製造的陶器。
陶質胎體主要用刻劃方法進行裝飾。
由於正統觀念,過去把在金統治下北方地區燒制的彩色釉陶器也稱宋三彩(近年來根據新的考古資料研究,也有金三彩之說)。
宋三彩主要採用刻劃方法進行裝飾。
它是在第一次燒成澀胎後,按紋飾需要填入彩色釉,再經第二次燒成。
宋三彩釉色豐富,在唐三彩、遼三彩的基礎上,除黃,綠、白、褐四種主色外,尚有艷紅、烏黑、醬色,並新創一種翡翠釉,色澤青翠明艷。
與唐三彩相比較,宋三彩畫面生動,填色規整,不見藍釉。
器型以枕為大宗,畫面具有濃郁的民間生活氣息。
宋代器形以盒、燈和枕為多,也見有寶塔形的供器。
宋三彩在河南禹縣、魯山、內鄉和宜陽等地古窯址中均有發現。
北宋早期三彩孩兒荷葉枕之作工,孩兒仰臥蓮座上,以雙手撐托荷葉一片作為枕面,而荷葉之脈莖連接孩身,與孩兒雙手而成三個支撐柱,作工穩重,視觀性強,集實用與藝術於一體。
其工藝難度甚高:瓷胎在高溫1100℃以上燒成,瓷化程度高,胎中夾雜砂粒,泛黃,以指輕彈,鏗鏗作響,頗為堅硬。
此器獨特之處,在於集塑、刻剔、揉、壓工藝於一體,古樸溫雅,有晚唐五代之遺風。
在作工上,全器分四部分組成:蓮瓣座是上下壓出泥板作為面底,以泥條板將面底上下連接成座,底板周邊向內按凹凸出邊足,條板上以刀尖刻出雙線蓮紋後剔地成瓣。
孩兒像是以泥塊揉壓成頭部及四肢身體,上刻出五官、手指、衣紋及套鞋,其工序先分別塑壓成頭,雙臂及上身、下身及雙腿、雙手及雙足後,再接合為一。
再有,荷葉脈莖是在泥塊上刻出脈紋而成後再接在孩兒之腰腹上。
荷葉面則是以泥塊切出葉形,於面刻出脈紋而成,其中間厚,延向周邊而漸薄,並以中間較厚處接上孩兒雙手及脈莖成力點支撐。
在彩料選用方面,全器上共有四色,分別為蓮瓣座、頭髮、四肢及身為褐彩,五官及頭面為黃彩,脈莖及葉底為泛紫之藍彩,葉面為綠彩,足及座底不施彩,如此施彩,完全符合了實際的自然狀況。
由於整器作工合理,除可實用外,可觀性相當高,穩重可愛,令人久看不厭。
北宋孩兒荷葉枕之創作,雖承自唐代之孩兒枕,但其荷葉面之增加,大大提高了實用上之舒適性,增加了藝術上之美觀,影響到日後定窯所生產之孩兒荷葉枕在造型上的發展。
哥瓷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這裡所說的哥窯是指傳世的哥窯瓷。
其胎色有黑、深灰、淺灰及土黃多種,其釉均為失透的乳濁釉,釉色以灰青為主。
常見器物有爐、瓶、碗、盤、洗等,均質地優良,做工精細,全為宮廷用瓷的式樣,與民窯瓷器大相逕庭。
主要特徵
其一,哥窯釉屬無光釉,猶如「酥油」般的光澤,色調豐富多彩,有米黃、粉青、奶白諸色。
其二、「金絲鐵線」的紋樣,哥窯釉面有網狀開片,或重疊猶如冰裂紋,或成細密小開片(「俗成百圾碎」或「龜子紋」),以「金絲鐵線」為典型,即較粗琉的黑色裂紋交織著細密的紅、黃色裂紋。
明代《格古要論》中有這樣的描述:"哥窯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
細碎紋,紋之下也。
"
其三、「攢珠聚球」般的釉中氣泡,哥窯器通常釉層很厚,最厚處甚至與胎的厚度相等,釉內含有氣泡,如珠隱現,猶如「聚沫攢珠」般的美韻,這是辨別真假哥窯器的一個傳統的方法。
陶瓷界先輩孫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鑑定》一文中說,官、哥釉氣泡密集似"攢珠",是指哥窯釉內氣泡細密像顆顆小水珠一樣,滿布在器表上。
這類特徵不易模仿。
其四、「紫口鐵足」的風致,哥窯器坯體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黃色,器皿口部口邊緣釉薄處由於隱紋露出胎色而呈黃褐色,同時在底足未掛釉處呈現鐵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鐵足」之說,這也是區別真假哥窯器的傳統方法之一。
汝窯
汝瓷是我國宋代「汝、鈞、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
名瓷之首,汝窯為魁。
汝窯的工匠,以名貴的瑪瑙入釉,燒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典型特色的汝瓷。
汝窯在河南省汝州市,解放後曾名臨汝縣,古稱汝州,因名。
是北方第一個著名的青瓷窯,北宋時創設,燒制御用宮中之器,時間很短,數量也少。
器型簡單,但釉色溫潤柔和,在半無光狀態下有如羊脂玉,並截取定窯、越窯的裝飾技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晚期在臨汝縣燒造的稱為臨汝窯,其中有「奉華」二字的是宋高宗劉妃的堂號,也有人稱是後人補刻的。
汝窯是北宋官窯,是供宮廷使用之器,在市場和民間中流傳甚少。
南宋時有文獻記載:「汝窯……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及」。
說明當時其身價已非同一般。
其產品,首先最好者當然上供皇室,不合格者方許在市場出售,因此汝窯大部分產品是用來供奉朝廷使用的。
著名國畫大師李苦禪先生曾說過「天下博物館無汝者,難稱得盡善美也。
」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
汝州一帶民間也有「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的口碑廣為流傳。
官汝窯大約共燒造了20年左右,傳世品極少,所以物以稀為貴。
根據目前的統計,汝窯器傳世大約分布於以下幾個地方:北京故宮博物院20件、台北故宮博物院21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大維得基金會7件、天津博物館1件、廣東省博物館半件、香港收藏家羅桂祥1件、日本現存4件、美國現存5件、英國私人收藏1件,共計67件半。
汝瓷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讚譽。
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雲破處」之美妙,溫潤古樸。
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稱。
北宋時汝瓷器表常刻「奉華」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榮記。
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
被稱之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官窯
官窯起自唐,有兩種涵義,一是指貢器,一是指官廠。
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紀~十四世紀),官窯多有貢器,少有官廠,採取的形式是「官監民燒」,燒出的瓷器,「千中選十,百中選一」,進貢給統治階級。
這種瓷器就叫做貢瓷和官窯。
那時,唐代在產瓷區設有司務,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綏為新平(景德鎮)司務,奉詔監燒獻陵祭器。
宋代設監,如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派殿前承旨趙仁濟監理越州窯務。
到了元代則設局,以提領監陶,後改為本設總管。
他們燒出的「景德年制」,「樞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別稱為「景德窯』,「樞府窯」等。
官窯之謂,在中國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內涵。
就廣義而言,是有別民窯而專為官辦的瓷窯,其產品為宮廷所壟斷。
在宋代瓷器中,官窯即是一種專稱,指北宋和南宋時在京城汴京(汴梁,今開封)和臨安(今杭州)由宮廷設窯燒造的青瓷,故又有「舊官」和「新官」之分,前者為北宋官窯,後者為南宋官窯。
官窯是在宋大觀及政和年間於汴涼所造,青瓷釉色晶瑩惕透,有開裂或呈冰片狀,粉青紫口鐵定是其特色。
宋室南移在鳳凰山下設立官窯,又稱修內司官窯或內窯,郊壇下設立的郊壇下官窯,器形較多,有直徑大過一尺的大型產品。
從1128年元世祖忽必烈設置「浮梁磁局」,到1936年清朝覆亡,景德鎮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瓷廠所在地,中國的官窯制度在這裡延續了632年,江西景德鎮也由此擁有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最精湛的官辦瓷廠。
景德鎮地下也因此存有大量因禁絕流入民間而被就地掩埋的古碎瓷,成為中國目前品類最完整、年代最可靠、信息最豐富的官窯遺址和「地下瓷都」。
北宋官窯
北宋官窯也稱汴京官窯。
相傳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在汴京附近設立窯場,由官府直接經營,專燒宮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窯。
南宋顧文薦《負睻雜錄》記載:「宋宣政間(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南宋葉寘在其《垣齋筆衡》中對北京官窯亦有記載:「政和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
明代《事物紺珠》、《留留青》因襲此說。
當時的京師即汴京(今河南開封),因宋代汴京遺址已沉入地下,至今日為止,尚未發掘出北宋官窯遺址。
對於北宋官窯遺址缺乏考古發掘地資料和充足的文獻資料的支撐,因此,時至今日,關於北宋官窯遺址在何處,仍有不同說法,一般有三種說法:一說北宋官窯即為汝窯;二說否認北宋官窯的存在;三說為北宋官窯即為汴京官窯,它與南宋時的修內司官窯先後存在。
支持第三種說法的人較多。
北宋官窯傳世品很少,形質與工藝與汝窯有共同處。
器多仿古,主要有碗、瓶、洗等。
胎體顯厚,胎骨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有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質瑩潤溫雅,尤以釉面開大裂紋片著稱,不同於南宋官窯和汝窯及龍泉窯瓷器。
底有文釘燒痕,有「紫口鐵足」的特徵。
南宋官窯
南宋時在今杭州市鳳凰山南麓烏龜山郊壇另設新窯,稱「郊壇下官窯」,又稱南宋官窯。
此官窯瓷器胎為黑、深灰、淺灰、米黃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質細膩。
釉面乳濁,多開片,稱為「蟹爪紋」,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黃等。
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卻偏赤鐵色,故有「紫口鐵足」之稱。
器型除碗、盤、碟、洗等日用器皿外,還有仿商周青銅器的尊、鼎、爐、觚等陳設瓷和祭祀用禮器。
明代官窯
明代採取「官辦民燒」的形式,開始有官廠,專燒進貢的瓷器。
如在景德鎮設御器廠,也稱景德鎮御窯廠,特派廠官,經費出自地方,編役人夫,設窯達五十幾座,專門燒造御器即貢器。
瓷器燒制經過兩宋時期的發展,不論在燒制工藝,還是器具種類方面都達到了高峰,各時期都有不同的代表品種,如永樂甜白、永宣青花、成化鬥彩、嘉萬五彩等瓷中翹楚。
永樂帝在位時,景德鎮瓷器生產蓬勃發展,這一時期是我國瓷器燒制承上啟下,內外交流的重要階段,上承宋元,下啟康乾,並廣泛與外國交流學習。
能工巧匠們除了繼承前輩的精巧工藝,仿製元代的典型器物外,還大膽進行創新改良,燒製成永樂甜白,青花,釉里紅等極具時代特色的新瓷器,尤其是多色低溫釉上彩瓷器,打破了以往瓷器多為單調色彩的傳統,使之更賞心悅目,為後來的成化鬥彩,嘉萬五彩乃至康雍乾粉彩瓷器燒制奠定了基礎。
借鄭和下西洋和外使出訪之際,永樂瓷器得以與世界其他地區交流(外銷瓷和賞賜附庸國專用瓷),從外國進口顏料(如永樂青花所用的蘇麻里青)學習技藝。
永樂瓷器中也出現了一批地域色彩濃厚的伊斯蘭瓷器,這既是對前朝的繼承,也是新時期向外國學習的證明。
清代官窯
清代是中國制瓷史上的集大成時期,其制瓷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受等級森嚴的封建統治制度和制瓷歷史傳統影響,清代的官窯瓷器和民窯瓷器的款識在題寫上也有一定的慣例,同時又新開創了金彩、墨彩、琺瑯彩等題寫工藝,而且各種堂名款、花押款、吉語款也更為多樣。
清代共有帝皇十個,均有帝皇紀年款的瓷器傳世,他們依次是: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順治官窯器以書寫「大清順治年制」兩行六字楷書青花款為主,也有寫「順治年制」四字款。
款字用筆有力、起筆見峰、住筆見頓、劃多下拉、勾捺上剔,但整體布局不甚規整。
民窯款較為多樣,有篆書堂名款,如「玉堂佳器」、「繼善堂」、「梓桑軒」等,有各式花押款、偽托款。
祭器多用干支紀年款。
康熙朝歷時61年,款識較多。
其官窯款多為「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兩行或三行青花楷書款,晚期有少量篆書款。
前期常見干支紀年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等。
本網資料庫內有一對康熙青花杯,落款為「大清丁未年制」,是康熙六年的瓷器。
琺瑯彩器上書「康熙御製」四字楷書料款。
其字體前期寬大,筆劃粗重挺拔,頓捺明顯。
後期字體清秀,在具體寫法上也有細微區別,如:熙字四點多為直點或順點,少逆點。
年字三橫前二橫較短,第三橫較長,且緊緊上靠,一豎較長。
款字外飾有單圈、雙圈、雙正方框等。
康熙民窯款識更為多種多樣,有圖記款,如秋葉、角、爵、方勝、雜寶,還有寓意性圖案,如一枝筆、銀錠、如意組合為必(筆)、定(錠)、如意等。
私家款如「杏林春宴」、「北慶堂」、「益友堂」、「若深珍藏」等。
有光畫雙圈,不寫字的雙圈款。
還有「文章山斗」之類的閒章款。
仿前朝的寄託款,以仿嘉靖款居多。
雍正官窯款主要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兩行楷書青花雙圈款,也有雙方框款,其次是多用於單色釉瓷上的三行六字篆書款。
從字體上分析,雍正款識由專人題寫,所以各類瓷器上的字體大致相同。
楷書款早期為三行雙圈,晚期為雙行雙圈或雙框。
「雍正年制」四字篆書刻款主要用在仿均、爐均和茶葉末等器物上。
「雍正年制」或「雍正御製」四字楷書堆料款僅用於琺瑯彩瓷。
雍正細路民窯器大多數落各種堂名款,如「正誼書屋」、「百一山房」、「澹寧堂」、「望吟閣」等,一般民窯器款則複雜多樣,如用靈芝、香爐、團花款、方塊款、豆腐乾款、四朵花款等。
乾隆朝瓷產量極大,官窯款用得最多的是「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
款字一般以青花書寫為主,但亦有抹紅寫款,在白瓷、茶葉末、珊瑚紅等特殊器物上往往用「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刻款。
乾隆民窯款形式也極豐富,堂名款和花押款多大體與正朝相同,故鑑定時有一定的難度。
乾隆朝首次出現草記款。
乾隆朝款,字體最多,書寫排列形式也最多,且官民窯款字體易混淆。
一般來講,官款比民款精、秀、細、潤,而民窯款大都較為粗糙、草率,亦有仿宣德、成化款。
嘉慶官窯器一般都用「大清嘉慶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主要為青花、無欄框。
亦有少量楷書款。
粉彩器上常見抹紅款。
個別器物用刻劃款。
民窯器中有六字篆字方款,亦有「嘉慶年制」四字款,大多十分草率,有的僅寫半邊字,還省減筆劃,稱為草記款,故十分難認。
堂名款以「行有恆堂」、「嘉蔭堂制」、「植本堂」等為多見。
花押款除部分沿用乾隆時期的之外,新出現蝙蝠、桃子等款識。
道光官窯器一般以「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書青花款為主,也有抹紅款及描金款。
茶葉末、爐均釉等器物上則為六字刻款。
個別粉彩器上偶見「道光年制」四字紅地描金篆書款。
道光時期落有堂名款的如「退思堂制」、「山解竹主人造」等,大多是精品。
慎德堂是道光皇帝讀書的地方,後期也成為道光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故題有「慎德堂制」紅款的道光朝瓷器應是道光皇帝的御用瓷。
民窯款器亦多有六字或四字紀年款,一般均不太規整,開始出現百結圖記款。
咸豐及其後的同治、光緒、宣統各朝再次興起楷書題款風氣,大多為六字雙行或六字三行「大清××年制」款。
款外均無圈框,字體工整,清秀修長,有青花、紅彩、金彩、墨彩及刻款等形式。
這一時期篆書款不多。
其中光緒時署有「大雅齋」、「天地一家春」及「長春同慶」、「永慶長春」等款的官窯器最為精緻。
民窯款則多無定製,形式較多,同治時多有「同治年制」四字篆書戳記印款及抹紅款。
光緒時多偽托款,一般是「康熙年制」或「若深珍藏」。
官窯官窯是我國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辦瓷窯,專燒宮廷、官府用瓷。
官窯始於宋代,有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之分。
北宋官窯也稱汴京官窯。
相傳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在汴京附近設立窯場,專燒宮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窯。
南宋顧文薦《負 雜錄》記載:"宋宣政間(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南宋葉在其《垣齋筆衡》中對北京官窯亦有記載:"政和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
當時的京師即汴京(今開封),因宋代汴京遺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為止,尚未發掘出北宋官窯遺址,對於北宋官窯遺址缺乏考古發掘地資料和充足的文獻資料的支撐,因此,時至今日,關於北宋官窯遺址在何處,仍有不同說法,一般有三種說法:一說北宋官窯即為汝窯;二說否認北宋官窯的存在;三說為北宋官窯即為汴京官窯,它與南宋時的修內司官窯先後存在。
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徽宗在汴京(即今河南開封)建窯燒制御用瓷器,命名為官窯。
汴京官窯瓷器胎質細膩,胎釉都纖薄如紙,釉色有粉紅、月白、大綠、灰油等。
器形有鼎爐、蔥管、空足、沖耳、乳爐、貫耳、壺環、耳壺、尊等及一些仿古銅器。
不久,由於金兵入侵,汴京被破,官窯也隨之終結。
南宋時在今杭州市鳳凰山南麓烏龜山郊壇另設新窯,稱"郊壇下官窯"。
此官窯瓷器胎為黑、深灰、淺灰、米黃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質細膩。
釉面乳濁,多開片,稱為"蟹爪紋",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黃等。
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卻偏赤鐵色,故有"紫口鐵足"之稱。
器型除碗、盤、碟、洗等日用器皿外,還有仿商周青銅器的尊、鼎、爐、觚等陳設瓷和祭祀禮器。
北宋官窯傳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
胎體顯厚,且呈黑色,釉為淡青色,瑩潤溫雅,尤以釉面開大裂紋片著稱,不同於南宋官窯和汝窯及龍泉窯瓷器,它也有"紫口鐵足"的特徵。
定窯
定窯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它是繼唐代的邢窯白瓷之後興起的一大瓷窯體系。
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因該地區唐宋時期屬定州管轄,故名定窯。
定窯原為民窯,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
窯址
定窯窯址規模最大、最集中的窯場,分布在今曲陽縣澗磁村北一帶,這裡有十幾處高大的堆積,最高的15米,堆積著眾多的瓷片、窯具、爐渣、瓷土等。
從遺址地層疊壓關係看,遺址分晚唐、五代和北宋三個時期,198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品種
定窯產品以白瓷為主,也燒制醬、紅、黑等其他名貴品種,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綠釉(綠定)、紅釉(紅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層高溫色釉。
元朝劉祁的《歸潛志》說,「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
可見,定窯器在當時不僅深受人們喜愛,而且產量較大。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定州時,曾用「定州花瓷琢紅玉」的詩句,來讚美定窯瓷器的絢麗多彩。
定窯還有北定、南定之分。
北宋之前,定窯窯址在北方的定州,這是燒制的物品稱為北定;宋室南遷之後,定窯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鎮,一部份到了吉州,稱為南定。
在景德鎮生產的釉色似粉,又稱粉定。
器形
定窯生產規模宏大,品種繁多。
多為碗、盤、瓶、碟、盒和枕,亦產凈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數量極少,主要是作為貢品進入宮廷。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兒枕」,是定窯瓷器的代表作之一。
釉質與胎質
定窯的胎質薄而輕,胎色白色微黃,較堅緻,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極薄,可以見胎。
釉色潔白晶瑩,很多積釉形狀好似淚痕,被稱為「蠟淚痕」,隱現著黃綠顏色。
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稱「竹絲刷紋」。
北宋早期定窯產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稱為「芒口」,芒口處常常鑲金、銀、銅質邊圈以掩飾芒口缺陷,此為定窯一大特色。
獨特技術
宋代瓷窯裝燒技術最為重要的成就,就是發明了覆燒法和「火照術」,定窯就大量採用覆燒方法,還使用了一種墊圈式組合匣體。
這種燒制方法的優點,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間,既可節省燃料,又可防止器具變形,從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產量,對南北瓷窯都產生過很大影響,對促進我國制瓷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裝飾紋樣
定窯器以其豐富多彩的紋樣裝飾而深受人們喜愛。
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還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紋樣秀麗典雅。
北宋早期定窯刻花、構圖、紋樣趨簡,以重蓮瓣紋居多,裝飾有淺浮雕之美。
北宋中晚期刻花裝飾精美絕倫,獨具一格。
裝飾圖案常用印花、劃花和堆花手法,秀麗典雅。
印花圖案,自然形態經巧妙變形,構成嚴謹;刻劃花,較印花更活潑生動,別具一格。
定窯瓷器最精美的紋飾大都集中在盤、碟上,紋飾多者可達四層。
每層紋飾富於變化,外圈紋飾多為幾何紋或變形蓮瓣紋,中心為動物、花卉結合紋飾,充滿浮雕感,藝術氣息濃郁。
而宋代定窯孩兒枕更是該窯名品,其造型神態及紋飾的裝飾工藝等皆為上乘之作。
影響
由於定窯的風靡與流行,其造型、裝飾、燒造方法為各地瓷窯所仿效,北宋年間各地紛紛仿製定窯。
這就誕生了「土定」「新定」「北定」「南定」「粉定」等仿器。
許多地區的產品質量不遜於河北曲陽。
定窯對我國後世的制瓷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名揚天下的景德鎮深受其影響,北京龍泉務窯、山西平定等形成了定窯系;埃及、歐洲、東南亞的文物遺址中都有定瓷的遺物。
鈞窯
中國宋元時期北方瓷窯。
鈞窯在河南省禹縣,為宋五大名窯之一,亦稱「均窯」、「鈞州窯」。
位於今河南禹州。
因古屬鈞州,故名。
以鈞瓷著稱於世,屬北方青瓷系統。
創始於唐,興盛於北宋,以後歷代都有仿造。
鈞窯在河南省禹縣,古代稱為鈞台,明代稱鈞州,所以命名為鈞窯,傳世不多,評價慎高。
鈞窯創始於唐代,歷經宋、金至元代,胎質細膩,釉色華麗奪目、種類之多不勝枚舉;有玫瑰紫、海棠紅、茄子紫、天藍、胭脂、硃砂、火 紅,還有窯變。
器型以碗盤為多,但以花盆最為出色。
器物底部刻有一到十的號數,相傳一、三、五、單數為紅色,二、四、六複數為青色,但也有人說是數字越小器型越大,只是窯工為方便辨認而作的記號罷了。
史料評價
清代道光年間《禹州志》記載:「州(即禹州)西南六十里,亂山之中有鎮曰『神垕』。
有土焉,可陶為磁。
」對鈞瓷釉色之美,明代張應文著文「鈞州窯,紅若胭脂者為最,青若蔥翠色,紫若黑色者次之,色純而底一、二數目字號者佳,其雜色者無足取」窯變是鈞瓷的一大特色,清代藍浦《景德鎮陶錄》讚美曰:「窯變之器有二、一為天工,一為人巧,其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則工,故以泑作幻色,物態直名之窯變。
」蚯蚓走泥紋,是鈞窯的另一大特點,在古籍中同樣有記載。
民國許之衡《飲流齋說瓷》:「鈞窯之釉,捫之甚平,而內現粗紋,垂垂而直下者,謂之淚痕;屈曲蟠折者,謂之蚯蚓走泥印,是鈞窯之特點也。
」
鈞窯瓷極其珍貴,這在民間有眾多的說法,比如「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件」。
「鈞瓷無對,窯變無雙」,「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等等。
對於鈞瓷的商業價值,當地民諺說:「進入西南山,七里長街現,七十七座窯,煙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進斗金錢」。
在寂園叟的《詠陶詩·均盆歌》中,對均(亦作鈞)瓷作了比較全面的評價:「柴窯不可見,存者惟禹鈞,均也汝也皆宋器,蚯蚓走泥跡已陳,欹斜屈曲若隱現,以此辨其贗與真。
宋後莫能仿製者,造化巧妙何其神。
汝窯糊以瑪瑙釉,末若均紫彌可珍。
均窯較多汝較少,宋均聲價高無論。
均釉有青亦有紫,紫者麗色輝千春。
青者俗謂之月白,亦自雅靚而溫純。
元瓷青者偶類紫,均紫竟體膩且勻,底間稍堊芝麻醬,單數雙數號碼新,或以單雙判青紫,無乃齊之東野人。
花盆有座狀如碗,一枚動值千餅銀。
我得一盆大於斗,容顏嬌美盼日頻。
仿紫最精世所罕,傳之子孫非長貧,千峰翠色浮几案,雨過雲破無纖塵。
紫者不貴有者貴。
世事翻轉猶飈輪。
蚓泥變幻哪能揣,淚痕流下方津津,蚓走淚流不一態,一燥一潤名有因。
淚痕奇絕傲泥蚓,要以瑩澤勝枯皴。
底竊有五碼則四,六角凹形淺淺唇。
深藏寶剎七百載,何必瓦璽夸漢秦。
一朝流傳屬村叟,使武件爾老病身。
小松叢菊頗在眼,慎勿牢落增悲辛。
」
特徵
鈞瓷釉採用氧化銅為著色劑,在還原氣氛中燒成銅紅釉。
這樣,燒出的釉色青中帶紅、如藍天中的晚霞。
鈞窯釉色大體上分藍、紅雨類、具體的可呈現月白、天青、天藍、蔥翠青、玫瑰紫、海棠紅、胭脂紅、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紅等。
其中,藍色也不同於一般的青瓷,是各種濃淡不一的藍色乳光釉。
藍色較淡的稱天青,較深的稱為天藍,比天青更淡的稱為月白,都具有瑩光一般幽雅的藍色光澤。
鈞瓷釉色有一種瑩光一般幽雅藍色乳光,其色調之美,妙不可言。
釉色分兩種,一曰細平釉,一曰橘皮釉。
以燒制色釉「窯變」為其特色。
由於釉色的相互交融而產生的無數顏色不一、形狀各異的窯變,是構成鈞瓷區別於其它青瓷的另一個特色。
鈞釉中的紫色引人注目。
各種紫色是紅釉與藍釉互相融合的結果。
鈞釉的紫斑在工藝上是將青藍色的釉上有意塗上一層銅紅釉所造成的。
後人對鈞瓷的紫色的評價極高,近人劉子芬在《竹園陶說》中說「鈞窯器一枚,價值萬金┅┅宋時紫色如熟透之葡萄,濃麗無比,紫定、紫鈞,其器皆純色。
」
蚯蚓走泥紋(即在釉中呈現一條條逶迤延伸、長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如同蚯蚓在泥土中遊走),也是鈞釉的一個重要特徵。
產生的原因是由於鈞窯瓷胎在上釉前先經素燒,上釉又特別厚,釉層在乾燥時或燒成初期發生乾裂,後來在高溫階段又被粘度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
評價
渾然天成,絕世無雙
鈞瓷絢爛奇妙之色彩在燒制中自然形成。
或如美玉,所謂"似玉非玉騰似玉";或如藍天;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紅。
即「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也。
尤為神奇者,窯變尤象,妙景竟生,或如群山疊翠、幽潭帆影;或如雪積南嶺、玉暖冰河;或如星辰滿天、寒鴉歸林;或如仙山環閣、飛雲流水;皆惟妙惟肖,如潑墨寫意而騰之,其神妙絕非世間丹青妙手心思所能及者,因其色其形皆為天成,所謂道法自然者也。
古人曾有詩讚曰:"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
煙光凌空星滿天,夕陽紫翠忽成嵐。
」
鈞瓷色彩交融流布之處,或似雨後虹霞在天;或似深峽曠谷飛瀑;其朦朧隱約,如天象地文,引人遐思無窮,觀其漫無崖際之變化,皆自以為獨有心領神會之境界,陶然自樂,情悅性怡,斯則觀賞鈞瓷之獨特樂趣也。
磁州窯
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台鎮與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
據考察,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遼金元、明清仍繼續燒制,燒造歷史悠久,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流傳下來的遺物也多。
磁州窯的器型和紋飾為民間所喜聞樂見,影響範圍較廣,發展迅速。
北方各地紛紛仿製,中心窯場以邯鄲市的觀台鎮為中心,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磁州窯體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鶴壁集窯,修武當陽峪窯,禹縣的扒村窯,登封曲河窯,山西介休窯,霍縣窯,山東淄博窯,江西吉安吉州窯,福建泉州,四川廣元等,都大量燒造與磁州窯風格相近似的瓷器。
風格獨特的磁州窯瓷器,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繼承了唐代南北民窯的特點,融入本地特色,精細粗獷並存,豪放工緻兼有,與同時期的五大名窯相比,有很大不同,其作品更具有濃厚的民間情趣,裝飾形神兼備,別開生面,頗具北方特色。
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於世,黑白對比,強烈鮮明,圖案十分醒目,刻、劃、剔、填彩兼用,並且創造性地將中國繪畫的技法,以圖案的構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製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
它開創了我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歷史上有關宋代磁州窯瓷器的文獻記載,宋代尚未見到,主要集中出現在明清兩朝。
明代初年有曹明仲的《格古要論》、王佐《新增格古要論》、謝肇制《五雜俎》、清初《磁州志》、《明會典》、朱琰《陶說》、蘭浦《景德鎮陶錄》和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等書,磁州窯瓷器在造型、釉色、燒造地及工藝特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記載和描述。
二、磁州窯的歷史
位於磁州地區的峰峰先民們,早在7500年前便開始了燒制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時期的遺址,曾出土過大量的夾砂褐陶和紅陶器,中國社會科學院將其命名為「磁山文化」。
從而確定了這個地區作為古老陶器發祥地的歷史地位。
兩晉南北朝時期,彭城、臨水地處中原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成為京師鄴城西郊的名勝之地。
陶冶技術也趨於成熟,已經燒制出了青瓷和化妝白瓷,完成了由陶向瓷的飛躍。
在過去的考古調查中曾發現臨水窯窯址,出土百餘件青瓷碗,這些器物有一半以上開始在口部施用白化妝土,上罩以青黃色透明釉,化妝部分顯現出黃白色,這是磁州窯釉陶向化妝白瓷過渡的初級階段。
1975年又在臨水發現了一處唐代古窯址及化妝白瓷器殘片。
說明此時磁州窯化妝白瓷的燒制已經步入成熟時期,窯器也由支燒改為籠(匣缽)缽裝燒。
到了宋代,磁州窯開始步入興盛時期。
磁州窯是宋代北方民間瓷器的典範,無論在造型或裝飾上都著眼於實用、美觀和經濟。
在長期的陶與瓷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獨特風格與特徵(即白化妝技法),多用統一的造型、獨特的裝飾技藝構成了磁州窯產品的風格體貌,體現出地方特點、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
它的產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須的盤、碗、罐、瓶、盆、盒之類的用具,線條流利、自由奔放,表現出民間藝術所共有的豪放樸實的風格。
宋代的磁州窯汲取題材廣泛,形成多樣,寓意豐富。
並將陶瓷技藝和美術揉融在一起,將陶瓷器物提到了一個嶄新的藝術境界,開創了陶瓷藝術的新紀元。
在磁州窯的諸多品種中,尤以白地黑花(鐵鏽花)、刻劃花、窯變黑釉最為著名。
它的裝飾技法突破了當時流行的五大名(官)窯(汝、官、鈞、哥、定)的單色釉局限,運用了數十種豐富多彩的裝飾技法。
磁州窯的匠師們吸收了傳統的水墨畫和書法藝術的技法,創造了具有水墨畫風的白地黑繪裝飾藝術,開啟了我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它那一氣呵成的嫻熟畫藝,令許多藝術大師嘆為觀止。
磁州窯由於目前的存世量很少,所以它的歷代產品都成為國內外珍惜的藏品。
金代磁州窯的裝飾風格趨於簡化。
到了元代,彭城地區的磁州窯又掀起了一個制瓷高潮,除繼承宋金時期傳統品種外,又擴大了生產規模,大型器物的生產也增多。
產品趨向厚重,器型碩大、圓渾,紋飾主要有雲龍、雲風、雲雁和魚藻紋等。
1973年,在彭城大路溝曾出土有「大元國至元三年……」的石制碾槽,並出土了很多元代典型的魚藻盆殘片。
其型制、裝飾風格與北京元大都出土的魚藻盆極為相似。
近年來,在彭城的舊城改造中更是大批量、大規模地發現和出土了數以萬計的元代瓷器、瓷片。
明代彭城磁州窯仍保持著相當大的產量,並在彭城設置了官窯,在磁州南關設立了存放官家酒罈的倉庫——「官壇廠」,以備順滏陽河舟運入京。
彭城作為磁州窯的中心,也隨之而成為北方瓷都。
清朝初期,彭城磁州窯又進入一個比較繁榮的時期,窯場增多,窯型改大,品種增多,產量增大,日用瓷覆蓋民間市場。
《磁州志》記載,「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屬,舟車絡繹,售於他郡」。
民間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
清未由於「洋瓷」的大批調入,致使磁州窯生產下降,品種銳減,傳統的藝術風格漸趨沒落,彭城鎮僅剩缸磁窯130等座,瓷業工人千餘名。
三、磁州窯瓷器的胎釉
磁州窯的胎體使用的是當地一種比較特殊的高嶺土,結構較疏鬆,淘煉不細,顆粒粗,常有未燒透的孔隙和鐵質斑點,含鋁量較高,另外原料中含量鐵、鈦等著色雜質高,胎色呈灰白或灰褐色。
主要有青土、白鹼、缸土、籠土、黃土(黑藥土)、紫木節、紫砂土、耐火粘土、水冶長石等。
磁州窯瓷器的胎質有兩種,一是胎質堅細,呈灰白色。
另一種是胎質粗松,呈紅褐色。
器物拿在手裡感覺不是很重,而民國及近代仿品普遍是堅硬偏厚重。
磁州窯的制坯技藝也豐富多樣,有雕塑、拉坯、盤條、印坯等技法。
磁州窯還往往使用化妝土施加在胎的表面,化妝土最早為白色優質瓷土製成的泥漿,是為了適應粗瓷細作,掩飾胎體表面的凹凸不平,從而提高瓷器的外觀質量和釉的白度及光亮度。
後又出現了有色化妝土。
從館藏陶瓷枕來看,白釉黑花臥女枕,其赭黃色衣衫即施了一層赭黃色化妝土,上繪黑花,再施透明釉燒制而成。
白釉剔花嬰戲蓮紋枕是在較厚的化妝土上進行剔刻,再剔去紋飾外的化妝土,亦是化妝土藝術的變化。
珍珠地劃花枕,亦先施較厚的白色化妝土,經刻劃紋飾、戳印珍珠地後,又在紋飾內著一層色粉,(有的不著色粉)用力蹭擦,使花紋、珍珠地的凹處著滿色粉,施釉燒好之後,紋飾內呈褐紅色,非常漂亮。
磁州窯巧妙利用化妝土,達到了不同的藝術效果,使化妝土成為一種裝飾藝術,並達到了高超的水平。
燒制方法,多採用匣缽裝燒,燒成溫度在1250℃左右。
器內一般多掛釉。
碗、盤一類採用疊燒法,器內留有五個條形支燒痕。
瓶、罐的圈足及枕的底部往往露胎無釉。
白釉多是白中泛黃的奶白色,具有象牙白的質感,釉層也不是很厚,沒有肥潤感及垂釉現象,不太透明勻凈,釉面光澤感不是很強,常見有細碎開片。
這時期還燒造黑釉、綠釉、黃釉、醬釉及孔雀藍釉、紅釉、三彩。
另外在白瓷基礎上燒出釉下彩繪,如:白釉綠斑、白釉褐斑、白釉釉下黑彩、白釉釉下黑彩劃花、白釉釉下劃花填綠彩、白釉釉下醬彩、白釉釉下醬彩劃花,珍珠地劃花、綠釉釉下黑彩、白釉紅綠彩、白釉紅綠黃黑彩等。
四、磁州窯瓷器的造型
宋代磁州窯瓷器的產量很大,造型也十分豐富,主要生產民間日常用瓷,還有少量的文具、玩具、娛樂用品及各種瓷塑等。
常見的器型有:各式的盤、碗、碟、盞、盞托、渣斗、瓶(玉壺春瓶、梅瓶、花口瓶、卷口瓶、瓜棱瓶、多管瓶)、壺、罐、缽、洗、盆、缸、水盂、筆洗、硯滴、鎮紙、爐、香薰、唾盂、燈、蓋盒,仿古銅器式樣的樽、奩等,尤以多種多樣的瓷枕最具代表性。
瓷枕始見於隋代,最初只是用於陪葬,唐代多為醫用脈枕,式樣上體輕形小,入宋以後大量生產,形體變大。
人們逐漸認識到瓷枕具有清涼去熱的物理特性,從而開始把它做為驅火明目,延年益壽的理想夏令寢具。
磁州窯即有長方形、腰圓形、如意頭形、花瓣形、雞心形、六角形、八方形、銀錠形、虎形、人形等瓷枕,品種繁多,形式新穎別致,側重實用性。
磁州窯最突出特點是淳樸、粗獷,大件器皿豪放雄偉,神態端莊古樸,有氣魄。
小件器皿製作精美,盤、碗、碟類注重靈巧實用,形體比例,輕重適度,線條幹凈利落,造型與裝飾能夠達到完美的和諧統一。
五、磁州窯瓷器的紋飾
磁州窯的裝飾手法主要是釉下彩繪,即用毛筆醮釉料在胎體上繪製花紋。
這時期的紋飾題材不拘一格,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鮮明的時代性,大部分是來源於民間生活,取材於自然界中的植物、動物和人物故事,生動親切,情趣濃郁而富有幽默感,表現了當時人民群眾傳統的審美觀念。
布局上以傳統的中國畫寫意手法結合圖案變化特點,畫面既簡潔又生動。
同時還借鑑其它姐妹藝術的有益經驗來豐富自身的裝飾,尤其是金銀器、漆器和織繡工藝對磁州窯的彩繪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花卉紋行筆舒暢流利,花形描繪普遍肥大飽滿,活潑多姿,具有典型的民間藝術風格。
動物紋、人物紋及常見的嬰戲圖紋畫意格調清新,平易近人,突出神情描繪,生動傳神,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如馬戲、熊戲、童子釣魚、池塘趕鴨,踢蹴球等,線條流暢,風格豪放,情趣盎然。
磁州窯還大量題寫詩文做器物的裝飾,這種裝飾風格最初始於唐代長沙窯,而磁州窯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其書寫方法無一定規格,非常隨意。
詩詞多出自當時文人之筆,常見有「滿庭芳」、「朝天子」、「普天樂」、「阮郎歸」等,同時還有民諺俚曲,規勸箴言,處世哲學、吉祥語等。
如:「天下太平」,「眾中少語、無事早歸」、「有客問浮世,無言指落花」、「孤館雨留人」、「國家永安」、「鎮宅大吉」、「利市大吉」、「天地大吉」、「長命枕」、「牛羊千口」、「天地大吉一日無事深謝」、「貧居鬧市無相識,富住深山有遠親」、「風吹前院竹,雨折後院花」、「清風細雨,黃花綠葉」、「清吉美酒,醉鄉酒海」、「甜香味美最為善」、「紅花滿院」、「道德清凈」、「風花雪月」等。
上述題句多寫在各種瓷枕上,完全採用民間白話語言,既增加了民間文化氣息,又具有吉祥之意,故深受百姓喜愛。
六、磁州窯瓷器的款識
磁州窯瓷器題寫年款的不多,目前僅見到兩件,一件是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白地黑花長方虎紋枕,枕面一側題「明道元年(1023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筆於沙陽」。
另一件在英國,枕面刻「家國永安」四字,左書「熙寧四年」(1071年)。
大多數是在枕的底部刻制瓷作坊的標記,如「張家造」、「趙家造」、「王家造」、「劉家造」、「申家造」、「張大家枕」、「李家枕」、「滏陽陳家造」等。
七、磁州窯瓷器的傳承意義
磁州窯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獨特貢獻有兩點:其一是白地黑褐彩繪,把傳統的書畫藝術與制瓷工藝結合在一起;其二是把詩詞、諺語、警句和文學作品作為紋飾,這是很有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
現藏於廣州博物館的北宋磁州窯「枕賦」銘長方形枕,現藏於廣東省博物館的元磁州窯白地赫彩西遊記方型枕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磁州窯的製品構圖嚴謹,典雅古樸,形象生動活潑,情趣盎然,展現了宋元時期的社會風俗,為研究這個時期的民間繪畫等藝術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景德鎮窯
元代以後我國最大的瓷窯場。
在今江西景德鎮,故名。
據記載始燒於唐武德(618一626)間。
實際上由數個窯口組成,故又稱景德鎮窯系。
自五代始燒至今,有一千多年的燒造歷史,是我國燒瓷時間最長的窯址之一。
建國後發現遺址多處,以楊梅亭、石虎灣、黃泥頭最早,均為五代時期,燒青瓷和白瓷,青瓷釉色偏灰,白瓷釉色純正,達70度。
宋代已發現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柳家灣等遺址,均燒釉色介於青白之間的青白瓷,楊梅亭等三處窯址也改燒青白瓷,有盤、碗、瓶、壺、罐、盒、枕等器,裝飾有刻花、印花、蓖花、蓖點等技法;北宋後期吸取北方復燒法,產量大增。
元代創燒青花、釉里紅釉下彩裝飾新品種。
1976年南韓新安海底發現一艘中國元代沉船,打撈出元代瓷器一萬七千餘件,其中景德鎮青白瓷及樞府型五千餘件,不能判明窯口者二千餘件。
明代一躍成為全國瓷器燒制中心,青花瓷器有很大發展,釉上彩、鬥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種相繼出現。
清代彩釉更有改進和創造,彩瓷品種更加豐富,色調一致,既能仿製宋代名窯瓷器,又能仿燒玉、石、漆、銅以及乾鮮果品,幾可亂真。
南宋起產品就遠銷海外,如日本、南韓、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地。
五代燒制青瓷和白瓷,產品以碗、盤類為主,青瓷釉色青中帶灰,白瓷釉色較白。
採用支燒法,碗、盤器內和底有一周長形支燒痕。
以勝梅亭,湘湖為主。
陳朝時制瓷已有一定名聲。
五代所燒白瓷,白度達到70%以上,透光度也接近現代標準。
宋代時燒青白瓷為主,有名的湖田窯就在景德鎮的湖田村,器型有碗、盤、合、瓶、壺、罐、枕等。
裝飾上有刻花、劃花、印花、篦劃紋等技法。
紋飾有龍紋、鳳紋、嬰戲紋、海水紋、纏枝花紋等。
北宋後期在定窯的影響下,採用復燒法,提高了產量,也改進了質量,有「南定」之稱。
其中湖田窯的產品質量最好,釉色似湖水之淡綠,紋飾也精美。
元代時開始燒青花瓷、釉里紅和其他品種,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同時還繼續燒制青白瓷。
產品有梅瓶、玉壺春瓶、罐、碗、盤、匜、爐和高足杯等。
元代著名製品有釉里紅、青花,所燒卵白釉器,色白微青,器內有「樞府」字號,人呼「樞府窯」。
明代時景德鎮已成為瓷都,青花瓷大大發展起來,被稱為「國瓷」,同時還燒有釉上彩、鬥彩、五彩、素三彩和各種單色釉瓷。
清代時燒瓷技術大大提高,品種有青花三彩、粉彩、琺瑯彩,還有各類象生瓷和仿玉石、木紋、漆、銅釉色等,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陶瓷窯爐的一種。
亦稱「蛋形窯」。
可能是從龍窯和參考北方饅頭窯,又根據燒松柴的特點發展起來的。
窯身如半個瓮俯覆,又似半個蛋形覆置,也象一個前高后低的隧道。
全長15~20米。
窯底前端略低,傾斜度3°左右。
窯頭有火箱,火焰經窯體至窯尾,廢氣由蛋形截面的煙囪排出。
容積大,約150~200立方米。
窯牆與護牆之間填以砂土作隔熱層,熱利用率較好。
在同一窯內,根據各部位溫度的不同,可以同時裝燒品種不同的製品。
適應景德鎮附近制瓷原料的特性和瓷器的傳統風格。
在控制燒成氣氛和瓷器質量以及燃料消耗等方面,均較龍窯、階級窯和饅頭窯等為優。
明清以來景德鎮制瓷所取得的成就,是和這種窯的採用分不開的。
元青花瓷
元代隨著國內外貿易的發展需要,中國瓷業較宋代又有更大的進步,景德鎮窯成功的燒制出青花瓷器。
青花瓷的普遍出現和趨於成熟,產銷興旺,元人蔣祁著《陶計略》(記元代景德鎮瓷業情況的唯一書籍)中記述:「窯火既歇,商爭取售,而上者擇焉,謂之撿窯。
交易之際,牙儈主之……,運器入河,肩夫執券,次第件具,以憑商籌,謂之非子。
」
元青花瓷以景德鎮為代表,其製作精美而傳世極少,故而異常珍貴,根據時間大致分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個階段,其中又以「至正型」為最佳。
元青花瓷開闢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其富麗雄渾、畫風豪放,繪畫層次繁多,與中華民族傳統的審美情趣大相逕庭,實在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時也使景德鎮一躍成為中世紀世界制瓷業的中心。
元青花瓷的胎體
景德鎮瓷用料有一個漸變的過程。
唐五代時,瓷胎由單一的瓷石構成,宋末元初起,發明了瓷石摻合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有些原料中高嶺土達20%。
二元配方使瓷胎中三氧化二鋁(AL2O3)的含量得以提高,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瓷胎在高溫條件下的變形,保證了大件器物的製造,同時提高了燒制溫度,使瓷化程度增加。
在此基礎上,景德鎮燒出了體型巨大的青花器,有直徑近60厘米的大盤和高達70厘米的大瓶。
元代青花瓷的制瓷原料就採用了瓷土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
其胎料主要有兩類:一類用進口青花瓷,胎骨較白,稍含灰,手感沉重,緻密堅硬;另一類用國產土青料,胎骨灰白,胎體手感輕。
元末有些青花小器胎色土黃,較粗松,用國產青料。
從元大件器物底部或殘器斷面,可觀察到其胎色不夠潔白,胎質較粗並有細小的氣孔(或稱砂眼)。
元青花瓷雖然胎內增加了氧化鋁的成分,提高了燒成溫度,但是瓷化程度還是不如清代瓷器胎體細膩。
元瓷製作時胎泥淘煉不夠精細,多數器物底部露胎不施釉,採用墊砂支燒方法,燒成後即形成所謂的砂底。
砂底的邊緣常出現粘砂或鐵質斑點,少量器物由於胎土內含有鐵質,在器物露胎部位經燒結呈氧化鐵紅色,俗稱「火石紅」。
碗、高足杯等小件器物則一般不見窯紅,大罐、大瓶等大件器物的蓋裡面雖露胎,但不見窯紅。
也有些盤底上留有工匠有意塗刷的較淺淡的鐵紅色砂底,並帶有輪旋的旋紋痕跡。
元代景德鎮瓶、罐之類器型,採用分段制胎,然後再用胎泥粘合而成,粘接處器表往往突起,給人以不平之感,外壁接痕經打磨,但內壁接痕仍清晰可見,器物頸部內側略加切削,內壁均不修削,所以在器里的底、腹、口等處胎體接痕表現明顯。
一般器物的足邊不規整,有彎曲現象,說明元代制胎時不講究修坯,因此顯得成型工藝較粗糙。
但小型器物也有精緻者,胎質顯得潔白細膩。
削足處理方法常見底足足端外牆斜削一刀,大器足底寬厚多為挖足,挖足有深有淺。
器物圈足不十分整齊,呈彎曲狀。
器底可見螺旋狀的切削痕,大瓶、大罐的底部旋削紋較粗、較疏,盤和碗的切削痕較細、較密。
底部和圈足內外粘有窯砂,有些已熔入釉中。
高足杯的高足與杯身以泥漿拼接,交接處可以看見黃色或漿色擠壓泥漿,杯把足端的圈足厚薄不一。
子扣套合結構的蓋,採用子扣與器蓋先成型後粘接工藝,蓋上能清晰地看見接痕。
碗的底部胎體較厚重,足內露胎,中心微微突起,俗稱「臍」狀,實為拉坯痕跡。
瓶、罐等大型器物底部中心處常見一內凹的圓點,在燒制大器時,為防止塌底,需在底部中心或稍偏處放一個用耐火土做成的圓餅或圓圈作支點,圓點就是由此形成的。
大罐底部多為寬圈足,不規整,有的底中心有較淺的螺紋痕跡。
一般大件器物胎體厚重,但重量適中,如超重或超薄都值得考慮。
元青花瓷的釉層
元青花胎土二元配方的使用提高了燒成溫度,這樣就能相應地改變釉的配方。
景德鎮瓷釉歷來是用釉果摻以釉灰配製而成,釉果是一種風化較淺的瓷石,主要成分是石灰石,煅燒後含氧化鈣達90%左右。
唐宋時,景德鎮瓷前採用釉果摻入釉灰配製。
釉果是一種風化較淺的瓷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和三氧化二鋁,釉灰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
元代時增加了釉果成分而減少了釉灰成分,這樣,釉層的三氧化二鋁增加而氧化鈣減少,改變了釉面狀態,使釉層厚度可以增加,釉表光澤柔和。
用高倍放大鏡觀察部分標本的釉層,在密布的霧狀小氣泡中散落著大氣泡,無中等氣泡過渡。
同期的青白釉和樞府釉並無這種情況。
明初青花瓷釉面也見氣泡,但是大、中、小氣泡混雜,和元青花惟見大、小兩類氣泡的分布不同。
有些器物釉表面有橘皮紋或棕眼。
對景德鎮宋元湖田窯標本測試發現,元代釉中氧化鈣的含量從宋代的15%左右減少到8%~9%,而鉀、鈉等含量從宋代的3%左右增至6%左右。
成分的變化使釉的燒成溫度提高,也使釉的濃度增高。
因燒制的溫度不同,釉面的顯色也相應地改變了。
元青花的釉面先後有三種:
(一)影青釉
又稱青白釉,在元代早中期青花上使用,用國產青料。
元末青花瓷的青白釉是影青釉的衍生物,和元代早中期青花的影青釉或青白釉有所區別。
釉面泛灰或泛黃,釉層光澤較強,或為亞光,除了燒成技術欠缺外,還與釉層中釉灰比例較高有關。
元代青花瓷施青白釉,瑩潤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細密的皮殼層,釉面不光滑,用手握摸有凹凸不平感。
器身胎釉微閃青藍,溫潤中略顯淡藍,除足圈顯水綠色外,器身胎釉往往顯出淡牙黃色,有時顯出乳濁白色,它的顯色會隨空氣中的濕度、溫度的變化而微顯不同。
元期青花瓶、罐類,斜光透過胎釉會略顯出無規則的米白色絲線條紋,也稱釉紋飾。
元期釉下青花上無氣泡,溫度偏高時胎釉顯干,但有時會出現微弱冒汗現象。
元期釉面的顯色似有活性之感。
(二)白釉
從14世紀中的至正年間開始使用,用進口青料。
釉面白中泛青,釉色瑩潤透亮,光潔滋潤,積釉處顯鴨蛋青色,釉色亮度時常會有閃動感,足圈釉面顯出淡淡的水綠色。
具有恰到好處的透明度、光亮度和色澤,能更好地襯托青花的表現力。
(三)卵白釉
元末青花上開始使用,釉層乳濁,用國產青料,多小型器,以高足杯、碗、缽、小罐類居多,這些器物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時手抓留下的指痕。
元青花除玉壺春瓶器物外,底部一般無釉。
底部露胎的有大小,形狀不一的釉斑。
高足杯的高足內側近底處有一圈寬窄不等的釉痕。
梅瓶等細身類瓶內側口沿下素胎。
大罐內壁以盪釉法施釉。
器蓋內側素胎,淺土黃色,見細微釉斑。
元青花器體釉面基本較平,大型琢器在胎體的粘結處釉面微微凸起,器里口部釉厚薄不勻,釉薄處顯米黃色。
從殘器看,瓶的頸部以下器腹內無釉,瓶、罐的底部或高足杯、碗的足內常見一塊塊的釉斑,每塊釉斑周圍或足邊及縮釉處都呈現出淺色的火石紅邊線。
器物口邊有的有毛邊現象(即小氣泡破裂狀)。
器表有的釉面有縮釉現象,不嚴重,屬於少數現象。
釉面手感溫潤如玉,光感柔和不刺目,如過於光亮或有較強的光亮點,則值得考慮。
三、元青花瓷的青料
元青花瓷器總體分兩種色調,一種呈灰藍色,較淺淡,一種是深藍色,較艷麗。
傳統概念中,呈色灰藍者為國產料,呈藍艷者為進口料。
進口青料用於大型、中型或小型元青花上,國產鈷料僅用於中、小型器。
(一)進口鈷料
進口鈷料,即蘇麻離青,元代進口鈷料的成分是低錳、高鐵,含硫和砷,無銅和鎳,和唐宋青花、明青花的青料成分都有區別,所繪青花紋飾呈色濃艷深沉,並帶有紫褐色或黑褐色較光潤的斑點,有的黑褐色斑點顯現出「錫光」。
「錫光」是在黑褐色斑點中出現的一種自然光澤,並有凹凸感,是由於青花原料在高溫燒制過程中與釉熔化時依窯內氣氛而起的變化。
現代仿製的元青花中也有「錫光」出現,但觀察仿品的「錫光」仿佛是一塊銀灰色片貼敷於藍黑色斑點之上,有的斑點較密集,給人僵硬之感。
另外,蘇麻離青呈色有如下特徵:
1、呈鮮麗的靛青色,略含程度不同的紫色,有些呈非常幽雅的紫羅蘭色。
2、有濃淡色階,勾勒線條較深,填色青料較淺。
青料積聚處有藍黑色或藍褐色斑點,釉面下凹並啞光。
3、青料都較細勻,線條邊緣稍有暈化。
有些呈色濃重,有放射狀流散,見藍黑色結晶或結晶線,應為青料顆粒較粗所致。
明初永樂、宣德青花上也有類似現象。
(二)國產青料
元青花所使用國產青料,其成分為高錳、高鋁的,與同時的進口料差別很大,所描繪的青花紋飾呈色藍灰或藍黑,見濃淡色階,青料積聚處有藍褐色或黃褐色斑點,黑褐色的斑點較少,如含錳過高時青花紋飾呈色為藍中微微泛紅,釉面下凹並啞光。
無論是國產料或進口料,整體畫面青花紋飾色調受窯溫影響存在深淺不一的變化,但用放大鏡觀察,給人一種清澈深沉之感。
細看青花呈色,它是「活」的,在濃艷之處有鮮活的「流動狀」。
四、元青花瓷的造型
元青花瓷造型獨具特色。
從製作工藝上看,此時出現了胎體厚重的巨大形體,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等。
但也有精細之作,如胎體輕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盤等。
在元代社會,青花瓷還沒有成為宮廷或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明器外,主要產品是對外輸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為了滿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習慣使用者的需要。
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是為了適應伊斯蘭國家廣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飯的習慣而特別生產的大型飲食器皿。
而元時生產的小型器皿如小罐、小瓶、小壺則多銷往菲律賓。
根據考古資料可知,許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當年為滿足東南亞人陪葬需要而製作的外銷商品。
除了外銷,元青花生產者對內為了符合元代社會生活習俗還生產了中小型瓶、爐、筆山、高足碗、連座器等。
大體可綜合為五大類。
罐類:大罐,包括高形、矮形、八棱形3種,連蓋通常可高達60厘米以上。
小罐,包括斂口四系方形、撇口雙系瓜棱形、唇口雙系鼓腹式、唇口溜肩圓腹雙系式等,體高一般為7~8厘米;還有鼓式蓋罐。
八棱器為元時創新品種。
瓶類:有梅瓶、玉壺春瓶、蒜頭瓶、獸耳瓶、戟耳瓶,另有富時代特色的四系扁瓶及塔式蓋瓶等,其中以梅瓶、玉壺春瓶多見。
梅瓶附蓋,蓋內有一管狀子口,與瓶口牢牢套住。
壺類:見於著錄的主要有3種,分別是鳳流壺、梨式壺、執壺,均製作精巧。
碗類:大致分兩種,一種為高足碗(有敞口、斂口),一種為大碗,口徑達40厘米以上。
高足杯體形較小,高僅為10厘米左右,又有靶杯之稱。
大碗口徑一般都在30厘米以上。
盤類:有大盤(口徑45厘米以上)、中盤(口徑一般為30厘米左右)、小盤(口徑15厘米左右)。
折沿花口形多見。
此外,還有鼎、水盂、香爐、觀音等,其中以高足杯、玉壺春瓶、罐、梅瓶和大盤五種造型為最多。
總之元青花瓷器造型既有恢弘雄偉的大器,又有秀美靈巧的小器,不論何種器型均形態優美,古樸端莊。
五、元青花瓷的紋飾
元代景德鎮陶工在繼承唐宋制瓷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彌補了形體上工藝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
六、元青花瓷的款識
元青花瓷器帶款者極少,現藏英國大維德藝術基金會的一對至正十一年(1351年)青花象耳瓶,有用青花書寫的共計5行62個字:「信州路玉山縣順成鄉德教里荊堂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舍香爐花瓶一對,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
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
星源祖殿,胡凈一元帥打供。
」這屬於專門寫在供器上的供養款式,有供養人姓名及具體年代,對鑑別器物年代具有重要參照意義。
至正為元末順帝的年號,此對瓶應為元代晚期青花瓷的代表作品。
見著錄的還有「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名款的青花釉里紅塔式四靈蓋罐和「後至元戊寅五月」銘文的青花釉里紅樓閣穀倉。
「戊寅年」為後至元四年,即公元1338年。
藍料直書「至正七年置」五字楷款的青白釉蓋罐,「至正七年」應為公元1347年。
「戊子年□□」銘文款的青花纏枝靈芝紋罐,「戊子年」為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
至正十一年(1351年)銘文的青花雲龍紋象耳瓶一對。
江西萍鄉市博物館收藏的元青花雙鳳紋高足杯,杯內心書一青花「福」字。
這種吉語款由元代一直延續到明清兩代,在民窯青花瓷中極為普遍。
另外還有些元青花瓷在底部或蓋里墨書一兩個字,也有的在碗心以青花題詞題字。
1980年江西高安縣窖藏出土的一件青花高足杯底心草書「人生百年常在醉,算來三萬六千場」詩句,詩意豪放,符合元人遊牧民族的性格。
最後要提及藏於伊朗阿特比爾神宮的中國元青花器物。
這些器物有的底部或脛部書寫或鑽刻阿拉伯文,據有關專家考證,這些阿拉伯文為伊朗阿巴斯王的名字或阿巴斯題的獻辭,也有的為藏者符號。
阿巴斯為16世紀的伊朗國王,將中國元青花獻給神廟裡收藏,可見伊斯蘭國家對元青花的崇拜。
但經伊朗專家分析確認,元青花器物上的印章式款為波斯文,推斷是簽名,有可能是工匠對自己作品的留名。
七、元青花瓷的官窯器和民窯器
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官窯器和民窯器僅能從紋飾上加以區分。
原因是自元代延祐元年開始明確「雙角五爪龍紋」及「麒麟、鸞鳳、白兔、靈芝」等,臣、庶不得使用。
因此凡有禁用紋飾的青花器也是民窯受命而生產的官窯器,但不畫這些紋飾的元青花瓷中也必有相當一部分是官窯器。
而元青花中的三爪、四爪龍紋及製作較粗的器物上基本為臣、庶所用的民窯產品。
各時期的瓷器造型及紋飾
文物考古工作者多年來做了很多工作,發掘了很多古遺址、古墓葬,出土了大量陶瓷器,尤其是紀年墓出土的瓷器為我們鑑定提供了典型的標本和樣板。
而瓷器鑑定中的造型及紋飾部分,是鑑定瓷器的關鍵問題,抓住這兩方面鑑定的可靠係數即可達85%,一般來講,胎、釉、彩、款識、支燒方法只占很小的比重,但在某個時期有些器物則例外。
在此,簡單介紹各時期的瓷器造型及紋飾。
(一)魏晉南北朝瓷器的造型、紋飾特徵
從墓葬出土情況可以看出,自漢代出現瓷器以來,發展到六朝時期,青瓷逐漸代替了青銅器、漆器。
大陸很多省份的漢墓出土的陪葬品以青銅器、漆器占主要比重,而江南六朝時期的墓葬出土的器物絕大部分是青瓷器。
表明青瓷已經成為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出土的這一時期的瓷器,其造型、紋飾與漢代陶瓷、青銅器有很密切的繼承關係。
西晉青釉洗,腹部有一條印紋飾,兩面帖鋪首銜環,具有明顯的漢代特徵。
這類青釉洗出土數量很多。
青釉三足尊,也飾有印紋飾,下為三個熊足,兩面貼奔獸紋,另兩面貼鋪首,造型、紋飾也具有漢代特徵。
槅,漢墓出土有青銅槅、陶槅,器形特點為平底。
西晉青釉槅胎體厚重,為拿取方便,底邊鏤空。
西晉穀倉,上部中心為主罐,周圍有四個小罐,是繼承東漢五聯罐和五管瓶造型而略加變化,上面浮雕佛像、鳥雀、動物,下部為罐。
穀倉是墓主生前莊園情況的真實寫照,也表示其企望死後能過如生前一樣倉滿糧食的富有生活。
穀倉在江南地區稍大一點是吳、西晉墓葬中都有出土,有銘文謂之「廩」者,是裝稻穀的,北方裝谷的叫倉;虎子,漢代多有提梁,西晉保留了這一傳統,採用立燒,口向上,臂部觸地。
東晉虎子也採用這種立燒法。
圓虎子多為正燒。
虎身一般刻劃飛翅紋。
西晉牛頭罐,肩上有兩個鼠形系,是這一時期比較少見的。
從以上器物可以看出西晉瓷器的器形種類及裝飾特徵。
造型上多取自漢代銅器、陶器,壺、罐一類器物造型比較矮胖。
裝飾上也借鑑銅器,多於壺、罐、洗、碗等器物的肩、腹部飾一條帶狀印紋裝飾,間飾鋪首銜環、獸紋等。
東晉瓷器種類與西晉相近,造型上的顯著變化是器形向瘦高發展,肩部的系多為橋形,故稱橋形系。
裝飾上以光素為主,少量器物的口沿、肩腹部、動物眼睛等部位點以褐色斑點,形成了這一時期器物的裝飾特點。
從最具有代表性的雞頭壺(罐)的演變,可以看出各時期瓷器造型與紋飾的特徵。
西晉雞頭罐,肩有雙系,雙系間飾雞頭、雞尾。
西晉早期罐的最大腹徑在中間,以後重心上移,最大徑在肩部,腹徑與罐的高度大體相近,所以給人以矮胖的感覺,肩部有印紋飾,東晉雞頭壺盤口,壺頸較長,橋形系,有的壺口沿飾褐斑,雞頭有頸約一寸左右,雞尾則演變為壺柄,壺的高度明顯大於腹徑,故給人以瘦長感覺。
除青釉以外,還有黑釉雞頭壺。
黑釉在漢代已經出現,東晉繼續燒造,目前發現燒黑釉的僅有浙江的餘杭、德清兩窯,兩窯同時也燒青釉。
到南朝時期,雞頭壺壺身更長,柄向上發展,裝飾上出現複線蓮瓣紋。
蓮瓣紋的出現與東漢佛教傳入有關。
這一時期其它器物如盤、碗、罐等也有飾有蓮瓣紋,形成了這一時期的裝飾特點。
東晉除雞頭壺以外,還有羊頭壺,其數量少於雞頭壺,但目前出土數量逐漸增多。
香薰,兩晉墓出土不少,西晉造型繼承漢代特徵,球體上鏤孔,球體與承盤之間有三足。
東晉改為以支柱連接球體與承盤。
南朝仰覆蓮雙系壺,短流、柄上翹,出土數量不多。
北方青瓷以河北景縣封氏墓出土的蓮花尊為代表。
蓮花尊北魏墓出土兩件,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各收藏一件。
通體飾上覆下仰的蓮花,洞窟藝術中的飛天也出現在蓮花尊上,還有團花、獸面紋、葉紋等,裝飾極為豐富。
蓮花尊南方亦有出土,卻沒有北方的氣魄雄偉。
北方蓮花尊胎體厚重,釉厚的地方近於黑色。
可以肯定,南北朝時期,南北方都燒造這種器物,但窯址在南北方都未發現。
河北只發現有類似蓮花尊特徵的標本,在山東淄博窯發現了浮雕蓮花瓣,這只是一點線索,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北朝青釉蓮花罐,上有浮雕蓮瓣,蓮花瓣是印好後貼上去的,肩部有六個橋形系,是沿用東晉時的樣式,但較東晉時的粗壯。
這類器物出土日益增多,北朝晚期釉中含鐵量較低,故釉色為淺青色,與隋代的較為接近。
北朝貼花罐,含鐵量高,釉為黑褐色並有窯變。
河南北朝北齊墓出土的黃釉綠彩罐,是唐三彩的前身,唐三彩一般為黃、綠、白(藍)。
其發展過程是:從漢代單色釉到北朝的黃釉綠色再到唐三彩。
北朝褐釉印花扁瓶,高7厘米,兩面印舞蹈人物紋,其人物形態、串珠紋具有西亞地區風格。
此種扁瓶北朝晚期出現,隋唐都有燒造。
南北朝時期瓷器繼兩晉繼續發展,可喜的是北方瓷發展起來,而且有一些質量很好的器物。
它改變了以往僅靠南方燒造瓷器的局面,同時為北方瓷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隋、唐、五代瓷器的造型、紋飾特徵
隋青釉印花四系壺,高35厘米,盤口、長頸、長圓腹、平底。
肩部四個雙條形系,頸、肩、系、腹部作四層印花裝飾,印花為扇形花瓣組成的團花和葉紋。
這是隋代瓷器的裝飾特點。
釉施至腹部,下半截露胎,是隋代青瓷施釉的一般規律。
湘陰窯、淮南窯、安陽窯產品多採用印花裝飾。
常見的有朵花、草葉、蓮瓣、幾何紋等,多為獨立的花、葉,連續的花紋不多見。
隋青釉高足盤,南北方瓷窯皆大量燒造,是隋代具有代表性的器形。
隋青釉四系罐,施半釉,肩有四個雙條形系,系高於罐口,是隋代器物的造型特點。
隋白釉龍柄雙聯瓶,可謂北方白瓷的代表。
雙瓶相聯,以龍為柄,龍張口,雙雙銜住瓶口,造型生動。
此瓶胎色較白,質地堅硬,施釉不到底,釉層薄而微微泛黃。
自北朝北齊出現長頸瓶以來,至隋代瓶式更為豐富,以後歷代均有燒造,造型各不相同。
唐代青釉黑斑壺,壺身畫圓圈紋,系唐代特徵。
黑褐斑裝飾西晉晚期出現,東晉盛行,唐代沿用,但數量不多。
吳越王錢氏墓出土薰爐等兩件大器,頂、蓋鏤空,周身用褐彩繪雲頭紋,是晚唐時出現的。
浙江青釉壺,短流,平底,雙帶形柄。
青釉玉璧底碗,碗壁45度斜出,點褐斑。
窯址未發現,只能定為浙江產品,日本出光美術館有收藏。
唐代北方盛行白瓷,白瓷器物腹部豐滿,平底。
平底無釉是唐代瓷器的特徵,青、白、黑釉都如此。
到唐代晚期,出現少量圈足器物。
定窯壺,短流,雙條形柄,腹部豐滿,平底,河南、西安的大型墓葬出土較多,河北唐墓亦有出土。
唐代定窯白釉碗,玉璧形底,有的為唇口,這種碗出土於公元763~840年間的墓葬,說明盛行於這80年間。
除白釉外,還有青釉玉璧底碗。
邢窯白釉盞托,五出口,卷荷葉邊。
五出口器物還有盤、碗等,是唐後期開始出現的,直至五代。
唐中期以前碗為四出口,器里凸起四條線。
北宋器物為六出口。
因此,從器物口部花口四出、五出、六出就可以判斷出它們是唐中期以前、晚唐、五代或宋代的器物。
花口碗是在胎半干時用工具按出幾條線,外為陰線,里為陽線。
邢窯五出口碗是晚唐、五代之間的產品。
唐青釉鳳頭壺,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造型、紋飾受波斯文化影響,又有所區別。
柄、流用中國傳統的龍、鳳裝飾;紋飾中人物形像為西亞人,花葉與南北方青瓷亦不相同。
北方青瓷中有40年代出土的鳳頭壺。
除青釉以外,三彩鳳頭壺比較多,以洛陽、西安兩地出土得為大宗,很多已流傳到日本等國家。
宋代仍有鳳頭壺,福州宋墓出土的白釉鳳頭壺,沒有貼花裝飾,亦無柄,只保留唐代鳳頭壺造型的遺風。
青釉魚形瓶,唐代後期開始出現,越窯、廣東梅縣窯、湖南、長沙窯都有這種器形,三彩亦有這種器形。
瓶以雙魚為身,背部有脊,並刻劃魚眼、魚鱗,有的脊呈水槽形,可以穿帶提起。
到五代,定窯還燒制白釉雙魚瓶。
海棠式杯,是唐代常見的器形,口部為四瓣花口,杯外刻線,里有凸線。
越窯、長沙窯、邛窯都燒制這類杯。
上海博物館收藏一件越窯青釉海棠式杯,口徑30厘米,是國內最大的一件。
傳世品中小海棠式杯較多。
長沙窯貼花壺,貼棕櫚樹及兩隻飛鳥,貼花裝飾最早見於唐三彩,在瓶、罐等器物上先貼花,後上釉。
貼花一般採用局部帖花,內容有奔獸、獅子、團花、寶相花等,與絲綢印染有關。
唐乾封三年(668年)白釉帖花缽,比長沙窯早,紋飾風格亦有西亞遺風。
長沙窯的貼花有棕櫚樹、欄干、舞蹈俑和葡萄等紋,並有貼花的陶范出土。
長沙窯白釉綠彩器產量多,用綠彩繪花草、菱形、幾何、山形紋。
白釉綠彩是北方河南、河北地區經常採用的裝飾,但多點彩或條彩,以綠彩畫紋飾的還沒發現。
長沙窯釉下彩繪裝飾是其首創,它的出現對以後的磁州窯、吉州窯有很大影響。
長沙窯釉下彩繪以氧化銅、氧化鐵做呈色劑,綠色是氧化銅,紅色、褐色是氧化鐵。
氧化鐵在釉下呈褐色,在釉上呈紅色。
呈紅色的器物長沙窯出土有十幾件,紋飾有花奔、禽鳥、動物、龍紋。
長沙窯以詩詞作裝飾的也很多。
嬰戲紋注壺,繪一孩童持荷奔跑。
僅發現一件,嬰戲紋在唐代尚屬少見。
長沙窯壺,短流,流一般呈八方形。
北方邢窯、定窯的壺,流為圓形。
越窯壺,流有八角、圓形。
長沙窯壺,壺身為六瓣瓜棱形,雙帶形柄,流比唐代其它瓷窯產品略長,造型上仍具唐代遺風,實際上是北宋早期的產品。
花瓷拍鼓,在河南魯山窯發現大量腰鼓殘片。
除魯山窯外,河南禹縣唐代也燒拍鼓,與魯山窯產品有共同特徵,都是黑地月白色斑紋,鼓身飾有七條弦紋。
此外,陝西耀州、山西交城也燒拍鼓。
除以上四個窯以外,估計還有窯燒這種拍鼓。
傳世的陶俑中,有作拍鼓動作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音樂發達,宮廷樂隊多,樂器需用量大,拍鼓正是應這種需求而生產的。
花瓷除拍鼓以外,還有黑地白斑罐,月白地黑斑罐,茶葉末釉地月白斑壺、罐,是利用釉中含鐵量的不同,而產生出的不同的色調效果。
禹縣、內鄉(鄧窯)、魯山都燒花瓷器物,但產量最大、質量最好的還是魯山窯。
唐代絞胎枕,是利用二三種不同顏色的泥組成花紋裝飾。
這類枕底部有銘文「杜家花枕」或「裴家花枕」。
由此得知,這種枕唐代稱之為「花枕」,杜、裴為作坊姓氏。
上面的小圓圈圖案是模仿金銀器、漆器的。
在陶瓷發展史上,瓷器受其他工藝品影響的例子是比較常見的。
(三)宋、遼、金、元瓷器的造型、紋飾特徵
越窯六瓣棱形壺,周身分六等分,通體刻劃雙複線蓮花瓣,與其它窯不一樣,是越窯宋代早期常見的形制。
五管瓶,最早見於越窯,以後龍泉窯、景德鎮窯,河北、河南的磁州窯系諸窯都燒制五管瓶。
最早的五管瓶五管較短,以後逐漸向長演變。
北宋早期越窯盛行刻劃蓮瓣紋,此裝飾在浙江其他瓷窯如寧波、鄞縣窯亦採用。
有些器物上有北宋紀年銘文,證明它是北宋比較流行的紋飾。
越窯青釉執壺,上刻有蓮瓣紋,過去定為五代,從近十年墓葬出土情況看,五代墓沒有出土過這類器物,卻出在北宋早期墓中,由此證明是北宋早期的,過去一些圖錄中把細線劃花的器物定為五代,從墓葬出土情況看,也屬北宋早期的產品。
注子、注碗,原來是金屬器,用於溫酒。
北宋時期,青白瓷注子、注碗出現。
據出土資料統計,國內南北各地出土了幾十套,出土範圍北至遼寧,南到浙江、江西,浙江海寧縣就出土了幾十套,都是景德鎮的產品。
注子多配以坐獅形蓋,壺身有圓形、瓜棱形,多花口,碗裡心一般刮釉,使注子放上不致於滑動,穩定性好。
除青白瓷以外,陝西耀州窯亦發現青釉圓形注碗。
南宋時期,景德鎮生產的青白瓷,釉中含鐵量高一些,故大多數青白瓷釉發青。
日本、韓國出土的這類青白瓷數量很多。
青白瓷梅瓶,口向外折,短頸。
與北方河南、河北、山西的梅瓶相比,景德鎮瓶口部外折部分較薄,而北方瓶口外折部分較厚,形成了南北方梅瓶不同的造型風格,青白瓷經常採用的裝飾是刻花篦劃或篦點紋。
湖田窯青白瓷釉色好,底足露胎中心呈黑、褐色,具有湖田窯的特色。
北方磁州窯系的剔花,是在剔花之前先上白色陶衣,然後剔掉花紋以外的地子,露出胎色,有的為深灰色,有的是土黃色或褐色。
剔花執壺,河南登封窯出土過局部標本,可能是登封窯的產品。
這類剔花壺、瓶北方河南、河北出土很多,完整器物大多流落到日本,國內反而少見。
磁州窯系剔花枕,為不規則的八方形,中間菱形開光,兩邊花葉紋,通氣孔在右側。
傳世這類風格的器物見到有30多件,是一個窯的產品,窯址還未發現,估計是山西燒造的。
30多件枕,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幾件。
黑釉剔花罐,過去定為磁州窯,現在證實是山西窯燒造的。
山西雁北的大同、懷仁、渾源等窯都有這類標本。
白釉剔花再罩綠釉,是磁州窯的特殊裝飾。
其他窯未見,磁州窯窯址出土過這類標本。
到元代,綠釉下改為畫花,菲律賓出土了很多元代磁州窯的綠釉畫花器物。
磁州窯白釉劃花,花紋以外的地子為篦劃紋。
篦劃紋是用六或七齒工具劃出的複線。
此紋飾北方使用比較普遍,磁州的觀台、彭城,河南禹縣扒村,山東淄博等窯都採用這種紋飾,紋樣內容豐富。
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為此窯的中檔商品,黑花上再劃花紋,屬高檔商品。
由於磁州窯屬民間瓷窯,所以紋飾往往一揮而就,線條自由奔放。
龍紋瓶,龍體削瘦,龍首像獅子,嘴、眼傳神,三爪有力,藝術水平很高。
白地黑花枕,畫冬景寒鴉,有宋人畫意。
梅瓶,造型美,紋飾很精。
珍珠地六管瓶,珍珠地是仿金銀器紋飾,上面還有綠彩,是磁州窯系產品,估計河南燒造的可能性大。
定窯印花龍紋盤,這類標本遺址出土很多,是北宋後期哲宗、徽宗使用的宮廷用瓷。
有的底部刻「尚食局」三字,是宋代御膳房使用的。
定窯為民間燒制的瓷器數量很大,印花紋飾亦很精美,從紋飾上看不出從草創到發展成熟的過程。
就一般瓷窯而言,其產品都有一個從初期簡單草率,到以後逐漸複雜、精美的發展過程。
而定窯印花水平一開始就很高,定州不僅出瓷,也出緙絲。
緙絲在宋代也很有名,有可能定窯印花是借鑑緙絲完整的圖案紋飾,刻成陶范再印到瓷坯上。
唐宋瓷器向同期工藝品種借鑑的例子有很多,如青白瓷。
景德鎮五代時期的窯有五處,同時燒青瓷、白瓷,到北宋,青瓷、白瓷突然不見了,出現青白瓷,這也違背一般瓷窯的發展規律。
一個窯的瓷器品種有一個繼續發展,逐步衰落的過程。
景德鎮宋代一改前朝的青瓷、白瓷品種,而燒青白瓷,究其原因,是借鑑了同期的玉器工藝。
宋代流行青白玉,那是上層社會宮廷、達官使用的,平民絕無條件問津。
為適應民間需要,景德鎮仿青白玉效果,大量燒制青白瓷。
宋代李清照《醉花陰》中記載的「玉枕紗櫥」中的「玉枕」實指青白瓷枕。
金代花口瓶,五瓣口向下翻,絕大多數出於瓷窯遺址金代地層和金墓之中。
曲陽出土了白釉花口瓶。
鈞窯燒月白釉花口瓶,磁州窯燒三彩花口瓶,頸、腹、足各占三分之一,造型獨特。
金代南北方都出現一種黑釉起白或褐色線紋裝飾的器物。
線的排列方法有滿線、三線一組,一、二、一間隔排列等形式。
河北磁州,河南禹縣、鶴壁,山東淄博,四川廣元等窯都有燒造。
目前可以判斷傳世品窯口的只有淄博窯,其特點是黑釉罐上滿線紋,但在雙系下,有交叉的兩條線紋,可以斷定是該窯產品,日本、英國分別收藏一件淄博窯的完整器物。
四川廣元窯的黑釉起線紋罐與其它窯的同類器物又有所不同。
它是經過兩次燒成的,先素燒坯,再上釉二次燒成,在窯址中採集的標本有素燒坯及二次燒成的器物標本。
(四)明清瓷器的造型、紋飾特徵
明清兩代瓷器的造型更加符合實際生活的需要。
瓶、罐、壺、盤、碗等器物都有多種形式。
青花瓷器為明、清兩代瓷器生產的主流,歷經四百年盛燒不衰。
不同時期使用不同的青料並由此產生不同的色調效果與風格,這已成為判斷瓷器年代的重要依據。
永樂、宣德青花瓷器在造型、紋飾上受到了西亞銀器、銅器的影響,執壺、花澆、折沿盆、燭台、缽等都具有西亞作風。
梅瓶、扁瓶、天球瓶以及各式罐、盤、碗、洗等是這一時期常見的器形。
紋飾中以龍鳳紋占主要比重,並貫穿於整個明、清時代。
正德瓷器因明武宗的妃子信奉回教,故瓷器裝飾上的顯著特點是阿拉伯文較多。
嘉靖瓷器造型的特點是葫蘆瓶較多,方的、圓的、上圓下方的、高的、矮的、大的、小的,應有盡有。
此外,方形器物較多。
由於世宗信奉道教,故紋飾上道教色彩濃厚,典型的紋飾有八仙人、雲鶴八卦。
纓絡紋也是這時期長見的紋飾。
康熙時期民窯瓷器有很大的發展,外銷數量很大,歐洲收藏有大量康熙民窯的瓷器。
雙耳蓋瓶等具有歐洲瓷的造型特點。
人物紋、山水紋鳳尾尊、棒棰瓶比較多見。
康熙青花由於使用雲南珠明料,藍色明亮,層次較多,具有水墨畫的效果。
五彩瓷器始於明代宣德年間,嘉靖、萬曆時期得到了很大發展。
而到康熙時期,釉上藍彩取代了釉下青花、黑彩、紫彩、金彩大量使用,另外紅、綠、紫彩還可分化出深淺不同的色調。
紋飾題材幾乎無所不包,人物、鳥獸、花草、蟲蝶生動而艷麗,達到了歷史上五彩瓷器的發展高峰。
宋代瓷器的鑑定鑑定方法
越窯六瓣棱形壺,周身分六等分,通體刻劃雙複線蓮花瓣,與其它窯不一樣,是越窯宋代早期常見的形制。五管瓶,最早見於越窯,以後龍泉窯、景德鎮窯,河北、河南的磁州窯系諸窯都燒制五管瓶。最早的五管瓶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