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熱播 原來完整的睡虎地竹簡是省博丁華複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湖北日報網消息(記者楊磊)由央視綜藝頻道(CCTV-3)聯合九大國家級博物館(院)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正在熱播。

12月10日(周日)晚一期的節目中,湖北省博物館的三大國寶亮相,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早已是名滿天下,而睡虎地秦墓竹簡此前卻鮮為人知,而更不為人知曉的是,湖北省美術館研究員、著名書法家丁華用了五年時間研究、複製出了睡虎地秦墓竹簡全套。

入選《國家寶藏》 睡虎地秦墓竹簡價值重大

睡虎地秦墓竹簡具有極大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片中介紹,它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秦代竹簡,反映了商鞅變法時期到秦始皇后期長達100多年的歷史。

記載的內容有一半以上是關於秦代的法律,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法典。

圖為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之《效律》

1975年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11號墓中共出土了秦簡1155枚,近4萬字,為秦始皇時期人所手書,難能可貴的是這些秦簡絕大多數保存完好。

竹簡長23—27。

5厘米,寬0。

5厘米,文字為墨書秦篆,反映了篆書向隸書轉變時期,秦朝的法律制度、行政文書、醫學著作以及關於吉凶時日的占書,為研究中國書法、秦帝國的政治、法律、經濟、文化、醫學等方面的發展歷史提供了詳實的資料。

多年潛心複製 為讓世人看到令人震撼的原簡模樣

雖然睡虎地秦墓竹簡保存較完整,但畢竟歷經幾千年,仍有部分破損殘缺。

而從墓葬中發掘出來,接觸空氣也會產生變化。

為了能將出土文物長久保存,還要進行脫水處理,脫水後的竹簡也會使文物在形狀、顏色等方面出現較大改變,遠沒有原件那麼讓人震撼,那麼嘆為觀止。

「剛出土的竹簡非常漂亮,上面的墨跡烏黑髮亮,書法的美感令人叫絕。

世人更多的知道《蘭亭序》,而古代那樣精彩的作品其實很多,不能讓大家看到它們的本來面目太讓人遺憾了。

所以我就動了心,一定要把這批竹簡完整的複製出來,讓世人能看到這批文物的本來面目,感受到古代簡牘書法的優美及製作工藝的精湛。

」丁華告訴記者。

圖為丁華複製的《雲夢睡虎地秦簡》

丁華幼習書法,在湖北省博物館工作的三十多年裡,以研究簡牘書法藝術為己任,在此領域有深厚的造詣。

2015年丁華作為楚簡帛書法藝術大師還獲評成立名師工作室,楚簡書法也入選非遺文化傳承項目。

竹簡看起來簡單,製作卻極為複雜,書寫更需要很深的功力,而複製這些幾千年前還有缺失的秦篆文字又增加了極大的難度。

丁華介紹,用來做竹簡的是十年前就制好的竹片,選材要用至少5年以上的老毛竹,製作成需要的尺寸,然後進行殺青(蒸煮),再進行一周左右的浸泡,晾乾後備用。

這樣放置幾年,以保持竹片的穩定不變形。

寫作前再進行刮削,使竹面平整。

所以每一片竹簡背後都是匠心的結晶。

丁華告訴記者,寫竹簡的墨也很有講究,不能用現在市場上一般銷售的墨。

古人對墨很重視,上等藥材才能入墨,中等的藥材用來製藥,只有這樣製作出來的墨才能深深浸入竹片中,不會輕易磨損掉,這也是為什麼歷經幾千年出土的竹簡,字跡仍然烏黑髮亮,墨跡如新。

歷時五年,丁華才完成了全套雲夢睡虎地秦墓楚簡的複製工作,這部兩千多年前文物的原貌也得以重現。

「郭店楚簡、包山楚簡的完整複製工作也都完成了,我想通過我的工作,讓這些傳統文化的精品能原樣展現在世人面前,讓更多人欣賞到簡牘文化的魅力。

」丁華說。

據悉,由丁華製作書寫的一部分睡虎地竹簡分別被中國文字博物館和中國警察博物館收藏展出,這些中國歷史燦爛的文明正逐漸展現於世人面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長沙這個博物館揭開中華文明的從這裡開始

《國家寶藏》特展文物揭曉 雲夢睡虎地秦簡入選,第二期播出時,撒貝寧「變身」秦朝基層法官「喜」,守護來自湖北家鄉的國寶——雲夢睡虎地秦簡,上演了一出饒有趣味的「秦朝版《今日說法》」,為該文物增色不少。

匠心守藝人:楚簡大師黃有志的藝術人生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佘國俊)古老的簡牘,能否穿越千年,透露塵封的歷史。執著的堅守,如何創造奇蹟,破解古老難題。荊楚大地多奇人異士,黃有志即為其中之一。黃有志擅長製作楚簡,20多年來,他已親手複製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