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遺址首次發現人類用火等重要活動遺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華網太原11月13日電(記者王學濤 王卓倫)山西丁村遺址是世界著名的含有古人類化石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2014至201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在汾河以東塔兒山至汾河黃土台塬區間,調查發現了50余處舊石器和化石地點,並對其中3處遺址進行發掘,首次發現了丁村遺址群原地埋藏石器打制現場、人類用火遺蹟、疑似人工石鋪地面等重要考古文化現象。

丁村遺址位於山西襄汾縣丁村附近的汾河兩岸,發現於1953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在中華大地上首次發現和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它因發現介於北京猿人和現代人之間的「丁村人」而受世界矚目。

丁村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我國舊石器時代中期人類化石和文化的缺環,是我國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代表。

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九龍洞遺址,考古工作者發掘面積35平方米,出土石製品2000余件,發現多個可以拼合的石製品密集分布片區——原地埋藏的原始人類石器製作現場。

該項目領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益人介紹說,在一處不到9平方米的區域內,集中分布著百餘件石片、石核、大量碎屑,據分析這裡很可能屬於兩個工匠同時打制石器的活動場所。

「十分震撼,這在丁村遺址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全國範圍內也很罕見。

在過水洞遺址,考古工作者發掘面積30平方米,發現了豐富的動物化石、石製品、碳屑、碳粒及少量紅燒土塊,疑為原始人野炊臨時營地。

王益人說,發現的動物化石與石製品、碳堆、碳屑、紅燒土塊同時出現在黃土地層中,表明這是一處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臨時營地——有可能是古人「野炊燒烤、分享食物」的場所。

在老虎坡遺址,考古工作者兩年發掘150平方米,出土石製品600余件。

其中在一個水平面上,密集分布著222件直徑20厘米至45厘米的巨型角頁岩石核、礫石和47件球形風化的花崗岩礫石。

王益人說,經過觀察和實驗,他們發現這些巨大的石核和礫石的重量均在人類個體能夠搬運範圍內(約15至30公斤),表明是經過刻意的挑選。

「我們初步分析,可能是丁村人作為打制石器的原料儲備;也可能為具有人工性質的建築遺蹟,如石鋪地面等。

以上推論還需要更多證據,但其人工性質則較為確切。

日前,「丁村遺址群2015年考古現場研討會」在山西襄汾縣召開。

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吉林大學、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等10多位專家認為,發現的重要遺蹟現象為研究丁村人的行為鏈條提供了翔實的實物資料,為研究當時人類對原料的應用、技術的掌握、生存能力及對環境的改造能力等,提供了基本信息和重要材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