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朝萬曆皇帝連續28年不上朝,卻為何江山不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
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明穆宗死後,繼位的是他的第三子朱翊鈞,即明神宗,年號萬曆。
他的母親本來是裕王府的宮女,得到了當時還是裕王的朱載垕的私幸,生下了朱翊鈞。
朱翊鈞 自幼聰慧過人,讀經史則過目不忘。
6歲時,他見穆宗在宮內騎馬奔馳,便上前擋道諫阻說:「父王為天下之主,單身匹馬的在宮中奔馳,倘若有一個疏忽,那可不 得了。
」穆宗皇帝聽後深受感動,當即下馬,立他為皇太子,自此更加喜愛這個孩子了。
明神宗繼位時,年僅10歲,難以擔當大任。
但他的 父親為他留下的是一套非常好的朝廷班子,有很多賢臣輔助他,尤其是內閣首輔張居正。
張居正和明穆宗的皇后以及明神宗的生母兩位皇太后的關係很融洽,她們都 十分支持張居正,而當時權勢很大的太監馮保也是明朝歷史上難得的好太監。
張居正搞好了和太后以及馮保的關係,得到了他們的鼎力支持,於是就能很順利的實施 自己的治國方略。
在萬曆在位的頭十年,張居正大展雄才,從政治、經濟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軍事上,加強武備整飭,平定西南騷 亂,重用抗倭名將戚繼光總理薊、昌、保三鎮,穩定了邊境。
一時間,明朝有出現了短暫的繁榮。
當時中國的國力世界第一,各項指標上都遠遠超過其他各國,當時 存放在國庫中的銀子因為用不了,放得久了都發霉長毛;而糧倉里的糧食也因為吃不完很多都腐爛了。
萬曆十年,張居正病逝,明神宗給他風 光大葬。
不過第二年,就有張居正生前的政敵彈劾張居正和他的支持者馮保。
加上馮、張二人以前對神宗約束過嚴,使神宗此時反感驟升。
於是,明神宗追奪了張居 正的各種封號,不久還抄沒其家,逼死其長子張敬修。
又以馮保欺君之罪,免其東廠提督之職,抄沒其家產,隨之將張居正重用的人統統罷免。
全面否定張居正改革,是朱翊鈞本人由勤變懶、全面廢棄勵精圖治的標誌。
當朱翊鈞徹底擺脫了張居正的束縛之後,就開始了他的獨裁統治。
從此以後,朱翊鈞完 全變成了另一個人:昔日少年天子的氣派與風采,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長年深居禁宮,嗜酒、戀色、貪財,私慾膨脹,恣意妄為。
作為富有四海的皇帝,明神宗依然貪財、貪權。
他把所有的大事都攬過來,自己不做,也不讓別人做。
許多奏摺他都「留中」,拖而不決。
後來連朝也不上了。
嘉靖曾經20多年不上朝,萬曆破了這個記錄,連續28年不上朝,長年深居禁宮享樂。
但是,這期間中國無論對內還是對外的戰爭均獲得全勝。
這是為什麼呢?
明朝的內閣制度,是今天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內閣體制的雛形。
由於內閣可以主持日常事務,因此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皇帝,而且還能在沒有皇帝的情況下保持 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在這種政治體制下,一個皇帝不需要太英名,他只需重用幾個能幹的人替他做事就可以了。
正所謂「主昏於上,政清於下」。
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寧夏發生叛亂,日本發動侵朝戰爭;萬曆十七年,西南也發生叛亂。
明神宗下旨三路出征,史稱「萬曆三大征」。
「萬曆三大征」歷時十餘年獲得全勝,但卻喪師數十萬,耗銀千萬兩,造成國庫空虛。
在明神宗統治的明朝中後期,中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如果明神宗能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做一個明主,那麼中國的命運也許不同。
不過,事實卻恰恰相反。
就像我們前面說的,明朝的明主大多短命,昏君卻長命百歲,萬曆皇帝在位長達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正因為他的長壽,才給國家帶來的深重的災難。
萬曆48年,公元1620年,明神宗病逝,葬於北京昌平定陵。
明朝萬曆皇帝為何近30年不上朝?專家開棺探秘真相
對於歷史上明朝的滅亡,有著多種看法,但是不論是何種看法,明朝的滅亡都得從萬曆時期開始說起的,而其中最受爭議的,便是萬曆皇帝(明神宗)了,有人說明神宗是歷史上出名的懶惰皇帝,其在位數十年,根本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