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昏侯墓中的金餅和銅錢看漢代的貨幣制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王金中

中國古代把貨幣叫「貨泉」,「泉」即為錢,表示「流行如泉也」。

有人稱,古代貨幣就是一塊巨大的社會化石,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信息。

而在海昏侯劉賀墓北藏閣的錢庫中,出土了堆積如山的漢代五銖錢,重量竟達十餘噸!一位考古人員花了幾個月時間終於點清,這批「漢五銖」總數多達200萬枚。

此外,還在主槨室西室和主棺中出土了385枚金餅,成色均達到99%。

這在考古史上是極其罕見的,不僅證明了劉賀家族的雄厚財富與實力,而且對於我們認識漢代的經濟制度特別是貨幣制度,提供了大量實物依據,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一、秦始皇沒有完全實現貨幣的統一

提到「漢五銖」就不能不說「秦半兩」,而要說清「秦半兩」就不能不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貨幣制度。

現在看,秦始皇極力推行的統一貨幣的制度,成功之處主要有三點:

其一,下令廢除戰國時期各國發行的貨幣,如齊國的「法化刀」,楚國的「蟻鼻錢」,燕國的「明刀」,韓國的「方足布」,趙國的「尖足布」,魏國的「橋足布」等等。

這是貨幣統一的基礎。

從此,各國貨幣都退出了流通領域,成了文物骨董,只能在墓葬、博物館和收藏家那裡見到。

其二,將貨幣分為兩種,即上幣——黃金、下幣——銅錢,其餘如布、珠、玉、貝、銀等,為寶不為幣。

正如司馬遷在《史記·平準書》中所說:「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為二等:黃金以鎰為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

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

」從而確立了金屬貨幣的體系。

這個制度是非常成功的,一直被後代沿用。

由此亦可知,海昏侯墓出土的鑲有琉璃的48枚馬蹄金和25枚麟趾金,是寶物而不是貨幣,祭祀用的。

順便說一句,許多人問我,那些馬蹄金和麟趾金上,為什麼會鑄有上、中、下的字樣?(圖1)我個人認為,因為這些馬蹄金和麟趾金是作為酎金獻給皇帝助奠用的,而漢代皇帝是在長安「明堂辟雍」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

「明堂辟雍」是一座重要的早期壇廟,外圍是一個方院,內中是一個圓台,圓台上的建築共有上、中、下三層,有點像如今的天壇圜丘。

所以,馬蹄金和麟趾金的上、中、下字樣,其實就是在「明堂辟雍」中擺放的相應位置。

圖1

其三,鑄造「秦半兩」,(圖2)它的形制是模仿玉璧,先秦時是外圓內圓,後來為外圓內方,是天命皇權的象徵。

正如《呂氏

圖2

春秋》中所說:「天道圓,地道方,聖王法之,所以立天下。

」這種外圓內方的制錢模式,圓中有方,方外有圓,剛柔並濟,靜動結合,達到了勻稱均衡之美的境界,在中國一直延用了兩千餘年。

作為全國通行的法定貨幣,到底有多重呢?先說上幣——黃金,它以鎰為單位,每鎰20兩。

這種貨幣具有貯藏和大額支付的功能,一般只在上層社會中使用,並不在市場上流通。

再說下幣——銅錢,以兩為單位,當時,一兩等於24銖,半兩便為12銖。

也就是說,「秦半兩」的法定重量為12銖,它在市場上大量流通。

相傳,「半兩」二字為丞相李斯以小篆體書寫的,是秦始皇統一天下文字的傳世之作。

「半兩」二字分別列於方孔兩側,錢文凸起,布局嚴謹,筆畫方折,蒼勁雅致,反映了秦始皇把統一貨幣與統一文字這兩件大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那麼,「秦半兩」究竟實現了統一全國的貨幣嗎?至少沒有完全實現!因為中國的版圖實在太大了,對貨幣的需求量也實在太大了,而秦朝存在的時間又實在太短了。

按照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特別是銅的冶煉和鑄造能力,以及交通運輸狀況,「秦半兩」不可能在短期內全部由中央政府統一製造,因此法律規定各路諸侯王、各郡縣主都可以鑄造。

一些商賈富豪也自己鑄錢,這樣就出現私鑄銅錢成風。

試想,如果一種貨幣的製造和發行是多元化的,全國能夠完全統一嗎?果不其然,公元前210年,秦國出現了「復行錢」,雖然還叫「秦半兩」,但重量卻只有8銖,錢文筆畫纖細,「半兩」二字稍傾斜。

「復行錢」的使用,從法律上承認了減重錢的合法流通。

這個口子一開,各地鑄錢便開始紛紛偷工減料,致使銅錢大小不一,薄厚不均,輕重不等,全國的貨幣開始出現了嚴重的混亂。

到了公元前206年前後,秦滅漢興,戰亂不斷,為了籌集軍費,各地自行鑄造錢幣,雖然仍叫「秦半兩」的舊名,但實際重量卻越來越輕。

漢高祖劉邦藉故「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錢」,也就是允許民間減重鑄錢,哪知這一減便不可收拾,一種「榆莢錢」便應運而生。

(圖3)

圖3

「榆莢錢」顧名思義,是以錢形輕小如榆莢而得名,上面的文字仍是「半兩」,但實際重量則不足三銖。

由於錢太輕,「入水不沉,應手而破」,加上「不軌逐利之民」的囤積居奇活動使物價上漲,「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

於是在公元前186年「行八銖錢」;但到公元前182年又「行五分錢」(即五銖);到公元前175年「孝文五年,為錢益多而輕,乃更鑄四銖錢,其文為半兩」;到公元前140年即漢武帝建元元年,「行三銖錢」;到公元前136年又「罷三銖錢,行半兩錢」。

可見,「漢承秦制」的貨幣制度越來越混亂。

導致的惡果就是,作為交換媒介的信用大大降低,「錢益多而輕,物益少而貴」,即物價上漲,嚴重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民眾的生活。

二、「漢五銖」的推行和使用

到公元前119年,在張湯的建議和桑弘羊等人的籌划下,漢武帝開始改革幣制,發行新幣。

一種是用白鹿皮製成的皮幣,價值四十萬錢,規定諸侯王覲見天子時必須用它作為獻禮,實際上是強迫諸侯王捐獻;另一種是用銀和錫合金鑄成的白金錢,大者值三千錢,中者值五百錢,小者值二百錢;還新鑄三銖錢,以代替過去的「秦半兩」。

但是,由於白金幣比值太高,私鑄者甚多;三銖錢雖發行,而舊錢未收回,幣制仍然很紊亂。

後來又廢白金,改鑄赤側錢。

不久又因赤側錢輕而賤,人民不願用,宣布作廢。

直到公元前118年即元狩五年,漢武帝才下令「罷半兩錢,行五銖錢」,從此結束了銅錢發行和使用的混亂局面,真正統一了全國的貨幣,開闢了中華貨幣史上的一個新紀元。

如前所述,「漢五銖」(圖4)的推行和使用,是漢代貨幣政策在多次「試錯」、「碰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新的制度,所以這一制度的頒行是有一套嚴格措施作保證的。

圖4

其一,廢除漢初實行的郡國制幣權,嚴令禁止各郡國鑄錢。

還頒布了盜鑄金錢者處死的法令。

也就是說,以前是禁止民間鑄錢,而官方可以鑄錢;現在連官方也不允許鑄錢了。

據史書記載,「漢五銖」推行的最初四五年內,抓到「吏民之坐盜鑄金錢者」而被判死刑的達數十萬人,「犯者眾,吏不能盡誅取」,後來赦免了「百餘萬人」。

那個時期天下犯罪的人大抵都是因為「鑄金錢矣」。

其二,統一由國家鑄錢。

專門設立上林三官,即水衡都尉所屬的鐘官(掌鑄錢)、辨銅(掌原料)、均輸(掌制范),共同執掌鑄錢。

三官相互配合又相互監督,保證鑄錢的質量和數量。

與此同時詔令天下,不是上林三官所鑄的錢幣不允許流通。

還命令各郡國將以前所鑄錢熔化,把銅料送到上林三官那裡鑄「五銖錢」。

其三,大力提高鑄錢的質量。

改進銅料的配比,精冶細鍊,使銅錢的成色達到當時的最高水平。

在鑄造的過程中,使用銅範或製作非常精細的泥范,工藝先進,講究質量,確保「五銖」的分量絕不減少。

設計精細,方圓均加細邊框。

每枚「漢五銖」鑄造出來以後,都要反覆打磨,使其光滑圓潤。

這樣不惜工本,就使私鑄者無利可圖。

「漢五銖」也叫「三官五銖錢」,錢文嚴謹規矩,「五銖」字形修長秀麗,風格獨特,「五」字交筆緩曲,上下與兩橫筆交接處稍微向內收。

「銖」字「金」旁的上頭有三角形、箭鏃形兩種,其中的四點較短。

「朱」字上頭方折,下垂筆基本圓折,頭和尾與「金」字旁平齊,筆畫粗細一致。

錢型整齊,背有內外廓,個別內廓四角微凸。

面背比較平整,內外廓寬窄均勻,規矩整齊。

它的設計理念、鑄造技術和工藝水平在當時都是第一流的,這在中國貨幣鑄造史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有人在海昏侯墓出土的成堆的「漢五銖」前看來看去,覺得它很一般,現在任何國家的金屬貨幣都比它精緻得多。

這就有一個比較的參照系問題。

如果用2000年前各國的貨幣與「漢五銖」作比較,就能看出它的精緻和精美是前無古人、無可比擬的。

經考證,海昏侯墓出土的200萬枚「漢五銖」,分別是在漢武帝、漢昭帝和漢宣帝時代鑄造的,前後跨越大約五十餘年。

三個時代的「漢五銖」各有特點:

武帝時代的特點如前所述,份量足,質量高,數量大,從而創造了「漢五銖」長期作為基礎貨幣的充分必要條件。

昭帝時代的特點是,重量比武帝時代略輕一些,又比宣帝時代略重一些;錢文「五」字形瘦長,兩邊交筆已經變得彎曲,兩股末端有明顯的收斂,上下橫有的較長且與外廓相接;「銖」字「金」旁呈三角形,明顯低於「朱」字;穿上有一橫或穿下有半星記號;銅色深紅,鑄造技術比武帝時代略顯粗糙。

宣帝時代的特點是,錢文筆畫挺拔,給人一種清秀超逸之美。

「五」字交筆彎曲,上下橫畫超出交筆末端外,「銖」字「金」旁的頭上多呈等腰三角形而又低於「朱」字;外廓由外向內作坡狀傾斜。

其形制規整,內面光潔平滑,錢內外廓略高於錢肉,薄厚一致。

總之,宣帝「漢五銖」以鑄造工整敦厚著稱,無論是在銅質、形制、書體上,還是在鑄造技術和工藝上,都已經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在西漢錢幣中占據著極高的地位。

有文獻記載,漢代銅錢的計量單位是「緡」。

「緡」的本意是串銅錢的絲線,後來演變為銅錢的計量單位。

那麼一「緡」是多少呢?以往沒有實物依據。

這次海昏侯墓出土銅錢時,細心的考古人員看到拴銅錢的絲線雖然已經腐爛,但成串的銅錢排列整齊,其兩頭的邊結尚可辨認。

(圖5)經過仔細辨別和清點,確定一「緡」就是一千錢,即「千文一緡」。

與後來的「千文一貫」是相同的。

這就為我們認識古代銅錢的計量單位提供了實物依據。

圖5

三、金餅的重量和成色

在漢武帝的幣制改革中,有一項重要內容便是對同樣為法定貨幣的黃金改變計量單位,不再沿用秦時的稱謂「鎰」,而稱為「斤」。

凡雲「一金」者即黃金一斤。

秦時一「鎰」為20兩,而漢時一「斤」為16兩,說明計量單位變小了,更便於貯存、交換和結算。

黃金往往用於賞賜、交易、罰款,也用於計算財產和貯藏,這表明漢代的黃金確已具備了作為貨幣的流通手段、貯藏手段與支付手段等職能。

海昏侯墓出土的黃金,包括金餅、馬蹄金、麟趾金和金板,成色到底怎麼樣呢?不用測量,只要看看它們的光澤和色彩,就知道純度很高,儘管經過地下二千多年歲月的浸蝕,依然那麼艷麗純正,閃閃發光,燦爛奪目。

(圖6)經測量,這些黃金的純度均達到99%。

為什麼海昏侯墓中的黃金能夠達到這麼高的純度呢?除了技術因素外,其中還有政治因素。

圖6

據史料記載,在漢武帝幣制改革後的第六年,「南越反,西羌侵邊」。

在國家危難之際,已經當上山東的丞相卜式上書皇帝,願與兒子一起從軍衛國。

漢武帝抓住這個正面的典型,「賜爵關內侯,金六十斤,田十頃」,要求諸王列侯向卜式學習。

可是,「布告天下,天下莫應」,幾百位列侯寧願獻酎金也不願意從軍打仗。

酎,本是為皇帝祭祀時釀製的美酒,而各路諸侯在助祭時必須獻上禮金,才能分享這種美酒,所以把這種禮金叫做「酎金」。

等到祭祀的那天,漢武帝命人檢查酎金時,發現有的「少不如斤兩」,即缺斤少兩;有的「色惡」,即摻雜使假,含金量不足。

於是,漢武帝又抓了一批反面典型,「王削縣,侯免國」,一下子免去列侯一百零六人。

從此,再沒有人敢在酎金上缺斤少兩、摻雜使假了。

正因為如此,海昏侯墓出土的這批黃金,應該說是足金足額的。

圖7

作為上幣的黃金,只有「足金足額」才有最高的信用。

這次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金餅,重量都在232.8克左右,估計是當時的一斤,摺合現在的四兩多。

(圖7)《中國歷代度量衡考》中說,西漢時一斤摺合今日248克。

如果海昏侯墓出土的385枚金餅的重量都在232克左右,那麼,西漢時的一斤很可能不是248克,而是232克。

因為有一枚金餅上用墨書寫著「……海昏侯臣賀……酎黃金……」。

這些作為酎金的金餅是以海昏侯劉賀的身家性命作擔保,一金就是一斤,不可能缺金少兩。

所以我推斷漢時的一斤很可能就是232克,而一兩則不到14.5克,五銖大約3克多。

當時黃金與銅錢的兌換率是多少呢?史書上很少有明確的記載。

據說幣制改革時規定,每斤黃金當錢一萬。

也就是說,「一金」可抵一萬個「漢五銖」。

但後來從不見有任何兌換的記錄,所以真實的兌換率在歷史上始終是一個迷。

我估計,那時的兌換率很可能不是固定的,黃金的價格相對穩定,而「漢五銖」價格會隨著社會的動盪和經濟的變化而上下浮動。

有時候兌換率高,有時候兌換率低。

這一點商人的感覺是最敏銳的,所以海昏侯劉賀的墓中不僅存放著大量的銅錢,還有大量的黃金。

把黃金作為最重要的貨幣儲備,便構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金本位的雛形。

西漢是一個多金的時代。

如果劉賀真的能夠在皇帝的位置上長期執政,用金本位的理念管理全國的財政和金融,那麼,當時社會的經濟一定會在穩定的基礎上更加繁榮,大量黃金也不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流失,社會財富積累的步伐將會大大加快。

當然,無情的歷史是沒有什麼假設的。

四、西漢貨幣對中國社會的深刻影響

有人認為,海昏侯墓出土的200萬枚「漢五銖」,一沒有國號二沒有年號,背面光板無字,因此可能是冥幣,專門是祭祀用的。

現在可以肯定,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歷史上,「秦半兩」和「漢五銖」都是一面有字,一面無字,(圖8)沒有國號和年號,這樣使用時便可以跨越年代,甚至跨越國界。

所以,出土的那200萬枚「漢五銖」確是當時流通的法定貨幣。

圖8

根據有關資料推算,從漢武帝到漢平帝的122年間,經過西漢七代帝王持續不斷地努力,先後共鑄造「漢五銖」280億萬餘枚,平均每年鑄造2.3億枚,需要用銅料約110噸左右。

這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字,反映了中國的經濟那時已經非常強盛了。

由於五銖錢具有統一鑄造、製作精緻、數量龐大等以往貨幣所不具備的特徵,因而成為中國古代最強勢的貨幣。

王莽篡權後改革幣制,廢五銖而發行什麼「六泉十布」、「錯金一刀平五千」很快就失敗了。

到了東漢仍然沿用西漢五銖錢。

國家分裂時期的三國、魏、晉、南北朝,各國普遍使用的還是五銖錢。

統一後的隋朝,也是使用五銖錢。

一直到唐朝,唐高祖李淵在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下令鑄造「開元通寶」後,五銖錢才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這樣算起來,「漢五銖」一共沿用了739年之久,成為我國歷史上鑄造數量最多、使用時間最長的「長壽錢」!

「漢五銖」的推行和使用,使中國的貨幣實現了真正的統一,其歷史意義十分重大而深遠。

首先,由於貨幣的統一,促進了貨物的流通,實現了東西南北經濟的交流,促使全國經濟走向一體化。

其次,由於貨幣的統一和幣值的穩定,人們有了積累、貯藏和轉移財富的手段,社會的富裕程度顯著增加。

再次,由於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和經濟的密切聯繫,政治上的某種分裂只能是短期的,最終還是要走向統一。

因此,統一的貨幣更加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本文摘自王金中著《管窺漢代文明之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探析》

本文參考資料:《史記》、《漢書》、《中國通史》;《中國藝術品收藏鑑賞百科》、《古玩指南》、《古玩圖鑑》、《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展板說明、近期報刊有關新聞報導。

圖片來源:《五色炫曜》展覽、首都博物館網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