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好「遇見」海昏侯 兩座知名大墓文物特展同時在京舉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玉龍(左)和對尾鸚鵡新華社發

婦好銅罐新華社發

3月8日,一場跟生活在3000多年前一位河南女子有關的文物展覽在首都博物館開幕並引發關注,這就是《王后母親女將——紀念殷墟婦好墓考古發掘四十周年特展》。

大河報記者獲悉,該展將從3月8日持續至6月26日,411件(套)文物中,相當一部分都是首次對公眾開放。

巧的是,近來大熱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也在首博同期進行,兩者在出土文物上都以「高產」令世人驚訝,記者也就此話題採訪了考古學者。

婦好墓發掘40周年,一批玉器首次示人

殷墟婦好墓在考古史上大名鼎鼎,河南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都有大量精美展品出自婦好墓,比如「婦好鴞(xiāo)尊」等。

1976年發掘的婦好墓,是殷墟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總計出土了1928件隨葬器物,在中國考古史、殷商史領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婦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其事跡在甲骨卜辭有較多記載。

略施粉黛,她是國王最寵愛的王后;溫婉可親,她是王子公主的好母親;身披戰甲,她是叱吒風雲的將軍。

時值婦好墓考古發掘40周年,首都博物館在京首次推出婦好專題展,「王后·母親·女將」恰好概括了婦好傳奇的一生。

策展人、首博策劃研究部副主任馮好向大河報記者介紹,此次展覽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主辦,首都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共同協辦,參展文物包括青銅器、玉石器、甲骨器和陶器共411件(套),主要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部分來自於河南博物院,相當一部分文物屬首次公開展出,特別是其中的玉器,整個展覽中最多的也是玉器,達到300多件。

據介紹,此次展出的重點珍貴文物,包括河南博物院藏婦好鴞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婦好銅鉞、司母辛銅方鼎、夔(kuí)首骨笄(jī)、浮雕玉人、對尾鸚鵡、玉龍等。

其中不少都是與婦好生前生活密切相關的,比如夔首骨笄就是婦好珍愛的飾物,笄是用來綰起長發的,古代男女都用,婦好墓出土骨笄多達499件,大部分出土於一個木匣之內,可謂婦好的梳妝盒。

此外,展品中的玉龍玉質瑩潤,頭有雙角,張口露齒,工藝精湛,為蜷體龍造型,憨態可掬。

有專家認為,蜷體龍取材於蟬、蠶等蟲類從幼蟲到成蟲的變化過程,龍「能為大,能為小;能為幽,能為明;能為短,能為長」的神通就是由此演繹而來。

婦好墓出土玉石器多達865件,如此厚葬既體現了武丁對妻子的寵愛與不舍,也揭示了婦好生前豐富多彩的生活。

何以高產?不只是因為躲過了盜墓賊

如果說婦好墓是考古史上的老牌明星,那麼南昌漢代海昏侯墓則是最近爆紅的一顆新星,兩者出土文物在數量和價值上同樣令人瞠目。

海昏侯墓迄今出土1萬餘件(套)文物,包括青銅器、金銀器、竹簡、木牘等。

巧的是,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先於婦好墓文物展6天在首博展出,兩處文物「高產戶」同地展示吸引了諸多文博愛好者的關注,博物館對這兩個展覽採取了限額預約參觀的方式,每天只有1000名個人預約名額,因瞬時流量過大,網站預約服務3月5日早晨一度暫停,預約票一票難求。

為何考古史上一些墓葬特別高產,而另一些墓出土物很少?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漢魏研究室劉斌十分關注首博這兩個特展,他告訴記者,墓葬出土文物多,並非只是因為其有沒有被盜墓者發現那麼簡單,而是多方面綜合因素的結果。

「如果當時的社會風氣是厚葬,墓主人地位又高,時局又穩定,那麼隨葬品就會格外多。

」劉斌說,漢代格外講究事死如生,所以盛產考古「高產戶」,比如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的河北滿城漢墓、長沙馬王堆漢墓等,而此次海昏侯墓的出土物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就河南來說,劉斌認為商周時期的墓葬在出土文物數量、價值上高於漢墓,一方面是因為商周時期河南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另一方面,河南的漢代墓葬在歷史上遭盜掘比較厲害,比如東漢末年包括曹操在內很多軍閥的盜掘造成了較大影響。

「不過,考古人員關注的並非出土文物的絕對數量,而更關注研究價值,如果一個遺址或墓葬的出土物能填補歷史空白或改變認識,無論多寡都是最珍貴的。

」劉斌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海昏侯墓發掘結束 創中國漢墓考古之最

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和省文物局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歷經5年多時間,南昌漢代海昏侯劉賀墓已經出土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竹簡、木牘等各類珍貴文物1萬多件(套),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均創中國漢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