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地灣文化與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討論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5月30日,2018年大地灣文化與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討論會,來自哈佛大學、牛津大學、李約瑟研究所、密西根大學、布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敦煌研究院、陝西曆吏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文博機構有關專家學者等共100餘人參加。

討論會主要圍繞「秦安大地灣遺址的文化遺產價值與保護開發」進行了討論發言。

討論會由秦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徐東明主持。

討論會上,專家學者們充分發揮各自的卓越智慧和專業特長,從大地灣文化、考古、歷史及科學價值等方面探討和交流了各自的觀點。

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大地灣遺址及出土的文物在同時期遺址中具有較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尤其是大地灣聚落選址布局,完善合理的功能分區,成熟應用的防潮材料和技術,以及大量出土的製作精美的陶、玉、石、骨製品等文物,有力地證明了當時社會生產力已經達到較高水平,也充分體現了先民的科技智慧。

同時,專家學者們就大地灣遺址的保護、研究和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大地灣遺址,發現於1958年,被評為20世紀中國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自1978年進行了考古發掘後,國家及省、市、縣高度重視,成立了專門的保護機構——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劃定公布了遺址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明確了保護區劃,編制了《大地灣遺址保護規劃》,實施了大地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及大地灣大景區項目建設。

據了解,2018年5月2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對中華文明形成和早期發展有了總體性認識,用考古資料明確了中華早期文明的發展從多元到一體的路線。

距今6000年前,在中原、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已經開始出現社會的分化。

從距今5000年至距今3800年左右,各地陸續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步入了文明。

中華文明「兼容並蓄」的特徵,不僅表現為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以及西遼河流域各種文明間的聯繫、交流,而且表現在對外來文明的吸收、借鑑與發展上。

考古研究表明,大地灣遺址包含五個文化期,大地灣遺址最早距今7800年,最晚距今4800年,有3000年文化的延續,全景式展現了從農業社會初期的小型社群發展到初步文明化社會的歷程,在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等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蹟遺址就是歷史文化的基因庫

2016年4月18日,不僅僅是個普通的周一,更是國際古蹟遺址日。我國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是文明古國和文化大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27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高達7000餘處。古遺蹟是歷史的遺...

凌家灘:向世界彰顯中華文明起源

凌家灘遺址於1987年發掘至今已30周年,為進一步推進凌家灘遺址發掘的深入研究,促進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12月2日至3日,含山凌家灘遺址發掘3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合肥隆重召開。 本次活動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