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之書:《孫子兵法》兵者,詭道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文化需皆知,涵養內在兼并修。

每日一則歷史文化故事,太陽杏帶你穿越千年,解讀聖人。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

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

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

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

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

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

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孫子兵法》竹簡1972年出土在臨沂。


《漢書·藝文志》記載:「兵權謀家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

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於見吳王前;見吳王后又著問答多篇。

晚至唐代,流傳的孫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為上卷,還有中下二卷。

注家杜牧認為,曹操將八十二篇孫子兵法刪節為十三篇;但其他注家認為十三篇出自孫子本人,不是曹操刪節的結果,是由孫武草創,後經其弟子整理成書。



《孫子兵法》——是美國西點軍校和哈佛商學院高級管理人才培訓必讀教材,影響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井深大一生的書,通用汽車CEO羅傑·史密斯、軟銀總裁孫正義成功的法寶,商界必備實戰手冊啟迪人生權變創新的智慧。

兵法的核心在於挑戰規則,唯一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


《孫子兵法》的思想

《孫子兵法》中的倫理思想,具有明顯的齊文化倫理思想的特點。

齊文化的倫理思想表現於兩個方面:一方面講「仁」、"禮",但又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另一方面是重功利。

這些,在《管子》一書中體現得很明確。

關於前者,是從齊文化與其他地方文化相比較而言的。

魯文化把"仁"與"禮"放在首要地位,而三晉文化,特別是秦文化,是很不重視"仁"與"禮"的。

齊文化上述兩個方面,在《孫子兵法》中也體現得十分清楚。

孫武講"仁",但是並不把"仁"放在首要地位。

他說:"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①杜牧注說:"先王之道,以仁為首;兵家者流,用智為先。

"②杜牧是從軍事學的角度來分析問題的。

孫武生活於有尚武精神傳統的齊文化環境中,他在講將領的五德時,把"智"(智慧)放在首要地位,而把"仁"的要求放在次要地位,是十分自然的。

但是他並不是不要"仁",而是將"仁"用於對士卒的管理和教育方面。

《孫子兵法·計篇》說,"視卒如嬰兒"、"視卒如愛子",即體現了"仁"的思想。

孫武的"仁",還有更高的原則,即要符合戰勝敵人、維護國家利益的要求。

因此,他在《孫子兵法·用間篇》說:"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

"即兩國交兵,以決勝負,應該想方設法,不惜以爵祿和金錢,從敵方搞到情報,以了解敵情。

如果不能這樣,而愛惜爵位和金錢,就是不仁到極點了。

這就給了"仁"以新的解釋,更具有齊文化的特色。

《孫子兵法》的影響

《孫子兵法》的意義,不僅僅是一部軍事著作,它更代表著炎黃子孫的智慧、思想、文化,是幾千年華夏文明的結晶,是中華文明的智慧根基、源泉。


文/獨舞者

我所經歷的波瀾壯闊,只不過是自傳中的寥寥幾筆,此生幸能與你們並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孫子兵法(中國古典軍事文化著作)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