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考古發掘發現,出土食器里還有依稀可辨的藕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51年冬,考古學家夏鼐來到長沙進行考古調查,在長沙東郊五里牌發現了2個相連的土冢,他根據自己淵博的考古學知識判斷是漢代墓葬。

195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南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調查了這片土丘,確認此地是大型的漢代墓葬群。

1961年,湖南省政府將其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樹立保護性標誌,但並沒有進行發掘。

1971年底,為響應「戰備」動員,位於馬王堆附近的省軍區366醫院決定在馬王堆的兩個小山坡建造地下醫院,施工中經常遇到塌方,用鋼釺進行鑽探時從鑽孔里冒出了嗆人的氣體,有人用火點燃了一道神秘的藍色火焰。

被點燃的那神秘的藍色火焰讓人感到恐懼和不解。

最早接到消息的湖南省博物館的侯良馬上意識到,遇到的是一座古代墓葬,在湖南土話里把這樣的墓叫火坑墓。

1971年12月30日,有關考古專家向國務院提交報告和申請,希望 對馬王堆進行正式的發掘。

1972年1月14日,國務院發文批准。

1972年1月16日,考古隊正式對神秘的墓葬(1號漢墓)進行了科學挖掘。

此次發掘主要由湖南省博物館負責,長沙市多所大、中學校的學生以及當地駐軍也參與進來。

首先是清理土丘,即墓葬之上的封土堆。

先發現的是一個圓形的盜洞,筆直地朝著墓葬的下方插去,一直向下延伸了17米,盜洞消失了。

人們挖到了一種粘糊糊的泥土,它的俗名叫白膏泥,常常用來保護墓葬,據說具有很好的封閉性。

在發掘工地上,忽然有工人在白膏泥中挖出了綠色的樹葉,在隨後的發掘中,人們又在填土中陸續發現了翠綠的樹枝和黃綠色的竹筐。

這是一個方形的墓,深20米,從上到下逐漸縮小,墓坑的底部擺放著4米多長、1.5米高的槨室,揭開槨板是地下寶庫:中央是巨大的棺材,四邊的邊廂里填滿了珍寶。

就在考古隊員提取文物的時候,在東面的邊箱裡發現了一個漆器,打開蓋子後發現下邊是湯,漂了一層藕片,是2000多年的藕片。

考古現場有太多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現象。

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蒼及其家屬的墓葬,墓葬的結構宏偉複雜,槨室構築在墓坑底部,由三槨、三棺及墊木所組成。

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

墓葬內的隨葬品十分豐富,共出土絲織品、帛書、帛畫、漆器、陶器、竹簡、印章、封泥、竹木器、農畜產品、中草藥等遺物3000餘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馬王堆千年乾屍

在我國湖南長沙有3000多年的歷史文化,遺憾的是,二戰期間的一場大火幾乎燒毀了地面上所有的古建築,但在長沙城地下,卻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和歷史遺蹟。1971年年底,當地駐軍想利用馬王堆的兩個小山...

神奇的馬王堆漢墓珍品展

本報訊莊嚴典雅的青銅器、精美絕倫的漆器、質樸簡約的陶器、雍容婉約的絲織品、晶瑩溫潤的玉器、內涵豐富的簡帛……9月4日,《神奇的馬王堆漢墓珍品展》將在常州博物館開幕,96件(套)珍貴文物將讓觀眾領...

馬王堆漢墓女屍,千年不腐震驚世界

最近在考古界最為出名的一個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在南昌發現的海昏侯墓,雖然現在還處在挖掘階段,但是根據多方面的推測來說,這個海昏侯墓的發現價值或許會超過馬王堆漢墓女屍,目前海昏侯的發掘工作...

鮮為人知!鹽城三羊墩漢墓曾出土漢代米酒

 本報近期連續刊登城南老墩子舊址尋訪,特別是原市博物館考古專家王愛東介紹頭墩的報導後,讀者賈先生等對老墩子考古舊事很感興趣,希望了解詳情。近日記者再次採訪王愛東,請他回憶三羊墩和二墩的考古往事,...

去年馬王堆漢墓之旅

馬王堆漢墓在湖南省長沙市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地,1972年至1974年先後在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挖掘出土三座漢墓。三座漢墓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