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行 見證廣州千年起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一站:越秀山

見證廣州千年起始 多處名勝古蹟

鎮海樓,又稱五層樓

一大早來到越秀山,登上了鎮海樓,這個氣宇非凡的建築啊,古今曾以「鎮海層樓」、「越秀遠眺」和「越秀層樓」先後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鎮海樓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龍岡上,又名「望海樓」,因當時珠海河道甚寬,故將「望江」變為「望海」。

又因樓高5層,故又俗稱「五層樓」。

登樓遠眺,羊城美景盡收眼底,美!樓前碑廊有歷代碑刻,右側陳列有12門古炮。

鎮海樓被譽為「嶺南第一勝概」,先後以「鎮海層樓」和「越秀層樓」列為清代和現代的羊城八景之一。

數百年來,詩人政客每登其上,皆感慨萬端,有關鎮海樓的名人詩作甚是豐富,教人嘆為觀止。

貼士

推薦遊覽路線:公園南門 > 孫中山讀書治事處 >鎮海樓>明代古城牆 > 五羊仙庭 > 南秀湖 > 明紹武君臣冢 > 韓國園 > 越秀泳場 > 竹林景區 > 成語寓言園 > 鯉魚頭文體娛樂區 > 錦園 觀魚區 > 公園北門。

仰望中山紀念碑

接著走到中山紀念碑,在越秀山頂,它又稱紀念塔。

為紀念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而建,由南京中山陵設計師呂彥直設計。

1929年動工,當年完成。

碑身用耐風化的花崗石砌築,高37米,外呈方形。

碑塔內有梯迴旋而上。

碑的正面以巨塊花崗石銘刻孫中山遺囑的全文。

走498級樓梯到。

這是廣州舊中軸線的起點,據說也是有風水講究的,一路下來就是越秀山、廣州舊政府、北京路一帶。

紀念碑下面的是越秀山體育場,是廣州足球隊鼎盛時期的搖籃,一直是廣州隊的福地,如今是廣州富力隊的主球場,但是很多恆大的球迷都很不服氣,呵呵。

貼士

越秀公園門票免費,開放時間為上午6時到晚上9時。

交通:廣州地鐵二號線越秀公園站。

600年城牆依然屹立

從中山紀念碑後邊,折向西行,可見一段約200多米的古城牆,逶迤伸展,隱沒在叢林深處。

越秀山古城牆始建於明代,它和鎮海樓以及五仙觀中的嶺南第一樓被譽為「廣州明初三大古蹟」,又是廣州僅存的一段古城牆。

從山腰抬頭仰望,還依稀可見巍峨高聳的城頭上那鋸齒狀城碟和一塊塊紅砂岩石鑲嵌的斑駁的古城牆面。

古城牆上芳草萋萋,如此蒼涼凝重,給遊人一種「念天地之悠悠」的懷古憑弔的情懷。

五隻仙羊化成石

繼續前行,到了越秀公園不得不去的一個地方,便是五羊山。

五羊山在公園西部的山崗上。

崗頂矗立著一座高達11米的五羊石像。

傳說古時周代有5個仙人各騎口銜六枝谷穗的羊降臨楚庭(廣州古名),把谷穗贈給邑人,並祝人們永無饑荒。

仙人言畢隱去,羊化為石。

五羊石像就是藝術家們根據這個神話而創作的。

這就是為什麼廣州用「羊城」和「穗」為代稱和簡稱的由來。

五羊像用花崗石雕制,造型含蓄而富有詩意,被人們視為廣州的標誌。

每次看這五隻羊都覺得它們像是對著你微微在笑,希望它們能一隻守護羊城,守護這個因它們而命名的地方。

廣州博物館看盡羊城滄

廣州博物館其實是在鎮海樓上,你可以選擇進去或不進,要收門票的,不貴,10元。

1929年2月11日,正式對外開放,是我國最早期創建的博物館之一。

收藏有關廣州歷史文物,舉辦陳列展覽和進行科學研究的專門機構。

廣州博物館除鎮海樓展區外,還有廣州美術館、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三個分展區。

我最喜歡的是廣州美術館,那天去的時候還剛好遇上每月一天的免費日,裡面展示了廣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它的航海經商發展歷史是怎樣的,還有許多早期廣州商人從本地運去外國的珍寶,還有一幅大大的地圖,上面直觀地讓觀眾知道絲綢之路的四條經典航線是怎麼走的,很有趣。

貼士

鎮海樓開放時間:全年開放,9:00—17:30(17:00停止售票進場)

第二站:南越王墓博物館

年代最早的完整玉衣

來到南越王墓(就在越秀公園隔壁),就不得不了解一下南越國的歷史。

南越國的開國之君——趙佗,公元前214年,秦統一嶺南,趙佗被任命為南海郡中的龍川縣令。

他是開發嶺南的第一人。

趙佗在公元前204年創立了「東西萬餘里」的南越國,以後「趙佗歸漢」,嶺南正式列入中國統一的版圖。

趙眜, 南越國的第二代王,是南越國第一代王趙佗的孫子,號稱「南越文帝」。

趙眜的絲縷玉衣是館中的一大寶貝。

玉衣又稱「玉匣」,是漢代帝王和高級貴族死時穿用的斂服。

漢人迷信玉,以為玉衣可使屍體不腐。

目前中國考古出土的完整玉衣有十幾套,南越王的絲縷玉衣是我國迄今所見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備的玉衣。

嶺南現代建築的輝煌

博物館以古墓為中心,依山而建,將綜合陳列大樓、古墓保護區、主體陳列大樓幾個不同序列的空間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突出了遺址博物館的群體氣派,是嶺南現代建築的一個輝煌代表,曾獲得六項國內外建築大獎。

1983年發掘時,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璽」金印一方以及「趙眜」玉印,證明陵墓主人的身份。

走進墓穴裡面,一股涼浸浸的氣息撲面而來,現在已經看不到什麼痕跡了,只是墓穴還保留了一扇石門,上面還看到一個手環狀的東西。

墓室都小小的,和後期中國皇帝的墓室一點都不像。

讓我大開眼界的藏品

有人評價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是「令無數人苦苦探尋了2100多年的隱秘,中國考古史上最輝煌的發現之一」。

墓中的寶貝被形容為「珍寶燦爛」、「金燦燦」、「銀閃閃」、「玉器之最」、「碧玉之寶」、「稀世之寶」、「漢玉中價值連城的絕品」,還有許多「罕見」、「首次」、「唯一」、「獨一無二」、「精美絕倫」、「無法替代」等頂級評價。

南越王墓如此豐富的全面的出土文物成為我們了解這一地區文化何所來、何所去的鑰匙,並依此而能找到其發展規律,所以,南越王墓有其現實的意義。

大炮台

台頂上可見幾尊大炮,資料說此炮台建於清朝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名拱極炮台,與鄰近的保極、永康(又稱四方炮台)、耆定三炮台連成守衛廣州城北的防線。

在此高處,你真的可以感受到越秀區是廣州的老城區,不遠處有羊城名勝越秀山。

徜徉在越秀區的老城風貌中,不僅可以體驗老廣州的風情,還可以欣賞古南越國的輝煌歷史。

細細品味,你會發現,原來越秀區,竟是一個皇氣十足之地!千萬不要以為在南方就感受不到帝王之氣,在越秀區,你會被一段不一樣的古代歷史所浸染,所震撼。

南越王墓再見

我來再介紹一下吧,西漢南越王墓位於廣州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

趙眜是趙佗的孫子,號稱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

該墓於1983年6月被發現,挖掘完畢即在原地建立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發掘時,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璽」金印一方以及「趙眜」玉印,證明陵墓主人的身份。

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譽為近代中國五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西漢南越王墓已開闢為博物館。

有機會一定再次過來細細遊覽,據我所知,這裡還經常有各種的展覽,其中著名的三星堆就曾經來過這裡。

再見了,這個讓我嘖嘖稱奇的古代墓園。

第三站:南越王花園

南越王宮視野開闊

離開了解放北路的南越王墓,我們來到中山四路,一睹南越王宮的風采。

1995年、1997年在廣州北京路與中山四路交會處,發現了兩千年前趙佗建立的南越王宮署遺址。

這處遺址先後兩次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遺址已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處遺址先後兩次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指出: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年 代最早的中國宮苑實例,對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特別是古代廣州)、古代建築史和古代工藝史有極重要價值,是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精華所在。

東方的「龐貝」古城南越國宮署遺址面積共15萬平方米,東起倉邊路,西至廣大路,南起中山路,北至越華路,被專家們稱為東方的「龐貝」古城。

北京的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是清代的皇家園林。

2000多年前的南越國宮署御花苑,建築時間比頤和園和避暑山莊要早1000多年,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宮苑遺址,是中國的園林之最。

南越王宮博物館建設採取「邊建設,邊開放」的模式,在確保建設工程進度和滿足文物保護需要的前提下,達到開放條件的部分即及時開放,在現場模擬展示區,還可以看到考古人員現場挖掘清理文物的情況,真是一場新奇的體驗。

用現代的眼光認識古代

目前,南越王宮博物館已開放了四個以室內陳列展示為主的大型展廳,包括「南越王國」「南漢王宮」「名城廣州兩千年」以及「飲水思源廣州古代水井文化」 (試開放)。

整個博物館已經露出半璧真容。

而更值得期待的是將陸續揭開神秘面紗的遺址展示部分,館方預計,最遲2014年,南越國宮殿博物館將整體開放。

博物館展示方式特點鮮明,簡單歸納主要有三點:其一,色彩鮮明,時空一目了然,南越時期遺址多用紅色系,南漢時期遺址主要用綠色系;其二,巧妙運用現代材質融通古今,南越國宮殿遺址模擬展示使用了鋼材質,南漢國宮殿遺址的露明覆罩大量使用玻璃等;其三,以現代藝術手法輔助識別與解讀。

各朝遺蹟堆疊

經考古發掘,南越王宮博物館內,不但有南越國宮殿、宮苑、宮牆等遺址,還有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國宮殿和池苑遺址,該地還是秦統一嶺南以來歷代郡、縣、州、府官署所在地。

遺址層層疊壓,自下而上分別有秦、漢、三國、晉、南朝、唐、五代南漢、 宋、元、明、清至民國等12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存。

這座博物館就是一部廣州中心地2000多年來的編年史書。

這些堆疊的遺蹟,讓我對燦爛的古代文化發出由衷的感嘆。

了解2000年歷史

經考古發掘,南越王宮博物館內,不但有南越國宮殿、宮苑、宮牆等遺址,還有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國宮殿和池苑遺址,該地還是秦統一嶺南以來歷代郡、縣、州、府官署所在地。

遺址層層疊壓,自下而上分別有秦、漢、三國、晉、南朝、唐、五代南漢、 宋、元、明、清至民國等12個歷史時期的文化遺存。

這座博物館就是一部廣州中心地2000多年來的編年史書。

這些堆疊的遺蹟,讓我對燦爛的古代文化發出由衷的感嘆。

想了解更多廣州旅遊攻略遊記?快快關注小憩旅遊網:http://www.xiaoqigo.net/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解碼廣州 | 嶺南人怎能沒逛過這絕代雙博

圖/文 陳憂子第一次寫關於博物館的解碼帖,有種奇妙的學霸附體的感覺。作為一個歷史超爛的不合格文科生,南越王宮博物館和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是我在廣州三過而不入的地方之二,慚愧……這次有緣分一睹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