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喪葬史:在處理同類屍體時不全是入土為安,部落的不同,則處理方式不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入土為安"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習俗:即把逝者遺體、遺骨掩埋在泥土裡。

放眼四海,土葬習俗曾普遍流行於世界各民族的社會生活中。

據考古印證,人類以此方式處置已故同類,約始於舊石器時代中期;在我國則要推遲至舊石器時代晚期以後。


網絡配圖

人類在處理同類屍體時也不全是「入土為安」,部落的不同,處理方式則不同。

如天葬,水葬,火葬,懸棺葬,還有食葬。

食葬

在人類的喪葬史上也曾有過一個「食葬」階段,即以分食屍體的辦法處置死去的氏族成員。

《隋書·東夷列傳·流求國》:「其死者氣將絕……南境風俗稍異,人有死者,邑里共食之。

」元周致中《異域志·啖人國》:「凡父母老則與鄰人食之,其鄰人之父母老亦還彼食之。

土葬

網絡配圖

土葬習俗是氏族成員之間血親感情逐漸養成後的選擇。

在原始社會,有族人死去,只是將遺體扔在野外,後來人們發現遺體會被野獸吃掉,後用草蓆包裹,然也會被野獸扒開,再後來就進入棺槨時期,將遺體放在棺材中埋在地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受自然環境的侵蝕。

火葬

網絡配圖

火葬最早出自於彝族,據說從有了火種後就開始了這一處理方法。

先堆積柴禾,再把屍體放在其中,點火焚燒至剩下骨頭為此,再挖坑掩埋。

這一方法最後在全世界通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民俗——中國土葬為何漸漸瓦解?

中國古代喪葬傳統多為土葬,尤其是漢族較為重視,在許許多多的影視劇文學藝術作品中都有體現。但是擁有眾多歷史價值與研究價值的傳統習俗,為何會漸漸淡忘在我們視野?中原幅員遼闊,農業文明發展悠久,土葬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