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竟如此殘忍,打開崇陵地宮卻一片狼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到崇陵地宮參觀,可以看到當時盜墓留下的遺蹟

1908年11月13日,慈禧太后發布上諭:「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著在宮內教養,並在上書房讀書。

」「醇親王載灃著授為攝政王」。

從事實上安排好了光緒皇帝的接班人。

14日酉時,光緒皇帝駕崩於瀛台涵元殿。

同一天,慈禧再頒懿旨:
「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承繼穆宗毅皇帝為嗣,兼承大行皇帝之祧。

15日,慈禧崩於儀鸞殿。


崇陵地宮金券內寶床上回復過後的光緒棺槨

曾為光緒皇帝診病的屈桂庭在光緒死後回憶了11月11日看病的情境:他到了瀛台,看見光緒皇帝在床上亂滾,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這種情況是與光緒皇帝本身的病毫無關係的。

他的言外之意,是光緒皇帝的死另有隱情。

隨侍光緒帝多年的起居注講官惲毓鼎則更為直接的指出:「害先帝。

立幼主,授載灃以重器,其禍實歸於孝欽也。

」末代皇帝溥儀在回憶錄中談到了小時候,老太監李長安告訴他的一件事:光緒在死的前一天還好好的,只是因為用了一劑藥就壞了。

著名書法家啟功也曾說,他的曾祖父曾照顧慈禧和光緒的病,親眼看見一個太監從慈禧居住的樂壽堂出來,給光緒皇帝送過「塌喇」(酸奶),送去之後不久,隆裕太后的親信太監小德張就向太醫院正堂宣布光緒皇帝駕崩了。

崇陵

光緒去逝以後,被安葬於河北易縣縣城以西三十里永寧山下的清西陵。

死者長已矣,安息卻不然,帝王陵墓,長期以來,都是盜墓賊的重要目標,光緒皇帝的崇陵也不例外,繼清東陵被軍閥孫殿英盜掘後,清西陵也不能倖免。

1938年,一夥身份不明的軍隊在專業盜墓團伙的協助下,挖掘盜洞進入崇陵地宮,盜取了大量陪葬品。

消息在當地不脛而走,成為了人盡皆知的傳聞

崇陵地宮

1980年,為了對被盜的陵進行保護髮掘,清西陵工作人員對在崇陵附近發現的盜洞進行了勘探,大家拿著鐵杴鎬頭,直達崇陵,扒開了盜洞中的磚頭瓦塊和廢舊垃圾,僅僅一個小時,就看到了被盜墓賊打開的第一道石門。

發現崇陵確實被盜的重要情況後,清西陵迅速向河北省文化局文物處報告。

為了保證文物安全,挖掘順利,河北省考古隊派人封鎖洞口,指令專業人員從盜洞進入地宮,拿著手電筒,檢查內部被盜情況。

鑽過金剛牆,依次穿過隧道券、閃當券、罩門券、名堂券、穿堂券和三道石門到達金券,安放皇帝和皇后棺槨的寶床呈現在考古工作者的眼前,當他們將手電筒照向寶床時,儘管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寶床上的光緒和隆裕的棺槨復原場景

光緒皇帝的棺槨被盜墓賊用錘斧鑿開了一個大洞,屍體的腳被盜墓者拉出,落在了棺床上,鞋子沒有了,光著腳,身上穿著一件隱隱顯出龍紋圖案的衣服,已經破爛的不成樣子,仔細走近一看,光緒皇帝的身體是趴著的,顯然是盜墓賊把屍身翻過來的,頭上沒有了皇冠,連枕頭也不見了,鋪蓋也不知哪去了,隨身應該佩戴的裝飾幾乎全部被盜空,只是左手內還握著一件翡翠套環和一個蓮花玉石。

在光緒的身下墊有大約六公分厚的檀香木料,檀香木料下有約4公分厚的青灰色的粉面,可能是一種香料。

隆裕太后的棺槨比光緒皇帝的稍微窄一些,被破壞的更為嚴重,棺和槨是整個從上面被揭開的,槨板翻砸在光緒的槨頂上,槨的東梆全部被拆掉了,棺材露在外面,地宮中長年滴水,潮濕,服飾已經全部腐爛,不能辨認,裡面成為了爛泥狀,從表面可以看到局部的骨骼外露。

隆裕太后的髮辮凌亂,只有一根紅頭繩綁著一團雜亂的頭髮。

墓室內一片狼藉,顯示了當日盜墓賊在現場猖狂盜取陪葬品的囂張氣焰,東西兩側的木箱七零八落,磚板滿地,夾棺石倒在寶床下面的碎木渣上面

這次搶救發掘的最大成功就是保留了光緒皇帝貼身穿戴的龍袍和殘留的兩截髮辮,這為日後動用科技力量檢測光緒皇帝的死因提供了可能。

給出了「光緒死因」這一重大疑案權威而合理的解釋,為清史研究填補了一項重要空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