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策展人接受採訪,談羅馬尼亞珍寶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黏土雕像「思想者」與「坐著的女人」(攝影 柳葉氘 )
「羅馬尼亞珍寶」展展廳
張:王老師您好,這次羅馬尼亞與中國聯合展覽的契機是什麼?促成這次展覽的因素有哪些?
王:中、羅雙方博物館間的友好交流開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
1973年,為發展兩國間的友好關係與文化交流,受當時羅馬尼亞政府的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在羅馬尼亞展出。
這是兩國博物館的首次合作。
而此次展覽的主要的契機是2013年4月,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與國內數家博物館聯合在羅馬尼亞國家歷史博物館推出「華夏瑰寶展」文物大展,古拙華美的商周青銅器、聞名遐邇的秦兵馬俑以及精美絕倫的明清宮廷珍寶,引起了巨大轟動,參觀者絡繹不絕,盛況空前。
展覽期間,時任羅馬尼亞文化部部長等官員參觀了展覽,對展覽給予極高的評價,並提出要在北京推出一個全面展示羅馬尼亞歷史與文明展的願望。
自2013年10月起,兩國文博機構開始積極籌劃這一展覽。
經過兩年多的前期籌備,展覽終於在2016年1月28日開幕。
習近平主席曾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羅馬尼亞珍寶」展以445件套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建構起自史前時期至近代早期羅馬尼亞歷史演進與文明發展的宏大圖景,讓中國觀眾全面了解與認識羅馬尼亞文明。
中羅博物館雙方在羅馬尼亞商談展覽合作事宜
張:在與羅馬尼亞方面商談時有沒有產生什麼樣的火花或者是令您記憶深刻的事情?
王:羅馬尼亞官方特別重視這個展覽,所以由羅馬尼亞國家歷史博物館館長歐內斯特•奧博蘭得•德爾諾維揚努先生親自擔綱總策劃,先期的展覽主題厘定與文物挑選皆由他親自製定,負責本展覽的羅方策展人卡蒂婭博士協助策劃。
按照歐內斯特館長最初的設想,這次展覽的參展文物數量多達1000餘件。
我們非常驚訝,因為這是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國際交流展所從未遇到過的情況。
後來綜合考慮到展廳空間、運輸安全等問題,我們還是建議羅方大規模縮減展品數量。
我們第二次拿到展品清單時,還是有750多件,這對於我們來講仍舊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當然,作為策展人,我深刻理解歐內斯特館長想要通過本展覽充分、全面展現羅馬尼亞歷史與文明的熱切願望。
在布加勒斯特面商時,歐內斯特館長的一句話讓我明白了展品清單遲遲不能刪減的原因。
他說:「每一件展品都像自己親生的孩子,捨不得從清單上刪去,我真的是下不去手,只能靠雙方策展人去動刀了。
」歐內斯特館長雖然以調侃的方式說出了這句話,但這讓我的內心當時深受感動。
按照國博以往的辦展經驗,在一個展廳陳列展品一般不超過220餘件,但是這與羅方的預期差距實在太大。
再者,大規模刪減展品將會嚴重削弱,甚至是隔斷展覽的內在思路,影響展覽主題的呈現。
於是我從策展人的角度來考慮,覺得展品大約定在300件左右比較合適,可以較好地呈現主題展覽,並且一個展廳內也能夠容納。
當然,這就需要改變國博以往「疏朗」的陳列方式,採用密集型的展示。
這也算是一個嘗試吧,年輕人總是需要創新精神的。
(笑)
「羅馬尼亞珍寶」展展櫃一景
張:那麼最終我們看到的445件展品的方案是什麼時候確定的呢?
王:雙方在展品數量上一直沒有達成統一意見,這將導致展覽不能按照原定計劃推進。
這是很要命的問題。
為了儘快厘定展品清單,羅方邀請我們前去現場挑選展品,所以在2015年4月份中方組成了一個代表團訪問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首都)。
會談中我們再次提出展品數量不能超過300件,歐內斯特館長再次誠摯地表達了他們對此次展覽的重視,出於對羅方熱情的尊重,經過慎重的研究,我們認為展品數量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浮動。
在羅方的協助下,當時我們在現場查看了200多件展品,那個時候數百件展品已經從各家博物館集中過來,保存在國家歷史博物館的倉庫里了。
在羅馬尼亞國家歷史博物館挑選展品
張:這也體現出他們對這個展覽的重視程度。
王:對,我們參觀過這200件展品之後覺得這些展品都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歐內斯特館長不捨得刪減,所以最後是由我和羅方策展人卡蒂婭綜合各種因素,最終將展品刪減到445件套。
雖然數量還是很多,由於展廳空間不能變更,也受到了一些質疑,但我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
因為在厘定展品清單的整個過程中,我也對這些精美的展品產生了感情,並且深刻地認識到的確要有如此數量的文物才能更好地展現一個宏大的主題。
這也是歷史類文物展的一個特點吧。
張:這次展覽的主題是什麼?是以什麼樣的脈絡串聯起來的?
王:歐內斯特館長原先的想法是通過這1000件展品,組成一個大型歷史文物展,涵蓋羅馬尼亞史前時期一直到近代早期。
但由於各方面原因,主要還是大規模刪減展品,所選的展品不可能支持呈現這樣長時間的歷史與文明面貌。
所以經由我和羅方策展人商定,我們將這445件套展品圍繞三個主題串聯起來:羅馬尼亞文明的誕生、羅馬尼亞民族誕生的序曲和東西方交匯處的羅馬尼亞文明。
以這樣的方式呈現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文明發展脈絡,避免了出現文物缺漏的尷尬。
當然,我們明白,再多數量的文物在試圖要建構歷史面貌方面的努力都會顯得比較蒼白。
此次445件套文物,也僅僅是勾勒出羅馬尼亞歷史演進與文明發展歷程中的某幾個側面而已。
「羅馬尼亞珍寶」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展廳入口處
張:這次展覽的設計有什麼特點?與以往策劃的交流展有什麼不同之處?
王:以往博物館的國際交流展一般情況下主題由展品出借方制定,大綱也由出借方撰寫,借展方主要負責陳列設計和施工製作,在展覽內容方面能做的工作通常不是很多。
這次展覽的不同之處就是對方比較尊重中方策展人和設計師的想法,我們在對一些關於羅馬尼亞歷史的描述、展覽的側重點甚至核心點做出修改時,他們也會仔細考慮並能夠欣然接受,這比很多以往接觸到的合作方要相對開放一些。
張:或許之前的合作方是從保護自己的展品為出發點來思考?
王:可以這樣理解。
由於缺乏交流、互信,以及文化差異,之前在一些國際交流展實施的過程中,外方往往會對中方的策劃、理念以及展覽思路抱有懷疑,但是通過交流的深入,這種懷疑會漸漸消失。
在具體實踐中我們應該堅持一個原則:文化對等。
也就是爭取我們的話語權。
當然,並不是說無限制地強勢地要求對方如何,而是希望讓展覽能夠有一個更好地符合中國語境的呈現。
「羅馬尼亞珍寶」展布展工作照,右二為中方策展人王志強
張:從觀眾的角度來講,這次展覽想給觀眾呈現一個怎樣的狀態?
王:歐內斯特館長原來策劃這個大型歷史文物展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將3000多年裡生活在羅馬尼亞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所創造出的絢爛多彩的文化遺產介紹給中國乃至東亞觀眾,呈現出羅馬尼亞歷史發展的宏大圖景,讓中國觀眾能夠通過這個窗口了解羅馬尼亞這個國家,增進兩國人民間的情感交流。
雖然我們經常講,中、羅兩國是傳統的友好型國家,是老朋友。
但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羅馬尼亞是個陌生的國度,對他們的文物遺產就更加知之甚少。
我想,當中國觀眾步入展廳,這些豐富而珍貴的文物將會給他們帶來一次羅馬尼亞區域歷史文明的精神洗禮。
張:在展覽宣傳時,展品之一——黏土雕像「思想者」曾多次出現,這件展品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呢?
王:首先,這件展品是被公認的聞名世界的史前藝術品,尤其是在世界雕塑史上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和學術意義,甚至有學者給予它「人類雕塑藝術開創者」的高度評價。
我國著名建築史學家梁思成先生在《中國雕塑史》中有一句話「藝術之始,雕塑為先。
」這件公元前五千多年的作品與這句話非常契合。
再者,研究者認為,在羅馬尼亞近現代史上著名的雕塑家布朗庫西的作品出現以前,這件作品被認為是羅馬尼亞雕塑史上無法逾越的高峰。
歐內斯特館長認為,它與旁邊展示的「情侶」陶碗一起突出了人類社會的兩大主題:「思想與愛」。
另外,「思想者」也是羅馬尼亞國家歷史博物館的標誌,足見羅馬尼亞人對這件藝術品的喜愛。
展品點交時的忙裡偷閒,人人都是「思想者」
張:這些作品都充分體現了遠古時期人們的智慧,除此之外,作為策展人,您覺得這次展覽最值得推薦欣賞的內容是什麼?
王:對我而言,我覺得這次展覽的文物都很精彩,應該在展廳里認真地看完每一件。
當然,一定要推薦的話,我覺得有三個推薦的點:第一,新石器時代的羅馬尼亞彩陶,無論是器形,抑或是裝飾圖案,都與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類型彩陶有諸多相似之處。
這種相似性的背後暗含著怎樣的邏輯與被時間所遮蔽掉的歷史?這還需要更多考古學家與歷史學家的進一步探究。
第二,在達契亞王國時期,羅馬尼亞受到了希臘文化、塞西亞文化、凱爾特文化、東方遊牧民族文化以及地中海文明的影響,文化遺產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從近些年的考古發掘來看,達契亞人在當時金銀器的加工技藝已經非常純熟,達到了歐洲領先的水平。
所以羅馬尼亞金銀器值得推薦。
第三,公元106年,羅馬帝國最終征服達契亞王國。
在羅馬統治時期,羅馬文化移植到羅馬尼亞,大型的大理石神像、人像雕刻、墓碑等都是典型的羅馬風格。
值得一看,觀眾也可以與之前見到過的羅馬大理石雕刻品做一比較。
另外,中世紀至近代早期羅馬尼亞宮廷的珍寶和貴族、神職人員的服飾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其時羅馬尼亞境內服飾的製作水平與技藝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情侶」陶碗
張:您的介紹基本上囊括了一大部分的展品啊。
王:是啊,我說已經對他們有感情了嘛(大笑)。
張:展品中有一件精緻的角杯,有的觀眾就聯想到了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看到的那件鑲金獸首瑪瑙杯,這兩件文物的形制非常相似,它們是否有什麼聯繫呢?
王:對,其實它們是同類東西,中國人根據希臘語音譯為「來通」,但對於這類展品,其最早應該是由小亞細亞的西臺人創造的,後來傳播到波斯世界、希臘世界,是一種祭祀時所使用的禮器。
但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它是一件飲酒(水)器。
前段時間文物出版社總編輯葛承雍先生來參觀展覽時對展廳中的幾件不同材質的來通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因為他是研究中西交流史的大學者,所以我乘機還向他請教了他對來通的認識。
作為飲酒(水)器時,如何使用?葛承雍先生有很大膽的推測與想像。
我想,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研究課題,可以從一件器物的器型演變、傳播路徑、不同的發現地的使用等來予以考量,將會揭示「物」對於中西文化交流的影響與意義。
說到這,還得說一件展品:青通鍑。
這是在羅馬尼亞境內出土的一件器物,但考古學家認為其祖型是中國西北地區鍑(釜),後隨北匈奴的西遷,經新疆北疆、裏海、黑海北岸,傳至歐洲腹地,並成為中國北方草原至歐洲多瑙河流域各族群日常生活和祭祀用器。
20世紀以來,在中國、俄羅斯、波蘭、烏克蘭、羅馬尼亞、匈牙利、奧地利等國出土了的大量十分相似的青銅鍑。
可以這樣講,青銅鍑是古代一種「世界性」的器物,是亞歐大陸遊牧民族文化同質性的重要代表,通過對它的研究,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復原遊牧民族的歷史與文化、探討族群遷徙與文化傳播諸問題。
古希臘式鎏金銀角狀杯
唐·鑲金獸首瑪瑙杯,1970年陝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
張:這次展覽選擇了三個時期作為切入點,是不是意味著今後雙方的合作展覽會以這樣的方式延續?
王:不一定,羅馬尼亞方面這次展覽的核心思路是想將羅馬尼亞的歷史文明介紹給全世界,希望將本展覽打造成一個展覽品牌來宣傳,並在世界各地進行巡展。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這個展覽是推向世界的第一步,接下來中國境內還會去四川博物院進行巡展。
之後他們會推向歐洲各國博物館。
而我館與羅馬尼亞的合作應該也將延續,在本展覽期間,羅馬尼亞私下向我們提出了一個新邀請,即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劃一個赴羅馬尼亞的展覽。
國博可能會根據展覽計劃在適當的時候作出回應。
從我個人角度來講,還是希望能夠早日能夠促成這樣一件促進兩國文化交流的「大事件」。
張:感謝王老師接受採訪,對於這個展覽又有了新的看法和理解,期待未來會有更加精彩的展覽。
王:不客氣,也謝謝你犧牲午休時間認真聽我閒聊。
(笑)
(編輯:李秀娜)
69個重磅大展呈上,你的元旦小長假可以這樣過……
小長假來了,去博物館看展覽是個不錯的度假方式。博物館是社會教育的重要場所,為大眾提供豐富的文化信息,而假期正是一個給自己精神世界充電的最好時機!在博物館裡可以探尋古代文明的奧秘、傾聽文物背後的故事、
這可能是今年暑期含金量最高的一堂「世界史通識課」
看點 近日,上海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成為了暑期最熱門的去處之一。整個展覽由濃縮了世界200萬年曆史的100件文物構成,帶孩子逛一圈,可謂上了一堂今年暑期含金量最高的「世界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