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的「竹林七賢」曾在這裡隱居遊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懷川大地孕育了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傑,焦作地下文明積澱層層疊疊,地上文化布落洋洋洒洒。
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體,不可分割。
這裡是人類始祖的發源地,有盤古開天地、華夏祖先伏羲女媧成婚、女媧補天、軒轅黃帝祈天破蚩尤、大禹治水等神話傳說。
原始社會末期,位於黃河流域中游的懷川文明就吸引著四方百族,成為華夏民族發祥地的中心地帶。
這裡是商湯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紂的前沿根據地;是後漢光武中興的大本營;是「正始玄風」的策源地和以八封為靈魂的太極文化的產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是中國46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脈地。
神農祭天處、嘗百草處、藥王孫思邈活動遺蹟等,顯示著古代農業和醫藥的起源。
出土眾多的陶瓷文物及當陽峪陶瓷遺址,顯示著懷川是發達的陶瓷文化之根;由大禹首次頒發的《夏小正》是中國的曆法之根,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拳、月山寺的八級拳和凈影寺的猿拳,證明懷川是中華武術之根,這裡還是道教中心和佛教聖地。
這裡是諸多大師泰斗的故里。
孔子、李白、白居易、韓愈等各類數不清的歷史名人曾在此或遊歷、或隱逸、或葬歸於此。
魏晉時的「竹林七賢」曾在修武百家岩隱居遊覽,影響頗大。
焦作地處黃河中下游北畔,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具有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
早在七八千年前,這裡就有人種植粟等糧食作物。
從焦作地區發掘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除發現有大量的石鏟、石斧、石鐮、蚌刀等生產工具外,還有水井、房屋等原始農業生產跡象。
春秋戰國時期,當地的農業已十分發達。
焦作古代的手工業也十分發達。
以採礦、冶煉、制陶、編織和工藝美術為主。
戰國時期已有了煤炭開採業,至明清時期具有了相當的開採規模,延續至今,使焦作有「煤城」之稱。
從考古發掘的文物看,春秋時期這裡已開始青銅器製作,東漢時山陽已成為全國較大的冶煉基地之一,宋代出現了以製作兵器、農具為主的作坊群。
據史志記載,全市有60座歷史古城,其中城區有6座;祠廟335所,其中城區70多所,現在統計,全市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蹟點833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44處,縣級492處,城區內有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蹟點214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6處,市級81處。
道清鐵路、澤煤盛礦井、福公司辦公房和錢莊等體現著近代煤城的歷史;焦作工學院是河南省最早的高等院校。
傳統的歷史文化在當今焦作仍熠熠閃光,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文物古蹟不能成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作者:龍敏飛 近日,朋友圈被兩張「秋水山莊」的圖片刷屏了。一張彩色的,一張灰白的,引發大家吐槽的就是彩色的,門樓被刷成了黃牆紅字,顏色十分鮮艷,與周邊建築的色彩相比顯得突兀。3月30日,秋水山莊...
靈寶市領導調研文物古蹟保護工作
10月20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高風到澗西區調研文物、古蹟保護工作,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王高風先後來到虢州古建築群遺址、大開元寺碑等地,實地察看文物保護工作,聽取相關單位對文物保護情況的...
投4000萬修繕27處文物點留住「鄉愁」
要傳承寶安歷史文脈,弘揚開放包容、敢闖敢創、敢為人先精神,繁榮發展先進文化,推進依法治理,讓寶安老百姓留得住記憶、記得住鄉愁、享受到溫暖、感受到公平。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包括深入挖掘寶安紅色...